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光 《石化技术》2020,(3):294-295
中海油(泰州)石化延迟焦化装置放空系统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控制技术,放空塔增加蒸汽重沸器、酸性水线,控制塔底温度,将装置所产生的污油进行分离轻重后,塔底重污油直接用作焦炭塔顶急冷油,多余的重污油进入分馏塔蜡油回流回炼,塔顶轻污油送到分馏塔顶回流罐进行回炼,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油外排,实现了污油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塔污油主要由焦炭塔预热甩油和焦炭塔大吹汽携带的大量油气组成,通过放空塔底泵将塔内污油作为焦炭塔急冷油实现回炼。由于放空塔底温度控制较低,焦炭塔急冷油用量较少,每天外送大量污油至罐区,焦炭塔预热和大吹汽时易造成放空塔底泵抽空,通过对放空塔底加热器的技术改进,及时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并实现了装置污油的全部回炼,降低了装置生产的能耗,提高了装置的操作平稳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依托延迟焦化装置的吹汽放空系统,其利用焦炭塔放空油气的废热回炼含水污油。该技术在焦化装置焦炭塔大吹汽和给水冷焦时,将含水污油注入焦炭塔的吹汽放空管道,含水污油被来自焦炭塔的高温油气加热,再经吹汽放空系统分离出不凝气、轻污油、含硫污水和重污油,使含水污油得到回炼。该技术不影响焦化装置的正常运行及产品质量,不受污油性质的限制,不仅可处理炼油厂难以处理的含水污油,而且降低了焦化装置的冷却负荷和能耗,有利于炼厂的节能减排和提高炼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塔顶产生的含硫污水油含量高、乳化严重、携带焦粉多、油水不易沉降分离,传统的高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塔顶高油污水高效环保处理问题亟待解决。结合中国石化某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塔系统的技术和运行特点,通过流程优化、设备改进,提高放空塔焦粉洗涤能力,改善油水分离效果,确保放空塔顶污水达标排放。技术改造结果表明,在不注入化学药剂的情况下,放空塔顶外排污水油质量浓度降低至179 mg/L,实现连续回炼全厂重污油37.8 kt/a,回收燃料气5.0 kt/a,达到了环保要求,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石油化工》2016,45(5):620
通过对延迟焦化装置甩油和放空污油在回炼过程存在的焦炭塔预热初期产生的甩油含水量高和放空塔底温度低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引高温(350℃)蜡油急冷油进放空塔,通过混合加热的方式提高放空塔底温度,解决甩油和放空污油在回炼过程中因污油带水造成机泵汽蚀抽空及改善了放空瓦斯气携带焦粉的难题。技术改造后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改造后的污油回炼技术实现了装置污油的全部回炼,轻油收率提高了3百分点,加工损失率降低了3.22百分点,并且回收利用了装置余热,降低了装置能耗,装置运行平稳安全,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某大型炼油厂首次停工检修技术难点,诸如:硫磺回收装置二氧化硫排放超标、新时期环保要求"气不上天,油不落地"、系统高温重污油管线密闭吹扫、硫化亚铁自燃风险及胺液系统回收储存难度大等,分别采取硫磺回收装置"热氮吹硫"、"密闭煮塔"、延迟焦化装置放空系统增设接收全厂吹扫污油线,钝化清洗及胺液提浓等措施,实现了首次绿色停工检修。  相似文献   

7.
为更加经济、合理地回炼含有大量罐底杂质的清罐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探索并确立了一种清罐原油回炼新技术。该技术将清罐油通过重污油线送入焦化放空塔,利用焦炭塔冷焦时进入放空塔的余热和焦化蜡油余热进行加热预处理,其中轻组分和水随着塔内上升的气体流出塔顶并经冷却分离后进入回流罐,分离出的轻组分送至分馏塔回炼,水送至污水系统处理;重组分进入放空塔底,提压后进入焦炭塔顶作为急冷油随焦化生成油一起进焦化分馏系统从而得到回炼。工业装置运行表明,可以在单套焦化装置稳定回炼约5 t/h清罐油,装置运行平稳、各产品质量满足控制要求,设备腐蚀整体可控。与清罐原油先预处理后进常减压装置方案相比,每吨节约费用369元,年节约成本5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8.
某1.0 Mt/a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顶大油气管线原设计为90°弯头形式,急冷油注入采用传统三点斜插式,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发现大油气管线结焦速度较快,在3个月内,焦炭塔顶压力由0.17 MPa增加至0.28 MPa,影响装置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大油气管线形式及急冷油注入方式进行改造:将焦炭塔顶大油气管线形式由90°弯头改为可在线清焦的四通结构,同时将急冷油注入方式由三点斜插式改为喷嘴结构,并对急冷油的注入位置、消泡剂的注入方式及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装置改造后大油气管线的清焦周期延长至6个月,且能够实现在线清焦,实现了安全生产及提高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120 kt/a延迟焦化装置的效益,采取了焦化装置掺炼催化油浆,污水场的浮渣、油泥及活性污泥代替焦化大吹汽,污水场污油代替急冷油等措施。结果表明:装置改造后,脱除催化剂的油浆掺炼后,对设备和产品质量没有影响,可创效28 723.5万元/a; 污水场的浮渣、油泥及活性污泥代替焦化大吹汽,降低了蒸汽消耗8 000 t/a,共节省处理费和蒸汽费1 366.71万元/a; 污水场污油代替急冷油,焦塔顶至分馏塔顶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可解决高乳化污油,回炼效益为540.714 9万元。  相似文献   

10.
焦炭塔大油气管线结焦是影响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综合当前国内外延迟焦化方面对焦炭塔大油气管线结焦的分析,并根据1.20 Mt/a焦化装置大油气管线结焦的具体现象,得出影响结焦的主要因素有原料性质、加热炉出口温度、焦炭塔顶部温度控制,急冷油、焦炭塔气速等。同时,提出了合理控制加热炉出口温度、改善急冷油性质、降低焦炭塔气速等减缓结焦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催化裂化装置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新丁艺及催化剂,包括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灵活多效催化裂化工艺(FDFCC)、两反应区(MIP)工艺、两段提升管工艺(TSRFCC)、多产柴油液化气并降烯烃(MGD)技术等.对各种工艺的特点以及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2.
往复式空气压缩机常见故障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往复式空气压缩机运行中常见故障,分析了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油藏微生物可以产气,这些气体能够增大油藏压力、降低原油黏度,是微生物采油非常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CO2贯穿于整个油藏微生物的代谢,CH4是石油烃的最终代谢产物,这些气体都能够促进微生物采油;硫酸盐还原菌代谢会产生H2S腐蚀性气体,是微生物采油中必须避免的气体。然而细菌代谢产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通过调研CO2、CH4和H2S气体,了解油藏微生物的产气特性,可以促进有益气体的产生,抑制有害气体H2S的产生,使生物气更好地服务于采油率。  相似文献   

14.
泡沫体系分散聚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陶征红  彭晓宏 《石油化工》2006,35(6):591-596
综述了近年来泡沫体系分散聚合发展的情况,并着重介绍了适合于泡沫体系分散聚合的各种条件(如单体、引发剂、交联剂、起泡剂、泡沫稳定剂、设备等)及这些条件对聚合过程和产物性能的影响;泡沫体系分散聚合在制备多孔、超多孔吸水凝胶方面是极为有效的聚合方法,同时,在水溶性聚合物制备方面也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乙酰化是保护糖类羟基最常用的方法。将糖类羟基乙酰化反应用催化剂分为碱、无机酸、有机酸、Lewis酸、硅铝酸盐、离子液体和其他催化剂,分别综述了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乙烯裂解装置结焦抑制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宋芙蓉 《石油化工》2001,30(6):475-478
乙烯装置裂解炉炉管结焦是影响乙烯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会使炉管管壁热阻增大 ,热传导率降低 ,使裂解过程能耗增大 ,壁温升高 ,炉管寿命缩短。同时 ,焦垢会使炉管内径变小 ,物料流动过程压力降增大 ,甚至堵塞管道 ,使运转周期缩短 ,产量受到限制。目前 ,全球乙烯工业每年因炉管结焦减产造成的损失约为 2 0亿美元[1 ] 。另外 ,结焦和采用过热气流清焦会使炉管寿命缩短 ,所以炉管通常每 2~ 5年需要更换一次。乙烯生产商每年在炉管上耗费约2 5亿美元 ,其中 80 %用于维修和更换炉管。开发结焦抑制技术对延长装置运行周期、提高裂解炉生产效…  相似文献   

17.
地震勘探中的去噪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去噪技术在地震数据处理流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地震勘探的发展,去噪技术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地球物理工作者在不断改进现有去噪方法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去噪技术。从噪声分类入手,首先介绍了地震数据中的噪声,然后综合评述了近几年新发展的去噪技术,包括时频分析方法、反偏移方法、径向道变换法和基于支持向量机、形态学、独立成分分析的方法,最后对去噪技术的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海洋平台空间位置紧凑,设备布置密集,设备消防管线设计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海洋平台消防干式/湿式系统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分析了海洋平台工艺设备湿式消防管线设计参数,通过某平台工艺换热器的设置,对管线设计参数的取舍、设计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克依构造带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塔里木盆地克依构造带的高压油气层、高压水层、盐水层、盐膏层、盐岩层以及复合盐层等给固井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通过地高密度水泥浆、高密度隔离液及固井工艺的研究,选出了适合于含盐地层和不含盐地层的2个温度范围下2种密度的水泥浆配方,高密度隔离液的加重方法,现场施工中的平衡压力固井工艺、配浆工艺、替浆工艺、候凝及井控措施、防卡措施。经现场20多口井应用表明,这2种高密度水泥浆体系及固井工艺技术解决了地层压力高、地层蠕变性强、封固井段温差大、地层岩性多变、同时封固油气水及盐膏层等问题。固井合格率为100%,其中在克拉苏区块的井,完井测试均获高产天然气,气水层封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Occurrence of deoxynivalenol in durum wheat in Tunisi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heat is frequently contaminated by the deoxynivalenol (DON) which is a member of the trichotecene family, the most important group of mycotoxins produced by the Fusarium moulds. As Tunisian population is a big consumer of cereals mainly durum wheat, human exposure to DON can be, consequently high. This survey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of DON in Tunisian durum wheat area during the crop of 2007. A total of 65 samples of durum wheat from five cultivating locations in the North of Tunisia, the major cropping area, were analysed. To detect and to quantify the mycotoxin DON, an efficient HPLC/UV method was developed, including immunoaffinity step for DON extraction from durum wheat follow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LC) for quantification. As DON is a water soluble toxin, the extraction procedure from wheat samples was performed using water. Samples were centrifuged then passed through the immunoaffinity columns. After column’s washing, the toxin was slowly eluted by methanol. Wheat sample extracts were injected to the LC system set at a wavelength of 220 nm. From 65 samples, 83% showed DON contamination with averages ranging from 12.8 ± 5% to 30.5 ± 13.3% μg/g exceeding the maximum permitted limit of 1.75 μg/g set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n whe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