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材》2010,(1)
目的:观察鹿衔草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多点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ECG,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血清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测定心脏指数(HW/BW),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鹿衔草总黄酮能减轻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电图T波降低;降低血清CK、LDH的活性及FFA含量,降低心脏指数,减轻心肌损伤及坏死的程度;升高血清SOD活性及NO含量,降低血清MDA含量。结论:鹿衔草总黄酮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增加NO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碧血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复制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活性,以及心电图变化。结果碧血胶囊中高剂量组显著增高了心重与体重的比值,明显降低了心肌缺血大鼠的MDA、LDH、CK水平,增加SOD水平,且明显改善了心肌组织病变程度,降低了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大鼠的心电图T波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碧血胶囊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冠心平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给以生理盐水、心可舒和大、中、小剂量的冠心平7d后,分别采用垂体后叶素﹙Pit﹚、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记录各组大鼠心电图,测定血清LDH、肌酸磷酸激酶(CK)、丙二醛(MDA)、SOD指标,取心尖部全层心肌观察病理损伤情况。结果:冠心平对Pit所致急性缺血性心电图ST段变化有明显对抗作用,冠心平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ISO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LDH、CK活力,降低血清MDA水平,升高SOD水平,且均能减轻心肌病理损伤。结论:冠心平对Pit、ISO致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芒果苷(mangiferin)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onol,ISO)诱发的小鼠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ISO建立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芒果苷对小鼠Ⅱ导联心电图(ECG),心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结果:芒果苷对ISO诱发小鼠Ⅱ导联ECG异常有改善。芒果苷使心肌SOD活性明显升高,使心肌MDA含量、血清CK及LDH水平降低。结论:芒果苷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小鼠心肌缺血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红花苷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灌胃给予西红花苷,灌胃7天后,通过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测定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西红花苷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AST、ALT、CK、LDH的活性,升高SOD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终产物MDA的含量。结论:西红花苷可通过抑制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反应,降低肌酸激酶和谷丙/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及释放,有效缓解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缺血性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
环维黄杨星D抗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玖瑶  廖惠芳  黄桂英 《中药材》2006,29(11):1218-1220
目的:探讨环维黄杨星(Cvb-D)抗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的药理作用和可能机理。方法:给大鼠灌服0.55、1.1和2.2 mg/kg Cvb-D,连续21 d,通过制备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心肌缺血性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ECG、血清CPK、LDH活性、FFA含量及心肌组织中SOD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结果:Cvb-D可显著减少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J,缩短ECG恢复时间;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血清中FFA含量;显著降低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血清中CPK、LDH活性;降低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的MDA含量,升高心肌缺血性模型大鼠心肌组织SOD活性。结论:Cvb-D具有抗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药理作用,其降低血清FFA、CPK、LDH水平、改善心肌MDA及SOD活性是Cvb-D的抗心肌缺血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腺金丝桃提取物对小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制备小鼠心肌缺血模型,检测乌腺金丝桃提取物对小鼠缺血损伤后耐缺氧存活时间、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腺金丝桃提取物能够延长小鼠缺血损伤后耐缺氧存活时间,降低血清中LDH、CK水平,增加心肌组织SOD活性,减少MDA含量。结论乌腺金丝桃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缺血具有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冻干粉针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scISO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给予复方丹参冻干粉针5d后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复方丹参冻干粉针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均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CK,LDH,MDA含量,两给药组之间的LDH,SOD,MDA值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丹参冻干粉针对改善心肌酶学指标的作用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水苏碱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水苏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冠脉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给药后145min血清和心肌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cTn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结果:水苏碱(3、6、12mg/kg,iv)可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时LDH、CK活性和cTnT浓度,减少MDA含量,升高SOD活性及NO水平.结论:水苏碱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葛根素磺酸钠和葛根素对异丙肾上腺素( ISO)诱导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ISO方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监测葛根素磺酸钠和葛根素对大鼠心电图、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葛根素磺酸钠和葛根素均能有效对抗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J值的升高,降低血清中LDH、CK和MDA的含量,升高血清中SOD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P <0.01).但葛根素磺酸钠的影响更大,与葛根素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葛根素磺酸钠比葛根素对ISO诱导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心康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心康注射液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心康注射液对模型大鼠血液中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结果:心康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中CK、MDA、LDH含量和明显提高血清中SOD含量;心康注射液能够明显抑制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结论:心康注射液能降低CK、MDA、LDH含量,提高SOD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率,对冠状动脉结扎制备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葛根素(PI)组。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血清SOD、MDA、LDH和CK水平;观察心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IR组比较,PI组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MDA、LDH和CK含量显著降低(P〈0.01),形态改变显著减轻(P〈0.05)。结论:葛根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SOD活性、稳定生物膜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碧血胶囊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通心络组、碧血胶囊高、低剂量组、地尔硫卓组。测定用药前后大鼠模型心电图、心律失常、心梗面积以及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结果与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组比较,碧血胶囊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减少冠脉结扎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P〈0.05)及血中丙二醛、肌酸激酶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急性心肌缺血所致T波的高抬(P〈0.01)。结论碧血胶囊能减轻大鼠心肌梗死时的心肌缺血程度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肌酸激酶和丙二醛的水平,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西红花酸(Crocetin)和西红花苷(Crocin)对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差异。方法: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LDH、CK、MDA,SOD的含量及细胞活力 同时,采用大鼠冠脉左前降支结扎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心电图变化,检测LDH、CK,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西红花酸含药血清能显著降低血清和缺糖缺氧心肌细胞上清中LDH、CK、MDA的含量,提高SOD的含量,增强细胞的活力,ig西红花酸能降低冠脉结扎大鼠ECG的J点位移和心肌梗死面积百分率,减轻心肌组织病理改变 而西红花苷无此作用。结论:ig西红花酸均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治疗心肌缺血,西红花酸临床给药可以口服,而西红花苷治疗心肌缺血口服是一个不合适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5.
抗毒补心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抗毒补心胶囊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抗毒补心胶囊低,中,高剂量含生药0.4,0.8,1.6 g.kg-1组,连续预防口服给药14d,采用冠状动脉结扎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观察抗毒补心胶囊对模型大鼠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抗毒补心胶囊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中CK,LDH活性和MDA含量以及明显提高血清中SOD活性。结论:抗毒补心胶囊对冠状动脉结扎制备的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体内、体外实验模型研究单味黄连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复制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灌胃给予黄连粗提物61.27 mg/(kg.d),每日1次,7 d后测定心电图、血清酶学指标;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模型,给予黄连粗提物(25μg/mL),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漏出和细胞活力。结果黄连能对抗心肌缺血引起的Ⅱ导联心电图ST-T段的抬高(P0.05),降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丙二醛(P0.05),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P0.05);减少缺氧复氧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的漏出(P0.05),而不影响细胞相对活力。结论黄连具有保护心肌(细胞)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缺血、氧化损伤状态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I)预处理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1只犬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参附注射液(SFI)预处理组(SFI纽)。观察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钙蛋白(cTn-I)含量,测定心肌梗死范围、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SFI组LDH、CK-MB和cTn-I值均明显升高,心肌组织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增大(P〈0.01)。与I/R组比较,SFI纽能显著降低血清LDH、CK-MB、cTn-I值和心肌组织MDA含量(P〈0.01),显著缩小心肌梗死范围(P〈0.05),升高心肌SOD活性(P〈0.05)。结论SFI预处理对心肌缺血/4g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冠脉通瘀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对冠心病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1)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给药后观察心肌组织血清指标,了解冠脉通瘀汤的心肌保护效果;(2)冠心病患者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1例,均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冠脉通瘀汤。结果(1)冠脉通瘀汤能降低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并能提高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2)冠脉通瘀汤可使患者心电图的缺血性改变改善更佳。结论冠脉通瘀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有治疗性和预防性保护作用,并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的心电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桂胶囊有效成份处方对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pituitrin,PIT)诱发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0.35U/kg)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给药组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不同时间点第Ⅱ导联心电图T波变化以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含量的变化。结果:参桂胶囊有效成份处方能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抑制大鼠血清LDH、CK升高。结论:参桂胶囊有效成份处方组具有显著对抗垂体后叶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和血通络方对大鼠心肌缺血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尾静脉单次注射垂体后叶素(Pit),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心电图ST段变化、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益气养血通络方能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益气和血通络方可提高心脏抗氧化能力,对垂体后叶素引发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