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屈清洲  徐丽秋 《润滑油》2003,18(1):1-11
介绍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原油资源及工艺特点,酮苯脱蜡、糠醛精制、白土补充精制、高压加氢基础油生产技术现状。针对加氢法生产的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将取代传统工艺生产的I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趋势,提出利用加氢裂化尾油采用加氢异构脱蜡工艺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全加氢工艺,加氢裂化尾油与老三套结合生产HVI高粘度指数基础油,是中国石油润滑油基础油升级换代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加氢法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角度论述了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等工艺在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中的作用。尽管与传统润滑油加工工艺结合,三种加氢工艺都可以生产APIⅡ和Ⅲ类基础油,但三种加氢工艺间的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满足生产优质APIⅡ和Ⅲ类基础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高压加氢处理与异构脱蜡组合的全加氢型流程生产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工艺技术,该技术组合了加氢处理、临氢异构和加氢补充精制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少的特点,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生产低芳溶剂油、白油和APIⅡ类、Ⅲ类基础油。馏分油全氢型工艺技术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产品质量好,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4.
加氢尾油生产API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加氢尾油为原料,采用不同技术生产API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研究及工业应用,总结了加氢尾油生产API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优势及发展趋势。传统的"老三套"技术难以满足高端润滑油的要求,由于装置投资成本较低,目前在国内市场仍占很大比例(80%)。国内外加氢尾油生产API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技术相似,基本是采用加氢异构/催化脱蜡技术及加氢异构/催化脱蜡+加氢精制组合工艺技术,其关键技术是催化剂,加氢工艺是目前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内开展了择形异构加氢工艺技术的研究,其典型技术包括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的WSI技术和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RIW技术,这两种技术已成功实现工业化,国内已有多套装置建成投产。  相似文献   

5.
随着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升级及高档润滑油市场需求的攀升,加氢法正在逐步取代"老三套"工艺,用于生产APIⅡ、Ⅲ类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油(PAO)作为APIⅣ类基础油发展迅速.高档润滑油生产工艺技术开发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加氢预处理-异构脱蜡-加氢补充精制工艺、PAO加氢工艺等成为生产高档润滑油的主要方法.综述...  相似文献   

6.
加氢裂化尾油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三种加氢裂化性质 油异构脱蜡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的试验研究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异构脱蜡技术,结合加氢补充精制或白土精制工艺,可以制备符合APIⅡ、Ⅲ规格的基础油;与催化脱蜡工艺相比具有液体产品、基础油收率和产品档次较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经加氢异构脱蜡和加氢精制反应生产API Ⅱ类基础油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1~3].惠州石化公司40万t/a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上述原料和工艺生产API Ⅱ类150N基础油,其黏度指数高达115[4],接近APIⅢ类黏度指数不低于120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加氢基础油现状及加氢裂化尾油资源利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宗斌  毛丰吉 《润滑油》2007,22(1):6-11
从国内外基础油市场发展趋势和中国石油加氢基础油生产现状出发,介绍国外典型的润滑油高压加氢工艺—Chevron Texaco公司异构脱蜡技术以及韩国SK公司利用燃料型加氢裂化尾油生产高质量超高粘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的情况,同时提出大连石化分公司“十一五”期间利用加氢裂化尾油资源生产Ⅱ、Ⅲ类基础油的技术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9.
采用壳牌公司SLD-821加氢异构脱蜡催化剂为核心的三段加氢催化剂在实验室对新疆克拉玛依石蜡基原油减四线馏分油、轻脱油进行三段加氢工艺试验,并经过了工业生产运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以生产出API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0.
国外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路线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军信  刘霞 《润滑油》2004,19(4):10-16
以Chevron、ExxonMobil、Shell等公司的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催化脱蜡和异构脱蜡等加氢技术为基础,介绍了国外生产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的全加氢型工艺路线和加氢与传统结合的组合工艺路线。通过对SK公司炼厂、Richmond炼厂、Excel公司炼厂、Jurong炼厂、Baytown炼厂、Star公司炼厂和日本石油三菱公司等Ⅱ/Ⅲ类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路线的调查,得出的结论认为:Chevron公司的加氢裂化和异构脱蜡技术将是今后润滑油加氢的主力技术;出于成本的考虑,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采用传统与加氢组合的工艺技术也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新建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发的RLT加氢处理技术与埃克森-美孚公司MSDW异构降凝技术的组合技术,于2021年9月全流程开车一次成功。通过加工高硫原油的减三线蜡油,稳定生产了APIⅢ6基础油;通过加工高硫原油的减二线蜡油,稳定生产了APIⅢ4基础油。结果表明,该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组合技术,原料适应性强,目的产品选择性好且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2.
加氢技术在环烷基润滑油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元  康小洪 《润滑油》2005,20(4):28-32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针对环烷基原油的组成特点与产品需求,先后开发出加氢脱酸、中压加氢处理、临氢降凝等加氢工艺直到高压全氢型流程,并开发出相应的系列专用催化剂,先后应用于工业装置,开发出高质量环烷基润滑油产品与优质光亮油等产品,质量、收率均优于传统流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今后加工国内外环烷基原油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以西江重减压蜡油为原料,模拟Chevron Lummus Global公司的三段高压加氢工艺进行中型试验,生产优质高黏度指数润滑油基础油,分别对加氢裂化单元和异构降凝-补充精制单元的操作条件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对西江重减压蜡油采用加氢裂化-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的全氢工艺进行处理,可生产符合APIⅡ+8cSt标准要求的润滑油基础油,且产品收率高。  相似文献   

14.
The Chinese standard Q/SHR001-95 for base stocks is compared with the API specifications. The viscosity-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base stock required by lube oil in use and market demand on oil quality are analyzed. The quality indicators of base stocks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re compared. A new classification of base stocks in response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m lube oil is proposed and the research on new technology to produce premium base stocks meeting API specification is recommended on the basis of current base stock processing technology.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一系列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 ,主要有环烷基润滑油生产的工艺技术 ,含硫原油生产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技术以及加氢裂化尾油制取粘度指数大于 12 0的Ⅲ类基础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优质石蜡基原油资源减少,传统“老三套”工艺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简称基础油)质量变差、黏度指数偏低,有些已经不能满足Ⅰ类基础油标准的要求。但由于石蜡市场较为稳定,企业为维持石蜡产品的生产,因而低黏度指数基础油仍保持有相当的产量。为了有效利用这部分低黏度指数基础油,开发了以低黏度指数基础油为原料加氢转化生产高档SBS橡胶增塑剂的技术,提高了产品附加值。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氢预精制-蒸馏分离-加氢补充精制工艺流程生产的橡胶增塑剂产品,经紫外光照射试验后色度基本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耐黄变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7.
努力发展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的加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由加氢裂化、加氢异构脱蜡和加氢后精制组成的典型的润滑油基础油三段加氢工艺的特点 ,结合润滑油基础油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我国未来润滑油基础油必将向高档化和多级化方向发展 ,采用加氢工艺生产润滑油基础油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