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归纳和总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预防与管理体会,为以后更好的在社区中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分析在社区中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的主要措施和意义。结果在社区中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可从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结论应在社区中加大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力度,尽量降低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少医疗花费。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主办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办的“上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国际研讨会”将于2 0 0 1年 9月在中国上海召开。现将征文事宜通知如下 :1 征文内容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政策、规划和管理研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干预模式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监测、疾病筛选和高危人群策略研究 ;健康促进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中的理论 ;社区、学校和企业初级卫生保健理论和实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经济学研究 ;慢性病和生殖卫生研究 ;其他有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和控制的…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对广州市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预防控制对策进行探讨 ,为广州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分析 :广州市的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趋势明显增强 ,形势相当严峻。对策 :切实抓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网络建设 ;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基线调查 ;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系统 ;以健康教育与促进为主要手段 ,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首钢社区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1年10月,国家卫生部颁发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提出13条工作任务,其中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规定了4项任务:一是开展健康指导、行为干预;二是开展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监测;三是对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四是对恢复期病人进行随访。为了更好地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我们对首钢老山等4个社区的常住人口中4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及防治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背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确定防治的优先领域,合理的防治筹资安排是减轻居民经济负担,降低卫生费用的关键。方法:利用OECD和世界卫生组织卫生费用核算方法 (2011)对天津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费用进行核算。结果:天津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资源消耗巨大,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70.85%。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费用预防服务费用仅占全部费用的1.85%。建议:应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阻肺的重点防控。继续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模式,加大政府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工作的投入,继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制定中长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规划,协调多部门联合参与。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慢性病监测工作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良健康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工作竞争压力的加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我省居民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省居民健康和社会稳定,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迫在眉睫。为准确掌握全省慢性病流行趋势、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我们开展了本次专题调查,旨在了解全省慢性病监测覆盖率和人力资源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医院启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服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带来的严重危害和沉重负担下,综合性医院必须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发展需要,利用强大的资源优势,探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机制。为此,综合性医院在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服务之前,应整合临床医学、健康管理学、客户关系管理3个领域的优势资源,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基地,设计服务流程,提供以规范化诊疗为基础,以生活方式干预为重点,以密切医患关系为纽带的全方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专家介绍     
王文绢,女,1 962年生于云南。医学博士,博士后,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为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方向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和健康促进。从1 991年起开始从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1 998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为糖尿病流行病学和生命质量方面的内容;1 998~2 0 0 1年博士后研究期间,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从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与健康促进研究工作。2 0 0 1年至今,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工作,包…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自身健康愈来愈重视 ,卫生意识和卫生要求不断提高 ,对卫生知识的渴求愈来愈迫切。同时 ,随着疾病谱的变化 ,疾病控制工作也由原来的以预防传染病为主 ,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并重 ,健康教育在疾病控制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并且 ,健康教育在疾病控制中的任务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1 倡导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 ,控制和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随着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疾病死因谱已由原来的急性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而慢性非传染性…  相似文献   

10.
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和效果评估。方法在2个街道的生活社区和社会单位及中小学随机抽取不同人群进行了行为危险因素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监测调查,对目标人群开展了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干预后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有大幅度提高。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多数态度和行为有改善,但也有少数项目无明显变化。表明社区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的健康促进对慢性病预防是有效果的。在社区人群中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综合防治及健康促进对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的提高有明显效果,但态度和行为改善不如知识明显,由卫生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能够改变整个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是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