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已经发展非常迅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时间长,投资大,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对于城市网的规划应该更加重视。主要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可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当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简要阐述了人与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功能、空间设计的联系,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现状的建议,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真正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7,(4)
城市轨道交通效率主要体现在宏观线网规划和微观换乘节点设计两个层面。而经过良好设计的节点换乘空间有助于提升运转效率。通过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多种换乘方式和空间模式,基于提升利用效率和使用者体验感受的目标,对站内换乘、通道换乘等基础的换乘方式进行了特征分析,并对站外换乘这种较为特殊的换乘方式如何利用城市空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形式中,同站台换乘的类型以及优缺点比选,并对各类型的选取条件提出初步建议,以期为城市地铁换乘站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列举了几类换乘型式,选择了平行换乘型式进行研究,并通过对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工程的电视塔站实际案例分析,比较了平行换乘方式的适应性及优缺点。以便能更好地为服务乘客,为城市提速。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换乘时间视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乘客换乘效率的深层含义,对影响乘客换乘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文献调查和分析,发现轨道交通车站内部的影响因素多与车站内部的换乘设施、环境质量、空间设计等方面密切相关。并在乘客换乘效率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换乘效率研究的不足,对北京市轨道交通车站内部乘客换乘效率及空间设计问题分别进行了现场调研、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最后指出乘客因车站换乘空间构型和环境质量不同所表现出的不同换乘状态对其换乘效率影响的量化研究依然有所不足,在因乘客自身主观特性影响换乘效率的科学量化研究层面仍需继续深入。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铁路客运站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衔接组织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铁路客运站之间的空间关系,总结出五种轨道交通与铁路客运站的站点布局衔接模式。以轨道交通站点服务的乘客总换乘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最优化函数,结合算例用单纯形法求出每个时间段内轨道交通的发车间隔和发车时间,为轨道交通的衔接规划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谭希 《室内设计》2011,(6):20-24
边本文通过介绍对重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现状的调研,引出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的换乘距离过长、路程复杂、流线交叉、环节冗繁、缺乏无障碍设施等现状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从换乘站点的整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布置换乘空间、贯彻人性化设计理念等方面提出对换乘站点设计的建议,以期帮助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实现高效化。  相似文献   

9.
从城市居民出行的生理特性出发,分析了出行者机体生理恢复的理想时间,根据人体恢复常态时间与连续出行时间、身体能量代谢的关系,得出衔接交通方式的理想换乘距离,最后总结了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客流预测以及车站设施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成晋 《云南建筑》2009,(3):87-90
以深圳地铁2号线(蛇口线)东延线市民中心站为例.介绍地铁车站换乘方式.对不同换乘方式从功能、投资、工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对地铁车站换乘模式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对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换乘车站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