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血液净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终末期肾衰患者越来越多,相对地透析时间也在延长。因此,长期维持血透的患者,如何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保持良好的动静脉血管通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并参考国内各大医院的应用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动静脉内瘘血管造影的指征 长期靠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终末期肾衰病人,应用内瘘的时间长短不限,只要在血透时,常规操作  相似文献   

2.
资料与方法本组共55例,男32例,女23例。年龄19—75岁,平均54岁,尿毒症的原因:慢性肾炎31例,糖尿病肾病7例,梗阻性。肾病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多囊肾4例,高血压肾病2例。  相似文献   

3.
王强  陈利宏  黄敏  徐衡  高秀霞 《安徽医药》2012,16(10):1491-1492
目的 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并发症.方法 对36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手术,分为高位组20例,腕部标准组16例,比较两组内瘘的血流量、kt/v、成熟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内瘘在成熟时间无显著差异,但kt/v、内瘘血流量、假性动脉瘤形成差异显著(P<0.05),高位内瘘闭塞1例,标准内瘘闭塞1例,血栓发生率分别为5%和12.5%(P<0.05).结论 高位内瘘血流量好、通畅率高,为血管条件差的老年患者以及多次前臂内瘘手术失败患者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成熟使用后的日常护理。方法对54例血液透析患者从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成熟使用后的日常护理,加强健康宣教等方面进行全程的护理管理。结果内瘘静脉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明显,每次穿刺成功,血流量200~280mL/min,患者自我感觉良好,透析效果满意,未出现内瘘阻塞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共同护理,使内瘘得到良好的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保护好一条理想长久的血管通路,对于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生存至关重要。Brescia-Cimino于1966年首创前臂动静脉端端吻合的内瘘术(称经典内瘘)存在手术难度大,需要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口易出现狭窄、血栓形成等问题。作者自2003年3月以来,成功采用前臂血管插入式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为20例尿毒症患者建立了永久性血管通路,认为该术式具有术式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康小梅  张海 《贵州医药》2022,(7):1171-1172
目的 观察一体化血管通路分级授权管理在AVG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0例于我院进行AVG成功的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血管通路管理)和观察组(基于一体化血管通路分级授权管理)各45例。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NRS评分、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SF-36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N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一体化血管通路分级授权管理有利于提高连续AVG穿刺效果,有效避免内瘘并发症发生,同时有助于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长期维持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终末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替代治疗手段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患者充分透析的生命线.理想的血管通路应具备易于穿刺、血流充足、不加重心脏负荷、不影响患者生活、并发症少、使用期限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例自体血管动静脉内瘘狭窄患者行血管造影后行PTA。结果经皮血管成形术后,内瘘血流震颤明显增强,可保证血液透析时血流量达220~260 mL/min,完成有效透析。结论 PTA是治疗动静脉内瘘血管狭窄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苏铁柱  白惠  幺文博  刘志刚 《河北医药》2012,34(7):1000-1001
目的 分析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时行动静脉内瘘透析插管所致并发症,正确选择早期手术方式,杜绝动静脉内瘘的发生.方法 本组135例,全部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需要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手术方法:桡动脉-头静脉端侧或断端吻;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使用钛伦钉.结果 70例患者选择前臂腕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后发生局部血肿4例,经局部换药理疗1~2 d后自然消退,术后6个月出现头静脉血流动力不足15例,7个月后造瘘处堵塞10例,二次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端侧吻合,术后通畅均良好; 40例患者直接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10例患者因正中静脉缺如行肱动脉-贵要静脉吻合;15例患者在动静脉瘘中使用钛伦钉,有血流动力不足现象6例,出现造瘘堵塞2例,二次行肱动脉-肘正中静脉或肱动脉-贵要静脉端侧吻合;目前无足背动脉-大隐静脉吻合病例.结论 手术前行双上肢动静脉彩超,结合彩超选择血管管壁光滑,血管直径>0.2~0.3 cm的血管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鼻烟窝动静脉内瘘建立透析通路3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强  杨金普 《云南医药》2002,23(4):293-294
自 1 991年以来 ,对 3 8例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在鼻烟窝将头臂静脉与桡动脉分枝建立永久性血流通路用于血液透析 ,效果满意 ,回顾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慢性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期患者 ;男1 6例 ,女 2 2例。年龄 2 2~ 71岁 ,平均 45岁。手术方法 术前先做手术侧的肢体Allen试验 ,检查手部血运情况。于鼻烟窝局部麻醉。纵行切口 ,长约 3cm。皮下游离出静脉 ,结扎侧支 ,游离主支长约 2 5cm。将桡神经浅支推向一边 ,切开筋膜 ,在拇长与拇短伸肌健之间游离出桡动脉长约 2cm ,结扎侧支。用血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静脉内瘘术前、术后及其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肾内科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临床资料,使用超声筛选适合造瘘术的前臂血管,术后超声监测随访AVF血流量及内漏狭窄、血栓等并发症。结果头静脉内径大于或等于1.3mm、桡动脉内径大于或等于1.5mm适合造瘘血管,血流量在430ml/min左右,即能满足血透要求,又能降低内瘘并发症。本组并发症是桡动脉细小斑块14例,内瘘血栓7例,内瘘口狭窄6例,瘘旁形成血肿2例,头静脉瘤样扩张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的选择、吻合部位的确定、术后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监测分析以及内瘘合并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为进一步探讨血液透析血管定位,笔者对比观察常用腕关节以上的前臂标准动静脉内瘘(AVF)和鼻烟窝部内瘘[1]。现将两者比较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3例均为接受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功能衰  相似文献   

13.
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在临床中最好的长期血管通路,通过结合文献,总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及维护的现状,了解目前血管通路的维护前景,旨在引起血透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4.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二,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血管通路的功能状态直接影响着血液透析的质量。目前国内外较为理想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痿。本文总结了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的全程护理。  相似文献   

15.
肖光辉  王玉柱  詹申  张闻娣  张丽红 《河北医药》2021,43(4):628-630,634
目的 探讨血管通路护士分级授权管理对穿刺复杂动静脉内瘘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使用复杂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按照穿刺护士级别分为专家级通路护士组(穿刺试验组)和精通级通路护士组(穿刺对照组),比较2组通路护士一次穿刺成功率、泵控血流量、穿刺点渗血及皮下血肿发...  相似文献   

16.
王有道  钱丽萍 《江苏医药》1999,25(12):945-945
我院自1989年~1998年共做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术96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共96例,男68例,女28例。年龄16~72岁,平均59岁。尿毒症原因为:慢性肾炎71例,晚期泌尿系肿瘤8例,多囊肾6例,双肾结石伴肾积水4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病3例,狼疮性肾炎1例。实验室检查:尿量400~1600ml/日。Hb32~98g/L。BUN24.48~63.52mmol/L,Cr580~1834umol/L。根据血管条件选择合适的手术部位,手术方法按常规步骤进行。本组动静脉内瘘均为自体血管吻合,其中前臂动静脉内瘘83例,上臂动静脉内瘘1例,踝部动静脉内瘘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长期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一条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管理、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方法在局麻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19例,其中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15例,鼻咽窝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3例,肘窝部头静脉-肱动脉端侧吻合术1例。其中1例鼻咽窝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患者因血管条件差,血流量不足,术后3个月改行腕部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术。结果 19例随访2个月至1年10个月,无瘘闭、栓塞情况,均已应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长期行血液透析的一条血流量充足、易于穿刺、管理、最为安全、最为经济、且维持时间最长的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建立良好的动静脉通路才能保证尿毒症患者完成维持性血液透析.由于标准动静脉内瘘的长期穿刺使用,难免会因各种并发症而致内瘘堵塞,透析失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随身灸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60名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每次透析结束24h后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和随身灸护理动静脉内瘘,对照组每次透析结束24h后只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进行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局部硬结发生率、血流量、血肿消退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局部硬结发生率、血流量、血肿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随身灸能很好地促进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壁损伤的修复,减少硬节、渗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动静脉内瘘成熟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接受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的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内瘘成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内瘘成熟周期较对照组短(P<0.05),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动静脉内瘘成熟期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