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学者较少论及的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之猫》和《白象山》的写作风格的对比研究出发,从景物描写的意蕴、人物对话的指示、全篇的暗示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海明威一贯坚持的意蕴之美,在含蓄和婉约中读者可以了解作者的另外一面。  相似文献   

2.
海明威小说的创作从叙述语言与人物话语方面表现了其所精通的“现代叙事艺术”。海明威小说叙述语言的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运用语言提示;用动、名词写作;使用情绪语言,让作品情景诗化;对叙述语言进行选择与限制等。而在人物话语(包括对话与独白)方面,海明威用人物话语替代传统小说中的描写、叙述、议论和说明,创造了新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作为《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中海明威最满意的短篇小说之一,《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国内研究热度不高,而这少数的研究又多聚焦于此短篇小说的主题、人物塑造和性格、性意识等方面,对此短篇小说对话艺术的解析较少。故本文拟从"冰山原则"角度解读此短篇小说中的对话艺术,试图欣赏隐藏于简洁对话之下的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4.
海明威的性别观一直是海明威研究中的关注热点之一。以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为依据,以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为研究文本,从男女换装、性别角色转换和同性恋欲望三个理论层面,探讨海明威的性别观,得出结论:海明威并非提倡传统性别角色,拥护男性至上;他在短篇小说中描写社会性别的不定性和可变性,是其对现代社会中性别角色变化和重构的深切关注,是其"双性和谐"理想的表达,这一理想贯穿着海明威的整个写作生涯。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他原有的信仰和美好的希望, 使他一度迷惘。但是,海明威是一个不会向命运屈服的斗士,经过痛苦的迷惘和彷徨之后, 他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要做人生的胜利者!海明威走出了迷惘,在他的作品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海明威式的硬汉子英雄人物。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无一例外地果断、顽强、临危不惧,满怀与厄运拼搏到底的激情;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精神打不垮的硬汉子;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孤独奋战的硬汉子;海明威式的英雄都是孤独奋战的硬汉子。这正是海明威性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与海明威的妇女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海明威刘划两类女性形象,简述了海明威的复杂矛盾的妇女观,以及从海明威个人生活经历、所接触的女性中揭示海明威复杂矛盾的妇女观的成因。  相似文献   

7.
从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悖论中,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其自然观呈现出一种矛盾性亦或双重性。他一方面热爱自然,谴责人类征服自然的行径;另一方面却宣扬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热衷于对自然进行精神征服。笔者结合海明威的作品分析了海明威作品中的自然生态主义及其表现。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作品中的人物是动态的,呈现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从尼采的哲学理论视角下重读海明威作品,不难发现其作品中的人物呈现从坚忍到觉醒的过程,从而为海明威作品的赏析和研读提供一个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9.
以往关于海明威作品的研究多从文学视角出发,倾向于定性分析,忽略了定量研究。试借助计算机检索工具(AntConc和WordSmith),分别以海明威创造早期、中期和晚期的八部小说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语言层面进行探索性定量统计,包括词汇密R(TTR)、单词的平均音节数(ASW)、语句平均长度(ASL)和大词(大于6个字母),旨在从历时的角度探讨海明威书面语言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TTR和ASL呈曲线变化,非线性趋势。单词的平均音节数变化相对稳定,从整体上看,大词(大于6个字母)使用频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正> 《海明威:一个现代神话》是郴州师专中文系副教授罗光汉老师新近出版的一部学术专著。这部专著是作者十余年来潜心研究海明威的生活、思想和创作的心血结晶,也是中国学者研究海明威的一个硕大成果。这本专著有别于我们常见的作家生平与创作的评传类专著,也不同于某作家作品研究的论文集合类学术著作。她融海明威的生活与创作道路、四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的评述、别具风格的现代叙事艺术成就和海明威用鲜血凝铸的创作经验于一炉,体例新颖别致,资料丰富翔实,分析中肯深刻,叙述生动有趣。与国内同类专著相比较,不论从学术性还是从实用性看,这本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论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文体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是美国杰出的小说家,是“精通现代叙事艺术”的文体大师。《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中篇小说。海明威通过自由直接引语,使用英语中的常用词汇,句子形式多半用简单陈述句和用and连接的并列句,使用人物对话来描写小说主人公桑提亚哥百折不挠的所谓“硬汉”的形象,并以含蓄的象征手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产生了特殊的文体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思想上和艺术上对海明威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乞力马扎罗的雪》作了较为详细和深入的分析,高度地赞扬了海明威一生求索和奋斗的精神。本文剖析了故事中的主人公哈里的堕落原因,尤其是用了较大的篇幅概括了海明威在小说中所使用的精湛的艺术创作技巧,着重地介绍和分析了他那与众不同的使用象征、意识流和电影艺术进行描写的方法以及他所创造的独特的“冰山”风格,文中大量的论据或事例都是引用原著英文,为读者学习和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一篇思想内容极丰富的小说,主题呈现出多层性、复杂性.这从小说中的主人桑提亚哥捕鱼动机、战胜马林鱼等过程,"硬汉性格"人物表现和行动结果四个方面可以明证,另外从海明威的冰山创作原理也可作证.  相似文献   

14.
死亡是海明威笔下反复出现的主题,从“体验死亡”、“认识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可以透视出海明威潜意识中对死亡的敏感和偏爱。同时结合海明威对待生活的强的态度,我们还可以阐释海明威作品中学和精神异形同构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一代文学大师厄内斯特&#183;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将虚无主义思想作为其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很多体现了他的英雄主义情结的“硬汉“小说。然而,海明威并非是一个只关注男性的男性至上主义者,他在部分小说中,从女性视角出发,将他的两性互补理念融入其中,从而使他成为了一个拥有双性视角的作家。本文旨在从以上三个方面对海明威的价值观念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海明威的个人生活、写作兴趣以及其所塑造的男、女主人公的关最等方面分析海明威对女性人物的处理,说明海明威刻划的女主人公不该被忽视,她们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同时可以看到海明威是如何看待战争和战后社会心态,如何理解爱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7.
摘要: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大量使用了简洁的语言和意识流手法,以其独特复调叙事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声部的世界。通过使用巴赫金复调理论分析主人公哈里和妻子之间的对话,哈里内心的对话,乃至海明威和主人公哈里的对话,以及“生”与“死”两大主题之间的对话,海明威为我们展示出众多独立意识主体面对“生”和“死”时,以不同方式发出的不同声音。  相似文献   

18.
精神的圣火永不熄灭——论海明威的死亡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主题几乎贯穿了海明威的所有作品。深入研究海明威传奇的生平和他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家对"死亡"有着特殊的敏感和偏爱,这种敏感和偏爱形成了浓重的海明威式的"死亡情结"。作为拳击家、渔夫、猎手和作家的海明威将创作与享受、爱好与事业融为一体,亲身体验死亡,感悟死亡,参透了死亡的真义。从作家的"初识死亡"、"直面死亡"和"超越死亡"三个方面能够解析海明威"死亡情结"的成因,重新理解海明威其人其文。  相似文献   

19.
侯营  胡足凤 《文教资料》2007,(30):24-25,40
中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研究的时间早,起点高,但是在三十年代中期之后就中断了,直到八十年代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再一次为中国学者所注目。在1979—1989十年间,中国学者对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对海明威单篇的短篇小说的解读、赏析;二是对海明威短篇小说总体特点、艺术风格和思想内容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蒋翼 《海外英语》2012,(20):247-249
基于van Dijk和Halliday的语篇三维度理论和任绍曾的语篇的多维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海明威作为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和他关于写作的"冰山原则",从语言使用、社会互动和信念传递三个维度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进行了语篇分析。结果表明,对语篇进行三个维度的分析有助于把握小说的喻义和主题。最后总结了从三个维度对小说进行语篇分析的长处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