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安兰 《吉林医学》2011,(2):245-246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及急变率,寻找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新途径。方法: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HA方案:干扰素α-2b(INFα-2b)300万U/次,隔日1次;小剂量HA方案:高三尖杉酯碱(HHT)2mg/d,d1-14;阿糖胞苷(Ara-c)50mg/d,d1-14;每个月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血液学缓解率,每半年检查ph染色体,并且与单独使用羟基脲治疗CML对照比较。结果: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20例,3个月后有16例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缓解率80%;羟基脲组20例,3个月后有10例获得血液学完全缓解,缓解率50%(P<0.05)。观察36个月,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组,有9例获得遗传学完全或部分缓解,缓解率45%,仅1例发生急变,急变率为5%。羟基脲对照组36个月无1例出现细胞遗传学缓解,有6例出现加速或急变,急变率为3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ML慢性期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联合小剂量HA方案可显著提高患者血液学缓解率,减少ph染色体阳性细胞,提高CML患者细胞遗传学缓解率,降低急变率,延长CML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9岁.1998年10月无诱因出现乏力伴皮肤出血点,于外院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型.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化疗1次后缓解,再予以HA方案1次,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2次,IDA+Ara-c(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1次巩固化疗,后自行改服中药.  相似文献   

3.
复发及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是现代白血病化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也是现代白血病化疗研究的热点之一。实际上白血病的复发就意味着难治,因此复发性白血病与难治性白血病常常是同义词。其概念为;①对标准一线诱导化疗方案(如HA、DA方案)初治后无效者;②第一次完全缓解(CR)后6~12个月复发者;③第一次CR6~12个月后复发者且对标准一线诱导化疗方案治疗无效者,④2次以上复发者。符合上述一条者即为难治性白血病。发生难治性白血病这种情况的实质是白血病细胞出现了多药耐药(MDR),即白血病细胞对一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E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22例经我院确诊的AML老年患者采用EA方案即足叶乙甙(VP16)100mg/d静滴,第1~5天,阿糖胞苷(Ara-C)150~200mg/d分两次静滴,第1~7天,观察患者化疗前后心电图,血生化,肝、肾功能,骨髓像。完全缓解(CR)后原方案巩固2个疗程,然后换用HA、MA、DA、中剂量阿糖胞苷等方案巩固化疗,每1~2个月1次。结果22例经1~2个疗程化疗后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2例,总有效率72.7%;未缓解(NR)6例;所有病人均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但均能控制;无明显心脏毒性。结论EA方案可作为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方案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诱导治疗后采取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与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70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8~49岁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35例。试验组在治疗时接受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对照组接受DA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观察及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在70例患者中,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总的有效率94.29%,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总的有效率为85.71%。经x2检验两两比较,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的有效率均高于单独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P值为0.017。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过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诱导治疗后,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方案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方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α-干扰素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0年1月~2007年10月的4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6例采用IFN-α、羟基脲及HA方案治疗;对照组25例不使用IFN-α,其他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完全缓解率是否相同。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的完全缓解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的完全缓解率为56.00%,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02,P〈0.05)。结论IFN-α合并羟基脲及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R率高,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案,尤其适宜于不能行干细胞移植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6 0岁 ,1988年 2月起反复皮下、牙龈出血伴月经量增多 ,于 1988年 4月 2 8日入院 ,经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2 a) ,经 HATP方案化疗 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 ,又先后 13次予强化、巩固、维持治疗 ,方案分别为 HOTP、HOAM、HAT、HTP、HATP等 ,至 1989年7月 18日中断化疗。 1996年 4月患者因面色苍白十余天再次入院 ,查骨髓象示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M2 a)复发。于AA(阿霉素 +阿糖胞苷 )方案化疗 3个疗程后达完全缓解。后先后 2 4次予 HAE、NA、HA、VA、CAM、AE方案化疗 ,多次复查骨髓象均示完…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维甲酸在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中的作用.方法将5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用HA/DA 维甲酸方案治疗,对照组25例用HA/DA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6.92%和48.00%,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68.00%;治疗组骨髓恢复造血时间及感染控制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HA/DA 维甲酸方案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优于单用HA/DA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A或DA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效果.方法:HA或DA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HA方案:三尖杉酯碱(H)(4-6)mg/d,阿糖胞苷(A)200 mg/d,加入液体静滴,第1~7天.DA方案:柔红霉素(D)(40~60)mg/d,加入液体静滴,第1~3天,阿糖胞苷(A)剂量用法同上,均为每7天1个疗程.2个疗程间歇7~14天.结果:完全缓解(CR)56例(66.7%),其中HA方案1个疗程达CR24例,2个疗程达CR10例,HA和DA方案交替3个疗程达CR22例;部分缓解(PR)22例,(26.2%);总有效率92.9%;无效6例(7.1%).26例做了染色体检查,发现10例Ph1染色体阳性,其中12例达CR,而CR患者有4例转阴.结论:HA或DA联合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ME方案在高三尖杉酯酶加阿糖胞苷(HA)或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DA)化疗未达完全缓解(CR)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并与传统方案进行比较。方法对诊断明确者随机分为ME治疗组和HA或DA治疗组,ME组1个疗程后,HA或DA组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ME组CR率为75.0%,总有效率为85%,HA或DA组1个疗程后CR率分别为33.3%、30.0%,总有效率分别为55.6%、50.0%。两组相比ME方案的骨髓抑制作用强于HA或DA方案,而非造血系统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显著优于HA、DA方案,可作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诱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陈静  魏锦  胡宏 《四川医学》2001,22(10):903-904
目的 探讨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的疗效。方法 对10例临床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患者用HA方案治疗(三尖杉脂碱4mg/d,阿糖胞苷150mg/d),疗程5-7天,根据血象及骨髓象决定用药时间。结果 近期总有效率达60%,但骨髓抑制严重,有2例死于骨髓严重抑制后并发症。结论 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时,近期疗效肯定,但药物剂量应偏小。  相似文献   

12.
路政  法宪恩 《广东医学》2016,(23):3599-3601
目的 比较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雾化吸入低分子肝素与单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例IP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18)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片(600 mg/次,3次/d)单药口服治疗,观察组(n=18)给予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片(600 mg/次,3次/d)联合雾化吸入低分子肝素(25 mg/次,3次/d)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氧分压(PO2)、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分钟通气量(MVV%)、比弥散量(DLCO/VA%)、血清透明质酸(HA)、症状自我评估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PO2、FVC%、MVV%、DLCO/VA%、血清H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O2、FVC%、MVV%、DLCO/VA%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但血清HA无明显减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O2、FVC%、MVV%、DLCO/VA%及症状自我评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H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与单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方案相比较,联合雾化吸入低分子肝素更能增加IPF患者PO2,改善肺功能,改善患者症状,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虽对肺间质纤维化程度无明显影响,但可用于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改善症状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激方案治疗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选择2004年7月-2005年11月在该科治疗的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17例,2例为骨髓增生减低者,1例为71岁患者伴冠心病,用预激方案前未经化疗。其余14例经过传统的MA、HA、DA等方案治疗1疗程,未取得完全缓解,造血恢复后仍体质差,全血细胞减少。预激方案ACR10-14mg/m^2,Qd,第1-8天,Ara-c 10mg/m^2,Q12h,第1-14天,G-CSF200μg/m^2,Qd,第1-14天。结果17例经上述治疗达CR11例(64.7%),PR3例(17.6%),NR3例(17.7%)。结论预激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率与传统的的HA、DA方案相似,但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为老年、低增生性及体质差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44例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患者接受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后,11例发生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 ZV)再激活(M=56d,极差15~299)。没有好发皮区和系统播散。VZV再激活的1年精确风险为26%。在As2O3开始治疗第1年并未发生VZV再激活。频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与三氧化二砷治疗性应用相关  相似文献   

15.
刘蕾  杜涛  李茗 《大家健康》2013,(11):111-112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结果。方法对2008年10月-2012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32例AP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诱导治疗采用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03),缓解后常规剂量As203加DA、MA或HA的化疗方案,每2个月1次,15d/次。结果诱导缓解率达90.2%。获得完全缓解的平均时间为(30.3±4.2)d,3例诱导失败出现复发,2例死于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颅内出血。结论 ATRA联合As203治疗APL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 ( HDAC)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 :应用 HDAC治疗 3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每次 2 .0 g/m2 ,每 12 h1次 ,共 6次为一个疗程 )和 4例高危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每次1.0 g/m2 ,每 12 h1次 ,共 8次为一个疗程 )共 16个疗程 ,九个疗程在 HDAC结束后使用惠尔血 ( 2~ 3μg/kg)皮下注射 ,连续 10~ 14天。 结果 :6例按计划完成 HDAC治疗 ,并继续用常规方案治疗者 ,在 2 0~ 42个月的随访期内无病生存 ,1例 AL L- L3型在一个疗程 HDAC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复发 ,骨髓仍缓解 ,7个月后放弃治疗 .骨髓严重抑制和感染是最主要的不良反应 ,加用惠尔血可使粒细胞缺乏的持续时间缩短 ,感染发生率降低。 结论 :以 HD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可安全地用于儿童急性白血病的强化治疗 ,对降低复发、提高无病生存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G-CSF预激的小剂量HA方案诱导缓解初治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的小剂量HA方案诱导缓解初治老年AML患者11例,具体为:G-CSF200μg/m2,皮下注射,1次/d,d1~14;首次于化疗前12h使用;高三尖杉酯碱(HHT):1mg/m2,静脉滴注,1次/d,d1~14;阿糖胞苷(Ara-C):10 mg/m2,皮下注射,每12h 1次,d1~14。当WBC>10×109/L时,G-CSF用量减半,当WBC>20×109/L时,暂停用G-CSF,而不停止化疗,待白细胞回落后再继续使用。疗程结束后,WBC<0.8×109/L时,则继续使用G-CSF,直至WBC达2.0×109/L。对第1次化疗达部分缓解(PR)者,则原方案进行第2个疗程,如第2次化疗仍未获得缓解者,则视为治疗无效(NR)。结果:11例患者第1个疗程完全缓解(CR)5例(45.45%),PR 4例(36.36%),NR 2例(18.18%),总有效率(81.81%)。结论:对于老年AML白细胞均<10×109/L患者,小剂量HA与G-CSF组成的预激方案可以作为治疗老年AML首选方案,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防治作用.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红花注射液,静滴2个月,同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随访2个月.结果:治疗纽冠心病症状再发率为17.86%,再狭窄率为7.14%;对照组冠心病症状再发率为25.93%,再狭窄率为18.52%.治疗组冠心病症状再发率和再狭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可有效防治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获得性血友病(AH)是由抗凝血因子的自身抗体引起的一种罕见疾病。本文报道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系,高危)患儿,经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父供女,HLA 5/10)治疗后并发获得性血友病,同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该患儿出现凝血因子Ⅸ、Ⅺ和Ⅻ活性降低,及Ⅸ因子抑制物滴度升高,临床较少见,经及时诊断并给予甲泼尼龙联合环孢素免疫抑制治疗后,患儿症状好转出院并继续规律服用甲泼尼龙及环孢素。患儿出院4个月后症状再发,予甲泼尼龙加量联合环孢素免疫抑制治疗后,患儿病情好转。随访至2023年3月患儿症状无再发。  相似文献   

20.
周松晶 《海南医学》2002,13(6):93-94
患者 男性 ,6 3岁 ,1992年因牙龈少量出血行骨髓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性期 )。当时查血RT :WBC :190× 10 9/L ,脾肋下 5cm。予高三尖杉酯碱治疗 ,剂量不详 ,无明显效果 ,后换予马利兰 ,干扰素间断治疗三个月 ,脾脏逐渐缩小。患者每隔三个月复查一次血常规均正常 ,10年期间患者末再予任何药物治疗。 2 0 0 2年 1月 2日患者自觉双侧肋骨疼痛 ,头晕 ,乏力 ,牙龈少量渗血 ,于 2 0 0 2年 1月 11日入院。体检 :T36 .3℃P80次 /分R2 0次 /分Bp110 /6 0mmHg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牙龈略有渗血 ,胸骨无压痛 ,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