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道路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城市道路规划相对静态、城市道路规划与建设不同步、城市道路规划的功能定位考虑不周、城市道路建设与既有城市建筑处于退让矛盾状态、土地开发所造成的城市道路问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城市道路规划制定时序优先专项规划;连续建设,源头管控;道路规划时先主后次支,道路建设时分期分步实施;完善规范标准,灵活建设城市道路;道路交通主导土地开发,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协调;城市道路设计科学化和精细化;构建交通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交叉口综合管线竖向设计是管线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竖向设计结果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整个管线系统的运行。针对道路交叉口管线竖向设计计算量大,约束条件多等特点,提出了建立竖向设计的方案并在AutoCAD平台下开发了道路交叉口综合管线的竖向设计辅助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开发新区城市道路平、纵指标及土石方平衡优化设计的可能性、可行性分析及几个事例的阐述,说明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道路与所在地区应当成为有机整体,应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投影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兼顾交通条件和环境配合,注意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与城市开发新区道路设计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的雨水管线应平行于道路的中心线或规划红线。雨水干管一般设置在街道中间或一侧,并宜设在快车道以外,当道路红线宽度大于60m时。可考虑沿街道两侧作双线布置。  相似文献   

5.
应用对比分析、分类归纳及实例列举等方法,研究了地下城市轨道与城市道路、城市综合管廊的标准体系适应性,分析了"路-轨-管廊"大断面组合规划和横断面组合布设要点,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路-轨-管廊"大断面共建的可行方法。结果表明:地下城市轨道与城市道路、城市综合管廊三种构筑物技术标准体系相互适应性性强,适宜于统一路由、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地下城市轨道与城市道路、城市综合管廊组合规划工作中,应严格按"路-轨-管廊大断面"的综合规划要求去执行,充分考虑预留措施和衔接手段。"路-轨-管廊大断面"横断面组合及布设过程中,应根据地下城市轨道区间段及车站段的不同特点,结合城市道路及城市综合管廊的相关要求统筹考虑。"路-轨-管廊"大断面共建时,对全部新建段可同步统筹建设;对涉及既有城市道路改扩建的段落,应合理安排建设程序,保证地面道路建设期交通组织,根据地下城市轨道区间段及车站段的不同实施方法并结合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要求。  相似文献   

6.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相辅相成。城市道路系统好比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硬件,是静态的交通设施;城市道路交通好比是城市道路系统的软件,是动态的交通设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以城市用地布局为基础,以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流向为根据。否则道路走向和道路宽度等众多因素的确定,缺乏依据。只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城市交通流量以及城市人、车流动轨迹,才有可能科学、合理地制订道路规划,使之成为具有交通功能良好的城市道路系统。同理,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道路网系统规划以及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亦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有了好的道路网才有可能合理确定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路线规划,以及公交站场位置的确定。因此上述两者应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7.
殷军 《工程与建设》2005,19(3):166-167
文章阐述了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用地性质、城市道路、城市路网与燃气过路支管和支管的关系,指出城市规划对燃气过路支管和支管的设计有直接影响,在设计道路燃气支管的规划布局时必须了解规划要点并调查清楚城市道路的用地现状。  相似文献   

8.
雨水口是城市道路上收集雨水的排水设施,在进行城市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在道路上合理设置雨水口,本文从多方面对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雨水口是城市道路上收集雨水的排水设施,在进行城市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时,需要考虑如何在道路上合理设置雨水口,本文从多方面对城市道路雨水口的设置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降雪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除冰雪已经成为城市冬季道路养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道路网络复杂,合理的除雪车辆调度方案仅仅依靠人工经验无法实现。本文考虑冬季道路养护中的服务水平、车队规模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实习信息下除雪车辆优化调度的整数规划模型。该问题属于一个NP-完全问题,因此设计了构造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近似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求解一定车队规模的除雪车辆调度问题,能够提高冬季道路养护的水平,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单洪玲 《科技信息》2011,(11):307-307,310
道路设计因素在交通事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公路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同时结合其交通特征,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安全因素,起到预防城乡结合段道路交通事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降雪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除冰雪已经成为城市冬季道路养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道路网络复杂,合理的除雪车辆调度方案仅仅依靠人工经验无法实现.考虑冬季道路养护中的服务水平、车队规模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实习信息下除雪车辆优化调度的整数规划模型.该问题属于一个NP-完全问题,因此设计了构造启发式算法对模型近似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求解一定车队规模的除雪车辆调度问题,能够提高冬季道路养护的水平,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潘军鉴 《科技资讯》2011,(23):102-102
雨水渠是用于城市道路排放雨水的设施,雨水渠的施工质量严重影响城市道路的排水情况,在进行城市道路及排水工程设计时,必须考虑如何在道路上合理的设置雨水渠排放雨水。本文就城市道路雨水渠的施工技术作浅析。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海珠区城市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新华 《科技资讯》2006,(25):136-138
通过对海珠区道路绿化的调查分析,针对道路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提出了海珠区城市道路绿化的发展方向及对策,特别对科学编制道路绿化规划,提高园林设计水平,丰富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种类,突出地方特色,加快绿化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5.
刘英  刘俊成 《科技资讯》2005,(22):41-41
在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中,除了考虑道路网,基干道路,次干路的整体规划、线型布置、横肉纵断面设计、交叉口处理这些基本因素外,道路的空间、景观效果也关系设计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它直接形成城市的面貌、道路空间的性格、市民的生存交往环境,成为居民提供审美观照和生活体验和长期日常性视觉形态审美客体,至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城市公用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下铺设的市政管线的种类和数量也趋于繁多。在有限的道路断面宽度下,若缺乏对管线布置的综合考虑,第一容易导致施工中各种管线互相冲突,影响施工。第二容易导致使用中各种管线互相干扰,甚至产生安全事故。所以对各种市政管线的综合考虑和合理布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部崛起战略",以内陆自贸区的标杆——襄阳自贸区地下综合管廊布局规划为典型案例,分析了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根据襄阳城市空间、道路系统、市政管线、高强度开发、城市景观等因素初步确定拟建综合管廊的城市道路,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分析法对已初选出来的道路进行综合管廊建设项目适宜度评价,筛选出16条建设管廊的道路;确定了自贸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布局,形成"干线-支线-缆线"三级管廊体系,并基于筛选出的16条建设管廊道路,具体给出了襄阳市干线、支线与缆线地下综合管廊布局规划图.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综合管廊规划要对接城市整体规划,加强与道路规划协调统一,充分考虑城市空间因素与道路交通因素,兼顾各种市政管线规划;结合各级规划的更新,动态调整地下综合管廊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8.
关于现代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其锋 《科技信息》2010,(23):I0391-I0391,I0402
本文从道路特色设计、道路美学特色设计、道路线形设计、按照城市道路功能对其分类、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及道路设施设计这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了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北方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生态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应对北方城市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从水的自然循环角度,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该设计在保持城市道路原有交通、排水用途的同时,增加了雨水对地下水的生态补给功能,把传统城市道路的单一排水系统提升为城市道路雨水渗蓄排综合系统。给出了可以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的道路横断面形式以及增加道路渗水能力的有效方法;并就雨水对路基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该种城市道路的生态设计,技术简单可行、便于施工、附加成本低,适用于多种形式的既有及新建道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我国城市交通与道路三十年的发展,分析了城市交通的特点与存在问题。指出要根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该根据城市交通特征做出功能分明的道路系统规划。针对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性质与功能不分,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混杂的现状,提出道路系统规划应考虑的四条原则:1.解决城市交通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着手;2.城市道路必须区分交通性与生活性.应布置城市机动车干道系统及自行车道路系统;3.商业文化娱乐大街应该规划为步行区;4.城市机动车与自行车交通应与步行交通密切联系。最后,还展望了我国城市交通现代化及城市交通发展应该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