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王亮 《辽宁化工》2012,41(8):806-808
种子分解是拜耳法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单元,它直接影响氧化铝产品的质量.目前国内外生产砂状氧化铝的种子分解工艺共分为一段分解工艺和二段分解工艺.本文根据我国一水硬铝石生产砂状氧化铝的实际情况对一段分解及二段分解进行介绍并完成技术经济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平均粒径为20μm以下(如0.1~1.0μm)的碳酸钙悬浮液中,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浓度为5—40%(重量)的铝酸钠水溶液,使其分散均匀,然后在该分散悬浮液中加入稀酸或稀碱,使铝盐加热分解,在碳酸钙粒子表面上析出长的微细的纤维状的氧化铝水和物,用长  相似文献   

3.
《无机盐工业》2005,37(8):35-35
一种品种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的方法,涉及一种采用铝土矿为原料,特别是采用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品种分解生产颗粒砂状氧化铝方法。其特征在于分解过程是将分出的一部分精液与加入细品种进行分解后再与加入粗颗粒种的分流出的另一部精液混合后进行进一步分解。  相似文献   

4.
氧化铝的制备是将含34~37%(重量)β_1—三水铝石,3~5%假—水软铝石和60~62%无定形三水氧化铝的氢氧化铝于300~400(350)℃焙烧2~4(3)小时。此氢氧化铝原料平均粒度为8~20微米,不含胶体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钛和腐植酸钠盐。该氢氧化铝原料是由含80~90克/升氧化铝的偏铝酸钠溶液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氧化铝生产流程中回收镓的新方法--三段碳酸化法。该方法利用氧化镓与氧化铝在碱性溶液中析出的酸度不同,控制碳酸化分解母液的pH值,通过二次分解析出氢氧化铝,使氧化镓与氧化铝初步分离;三次分解使镓完全析出,将镓酸钠沉淀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电解生产金属镓。该工艺简单,流程短,且提高了镓的回收率,减少了镓生产中氧化铝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现今世界各国进行的炼铝法,是以矾土矿为原料,用拜耳法先提出氧化铝,然后溶入冰晶石电解。氧化铝的制造费约占全部制铝成本的40—05%,因此氧化铝制造在炼铝工业中占极重要地位。氧化铝的原料矾土矿,是以含水氧化铝为主成分的矿石,矾土矿中的含水氧化铝矿物有三种,即三水软铝石(Hydragillite),一水软铝石(boehmite)和一水硬铝石(Daispore)。含有前两种矿物的矿石称为软水铝矿,含后者的称硬水铝矿。矾土矿的杂质有氧化矽、氧化铁、氧化钛等。  相似文献   

7.
陶瓷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三氧化二铁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陶瓷原料中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铝对三氧化二铁分解的起始温度和分解量的影响,并采用TO—DTA和XPd3等方法分析了这些成分与三氧化二铁分解之间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铝酸盐溶液的晶种分解工艺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针对铝酸钾溶液,考察了60℃下加入水、乙醇、甲醇以及晶种对铝酸钾溶液分解效率和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乙醇和甲醇均能强化晶种分解过程。加入水后分解率提高至约68%,粒度仅为24.5μm;加入乙醇后分解率可提高至63%,但所得的氢氧化铝晶体粒径约为110μm,产品呈六棱柱状附聚物;加入甲醇后分解率提高到81%,粒度约为90μm,产品呈片状附聚物。同时晶种的加入可明显提高乙醇过程分解率和反应速率,而对甲醇过程的影响不大;在未加晶种的条件下,甲醇的存在会导致新晶型诺三水铝石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菱镁矿制氢氧化镁阻燃剂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国内的无机阻燃剂主要有三氧化二锑、三水合氧化铝、氢氧化镁等。由于锑化合物较贵,所以三氧化二锑的广泛开发受到限制。氢氧化镁与三水合氧化铝相比,分解温度高、热稳  相似文献   

10.
采取溴代双烯加成物4,5—二溴代—3,6—内氧桥六氢化钛酐(简称BEHA)与三水合氧化铝(简称ATH)并用,对聚丙烯(简称PP)的阻燃作用,进行了探讨。讨论了BEHA与ATH的阻燃机理。提出了这两者有阻燃协同效应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甲醇溶析铝酸钠制备氢氧化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醇水溶液分解铝酸钠晶体,采用溶析法制备了超细氢氧化铝. 考察了30℃下氧化铝、氧化钠溶解度随甲醇质量分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甲醇质量分数和反应温度对水合铝酸钠晶体分解工艺的影响,用XRD, IR, SEM及粒度分析、纯度分析等手段对制备的氢氧化铝产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随着溶剂中甲醇质量分数的增加,氧化铝和氧化钠溶解度均下降,但氧化铝下降幅度更大;铝酸钠溶液分子比(氧化钠/氧化铝摩尔比)先增加后减小,到甲醇质量分数为0.8左右时达到最大值. 30℃下水合铝酸钠晶体与甲醇质量分数为0.5~0.8的甲醇-水混合溶剂反应1~3 h,铝酸钠分解率可达到80%~90%,温度升高,分解率略有下降. 甲醇溶析得到的氢氧化铝30℃下为拜耳石型,温度升高逐渐变为三水铝石型,红外光谱完整. 产品形貌规则,为高纯薄片状超细氢氧化铝,平均厚度100 nm,平均粒径1.05 mm.  相似文献   

12.
熊莹  许承志  陈晓晖 《硅酸盐通报》2014,33(6):1287-1292
本文对商用拟薄水铝石进行铵盐水热改性,制备得到孔径集中分布在介孔范围内的氧化铝.利用XRD、N2吸附-脱附、SEM、FT-IR技术对样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碳酸氢铵低温水热处理对氧化铝的孔结构有较显著的影响,当水热处理温度控制在120℃时,氧化铝比表面达253.2 m2/g,且孔分布集中,分布在4~10 nm间的孔占总孔容的62%.碳酸氢铵水热处理对氧化铝孔结构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在水热处理过程中,碳酸氢铵与拟薄水铝石反应生成片钠铝石及其经焙烧分解产生的CO2和NH3气体的冲孔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3.
<正>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酸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液相法碳分制备一水软铝石的方法,属于工业氧化铝领域。本发明采用NaHCO3溶液与铝酸钠溶液发生分解反应,添加一水软铝石晶种诱导铝酸钠溶液结晶析出一水软铝石,铝酸钠溶液分解后得到的碳分母液经隔膜电解完成碳碱的解离,在阳极区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对某厂处理-水硬铝石矿的拜耳法高浓度溶出液,经引进、消化、设计了一段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新工艺。通过对该工艺技术条件的分析研讨,总结其生产实践,认为一段分解工艺,具有流程简短平稳、易于操作控制、分解出的氧化铝产出率高、产品为100%砂状、能满足电解制铝要求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工业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观察以三水铝矿石[(Gibbsite,Al(OH)3)]为原料获得之氧化铝微粒在κ-至α-相变过程中之粒体成长行为.相变过程存在临界晶径与基础晶径现象.前者之大小对κ-与α-相均约为35nm,后者则为60 nm.由于所得α-Al2O3粒体存有原始粉末粒体的外型,因此如要由三水氧化铝获得奈米级(小于100 nm)α-Al2O3粉末,则于热处理前应将三水氧化铝先行细化.  相似文献   

16.
《涂料技术与文摘》2005,26(3):33-34
甲硅烷基酯、在基料体系和涂料组合物中的应用及其制备工艺:EP1 475 415,用于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粒子的表面疏水化的硅烷:EP1 473 296,环氧硅烷的制备和应用:WO2004-99220,耐磨性耐候性好的含氮化硼和有机硅树脂的水稀释涂料组合物:WO2004—99327,在玻璃结构中,形成无色透明无干涉条纹涂层的光催化涂料:JP2004—196 985……  相似文献   

17.
前言钠β氧化铝是一种固体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或熔盐相似,在一定的外加电压下可能导致其结构分解,故探讨β氧化铝的分解电压和分解机理在理论和实际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氟羟基磷灰石的结构及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湿化学法制备了氟羟基磷灰石(FHA),研究了氟掺杂对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氧化铝基体上磷灰石涂层的组成与热稳定性的关系.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物相组成和晶格参数的变化,用红外光谱分析了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氟的替代引起了晶格参数和键能的变化,阐述了氧化铝-磷灰石系统中,羟基磷灰石与氟羟基磷灰石的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9.
将三水氧化铝置于流化床中,在350~600℃下使氧化铝与热载体接触,热解0.05~0.5秒后,得到无定形氧化铝与水混合的悬浮液。以Al_2O_3计,其浓度为100~500克/升。然后控制温度为20~100℃,pH为5~12,进行水解,约需0.5~10小时。其水解产物于20~  相似文献   

20.
《无机盐工业》2007,39(12):12-12
美国普度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利用铝镓合金加水制造氢气的新工艺。将水添加到铝镓合金时,铝通过吸收氧气分解水,在此过程中产生氢气。合金中的镓是关键成分,因为铝和氧结合后在铝的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铝膜,而镓能阻止这个膜的形成,使反应继续下去,直到所有的铝都被用来产生氢气。专家认为,利用此项技术制氢,将克服氢储存和运输两大障碍,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铝镓合金与水反应,铝变成氧化铝,废氧化铝可回收再处理成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