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陈代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8):1209-1209
笔者针对我科在输液治疗护理中容易出现失误和影响效率的地方,制定了完善的护理措施及工作程序。同时合理安排在岗护士,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避免差错事故发生。完成好病人的输液治疗工作。现把我科的工作经验及程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6-12月,在我科输液患者中选200人次,以输液先后次序分为2组,每组100人次。甲组采用传统排气法,乙组采用新排气法,2组均使用同样型号的输液器。  相似文献   

3.
我科属于二级医院综合急诊科,负责全院门、急诊患者的输液治疗,输液高峰时达百余人次。以往的输液留观登记工作较为繁琐、重复,易造成耗时、疏漏和错误,故我科自行设计了留观输液患者登记单,应用于连续输液2d以上的患者,仅输液1次者沿用以往的登记本。登记单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输液巡视卡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强输液病人的管理,及时发现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院自1999年8月起,在全院推广使用了输液巡视卡。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就我科使用输液巡视卡的情况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张潭月 《江西医药》2008,43(1):93-94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输液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窗口"单位,肩负着门急诊病人的各种输液、注射工作,每天接待病人为800 ̄1000多人次,每年以20%的病人数增加。为适应新形势的需求,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我院从2000年以来,在门诊输液科推出了一系列的服务措施,使医院的信誉度和科内的工作面貌大有改观,  相似文献   

6.
何清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21-1222
非皮试药物是指用药时没有要求行皮肤试验的药物。我科自2004年6月~2006年6月的静脉输液人数为28037人次,非皮试药物引起不同程度过敏反应的达135人次.占输液总量的0.48%。药物过敏反应是用药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而与人的过敏体质相关。药物过敏可能在短时间或1周内出现,轻的会出现药物热、药疹等,严重的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相似文献   

7.
我院是一所以儿科、妇产科为主的专科医院,日输液量1500~2000人次,最高时达3000人次,每天需要接待大量的输液患者及家属,业务繁忙琐碎,输液环境拥挤,是医院人群比较集中且流动性较大的场所。繁忙的工作任务、拥挤的输液环境、流动的输液人群,给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为了确保患者输液安全,改善输液环境,  相似文献   

8.
门诊输液是医院的重要工作 ,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及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 ,住院病人相对减少 ,门诊输液病人逐渐增多 ,输液室病种也趋复杂化。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确保输液室工作质量 ,笔者对输液室的护理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与改革 ,对护士的工作实行量化管理。下面谈谈我们初步实施的方法及效果。1具体方法1 1合理安排班次 :我院输液室有护士12人 ,护士长1人。每天输液量一般情况下200人次左右 ,高峰期达300多人次 ,各种注射100人次以上。按窗口服务规范要求 ,对病人实行全程服务 ,根据季节及输液量不同合理安排班…  相似文献   

9.
社区15000例患者输液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输液是社区门诊常用的治疗手段,观察和分析输液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讨预防措施及对策,最大程度的减少输液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是非常必要的。自2001年开展社区医疗服务以来门诊输液15000多人次,上门为患者进行输液300多人次。在15000多人次的输液过程中共发生过敏反应6例,其中青霉素过敏反应3例、先锋Ⅴ过敏反应1例、头孢噻肟钠过敏反应1例、阿奇霉素过敏反应1例。上门的300例输液的过程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反应虽然是不可预见的,但预防的措施更重要。现对2001至2006年在我社区门诊观察输液15000人次的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雪莲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6):2496-2496
为解决安全输液问题,医院成立输液配置中心在早几年已是国际性趋势。但是设立输液配置中心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和人力,而对于一些中小型医院又难免造成资源浪费。我科平均每日接待门诊输液病人300例左右,为提高安全输液,我科2004年1月设立了小型输液配置室,至今使用已有2年余。  相似文献   

11.
谢艳丽  王建新 《河北医药》2011,33(21):3354-3354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输液港)是一种完全植入于皮下可供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我科为乳腺癌患者成功置入静脉输液港。型号为7fr,8fr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美国巴德公司)。临床应用和护理过程中发现输液港存在很多并发症,如导管夹闭综合征、纤维蛋白鞘形成、导管相关性感染、输液外渗等。2011年2月我科遇到了1例静脉输液港输液外渗的病例,现将病例及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大窗口,工作的优劣是医院护理质量水平的反映[1].改进门诊输液室的管理是医院护理管理改革的重要环节.门诊输液治疗以其快捷,方便的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口[2].近年来我院儿科门诊输液量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每日236人次上升到2005年每日395人次,特别在6~9月份,输液室日高峰达486人次.笔者现就我院高峰期间输液室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简析.  相似文献   

13.
杨爱玲 《河北医药》2011,33(7):1104-1105
我单位是一所以女性儿童为中心的妇幼保健机构,由于近年来门诊患儿静脉输液人次逐渐上升,因而确保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安全成了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我单位通过对门诊患儿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从而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及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儿和家长的满意度,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彭娜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179-180
严重的输液反应可导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继而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本文就我科输液反应导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1例的诊疗情况作一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输液反应为临床输液时引起的各种非治疗效应,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笔查阅相关报道,结合工作实践,对引起输液反应的各种因素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临床药物的不断发展,静脉输液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之一。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的特殊性,心肺功能差,对痛觉反应不敏感,末梢循环差,皮下组织松弛,皮肤血管弹性差,听力下降等原因,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为了尽量避免医疗事故和减少医疗纠纷,提高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质量和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近年来我科加强了对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环节进行管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老年患者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  相似文献   

17.
陶贵芝 《淮海医药》2012,30(3):268-269
我院输液室自2010年4月搬迁新门诊,承担了门急诊输液的工作,日输液达400~600人次。门诊是医院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窗口,而门诊输液是门诊工作的重要部分,因此查找门诊输液的安全隐患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及预案,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地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纠纷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是目前儿内科临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通过静脉输液,许多危重患儿生命得以挽救,但输液疗法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现将我科1999年1月~2002年12月发生输液反应6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配合医生临床用药输液治疗,我科对昏迷、躁动及长期输液末稍血管不充盈的患得,采取了股静脉穿刺置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分析小儿静脉输液外渗常见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发生的36例小儿静脉输液渗漏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这36例静脉输液渗漏患儿,在我科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6 d的治疗及护理之后,均自行吸收治愈,没有出现1例局部组织坏死的病例。结论在对患儿实施静脉输液的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应当提高工作责任心,加大患儿输液过程中的巡视力度,及时发现静脉输液外渗的现象,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以此降低静脉输液渗透发生率,保证患儿的输液安全,以此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