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妇产科1996年1月-2006年1月共做妇产科手术8380例,其中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1.27%),同期共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122例(18.8%)。年龄:20—30岁10例,36—43岁6例。部位:腹壁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4例,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5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至2006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30例,年龄48.15(45—55)岁。子宫肌瘤26例,子宫腺肌瘤4例。有剖宫产手术史者6例,合并卵巢囊肿3例,痛经明显5例,合并糖尿病3例。术前血、尿常规、凝血、肿瘤系列、心电图、宫颈脱落细胞学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等正常,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均无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3.
中药保留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雌激素依赖性和免疫性疾病 ,目前已成为我国近三十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妇产科疑难杂症之一 ,至今尚无很有效的治疗方法。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6月我们用新红藤汤 2号保留灌肠配合西药口服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6 0例 ,另 6 0例单纯行西药治疗 ,6个月后观察疗效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6月于本院门诊及病房按国内中西医结合研究会诊断标准[1] 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12 0例。患者年龄 19~5 2岁 ,其中 19~ 2 9岁 18例 ,30~ 39岁 36例 ,4 0~5 2岁 76例。 12 0例中未婚者 3例。…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的细胞和间质向肌层的浸润性生长。痛经是子宫腺肌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本文旨探讨痛经组和无痛经组是否存在病理形态的差异。试图进一步阐明子宫腺肌症引起痛经的内在机制。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自1981年1月~1995年12月共做子官切除术644例,其中发现子宫腺肌症130例,占20.2%;发病年龄25~66岁,高发年龄为40~55岁,占发病数的76.9%(100/130)。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1.2子宫腺肌症的诊断标准:130例均符合连利娟[1]诊断标准:距子宫内膜基底下至少1个低视野的深处,见到子宫内膜间质和腺体…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0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 (RFAE)是用射频电透热子宫内膜 ,使其发生凝固、变性、坏死、溶解和脱落 ,以达到消除子宫内膜的一种新方法。我院妇产科 2 0 0 1年 1月— 11月间采用RFAE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10 3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选门诊月经量多、经期延长的妇女 ,经妇科内诊、B超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诊断为功血者 12 0例 ,年龄 35~ 5 5岁 ,平均 (46 .2 3± 6 .18)岁 ,10 3例要求保留子宫者行RFAE,17例愿行子宫切除术者中 12例术后离体子宫行RFAE ,另 5例在术中行RFAE。全部病例均无明显心肺等其他…  相似文献   

6.
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玲燕 《河北医学》2001,7(9):842-843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内壁以外的部位产生症状的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 30~ 4 0岁妇女 ,因此类病人常有痛经、月经异常、不孕不育等临床表现 ,患者非常痛苦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是促进疾病愈合的关键 ,本文对 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住院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共收住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 92例 ,其中已婚已育 87例 ,已婚未育 5例 ,年龄最大 5 4岁 ,最小 31岁 ,行根治性手术 5 8例 ,保留—侧或部分卵巢功能者 2 7例 ,保留生育功能 ,切除病…  相似文献   

7.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但临床诊断的误诊率甚高。本文重点探讨其诱发因素及影像学的诊断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1995年1月~1997年12月本院手术切除,术后经病理确诊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6例,其中子宫腺肌病2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4例,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卵巢冠子宫内膜异位囊肿2例。年龄幼~55岁,其中25~45岁69例。有孕产史76例,原发不孕9例,未婚1例;有性生活史85例,经期性交史18例;子宫后屈位52例,宫颈管狭窄18例:有人工流产史44例,上环史23例,剖宫产史9例子宫肌瘤剔出术史1例;原发痛…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治疗异常子宫出血(附6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之一。我院2004~2007年应用宫腔镜对66例患者行子宫内膜切除术,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2007年对428例已婚妇女患异常子宫出血,常规应用宫腔镜检查及内膜活检,对其中100例进行官腔镜电切术。患病时间2~5年;年龄26~55岁。已婚已育99例,已婚未育1例;术前诊断功能性子宫出血66例,黏膜下肌瘤26例(肌瘤直径2~6锄),子宫内膜息肉8例。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指由生长在子宫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所引起的的一种病变,是妇科常见病。据报道,25-45岁的女性发病率为10%~15%,甚至高达7%~50%;在女性不育症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病率为55.7%,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不孕症患者占30%~40%,甚至有报道高达80.8%。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1978年1月~1990年12月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腺肌病70例,年龄25~55岁,平均42岁。其中单纯子宫腺肌病54例,并发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1.2 婚孕情况 70例患者均已婚,未孕4例(5.71%),孕2次6例(8.57%),孕3次...  相似文献   

11.
侯克刚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23-24,26
目的探讨COX-2、VEGF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二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取病理并证实。另取同期因各种非内膜异位症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病理证实为正常子宫内膜的标本6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采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种组织增生期和分泌期COX-2、VEGF的阳性率及相关性。结果①COX-2、VEGF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8%、95-3%,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或P〈0.01),但异位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COX-2、VEGF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OX-2在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与VEGF呈明显正相关(r=0.627,P〈0.05)。结论COX-2、VEGF共同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过程,且二者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病理改变及bcl-2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 (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年轻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病。由于排卵障碍 ,常导致子宫内膜不同程度增生 ,少数可发展为子宫内膜癌。本研究观察了PCOS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CHAMPION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检测bcl- 2 (Bcelllym phoma/Leukemia- 2onlogene)基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 ,探讨bcl- 2基因在PCOS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院妇科内分泌门诊收治的PCOS患者 2 0例 ,年龄 2 2~ 36岁。PCOS诊断标准按卫生部规划…  相似文献   

13.
宫腔电切镜下行改良式子宫内膜全切除治疗月经过多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手术 ,其近期治疗效果良好 ,远期随访则发生严重的宫腔粘连并发症[1] 。如何改进手术方法使其既可减少月经量又不致发生严重宫腔粘连 ?为此 ,在参阅国外文献的基础上 ,我院自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4月开展了用宫腔电切镜行改良式子宫内膜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并与子宫内膜全部切除进行了比较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住院同意行子宫内膜切除、无痛经且有正常月经周期、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月经过多患者 4 5例 ,年龄 30~ 4 8岁 ;妇科检查子…  相似文献   

14.
资料与方法我院自2002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标本共264例,其中子宫切除标本68例,诊断性刮宫等小标本196例,所有标本均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经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者264例,平均年龄47岁。其中≥70岁者8人,60~69岁22人,50~59岁32人,40~49岁4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IVF-ET中发生输卵管妊娠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2006年5月在海南省生殖医学中心实施IVF—ET妊娠的584例孕妇的年龄、是否超排卵、机械因素和子宫内膜厚度对发生并住妊娠的影响,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其相关性。结果584例IVF-ET妊娠的孕妇中共计胚胎824个,输卵管妊娠率和胚胎异位种植率分别为7.2%和5.1%。按是否是超排卵周期移植、未超排卵周期移植、机械原因不孕和非机械原因不孕,输卵管妊娠率和胚胎异位种植率分别为8.4%和5.1%、2.6%和1.8%,9.1%和6.5%,5.1%和3.6%。前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超排卵因素与输卵管妊娠有关联(P=0.041,OR=3.462,95%CI1.05l~11.453),机械因素与输卵管妊娠无显著关联(P=0.292)。以获卵数和注射hCG前子宫内膜厚度与输卵管妊娠行logistic多元回归显示获卵数量与输卵管妊娠无显著关联(P:0.257),子宫内膜厚度与输卵管妊娠有明显的关联(P=0.022,OR=0.879,95%C10,787~0.982)。结论在IVF—ET中,超排卵可以明显增加输卵管妊娠的风险。增长较厚的子宫内膜有利于胚胎正常位置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子宫恶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探讨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1月至2003年7月住院治疗的子宫恶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期治疗的子宫恶性肿瘤642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6例(2.8%),平均年龄55.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或/和阴道异常排液。所有患均手术或手术 辅助治疗,术后病理报告子宫内膜腺癌I期1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Ⅲ期1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合并子宫腺肌症11例。内异症病灶9例发生非典型增生(7例为部分轻.中度非典型增生,2例为中.重度非典型增生)。随访至2003年11月,平均随访48个月,2例死亡,1例失访,余13例存活。【结论】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时,子宫恶性肿瘤分期早,恶性度相对较低,其重度非典型增生有恶变倾向,应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在临床工作中时常会遇到术后高血糖现象 ,为探讨妇科手术对术后患者血糖的影响 ,作者选择 1 0 0例妇科手术患者 ,就术前术后血糖变化进行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对象 随机选择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7月本院住院行妇科手术患者 1 0 0例。其中子宫肌瘤单纯全子宫切除术 75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全子宫及患侧附件切除术 1 6例 ,卵巢恶性肿瘤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 5例 ,子宫内膜癌、宫颈癌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4例。年龄最小37岁 ,最大 71岁 ,平均 49岁。既往均无糖尿病病史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所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方法 对我院1986年~2005年问收治的1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腹部检查及辅助检查均能做出正确诊断,与术后病理吻合。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占我院同期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的3.54%,发病潜伏期1.0~6.5年。均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2~3年无复发。结论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检查能对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正确诊断。手术切除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王淑兰  邬绍新 《吉林医学》1999,20(2):101-102
经官腔镜切除子宫内膜、粘膜下肌瘤等宫内良性病变可以代替子宫切除治愈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下简称功血)、子宫肌瘤等疾病,免去了不少开胆手术的弊端。我院自1997年7月至1998年7月行官腔镜电切手术58例,报道如下。且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28岁~52岁,平均42岁。单纯月经过多18例,月经紊乱伴月经过多40例,同时伴痛经5例。功血43例,宫腔内粘膜下肌瘤10例,其中有蒂6例,无蒂4例,脱出宫颈口1例,肌瘤直径0.scm~3.ocm,宫颈肌瘤2例,直径0·scm~1.scm,子宫内膜息肉3例。58例中有贫血者51例,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例…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的妇科疾病 ,但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因发生率低 ,并缺乏对其临床特点的共性分析。本院 1988年 1月至 2 0 0 1年 2月共行剖宫产术5 4 76例 ,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5例 ,外院剖宫产术后发生 1例 ,现将此 6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资料进行总结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2 3~ 31岁 ,平均 2 7岁。 30岁以下 5例 ,均于术后 16个月以内发病 ,30岁以上 1例 ,于术后 2 4个月发病 ;发病潜伏期最短 6个月 ,最长 2 4个月 ,平均为 11.8个月 ;病灶 2~ 5cm ,平均为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