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门座式起重机的人因工程学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人因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出了门座式起重机的各个部分如司机室包括联动台和显示、操纵组件以及司机室热环境设计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门座式起重机的安全性、保证司机的健康和舒适以及提高他们作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廖毅  鲁晓波  张薇 《包装工程》2022,43(10):293-299, 325
目的 对审美体验与用户可用性感知的影响进行元分析。方法 以22项实证研究为数据来源,考察了审美体验对用户可用性感知的总体综合效用,并对与其相关的三大调节变量测量时机、地域文化和实际可用性等效用进行整合分析。结果 审美体验对用户可用性感知具有中等程度的积极影响。其中,审美体验对可用性感知的影响在实际使用物品之前比实际使用物品之后更为有效。审美体验对用户可用性感知的影响在亚洲最优,在美洲次之,而在欧洲最弱。物品实际可用性方面的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美体验对可用性的感知。结论 用户对物品可用性的感知总是随着审美体验这一因素的提高而上升,其具体效果受测量时机、地域文化、物品实际可用性的影响,且其中测量时机和地域文化两因素所产生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可用性工程在电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可用性工程生命周期引入电动汽车造型设计中,并对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特点进行分析,对汽车造型设计中如何应用可用性工程方法,提高汽车外观造型的可用性程度进行了总结。最后,结合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车载导航语音界面的可用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导航产品界面在可用性方面存在的缺陷为启示,分析了车载行驶状态下语音交互界面在导航产品界面中的核心作用及特征,论述了国内外语音导航可用性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以可用性为理论基础,针对目前车载导航语音系统在可用性方面的研究空白,提出通过可用性实验找到其设计缺陷,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基于可用性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设计上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5.
周伟  肖东娟  巩淼森 《包装工程》2018,39(20):248-252
目的 对电子病历的界面可用性进行研究。方法 以某院电子病历为案例,通过问卷研究和可用性测试,整理出典型的可用性问题,并通过设计实践和对比试验,对两套软件的界面可用性进行分析。 结果 重新设计的界面在可用性上有了明显提高。结论 可用性设计的标准从Nielsen等人的研究,至今已延伸出了很多内容和细节,但是这些建议和原则在各类企业管理软件(如电子病历软件)中并没有发挥作用,设计这类软件时需要注意的原则是交互操作要和用户的行为逻辑匹配,界面展示需要和用户的心理模型匹配。  相似文献   

6.
无意识认知交互设计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谢伟  辛向阳  李世国 《包装工程》2015,36(22):57-61
目的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方法由于"可用性"和"用户体验"在概念和评估方法上存在差异,目前依然缺乏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可以给可用性和用户体验提供统一的设计标准。据当前认知心理学中无意识认知的研究进展,剖析了可用性、用户体验和无意识认知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达到无意识认知为目的进行交互设计的理念。结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同时满足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的设计原则,以期能为构建系统的交互设计理论和方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网银可用性测评为研究主题,首先建立了一套网银可用性评价体系,并以中、农、工、建国有商业银行个人网银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学生及白领群体为被试来源,通过设计实验,应用Tobii眼动仪及其眼动追踪软件,获取了实验过程的视频、声音、时间、事件、感受等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对其可用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其可用性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改进建议.通过研究得出,建行网银的可用性最高,其次为中行和农行,而工行可用性得分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智能手机的迅速推广和通讯技术的更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终端通讯运营商APP线上服务功能日益丰富。APP的易用性、可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对商家的服务质量评价,商家在提升APP可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市场竞争力。方法 采用眼动实验法对电信、联通运营商APP进行可用性的对比分析。结果 联通APP较电信APP图标特征明显,可用性强;电信APP较联通APP页面布局合理,界面简洁易搜索。结论 实验表明运营商APP功能图标特征明显、界面简洁易搜索、界面线索有条理可提升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港机装备制造业的阐述,得出港机装备制造业具有庞大的标准体系,分析现有的企业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局限性,引出如何通过标准化信息平台进行企业标准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围绕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建设智能维护服务平台所需的关键技术,研究港口机械的维护决策支持方法,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智能维护理念.结合港机的机构功能,研究了支持维护模式选择的故障模式和后果分析方法;针对设备状态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基于不确定概率的故障树定量分析;为支持实现动态维护决策,研究了港机健康指标的灰色预测建模方法.研究结果和工程实践表明,所提出的决策支持方法能有效提高港口机械的可靠性,为管理者能及时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做出维护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Aluminum alloy high-stiffener integral panels are widely used on modern aircrafts to meet the demand of light weight and high stiffness. Press bend formin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producing this structure, of which fracture on stiffeners is a severe forming defect. In this study, a series of ductile fracture criteria that have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the metal forming field are adopted, the constants of which are obtained by tensile tests of different specimens and their corresponded FEM simulations. Then all the criteria are implemented into ABAQUS with user subroutine. A set of press bending dies is designed, with which bend to fracture experiments of single stiffener and multi-stiffener specimens are carried out.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xperiments and the FEM simulations including many ductile fracture criteria, the most suitable ductile fracture criteria for predicting the fractures in this forming process are determined. The reasons of the usability are also explained based on the mechanics of the fracture.  相似文献   

12.
Presented here are different methods of measuring gas pressure, suitable for vacuum insulation panel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reliable quality control of these products. New methods for measuring gas pressure in vacuum panels enable fast and efficient quality control after production. The gas and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of high barrier films used as vacuum tight envelopes for the panels can now be determined within a reasonable time. The presented methods are also very valu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vacuum insulation produc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旨在探索具身认知理论在家居消毒产品上应用的可行性与成效,提出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家居消毒产品设计策略,并通过设计实践及验证探索其合理性。方法 以具身认知设计策略为基础,设计了一款具有手部清洁消毒、个人物品消毒、空间温湿度监测功能的家居消毒产品,并采用1∶1纸模结合Arduino的形式产出可交互原型。为验证其科学性,设置具身设计为实验组,非具身设计为对照组,并进行对照实验。采用SAM情绪自我评定量表与SUS产品可用性量表分别对用户情绪及产品可用性进行测试验证。结果 在家居消毒产品的设计上,采用具身设计-实验组在用户愉悦度及产品可用性上均显著优于非具身设计-对照组。结论 将具身认知引入家居消毒产品的设计中,能有效地提升用户情绪及产品可用性,使用户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14.
飞机服役中会遭受外来物冲击威胁,对机身蒙皮造成冲击损伤。分别对国内南北方两航空公司的飞机维修记录进行了调研,得到了金属蒙皮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冲击损伤分布规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不含损伤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研究铝板的低速冲击响应特性,设计并实施铝板低速冲击试验,对模型可用性进行了验证;得到了凹坑深度逆向推导冲击能量的计算公式,将损伤凹坑深度数据转化为冲击能量,并估算在一定概率水平下,金属蒙皮飞机可能遇到的最大冲击能量。结果显示,冲击能量较小时,铝板凹坑深度与冲击能量近似为线性关系;在指定的概率水平下,机翼、机身、翼身整体的最大冲击能量分别为21.3 J,25.5 J,33.8 J。  相似文献   

15.
杨梅  钟吴诚  舒天骆 《包装工程》2023,44(14):136-144
目的 为改进适老化产品易用性问题,提出一种融合需求分析和外观编码的产品概念设计扩展模型。方法 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适老化产品易用性设计研究和经典概念设计模型的发展现状,同时结合产品语义学中外观具备的传达产品功能和操作方式的价值,提出将产品外观编码应用于改进适老化产品易用性的新思路。其次对传统FBS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一个包含“需求–功能–行为–结构–外观”多种要素的概念设计扩展模型。以需求分析和外观编码为重点,具体阐述模型推导过程。进而通过老年用户判断产品功能和操作方式的正确概率和反应时间量化产品易用性,从而优选出最佳的适老化产品设计方案。最后在设计应用中,以家用电动护理床智能遥控的易用性改进设计为例,验证了NFBSA模型的可行性。结论 NFBSA模型能有效改进产品易用性,有助于缩小老年用户与适老化产品之间的使用鸿沟,进一步增强老年用户对新兴产品的信心,同时给予设计师与相关产品的易用性设计研究以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利用频谱分析和模态分析技术分析常用转速下车内噪声成分及车身各部分振动情况,确定阻尼片粘贴位置,并将条形阻尼结构应用于车内噪声控制。试验表明条形阻尼结构能有效抑制车辆行驶中的车身振动,降低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17.
探究2种国产放疗设备用户界面可用性设计,识别其可用性问题及使用失误。采用专家现场评估和用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专家评估及用户操作主观体验角度,综合评价放疗设备的可用性设计。专家评估中,厂家A NPRTS加速器共发现47个可用性问题,启发式原则违例数186例;厂家B Hm-J-16-1加速器发现45个可用性问题,启发式原则违例数226例。患者摆位和出束治疗是可用性问题中较为集中的步骤,且出束治疗是风险最高的放疗步骤。测试人员操作厂家B Hm-J-16-1加速器的工作负荷高于操作厂家A NPRTS加速器的工作负荷,且测试者对厂家B Hm-J-16-1加速器的感知可用性也低于对厂家A NPRTS加速器的感知可用性。2种国产放疗设备用户界面的可用性设计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设备厂商应当进一步优化界面设计,增强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8.
曹媛  何人可 《包装工程》2019,40(20):81-87
目的 随着洗衣机产品人机交互界面信息数量在有限区域内的不断增加,构建基于不同交互模式的洗衣机产品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在产品研发的早、中期阶段进行改进,并发现现有产品或原型的可用性问题。方法 采用文献调查法以及用户调研法,完成洗衣机产品的可用性评估模型的构建,通过情景模拟实验法,对按键、按键加旋钮、触屏三种交互模式下洗衣机产品的可用性进行评估与分析。结果 随着洗衣机界面有限操控区域内信息数量的增多,三种交互模式对用户体验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可用性评价等级。结论 在有限的操作区域内,当信息数量低于十四时,三种交互模式的用户体验基本相似,随着信息数量的增加,按键加旋钮的交互模式的任务成功率优于按键和触屏,而触屏的交互模式在效率、有用性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按键和按键加旋钮。  相似文献   

19.
《Composites Part B》2007,38(5-6):535-546
The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panels, or slabs, retrofitted with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GFRP) composite, and subjected to blast load is investigated. Eight 1000 × 1000 × 70 mm panels were made of 40 MPa concrete and reinforced with top and bottom steel meshes. Five of the panels were used as control while the remaining four were retrofitted with adhesively bonded 500 mm wide GFRP laminate strips on both faces, one in each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panel edges. The panels were subjected to blast loads generated by the detonation of either 22.4 kg or 33.4 kg ANFO explosive charge located at a 3-m standoff. Blast wav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incident and reflected pressures and impulses, as well as panel central deflection and strain in steel and on concrete/FRP surfaces were measured. The post-blast damage and mode of failure of each panel was observed, and those panels that were not completely damaged by the blast were subsequently statically tested to find their residual strength. It was determined that overall the GFRP retrofitted panels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companion control panels while one retrofitted panel experienced severe damage and could not be tested statically after the blast. The latter finding is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reports which have shown that at relatively close range the blast pressure due to nominally similar charges and standoff distance can vary significantly, thus producing different levels of dam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