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对采用两段法加氢工艺加工某催化裂化柴油得到的芳烃质量分数低于25%的产品柴油窄馏分的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经两段加氢得到产物270—300℃馏分段的密度和芳烃含量最高;十六烷值随馏程增加而升高,当油品的沸点在150~300℃时,十六烷指数与十六烷值基本一致;沸点再升高,油品的十六烷指数与十六烷值的差值变大。据此推测出适当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终馏点,二段装填孔结构有利于270—300℃馏分扩散的、具有一定开环裂化功能的加氢催化剂是进一步改善该类工艺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主要比较了SH/T 0694《中间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四变量公式法)》和GB/T 11139《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两种十六烷指数计算方法的差异和应用范围,分析了不同类型柴油的十六烷值与十六烷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公式计算的十六烷指数存在差异,采用SH/T 0694公式的十六烷指数高于GB/T 11139公式的十六烷指数。但是随着柴油十六烷值的下降,两种计算结果的差异逐渐缩小。同时不同类型柴油的十六烷指数与十六烷值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这为准确预测柴油的十六烷值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中等压力下大幅度提高柴油十六烷值的MCI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应用情况以及采用该技术进一步降低芳烃含量,生产低硫、低芳烃柴油的研究结果。MCI技术在不同规模工业装置的应用数据表明,柴油十六烷值提高10个单位以上,柴油收率大于95%,硫质量分数小于50μg/g;采用MCI技术还可将芳烃质量分数降低到25%以下,生产清洁柴油馏分。  相似文献   

4.
在3?300 mL的固定床加氢装置上,以劣质的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在氢分压12 MPa、体积空速0.5 h-1、氢/油体积比800:1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劣质柴油加氢精制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原料油及加氢精制生成油的窄馏分中烃族组成随馏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70 ℃时,加氢精制效果较好,加氢精制生成油的密度为0.865 1 g/cm3,硫质量分数仅为27.51 μg/g,总芳烃脱除率达79.2%,十六烷指数提高15个单位;精制后的各窄馏分中双环及三环芳烃脱除率高达92%以上,而大多数单环芳烃与三环环烷烃集中在285~350 ℃馏分中,因此降低劣质柴油的密度、提高十六烷指数的关键是需要将该馏分段进一步加氢改质。  相似文献   

5.
根据柴油生产实际的检验与测定,用GB/T 11139-1989《馏分燃料十六烷指数计算法》计算所得的十六烷指数与所测得十六烷值之间的最大差值和平均差值,随着柴油对应密度、50%馏出温度的减少与降低变得越来越大:其差值小于或等于2个十六烷值单位的个数占该组实验数据的百分比则呈递减现象,十六烷值呈递增变化,十六烷指数计算值则随对应柴油20℃时的密度、50%馏出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加氢中试装置中,以掺炼质量分数为20%催化柴油的石蜡基直馏柴油为原料,在反应压力为6.5 MPa,空速为1.0 h-1,氢气/原料(体积比)为600/1,反应温度为335.0~360.0℃的条件下,比较了加氢改质和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当采用二者制备的柴油凝点和十六烷指数相近时,前者的反应温度较低,柴油收率较高。对于加氢改质催化剂,若反应压力由6.5 MPa提高到10.0 MPa时,柴油收率基本不变,十六烷指数明显提高;在反应温度为345.0℃时,双环及以上芳烃脱除率由78.4%提高到82.3%,总芳烃脱除率由62.3%提高到75.8%。  相似文献   

7.
以直馏柴油和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选用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与柴油缓和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复合催化体系,采用固定床双反应器串联、一次通过工艺进行加氢裂化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直馏柴油加氢裂化多产乙烯裂解原料过程中,若能将重石脑油馏分中低于90 ℃的轻组分,以及柴油馏分中高于250 ℃馏分段分离出来,可有效提高乙烯裂解原料的品质。在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和高十六烷值柴油过程中,与大于220 ℃馏分相比,200~220 ℃馏分的密度和链烷烃质量分数较低,收率约为前者的16.4%;200~220 ℃馏分单环芳烃质量分数较高,可以作为回炼组分用以提高汽油中芳烃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加氢裂化催化剂对煤直接液化产物中的轻馏分油进行中型试验,研究了石脑油、喷气燃料馏分和改质柴油产率及性质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不同切割方案对产品收率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总压13.0 MPa,总催化剂体积空速0.73 h~(-1),氢油比800∶1等条件下,反应温度提高20℃对石脑油芳烃潜含量的影响不大,在64%~71%,是优质的重整原料;对喷气燃料烟点影响不大,在25.5~28.6 mm,是优质的喷气燃料;柴油凝点由-47℃提高至-40℃,仍然是优质低凝柴油,柴油BMCI值降幅由1.86增至14.97,链烷烃含量提高,同时芳烃含量降低,十六烷指数增幅由2.02单位提高至6.99单位,十六烷指数提高幅度较大。以此数据为基础,结合六级总动力学模型,实现了重石脑油芳烃潜含量、喷气燃料馏分烟点、柴油凝点等产品性质的预测,与试验值相比,预测误差在5%以内。  相似文献   

9.
镇海炼化公司 2 0 0 0年 10月开始加工安哥拉内姆巴原油。该原油密度为 0 .82 70g/cm3 ,凝点为 1℃ ,残炭、酸值及重金属含量均高 ,属低硫轻质中间基原油。小于 180℃的汽油馏分收率较高 ,且芳烃潜含量高 ,可作为重整原料 ;小于 2 30℃的喷气燃料馏分的烟点为 2 3mm ,闪点为 2 7℃ ,实际胶质为 11.2mg/10 0mL ,因此该原油不能直接生产 3号喷气燃料 ;其柴油馏分的硫、硫醇性硫含量较低 ,十六烷值较高 ,可直接生产 - 10号柴油 ,但实际胶质超标 ,不能生产 - 10号军用柴油 ;该原油的蜡油馏分具有很好的裂化性能 ,可作为催化裂化原料 ;…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三种酸性依次提高,比表面积依次增大,加氢功能金属含量依次减少的催化剂,以芳烃含量较高的催化裂化柴油为原料进行了中试试验,在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上述三种不同类型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的产品分布、液体收率、氢耗和产品性质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采用酸性增强、比表面积增大和加氢金属含量减少的催化剂,加氢裂化产品中重石脑油收率和化学氢耗增加,柴油收率和液体收率减小,重石脑油抗爆指数可以达到84以上,柴油馏分十六烷指数可以达到35以上。以此数据建立六级总动力学模型,实现了加氢裂化装置液收和氢耗预估,以及石脑油馏分烷烃、环烷烃、芳烃和抗爆指数,柴油馏分烷烃、环烷烃、芳烃和十六烷指数率等产品性质的预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调整,以及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对比,较好地预测了不同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裂化产品性质的影响,预测误差均在4%以内。  相似文献   

11.
提高催化柴油十六烷值工艺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催化柴油深度加氢处理(RICH)工艺。该工艺以催化柴油为原料,在保持高柴油收率的前提下,可较大幅度地降低柴油密度,提高十六烷值,密度降低值在0.033g/cm^3以上,十六烷值提高幅度在10个单位以上,柴油收率可保持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考察了现有的柴油十六烷指数计算公式对神华煤直接液化柴油的适用性,提出了计算煤直接液化柴油十六烷值与烃类族组成的关联式,回归求取了关联式系数。结果表明,国家标准GB11139,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694和日本NEDO3种计算方法均不能有效预测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十六烷指数,计算结果的标准偏差分别为8.63,9.18和7.22;所建关联式能够很好地预测煤直接液化柴油的十六烷值,计算十六烷值与实测十六烷值相差不超过3,标准偏差为1.47.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两种不同劣质原料油通过加氢改质反应生产优质国Ⅵ柴油调合组分。首先,在相同工艺条件下,考察了原料油性质对加氢改质产品分布以及性质的影响;其次,以此两种劣质原料油加氢改质所得的混合柴油为对象,考察轻、重柴油切割点对柴油密度、组成、十六烷值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轻、重柴油切割点的提高,轻柴油与重柴油的密度、链烷烃含量以及十六烷值均逐渐增加;轻柴油十六烷值低,是劣质的柴油调合组分,但可以作为催化裂化原料;重柴油十六烷值高,但由于其凝点高,需要将其中更重的组分切出后,才能够作为优质的0号国Ⅵ柴油调合组分;对于上述两种混合柴油,轻、重柴油切割点控制在230℃,在控制凝点为0℃的前提下,重柴油组分收率最高,而且十六烷值能够满足国Ⅵ柴油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用柴油的烃族组成预测十六烷值和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柱色谱和GC-MS方法测定了柴油的13种烃族组成,分别是:(1)链烷烃,(2)一环环烷烃,(3)二环环烷烃,(4)三环环烷烃,(5)烷基苯,(6)茚满萘满,(7)茚类,(8)萘,(9)烷基萘,(10)苊类,(11)苊烯,(12)三环芳烃,(13)胶质。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与其13个烃族组成的关联式,统计检验结果并将计算值与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烃族组成预测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密度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Dinitrate compounds was prepared from alkane diols; 1,6-hexane diol, 1,8-octane diol, 1,10-decane diol, and 2-methyl-2,4-pentane diol using nitration reaction. These dinitrate compounds were used as cetane improver for diesel fue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etane number values has increased about 1 and 3 units for 0.05 and 0.10% by weight of dinitrate compounds,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base oil. Their efficiency is higher than commercial cetane improver, 2-ethylhexyl nitrate.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from Lunpola of Xizang were studied, and the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fraction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is crude has great density and viscosity, solidifying points are high, and water cut is especially high. It is rich in wax and resin, but less in asphaltene, which belongs to low-sulfur intermediate-based crude oil. Looking at these characteristics, water cut oil should be more than 90°C, while dehydrated crude should be more than 100°C when it is stored, freighted, gathered, and transported; otherwise, these things will be more difficult. A reasonable processing scheme was put forward for producing diesel oil, paraffin, lube stock, and road asphalt, because it does not have a gasoline fraction but has a high diesel oil fraction and cetane number.  相似文献   

17.
 采用Ni-Mo-W/Al2O3加氢催化剂对棕榈油进行加氢处理,考察了工艺条件对棕榈油加氢所得柴油馏分的选择性以及反应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棕榈油加氢产物主要是 C15~C18饱和脂肪烃,其柴油馏分的收率可达83%以上,柴油馏分的十六烷值高达99以上。矿物柴油中掺入棕榈油加氢得到的柴油馏分可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掺入量每增加10%(质量分数),十六烷值提高约4~6个单位。棕榈油加氢处理过程中,提高反应温度和液时空速、降低反应压力和氢/油体积比有利于棕榈油中羧基的脱除,可以降低化学氢耗。  相似文献   

18.
单段加氢裂化催化剂F4402B的工业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石化分公司炼油厂260kt/a高压加氢裂化装置首次采用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F4402B加氢裂化催化剂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氮和异构化能力及中间馏分油选择性,以大庆常三线和减一线混合油为原料,石脑油馏分、中间馏分油和大于350℃尾油的产率分别为17.1%、71.0%和11.1%,能大量生产十六烷值为59.8、凝点为-41℃的-35号低凝柴油组分和十六烷值为76.3、凝点为-1℃的0号柴油组分,石脑油及尾油可分别作为催化重整和裂解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9.
溶剂萃取法提高催化裂化柴油十六烷值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双溶剂萃取法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十六烷值,即用含有金属离子的糠醛作第一溶剂对催化裂化柴油中的双环以上芳烃进行萃取,再用石油醚对抽出油进行萃取以回收其中的高十六烷值组分。结果表明,经该方法处理所得到的合格柴油收率可达90%。糠醛中溶有金属离子可提高对双环以上芳烃及氮等杂原子化合物的选择性,从而提高催化裂化柴油的十六烷值和安定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柱色谱、质谱法、1H NMR 、13C NMR和 DEPT 13C NMR等手段详细分析了6种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加氢润滑油基础油和1种聚α烯烃(PAO-6)的物理性质和烃类组成。结果表明,各种基础油的S、N含量很低,饱和烃含量很高,芳香烃含量很低;基础油碳类型含量的分布和基础油烃类结构组成影响其黏度指数。正构烷烃和亚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的黏度指数高,而支链甲基和次甲基含量高的基础油黏度指数低;支化度与基础油黏温性能有负的相关性,支化度越大,黏温性能越差,黏度指数越低。不同基属原油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烃类结构符合相应原油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