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评估高龄患者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择期行PCI术的高龄冠心病患者298例,根据术中应用抗凝药情况分为肝素组和比伐卢定组,每组各149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 d、1年内净不良事件(N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与肝素组比较,比伐卢定组术后30 d内全部出血事件发生率(6.7%比2.0%)及术后1年内NACE事件发生率(16.8%比6.7%)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术后30 d内NACE事件发生率(9.4%比4.0%)及术后1年内出血事件发生率(8.1%比3.4%)均低于肝素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非急诊PCI术中应用比伐卢定可降低出血风险,且不增加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冠状动脉无复流预防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3—8月收治的8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编码信封进行分组,将患者分入A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生理盐水10.00 ml组,n=40)和B组(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0.75 mg/kg组,n=46)。记录并比较主要终点[靶血管矫正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帧数、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和次要终点[术后30 d内净临床不良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支架内血栓及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定义的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纳入时,A、B组的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分别为(78.43±36.62)、(85.10±31.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40的比例分别为72.5%(29/40)、82.6%(38/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时,A、B组的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分别为(31.43±16.62)、(27.10±15.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40的比例分别为30.0%(12/40)、34.8%(1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包括支架后扩张全部完成)即刻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A、B组的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分别为(34.16±19.22)、(20.90±1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40的比例分别为27.5%(11/40)、4.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B组的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分别为(24.16±22.62)、(17.95±7.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靶血管矫正TIMI帧数≥40的比例分别为7.5%(3/40)、2.2%(1/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分别为85.0%(34/40)、87.0%(4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的术后30 d内净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5%(5/40)、6.5%(3/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冠状动脉无复流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真实世界中肝素与比伐芦定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影响.方法 将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接受PCI的女性冠心病患者3421例纳入研究.根据抗凝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肝素组(n=2599)和比伐芦定组(n=822).肝素组:PCI术前静脉推注负荷剂量80~1...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不同抗凝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行择期PCI的763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抗凝策略不同,将患者分入比伐芦定组(n=230)和肝素组(n=533).比伐芦定组术前首剂静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围术期延时足量应用比伐芦定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795例接受PPCI的AMI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围术期抗凝策略不同,将患者分入肝素组(n=1407)和比伐芦定组(n=388).肝素组:冠状动脉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瑞舒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心功能、心肌损伤程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PCI术后ACS患者16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83例。两组术后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扩血管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睡前口服。治疗1个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心室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E/A);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 Tn 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脑尿钠肽(BNP)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肝、肾、肌肉毒性)与随访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再发心绞痛)的发生例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E/A升高,LVSD、LVDD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E/A、LVSD、LV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K-MB、c Tn I升高,hs-CRP、BNP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K-MB、c Tn I、hs-CRP、BNP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随访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可降低PCI术后ACS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心功能无明显影响,药物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MACE)及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于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14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57例。术前,A组予以40~80 mg阿托伐他汀负荷剂量一次治疗,B组予以常规剂量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术后,两组口服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血脂指标、炎症水平,以及用药安全性、3个月内MAC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升高,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内A组MACE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与低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行PCI时发生无复流或慢复流患者56例,随机分为抽吸组26例和对照组30例,抽吸组除常规处理外立即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分析比较两组术后TIMI分级、TIMI心肌灌注(TMP)分级、心肌酶谱、ST-T改变、LVEF及随访30 d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结果 抽吸组TIMI及TMP分级,心肌酶谱及LVEF均优于对照组,出现缺血性ST段抬高的患者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MACE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PCI时出现无复流或慢复流时应用血栓抽吸导管有助于改善罪犯血管远端的心肌灌注及术后心功能,减轻慢复流或无复流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冠脉穿孔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01至2020-09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根据是否并发冠脉穿孔进行分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冠脉穿孔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57580例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其中90例术中出现冠脉穿...  相似文献   

13.
经桡动脉途径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PCI在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中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择期行PCI的患者22例,21例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单支架置入7例,双支架置入14例,14例置入双支架的患者均成功进行对吻球囊扩张,1例系支架术后再狭窄,单纯行切割球囊成形术.术后每15 d或1个月门诊复查1次,3~9个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 22例PCI均取得成功,术后达TIMI 3级血流,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1例(4.55%),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显示支架内再狭窄2例(10.53%),1例再次行PCI术.术后平均随访(16.86±6.90)个月,随访期内死亡1例.结论 经桡动脉径路无保护左主干分叉病变PCI即刻成功率高,有较好的近、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小血管置入国产EXCEL支架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本研究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单纯置入小血管支架(支架直径〈3.0 mm,297例)和单纯置入大血管支架(直径≥3.0 mm,405例)进行对比分析,术后6、12、18个月进行随访,观察临床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及血栓发生率。结果 6~18个月时两组间MACE事件、靶病变血运重建(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TLR)、心源性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非致命性急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及累计血栓事件老年小血管支架组较大血管组增加(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小血管内置入国产EXCEL比同龄大血管冠心病患者血栓累计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老年女性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95年8月~2004年11月行PCI治疗的354例多支病变老年女性(≥65岁)患者和247例非老年女性(<65岁)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老年组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两组介入治疗的病例成功率、靶病变成功率、手术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老年组成功PCI的332例患者随访12~96个月(56.0±19.0个月),无症状存活276例(83.1%),151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24例(15.9%)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2.7%(42/332);非老年组236例接受随访,无症状存活192例(81.4%),123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17例(13.8%)发生再狭窄,总MACCE率11.0%(26/236),与老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I治疗老年女性多支病变的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女性患者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搜集本院2009年1~8月116例因ACS入院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资料,根据入院24 h首次RDW中位数(12.8%)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RDW≥12.8%和RDW<12.8%组,观察其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发生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等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差别.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ACS患者116例,在校正血红蛋白含量(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影响后,RDW升高仍是行急诊PCI术的ACS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 RDW值对行急诊PCI术的ACS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RDW较高患者,其住院期间及出院1年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出血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策略。方法总结278例冠状动脉介入诊治后出血并发症情况,其中单纯CAG术174例,急诊PCI术42例,择期PCI术62例。结果出血并发症18例,发生率为6.47%。血管径路出血并发症12例,发生率为4.32%,其中穿刺部位皮下淤血及血肿9例,8例痊愈,1例死亡;假性动脉瘤3例,均痊愈。血管径路外出血6例,发生率为2.16%,5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治术后的出血并发症,处理适当预后良好,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处理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65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结果,研究围术期处理策略。方法对65岁以上患者行CABG术394例进行总结,其中357例(90·6%)为不稳定型心绞痛,364例(92·4%)合并其他疾病;246例(62·4%)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CABG(OPCAB),148例(37·6%)选择常规体外循环下CABG(CCABG)。胸膜外技术游离左乳内动脉(LIMA),保持胸膜腔完整,常规将LIMA与左前降支吻合,其余桥用大隐静脉。术中使用即时超声血流仪测量移植血管血流,保证吻合口通畅。术后加强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严格控制血糖于6~10mmol/L。结果移植血管数行CCABG患者为3·1±0·6支,行OPCAB患者为2·4±0·8支;379例(96·2%)使用LIMA。全组死亡3例(0·76%),发生并发症9例(2·28%)。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OPCAB患者为9·7±5·4h,CCABG患者为20·3±15·0h。术后住ICU时间2·7±1·0天,住院时间11·8±5·0天。结论术前充分评估手术风险,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案,围术期进行精细处理,老年患者亦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血液透析科收治的100例MHD合并ACS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50例。介入治疗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行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只服用阿司匹林行抗血小板治疗。两组研究终点为1年的患者水平复合终点(Po CE),次要研究终点为患者1年主要出血(TIMI分级)、血栓事件、心脑血管原因再住院次数及心脏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年随访。两组Po 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患者因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出血事件及血栓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MHD合并ACS,可明显改善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及因心血管事件再入院次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未增加主要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与经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62例冠心病患者资料,其中经桡动脉路径组134例(观察组),经股动脉路径组12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7.8%和100%、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0%和9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假性动脉瘤、迷走反射发生率、穿刺点血肿、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显著低于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PCI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可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