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相控阵超声波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消除因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的隐患,利用相控阵超声波探伤仪对复合绝缘子在正常黏接、硅橡胶中部气孔缺陷、硅橡胶中部断面缺陷以及伞裙护套与芯棒黏接不良等4种情况进行无损检测.通过对比研究复合绝缘子在3种缺陷情况下超声波脉冲回波反射(A扫)图像和相控阵扇形扫描(S扫)图像,发现超声波相控阵法能够更加直观、快速地检测出缺陷信息.最后,总结了绝缘子在正常黏合及缺陷情况下相控阵超声波图像的特征差异,验证了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技术应用于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检测的可行性,为检测复合绝缘子的内部缺陷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利用超声相控阵对高压输电线路中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的带电检测,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为了了解相控阵超声检测复合绝缘子内部缺陷的性能,优化相控阵超声探头参数和扫查方法,利用Field-Ⅱ进行仿真,研究了对相控阵超声探头声场分布,以及复合绝缘子超声相控阵检测中单焦点扫描、动态聚焦扫描、幅度变迹技术对成像质量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选取了合适的相控阵探头参数及扫描方式,为超声相控阵仪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超声相控阵纵波检测瓷绝缘子表面及内部缺陷的技术。通过对超声相控阵理论深入研究,提出了采用超声相控阵纵波检测表面(近表面)缺陷的新理念,并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检测探头的参数,总结出一套系统的瓷绝缘子检测方法。最后通过检测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使用X射线、普通超声A波、衍射时差法(TOFD)、相控阵4种无损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同一钢板焊接接头的密集气孔,对检测结果从定性、定量、定位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阐述4种方法在检测焊接接头密集气孔的应用中各自优缺点和互补性以及TOFD和相控阵作为新型检测技术在实践检验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5.
李媛 《电力学报》2011,26(6):506-508,511
针对不等厚金属非金属复合构件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相控阵超声检测方式对该构件界面进行脱粘检测的方法.分别采用普通聚焦探头和相控阵探头对不等厚试块进行了脱粘检测实验,采用软件延时技术对相控阵检测实验数据按聚焦规律进行合成,得到相控阵检测方式的C扫描友度图和二值化图,并计算了脱粘区域的位置和面积,检测结果与普通聚焦探头相比,可...  相似文献   

6.
依据超声相控阵成像原理和被检工件类型,设计了GIS直线导体环焊缝检专用探头和斜楔,并提出了该类工件的超声相控阵检测方案。检测结果显示,超声相控阵技术较常规超声波检测技术有着近场区小、分辨力高等优越性,能够对GIS直线导体周向环焊缝进行完整有效检测,并对缺陷进行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相控阵天线近场辐射特点,根据波束形成原理,提出了三角格栅相控阵天线辐射近场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相比,相控阵天线主波束上场强幅度最大偏差约1dB,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对相控阵天线的电场近场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在近场未形成主波束的区域,波束存在多个波峰和波谷;该区域内法线上场强出现极大值时发射方向在指向各观察点的方向附近徘徊。随着距离增大,波峰和波谷聚拢,波束宽度逐渐收窄;发射方向的徘徊区间慢慢变小,形成主波束后发射方向与实际波束指向一致。所得结论同样适用于矩形格栅相控阵天线。研究结果为相控阵天线的电磁兼容设计、辐射近场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根据超声相控阵技术原理,制订小径管对接焊缝相控阵检测工艺,对内蒙古地区火电厂锅炉受热面典型规格小径管试样管进行超声相控阵和X射线检测试验,并对比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评定结果。由检测结果对比可知,在缺陷检出率和缺陷参数测量方面,超声相控阵检测比X射线检测更具优势,同时超声相控阵检测具有环保、直观、检测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超声相控阵汽车发动机腐蚀检测系统中全通道采集带来的存储传输数据量大的问题,进行压缩传感理论在超声相控阵发动机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根据超声相控阵成像的方式,首先对单阵元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进行压缩传感:对回波信号在稀疏变换域中的稀疏度进行分析,并应用随机高斯矩阵进行测量采样,正交匹配追踪算法进行信号重构;然后依据超声相控阵的成像原理,对腐蚀缺陷进行压缩传感下的B扫描成像;最后分析结果表明,压缩传感下的缺陷图像具有较高的重构精度,此研究为降低超声相控阵发动机缸体检测系统复杂度以及数据采样传输对硬件的要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法和常规A型脉冲超声波检测方法分别对带有不同缺陷的插入式管座角焊缝试样进行检测试验,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检验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法对管座角焊缝缺陷的检出能力。由对比结果可知,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法较常规超声波检测法具有更直观、检测速度快、结果精度更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imple method of analysis of an optical resonator composed of a nonlinear directional coupler. Assuming the coupler is made in semiconductor‐doped glass by the K+‐ion diffused technique, the transmission and 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calculated and demonstrated. The parameter dependence of the bistability appearing in the transmitted and reflected light is also presented.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50(3): 1–10, 2005;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eej.20036  相似文献   

12.
光交换技术是光网络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文章介绍了一种新的光标记交换技术,利用光载波的抑制来产生光标记和载荷,并对新旧标记替换方法进行了对比,采用新技术所产生的标记和载荷具有很高的消光比,相互之间没有串扰,在接收端容易分离,且标记和载荷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码型和协议,灵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3.
全光网络的简介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全光网络的基本概念(全光交换、光交叉连接、全光中继、光复用/去复用),全光网的网络结构与业务类型,以及全光网络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志  邱毓昌  李双 《电力建设》2002,23(12):0-0
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而光纤电流互感器(OCT)的出现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带来了答案。OCT 有如下优点:不含油,尺寸小,绝缘结构简单,不会有安全隐患; 不含铁心,不会有磁饱和现象;测量带宽和精度高;使用光纤传输信号,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磁干扰;其输出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接口。光纤电流互感器的发展,必将大大加速电力设备向小型化、综合自动化和高可靠性方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光纤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少凡 《广东电力》2003,16(4):49-52
介绍了光纤的基本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电力光纤网络的现状,分析了电力光纤网络和电力光缆的发展方向。重点剖析了目前在电力光纤网络中光纤保护的几种基本方式和主要特点,讨论了光纤保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光学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光学技术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包括通信、传感测量以及新能源利用方面的应用。详细说明了每个应用的原理以及应用前景。指出了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研究光学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现代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主要论述光纤通信在当今通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光纤通信中密集型波分复用(DWDM)的主要特点、新技术的采用、发展方向和趋势(大容量、长距离、灵活的接入方式、全光网和光交换).目的是使人们对光纤通信的发展与趋势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在生产与实践中起一定的指导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结合通信光缆线路常见故障,介绍光缆线路的维护要求、维护测试方法和故障查找过程,分析不同部位故障的处理方法,提出保证通信光缆线路正常运行的维护建议.  相似文献   

19.
LED光学设计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各种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涌现的带动下,LED市场规模得到了快速地提升,应用于LED产品不同阶段的光学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别对LED的一次光学设计、二次光学设计和后续光学设计进行了探讨。主要阐述了分立封装和集成封装的一次光学设计;二次光学设计方法中常用的反射、折射、反射折射相混合的模式以及二次光学设计的流程;简要地描述了后续光学设计。最后展望了不同阶段光学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Topology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concepts allowing one to understand the intrinsic, qualitative properties of phenomena throughout various scientific fields. To date, this concept has been extended to the field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other hand, we can now utilize the spatially controlled light defined by the topology (so‐called “optical vortices”) in order to characterize the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In particular, optical vortices in femtosecond pulses will be invaluable for advanced topological spectroscopy. In this work, the authors created femtosecond optical vortices using a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Their spatiotemporal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using interferogram and correlation measurements. ©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Electr Eng Jpn, 167(4): 39–46, 2009;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 www.interscience.wiley.com ). DOI 10.1002/eej.207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