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外探测系统具有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红外弱小目标的检测是红外探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学者们在基于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此,重点阐述了基于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从背景分量约束、目标分量约束和联合时域信息约束等3个方面详细地综述了基于低秩稀疏分解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把背景分量约束划分为块图像的低秩约束、张量的低秩约束和全变分约束,其次从目标的稀疏性表示和融合局部先验的目标分量加权策略两方面分析了目标分量的约束,然后分析了联合时域信息约束,将典型的基于低秩稀疏分解的检测算法和单帧检测算法进行了性能对比,最后讨论了该领域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尺度固定函数的滤波器难以有效剔除杂波和提高小弱目标检测性能的不足,文中研究建立多尺度自适应稀疏字典,提出了一种多尺度自适应形态稀疏字典检测小弱目标方法。首先根据图像信号内容建立多尺度自适应形态稀疏字典,并将图像信号在多尺度稀疏字典中进行稀疏分解;然后在分析小原子稀疏表示系数的基础上建立稀疏表示系数直方图,并利用指数函数拟合小尺度原子的稀疏表示系数直方图;最后,根据指数函数拟合参数在杂波、噪声和目标表现出的差异检测小弱目标。该多尺度稀疏字典利用大尺度原子描述图像背景杂波,小尺度原子捕获图像细小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与小波算法和Contourlet 算法相比,文中方法能更为有效地抑制背景杂波,减少背景残留,从而提高小弱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3.
雷达动目标短时稀疏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域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小龙  关键  于晓涵  何友 《电子学报》2017,45(12):3030-3036
复杂背景下的动目标检测技术是雷达目标探测的关键技术和难点之一,亟需发展和研究高时频分辨率、大数据量高效以及适用于多分量信号分析的方法和手段.该文结合经典时频分析技术和高分辨稀疏域信号处理的优势,提出短时稀疏分数阶傅里叶变换(ST-SFRFT)并用于雷达动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实现时变信号高分辨时频表示的同时,改善SCR,提高复杂环境下雷达动目标检测的性能.实测对海雷达数据验证表明,所提方法在抗杂波以及参数估计精度等方面较经典时频动目标检测方法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稀疏表示模型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红外图像序列中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低、灰度特征易受噪声影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示模型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在粒子滤波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采用目标在超完备字典中的稀疏表示作为观测模型,对红外目标进行描述,从而利用了图像的稀疏表示本身对噪声和遮挡不敏感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减弱背景杂波和噪声对跟踪算法的不利影响。此外,采用了一种在线学习的方法来完成对超完备字典中目标子空间的更新,使其不断地适应背景杂波、光照等各类因素引起的目标外观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稳健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稀疏微波成像利用观测场景在空时频极化等表示域上的稀疏先验,通过线性综合测量方式获得比传统Nyquist采样低得多的回波数据,使用优化重构算法恢复观测场景微波图像,相对于传统微波成像体制具有诸多优势。在稀疏微波成像体制下,图像的获取和表征均发生了变化,需要在雷达图像理解现有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研究新的特征分析和认知解译理论与方法。该文分析了稀疏SAR图像的统计特性以及点、线、面等特征的变化情况,对于使用空域稀疏模型重构的SAR图像,统计分布退化,适当降低采样率不影响点、线目标的提取精度。在此基础之上,研究了稀疏SAR图像海上舰船目标检测方法,得益于较弱的背景噪声,稀疏SAR图像的目标检测使用简单的阈值处理即可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基于字典学习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多帧平均方法从训练样本中得到初始背景,再通过BP算法建立背景的初始稀疏表示模型;然后利用视频序列中当前时刻的近邻五帧图像,通过K-SVD方法自适应更新背景数据字典中的原子,使背景稀疏表示模型最优逼近近邻帧背景的观测值;最后将当前帧图像与背景模型进行差分,完成前景运动目标的检测.仿真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图像信号进行稀疏表示可以有效降低数据的冗余度,减小运行时间,同时在字典更新阶段利用近邻帧图像的相关性特性,能获得鲁棒性较好的背景字典,自动排除伪前景的干扰,从而提高视频序列中的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凌强  黄树彩  韦道知  吴潇 《电子学报》2016,44(11):2633-2638
针对稀疏表示目标检测理论中稀疏度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将联合表示应用于目标检测,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目标检测算法,并给出了该算法的非线性形式.其核心思想是:背景像元的光谱能够被其周围背景像元的光谱(背景字典)线性表示,而目标像元的光谱只能被其周围背景像元的光谱和目标先验光谱(联合字典)线性表示.该算法首先用背景字典和联合字典分别对待检测像元进行联合表示,然后比较两次联合表示的重构误差确定像元类别.通过真实的高光谱图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其它目标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8.
王华  王倩  顾鑫  李潇  曹建文  夏耘 《电视技术》2016,40(3):122-125
针对动态背景下的小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向稀疏光流融合的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采用FAST方法提取当前帧图像中的角点,然后在连续的三帧图像中进行前、后向稀疏光流跟踪,确定正确匹配的特征点对,利用匹配的特征点对计算用于背景补偿的帧间运动参数,最后在背景补偿的基础上进行三帧差分,以检测出图像中的运动小目标.实验结果显示,本算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背景和目标同时快速运动的问题,为运动目标的跟踪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逆合成孔径雷达(Inverse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SAR)稀疏成像方法可提供图像对比度高、旁瓣干扰少的成像结果 .稀疏成像以场景或目标散射率分布具有稀疏性为前提,待成像目标场景的稀疏特性决定了最终成像质量. ISAR目标场景的自然稀疏特性着重刻画点状特征,变换域稀疏表示可增强目标图像的纹理等通用特征.通过学习获得的稀疏变换字典,可自适应于待成像的ISAR目标场景,找到面向ISAR目标图像块的特有稀疏表示.但是,图像块的特有稀疏表示中忽略了待成像目标场景中目标的几何特征信息.最近邻图模型可建立给定数据的几何特征描述算子,刻画出给定数据的几何特征信息.本文利用最近邻图模型来刻画待成像目标场景中目标的几何特征信息,并映射到待成像目标场景的特有稀疏表示中;提出结合最近邻图模型的ISAR稀疏成像方法,用于不同类别实测ISAR数据成像.相比已有的ISAR稀疏成像方法,所提成像方法可获得目标轮廓更清晰的成像结果,成像所需时间平均减少10.4%.  相似文献   

10.
冯西安  寇思玮  谭伟杰  毕杨 《电子学报》2021,49(9):1840-1851
稀疏表示研究信号简洁表示与重构的本质问题,能够更好地揭示、分辨和提取信号中所蕴含的信息特征,在水声信号处理的许多应用方面都显示了巨大的优势和潜力.本文综述了水声信号处理中的稀疏表示理论及有关应用问题.首先介绍了稀疏表示模型和典型的稀疏分解算法;然后,研究了自适应过完备字典设计、离网格处理等稀疏表示的关键问题;接着,探索了稀疏表示理论在水下信号处理中的一些重要应用,包括高分辨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水下体目标微多普勒特征提取、运动目标角度-多普勒声成像、水声信号压缩感知与重构;最后,指出稀疏表示理论在水声信号处理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必要的计算机仿真,提取了水下目标时、频、空域多维度信息特征,并实现了两类典型通信信号的有效压缩和精确重构.  相似文献   

11.
郑哲  雷琳  孙浩  匡纲要 《信号处理》2021,37(9):1669-1680
目标检测是遥感图像处理领域中一项重要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针对遥感图像中目标尺度差异较大以及方向分布随机等导致的遥感图像多尺度目标检测精度较低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增强和锚点框自动生成模块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在ResNet50网络中加入可操控的空洞卷积模块,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增强特征金字塔网络,提高网络对于目标多尺度特征表达能力。在区域建议网络中利用锚点框自动生成模块自主学习锚点框的位置和形状,以此获得更为稀疏和高质量的候选区域。本文在NWPU VHR-10数据集和飞机目标数据集上与多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两个数据集上的mAP均为最优,分别为99.2%和87.7%,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尺度自适应能力,有效的提高了遥感图像多尺度目标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Object tracking is always a very attractive research topic in computer vision and image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an innovative method called salient-sparse-collaborative tracker (SSCT) is put forward, which exploits both object saliency and sparse representation. Within the proposed collaborative appearance model, the object salient feature map is built to create a salient-sparse discriminative model (SSDM) and a salient-sparse generative model (SSGM). In the SSDM module, the presented sparse model effectively distinguishes the target region from its background by using the salient feature map that further helps locate the object in complex environment. In the SSGM module, a sparse representation method with salient feature map i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mplates and deal with occlusions. The update scheme takes advantage of salient correction, thus the SSCT algorithm can both handle the appearance variation as well as reduce tracking drifts effectively. Plenty of experiments wi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comparisons on benchmark reveal the SSCT tracker is more competitive than several popular approaches.  相似文献   

13.
秦晓燕  袁广林  李从利  张旭 《电子学报》2017,45(10):2355-2361
稀疏表示已经成为运动目标检测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其还没有很好地解决目标检测的快速性和鲁棒性.本文基于最大后验概率提出了一种快速鲁棒的运动目标检测模型,并设计了该模型的求解算法.该算法包括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利用编码迁移实现稀疏系数的快速求解;在第二阶段基于运动目标的空间连续性结构,利用图切实现目标检测.在多个具有挑战性的图像序列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经典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在快速性和鲁棒性方面具有较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李春华 《电视技术》2012,36(13):44-47
图像表示是图像处理领域研究的基础,对后继各种处理具有重要影响。寻找简洁有效的图像表示方法,对于推动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发展意义重大。针对二维可分离小波变换在稀疏表达图像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各种超小波稀疏表示方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预见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目标检测研究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标检测在基于传统手工特征及深度学习算法上已经取得较大发展,然而针对小目标检测的研究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研究成果较少,且大都是在已有目标检测算法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小目标检测的检测精度.小目标像素点少,本身携带的特征少,多次下采样后就更难进行特征提取,因而小目标检测面临极大挑战.小目标检测在自动驾驶、遥感图像检测、刑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需求,对于小目标检测技术的研究有重要的实用价值.本文对小目标检测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综述.首先,将现有算法按照检测需要的阶段数分为一阶段、二阶段、多阶段,描述了RetinaNet、CornerNet-Lite、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等算法的原理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本文描述了小目标检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并汇总了MS COCO、PASCAL VOC、DOTA、KITTI等数据集及算法性能评价指标.最后,总结了小目标检测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目标检测是光学遥感图像解译的核心环节,广泛应用于情报侦察、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领域。近年来,深度学习的发展成熟使光学遥感目标检测的精确度和效率得到大幅提升。本文首先综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通用目标检测算法;然后介绍了当前常用的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数据集并依据数据特点分析了数据集的发展趋势;接着根据遥感图像检测难点,从任意方向、多尺度、小目标、密集分布、复杂背景5个方面详细梳理了算法的优化方案;最后展望了光学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Sparse representation is a new approach that has receiv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PCA-based dictionary building for sparse represent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universal facial expressions. In our method, expressive facials images of each subject are subtracted from a neutral facial image of the same subject. Then the PCA is applied to these difference images to model the variations within each class of facial expressions. The learned principal components are used as the atoms of the dictionary. In the classification step, a given test image is sparsely represented as a linear combin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six basic facial expressions. Our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several publicly available face datasets (CK+, MMI, and Bosphorus datasets) show that our framework outperforms the recognition rate of the state-of-the-art techniques by about 6%. This approach is promising and can further be applied to visual object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alient region detection algorith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unique and compact representation of individual image. In first step, the original image is segmented into super-pixels. In second step, the sparse representation measure and uniqueness of the features are computed. Then both are ranked on the basis of the background and foreground seeds respectively. Thirdly, a location prior map is used to enhance the foci of attention. We apply the Bayes procedure to integrate computed results to produce smooth and precise saliency map. We compare our proposed algorithm against the state-of-the-art saliency detection methods using four of the largest widely available standard data-bases, experimental results specify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We also show that how the saliency map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used to discover outline of object, furthermore using this outline our method produce the saliency cut of the desired obj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