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虽然已经有了显著进展,但寻找价格低廉,活性更强的抗HIV药物仍在继续,以HIV pol基因的两个产物逆转录酶和蛋白酶为靶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9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和5种蛋白酶抑制剂作为临床抗艾滋病药物.目前对HIV的治疗主要是采取逆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合用的联合疗法.但此种方法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停药后产生反跳,病情反复.HIV复制过程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酶一整合酶,使病毒基因组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病毒在体内长期潜伏.整合酶是HIV自身特有的酶,也是一个抗HIV药物设计的理想靶点.本文主要介绍HIV-1整合酶的结构,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功能,以及整合酶抑制剂作为抗HIV药物设计靶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HIV—1整合酶:艾滋病治疗的新靶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抗逆转录病毒的治疗虽然已经有了显著进展,但寻找价格低廉, 活性更强的抗HIV药物仍在继续,以HIV pol基因的两个产物逆转录酶和蛋白酶为靶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了9种逆转录酶抑制剂和5种蛋白酶抑制剂作为临床抗艾滋病药物,目前对HIV的防要是采取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合用的联合疗法,但此种方法不能完全清除病毒,停药后产生反跳,病情反复,HIV复制过程中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酶一整合酶,使病毒基因组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病毒在体内长期潜伏,整合酶是HIV自身特有的酶,也是一个抗HIV药物设计的理想靶点,本文主要介绍HIV-1整合酶的结构,在病毒复制过程中的功能,以及整合酶抑制剂为抗HIV药物设计靶点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主要依靠抗HIV-1药物,临床使用的抗HIV药物主要是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融合抑制剂和整合酶抑制剂。逆转录酶抑制剂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如Zidovudine(AZT)、Lamivudine(3TC)、Emtricitabine(FrC)等,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如Efavirenz(EFV)、Nevirapine(NVP)、Delavirdine(DLV)等。蛋白酶抑制剂主要有Ritanovir(RTV)、Saquinavir(SQV)、Indinavir(IDV)等。  相似文献   

4.
<正>HIV-1整合酶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酶[1]。在临床上,使用HIV-1整合酶(integrase,IN)抑制剂来治疗HIV感染被证明是非常有益的。目前,FDA批准上市的第一个HIV-1整合酶抑制剂raltegravir已作为一线药物用于临床[2-3]。与raltegravir作用机制相同的另外一个药物elvitegravir目前正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4]。Raltegravir和elvitegravir作为第一代整合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HIV-1整合酶链转移反应[5-6],因此,它们被称为链转移反应抑制剂  相似文献   

5.
抗HIV药物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进展,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持续治疗。目前正在研究许多新的药物,它们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更好的抗病毒及耐药毒株活性、服用方便等优点。本文阐述了正在开发中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及HIV病毒进入细胞抑制剂,阐述了它们的作用特点、使用剂量、剂型、抗病毒作用的活性及毒副作用,与其它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它们大多将会进入大规模临床研究,并可能获得批准而生产上市。  相似文献   

6.
蛋白酶抑制剂作为抗HIV-1感染的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临床使用逆转录酶抑制剂由于耐药毒株的出现而受到限制,体外试验已表明使用蛋白酶抑制剂也可产生耐药毒株。本文报道从4位HIV感染病人体内分离到5个对蛋白酶抑制剂MK-639等耐受的变异株。在病人接受MK-639治疗的过程中,定期从体内分离病毒,利用培养细胞检测这些分离株对6种蛋白酶抑制剂(MK-639,XM323,A-80987,R031-8959,VX-478 和SC52151)的敏感性,同时用RT-PCR法扩增这些分离株的蛋白酶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然后用各种  相似文献   

7.
HIV-1整合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型 (HIV - 1 )整合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用于筛选和研究HIV - 1整合酶抑制剂。方法 将质粒F1 85K C2 80SIN1 2 88转化到大肠埃希菌中 ,经IPTG诱导表达 ,柱亲和层析纯化 ,获得HIV 1整合酶融合蛋白。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其生物学活性 ,与3 2 P同位素标记方法比较 ,并用ELISA方法筛选HIV 1整合酶的抑制剂。结果 SDS PAGE电泳分析显示 ,相对分子质量 30 0 0 0上方有HIV 1整合酶融合蛋白条带出现。ELISA及3 2 P同位素标记法证实 ,此融合蛋白对于特异底物具有 3′切割和链转移活性。ELISA反应的平均P N值为 2 836± 0 1 61 ,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 (CV)分别为 4 63 %和 5 89%。检测到中药丹参提取物CEH等有抑制整合酶的活性 ,CEH的大孔树脂洗脱物CEHL活性提高。结论 ELISA法检测HIV 1整合酶活性技术简单 ,快速 ,重复性好 ,无同位素污染 ,可用于HIV 1整合酶为靶点的抑制剂的筛选及抗 HIV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9.
我国HIV-1感染者耐药突变的流行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掌握我国大规模用药前耐药突变在我国HIV-1感染者中流行情况的本底资料。方法 在第二次全国HIV流行病调查2002年样本中随机选取20%,对于蛋白酶(PR)基因区全长和逆转录酶(RT)20~230氨基酸位点进行PCR扩增、测序并使用HIVdb-Drug Resistance Algorithm软件进行分析,检测耐药相关突变。结果 分别得到164份PR基因区样本和138份RT基因区样本。PR基因区样本中发现1份(0.61%)样本存在蛋白酶抑制剂(PI)主要相关突变,163份(99.39%)样本存在P1次要耐药相关突变。RT基因区样本中发现8份(5.80%)具有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相关突变,2份(1.45%)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相关突变。结论 我国未用药HIV感染者中耐药相关突变尚处于低流行状态,应当在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控以减少耐药突变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0.
抗艾滋病药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 (AcquiredIm muneDeficiencySyndrome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HIV ,又称艾滋病毒 )感染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目前国外已被批准上市临床应用的抗艾滋病药的主要作用与分类如下 :  ⑴HIV逆转录酶抑制剂 :其作用为抑制HIV逆转录酶 ,使DNA链中止增长 ,从而阻碍病毒繁殖 ,使体内HIV数量下降。  ①齐多夫定 (Zidozudine ,ADV ,又名叠氮胸苷 ,AzidothymidineAZT ,Retrovir) 1 988年由美国Well come公司开发上市 ,为美国FDA批准第 1个抗艾滋病药。本品在治疗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 HIV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多种治疗途径的综合运用 ,已使艾滋病人的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虽然目前的治疗可使病人 HIV的滴度明显降低 ,但 HIV仍然存在于病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静止 T淋巴细胞等细胞中。针对 HIV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抑制因子已设计、筛选了多种药物并投入临床应用 ,但同时也导致抗药性病毒的产生 ,由于存在上述这些问题 ,有必要寻找新的病毒分子组份以便针对其设计、筛选新的特异、高效的抗HIV药物。HIV-1整合梅 ( HIV-1 intergrase)即是理想的该类靶分子。本文就 HIV整合酶抑制因子类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HIV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多种治疗途径的综合运用,已使艾滋病人的预后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虽然目前的治疗可使病人HIV的滴度明显降低,但HIV仍然存在于病人的外周血单核细胞、静止T淋巴细胞等细胞中.针对HIV的逆转录酶和蛋白酶抑制因子已设计、筛选了多种药物并投入临床应用,但同时也导致抗药性病毒的产生,由于存在上述这些问题,有必要寻找新的病毒分子组份以便针对其设计、筛选新的特异、高效的抗HIV药物.HIV-1整合梅(HIV-1 intergrase)即是理想的该类靶分子.本文就HIV整合酶抑制因子类药物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抗HIV药物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进展,副作用、耐药性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持续治疗.目前正在研究许多新的药物,它们具有较小的毒副作用、更好的抗病毒及耐药毒株活性、服用方便等优点.本文阐述了正在开发中的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蛋白酶抑制剂(Pis)及HIV病毒进入细胞抑制剂,阐述了它们的作用特点、使用剂量、剂型、抗病毒作用的活性及毒副作用,与其它抗病毒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它们大多将会进入大规模临床研究,并可能获得批准而生产上市.  相似文献   

14.
3C蛋白酶及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C蛋白酶是催化小RNA病毒前体蛋白中非结构蛋白部分裂解的关键蛋白酶,对病毒的复制有着重要作用,是当前抗病毒研究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简要概述了3C蛋白酶的结构、功能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对该酶的抑制研究和相关病毒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3C蛋白酶是催化小RNA病毒前体蛋白中非结构蛋白部分裂解的关键蛋白酶,对病毒的复制有着重要作用,是当前抗病毒研究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简要概述了3C蛋白酶的结构、功能和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对该酶的抑制研究和相关病毒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病毒(heptitis cvirus,HCV)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是催化病毒前体蛋白中非结构蛋白部分裂解的关键蛋白酶.对病毒复制和宿主细胞都有重要作用,是当前抗病毒研究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从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功能和抑制剂等三方面,介绍丝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进展,这对该酶抑制研究和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heptitis cvirus,HCV)丝氨酸蛋白酶(serine protease)是催化病毒前体蛋白中非结构蛋白部分裂解的关键蛋白酶。对病毒复制和宿主细胞都有重要作用,是当前抗病毒研究的一个重要靶点。本文从丝氨酸蛋白酶结构、功能和抑制剂等三方面,介绍丝氨酸蛋白酶的研究进展,这对该酶抑制研究和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抗HIV药物自1987年HIV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问世后至今已开发出24种有效药物,高活性抗逆转录疗法(HAART)或复方制剂也已在艾滋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但清除病毒、根治艾滋病的问题仍未解决。免疫调节药物作为辅助用药的可能性受到广泛的关注。据报道多糖类活性成分如香菇多糖,可使T细胞恢复活性,促进白细胞介素的产生,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在细胞内培养对HIV感染也有免疫调节作用。我们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在小鼠鼠白血病病毒感染和环孢菌素注射致小鼠免疫缺陷模型中,探讨抗HIV药物齐多夫定和免疫药物香菇多糖对鼠白血病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以便评价这两种药物在小鼠体内对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国HIV-1 CRF08BC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与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收集2018年全国治疗前耐药调查中的HIV感染者血浆样本, 提取RNA, 扩增蛋白酶和逆转录酶(PR/RT)区基因片段并测序, 利用HIVdb软件进行耐药判定, 使用χ2检验分析治疗前耐药与非耐药感染者氨基酸位点突变的差异, 利用CorMut R包分析耐药位点与多态性位点间突变共变异情况, 运用HIV-TRACE软件构建分子传播网络。结果共获得来自25个省市的465个CRF08BC感染者的HIV序列, 总耐药率为17.8%(83/465),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蛋白酶类抑制剂(PIs)耐药率分别为16.6%(77/465)、1.1%(5/465)、0.9%(4/465), 其中利匹韦林(RPV)的耐药率最高(15.7%, 73/465)。位点E138A耐药突变的频率最高(11.6%, 54/465), 有6个多态性位点(S162C、K102Q、T200A、V179E、I202V、T200...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检测HIV 1逆转录酶活性的ELISA方法。方法 应用包被的模板和逆转录酶将生物素标记的dUTP掺入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反应系统检测酶活性。结果 建立了检测HIV 1逆转录酶活性的ELISA方法 ,并与同位素掺入检测法进行了比较 ,用ELISA法检测了PFA等药物对HIV 1逆转录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对ELISA法的重复性、稳定性及用于抑制剂研究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了评价。结论 HIV 1RT活性的ELISA检测法具有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的特点 ,适用于抗HIV 1逆转录酶药物的大样品量筛选工作 ,并可发展成为高通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