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海燕  田颖 《陕西中医》2021,(7):863-866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疏肝汤对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闭经患者月经复潮及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卵巢早衰闭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补肾活血疏肝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评价两组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治疗后半年内月经复潮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 两组治疗后腰骶酸软疼痛、阴道干涩、性欲下降、两胁胀痛、胸闷失眠、烦躁易怒积分,FSH、LH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E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及内分泌激素水平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 观察组半年内月经复潮率为4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月经复潮率15.00%(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补肾活血疏肝汤联合激素替代疗法能够有效调节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闭经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水平,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和月经复潮,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更年期潮热专方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潮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服用更年期潮热专方,对照组则服用二仙汤加减方,均治疗4周后观察潮热症状变化、Kupperman绝经指数(KMI)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潮热症状评分、KM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年期潮热专方可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热自心下而发之潮热汗出症状,降低Kupperman绝经指数,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脾肾论治化疗后潮热汗出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蓝继  林胜友 《光明中医》2009,24(1):53-55
目的:从脾肾论治肿瘤患者化疗后潮热汗出等症状.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化疗后出现潮热汗出症状者共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予西药调节免疫功能药物(乌苯美司)加改善自主神经功能药物(谷维素)治疗,治疗组(55例)在同对照组西药调节免疫功能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补肾中药汤剂,对症状改善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从脾肾论治可以明显改善肿瘤病人化疗后潮热汗出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杨慧  张尉 《陕西中医》2012,33(3):265-267
目的:探讨补肾柔肝法用于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口服补肾柔肝中药水煎剂(熟地、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肉苁蓉、淫羊藿、当归、白芍、鸡血藤)。对照组30例口服倍美力加用安宫黄体酮,6个月为1疗程,于给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清促卵泡激素(FSH)及雌二醇(E2)的水平。同时观察腰膝酸痛、烦躁抑郁、阴道干涩、烘热汗出等更年期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补肾柔肝中药给药后E2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FSH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补肾柔肝中药能极大地改善卵巢早衰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和改善卵巢功能,安全而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减二仙汤对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闭经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用加减二仙汤治疗,对照组用六味地黄丸联合逍遥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血清激素各项指标水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有效率和月经复潮率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二仙汤治疗肾虚肝郁型卵巢早衰闭经能够有效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提高有效率和月经复潮率。  相似文献   

6.
董雪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3):27-28,30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疏肝法治疗对妇女更年期症状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采用补肾疏肝法治疗妇女更年期15例(治疗组),同时与采用滋阴补肾法治疗妇女更年期1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潮热汗出、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纳呆,便溏,情志不宁等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疏肝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比单纯采用补肾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的月经紊乱、烘热面赤、潮热汗出、烦躁易怒、情志异常等一系列症候群.笔者在2000-2006年间,应用加味二仙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患者78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伊地饮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1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双蕾  唐爱华  罗广波  冯晓桃 《陕西中医》2006,27(11):1356-1357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两组常规西药降糖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伊地饮(六味地黄丸加丹参、牛膝、锁阳等)治疗。结果:治疗组第8周末、第16周末及第24周末IIEF-5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较治疗前也显著提高(P<0.05)。提示:本方能改善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阴茎勃起功能,有补肾活血、益气健脾功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健脾益气对晚期胃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对症支持同时加用中药益气健脾,随证加减。对照组25例,仅对症支持。结果:观察组临床症候改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CD 4+对照组治疗后下降,观察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NK细胞观察组治疗后有所升高,对照组治疗后有所下降,治疗后NK细胞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健脾益气中药配合加减,能提高生存质量,改善中医症候,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归脾汤和龟鹿二仙汤加减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黎萍  张晓清 《陕西中医》2009,30(7):794-795
目的:观察归脾汤和龟鹿二仙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乳腺癌术后患者50例,化疗后第3d开始按时辰服用归脾汤和龟鹿二仙汤加减方。结果:治愈41例,总有效率98%。结论:归脾汤和龟鹿二仙汤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有健脾补血阴阳双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海侠  李秀峰 《河北中医》2011,33(2):174-176
目的 观察中药结合心理治疗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出汗症状及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 将15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0例予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对照组60例予更年安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30 d,3个疗程后观察潮热出汗症状(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及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Kup...  相似文献   

12.
滋肾汤治疗更年期潮热汗出5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邓颖 《陕西中医》2004,25(5):406-407
目的 :探索补肾滋阴类药物组方治疗更年期潮热汗出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滋肾汤 (知母、百合、山萸、浮小麦、鳖甲等 )治疗本病 5 0例 ,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激素 E2 ,FSH,L H水平的比较进行了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为 94%。认为滋肾汤能改善更年期潮热汗出的症状 ,提高 E2 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疏肝法治疗女性更年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补肾疏肝法治疗更年期40例(治疗组),口服替勃龙治疗妇女更年期4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潮热汗出、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纳呆,便溏,情志不宁等症状得到改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治疗组疗效与对照组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副作用小。结论补肾疏肝法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具有经济、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益气健脾法干预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益气健脾法干预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脾虚证的影响。方法:30例女性乳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单纯化疗、化疗前中药和化疗后中药3组,用益气健脾法中药干预,研究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脾虚证积分、血象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3组化疗后脾虚积分均有升高,以单纯化疗组最明显(P<0.05),中药干预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单纯化疗组60%(6/10)出现III度血液毒性,化疗后中药组10%(1/10)出现III度血液毒性而化疗后中药组未出现III度血液毒性病例;T细胞亚群:化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CD4 )及CD4 /CD8 比值单纯化疗组有明显下降(P(0.05);中药干预两组反有上升(P(0.05)。结论:抗肿瘤化疗药物可影响中医证侯,使肿瘤患者出现或加重脾虚证,益气健脾中药干预可减轻或改善患者脾虚证,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使CD4 /CD 比值向CD 方向漂移,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5.
健脾补肾祛瘀3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琼  邓雪梅  赖慧红 《中医杂志》2004,45(7):520-521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祛瘀3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患者随机分组,中药组20例,治疗以活血祛瘀法贯穿月经周期,根据月经周期中行经期祛瘀止痛、理气健脾,经后期补肾活血,经间期并经前期注重活血消症3阶段分而治之.对照组16例使用丹那唑.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B超子宫治疗前后情况对比方面,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月经变化上中药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13例出现体重增加、多毛、皮肤粗糙、潮热、心烦等副作用.结论:提示健脾补肾祛瘀3法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与丹那唑对比同样取得满意疗效,在保持正常月经周期情况下可避免丹那唑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散结类中药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及对患者生活质量、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党参、白术、茯苓、莲肉、山药、白扁豆、当归、升麻、柴胡、薏苡仁、陈皮等)配合化疗治疗本病5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生活质量,消化道、血液系统毒副反应。结果:两组近期疗效较治疗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及消化、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健脾,活血散结的功效,对中晚期胃癌有明显的疗效,有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予益气健脾补肾中药治疗。观察血肌酐(SCr)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健脾补肾法能改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降低血SCr。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龟鹿二仙汤及时辰用药方案在防治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方面的作用。方法:共纳入乳腺癌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其中西药对照组36例(化疗后予利血生、鲨肝醇、V itB4服用);中药(加味龟鹿二仙汤)不拘时口服组43例;中药时辰用药组(加味龟鹿二仙汤组酉时服用)41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中药不拘时口服组与时辰用药组在减轻乳腺癌化疗后血液学毒性方面(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方面)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00),而在白细胞数减少方面,中药时辰用药组尚优于中药不拘时服用组(P=0.035)。此外,中药组相比于西药对照组,可以明显减少集落细胞刺激因子粒生素的使用量(P<0.01)。结论:补肾中药加味龟鹿二仙汤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尤以按时辰用药(酉时服用)效果为著。  相似文献   

19.
健脾补肾法治疗骨肉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法为主中药治疗膝关节周围骨肉瘤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骨肉瘤术后第一疗程化疗的异环磷酰胺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病人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自拟的健脾补肾中药(黄芪、当归、太子参、白术、补骨脂、鹿角胶等)。对照组口服鲨甘醇、利血生、肌酐,均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升高白细胞总有效率分别为88.23%和6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白细胞变化以及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自拟健脾补肾方有健脾补肾、益气养血的功效。对化疗有减毒增效的作用,并可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肾疏肝法配合情志疗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和临床症状量表评分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除口服补肾调肝汤(菟丝子、淫羊藿、山萸肉、柏子仁、地骨皮、淮山药等)外,同时配合情志疏导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情志疏导治疗,治疗2月后对2组患者分别采用主要症状积分法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症状积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主要症状方面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经补肾疏肝法及情志疏导治疗后,在改善烘热汗出、失眠多梦、胸闷胁痛、腰膝酸软症状,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疏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确切;情志疗法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关键环节;补肾疏肝法结合情志疏导比单纯用中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