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槲皮素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爽  姚平  李珂  林杰  郝丽萍  刘烈刚 《营养学报》2007,29(3):288-291
目的:观察槲皮素(quercetin)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经二步胶原酶技术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用100mmol/L无水乙醇染毒细胞8h,作为酒精损伤模型。乙醇染毒前经不同剂量槲皮素(25~200μmol/L)预作用不同时间(0~8h),观察槲皮素干预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大鼠原代肝细胞经100mmol/L酒精暴露8h后,LDH、AST活性,MDA、GSH含量和SOD、CA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酒精暴露前1~4h经50~75μmol/L槲皮素干预效果最明显,LDH、AST、MDA和GSH、SOD、CAT水平分别较酒精组非常显著性降低和升高。结论:槲皮素可能通过减少GSH耗竭,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来保护大鼠原代肝细胞抗酒精性氧化损伤,保护作用呈剂量与时间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大鼠原代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与I型血红素氧化酶(HO-1)的关系。方法二步胶原酶技术分离培养大鼠原代肝细胞。分别在酒精染毒前、后及同时用50μmol/L槲皮素作用,作用结束后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细胞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槲皮素预作用同时加入HO-1抑制剂锌原卟啉Ⅸ(ZnPPⅨ),作用结束后测上述指标。结果酒精暴露前2 h经50μmol/L槲皮素干预,肝细胞LDH、AST和MDA水平较酒精组明显降低,GSH、SOD和CAT水平较酒精组明显升高;槲皮素预干预同时加ZnPPⅨ可抑制HO-1活性,LDH、AST和MDA水平较未加有明显升高,而GSH、SOD和CAT水平则明显降低。结论槲皮素预干预对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具有防护作用,其保护效应可能通过HO-1介导。  相似文献   

3.
急性乙醇暴露对人原代肝细胞血红素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性乙醇暴露对人原代肝细胞血红素氧化酶活力及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经体外灌流、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 ,观察乙醇对人原代肝细胞上清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的释放及谷胱甘肽 (GSH)含量的变化 ,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乙醇对人原代肝细胞血红素氧化酶活力及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急性乙醇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上清液中释放的AST增加 ,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此外 ,在 10 0mmol L乙醇 2 4h暴露下 ,肝细胞中的GSH明显降低 ,而HO 1酶活力在 0 5~ 12h之间明显升高 ,随后开始降低 ,且HO 1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与此一致。结论 HO 1酶活力的升高可能与乙醇暴露下人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非黄酮类的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有益的生物学效应。本研究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酒精导致的人原代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经体外灌流、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测定白藜芦醇20μmol/L对酒精致肝细胞LDH释放率的影响。人原代肝细胞给予不同受试物(100 mmol/L酒精,20μmol/L白藜芦醇,25μmol/L Znpp9(锌原卟啉Ⅸ:zinc protoporphyrin-IX))24h,观察HO-1酶活性变化,孵育上清液AST,LDH释放水平,肝细胞内MDA,GSH含量变化。结果白藜芦醇可显著升高酒精致肝细胞LDH释放率的EC50(从700 mmol/L上升至1050 mmol/L);白藜芦醇可使肝细胞HO-1酶活性明显增加,并可显著抑制酒精导致的肝细胞AST,LDH释放,降低肝细胞内MDA水平,提高GSH含量。但是HO-1抑制剂Znpp9却明显降低了白藜芦醇对酒精导致的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对酒精导致的人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其诱导的HO-1酶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酒精暴露对人原代肝细胞HO-1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 研究急性酒精暴露对人原代肝细胞 HO- 1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 经体外灌流、分离培养人原代肝细胞 ,观察酒精对人原代肝细胞上清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释放及 GSH含量的变化 ,用 RT- PCR方法检测酒精对人原代肝细胞 HO- 1 m RNA的表达。结果 : 急性酒精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上清液中释放的 AST增加 ,并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 ;此外 ,在 1 0 0 mmol/L乙醇 2 4 h暴露下 ,肝细胞中的 GSH明显降低 ,HO- 1 m RNA表达开始明显增加 ,3~ 9h之间达到最高峰 ,随后开始降低。结论 : 在 2 5~ 1 0 0 mmol/L范围内 ,急性酒精暴露导致人原代肝细胞明显的氧化损伤 ,且影响 HO- 1 m RNA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苯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的氧化损伤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NRK-52e细胞暴露于30、60、90、120μmol/L的乙苯24 h后,观察NRK-52e细胞形态和存活情况,用MTT法测定NRK-52e细胞的存活率,检测NRK-52e细胞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力变化,并应用PI荧光活性染色检测乙苯致NRK-52e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30 μmol/L染毒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形态学改变无明显差异,60 μmol/L及90 μmol/L染毒剂量组细胞轮廓逐渐清晰,细胞折光度增强,细胞逐渐变小变圆,皱缩成球形,部分细胞破裂;120μmol/L染毒剂量组细胞大量死亡,悬浮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60μmol/L、90 μmol/L及120μmol/L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及SOD活力、GSH含量、CAT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0 μmol/L及120 μmol/L剂量组细胞内MDA含量及GSH-Px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苯可能通过降低NRK-52e细胞内CAT、GSH-Px和SOD的酶活力及GSH含量引起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槲皮素诱导Ⅰ型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1,HO-1)及其代谢产物胆红素对肝细胞酒精性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二步胶原酶灌注技术分离培养SD大鼠原代肝细胞,在孵以200 mmol乙醇建立酒精性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同时,加入槲皮素(100μmol)、hemin(20μmol)等及不同剂量(2-100μmol)的胆红素干预24 h后,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及氧自由基(ROS)水平及培养基中总胆红素水平。结果槲皮素明显抑制了乙醇孵育后细胞MDA和ROS水平的升高,有效维持了细胞内GSH水平和SOD活力;加入外源性胆红素也显示出相同的保护效应,且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锌原卟啉IX(ZnPP-IX)则明显抑制了上述槲皮素的保护效应。结论槲皮素诱导HO-1对酒精所致大鼠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HO-1的代谢产物之一胆红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牛黄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在0、0.1和0.5mmol/L间二硝基苯(m-DNB)诱导大鼠肝细胞氧化损伤的基础上,观察不同时间(0.5、2和5h)、不同剂量(0、5和10μmol/L)牛黄的抗氧化作用,测定大鼠肝细胞孵育系统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同时,观察10μmol/L牛黄预处理对m-DNB0、0.01、0.10、0.25、0.50、1.00和2.00mmol/L不同剂量组肝细胞悬液水平和m-DNB0、0.01、0.05、1.00mmol/L组肝细胞悬液OH·水平的影响。[结果]经牛黄处理后,大鼠肝细胞孵育系统MDA含量明显下降,GSH含量下降,GSH-Px活力升高。10μmol/L牛黄预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含m-DNB的肝细胞孵育系统中和OH·水平,水平分别由2.38、3.49、5.08、6.35、9.20、10.95μmol/L降为1.74、2.38、3.17、3.65、5.08和6.19μmol/L(P<0.05),而OH·水平由31.27、45.50和52.87mm降为20.60、26.30和30.6mm峰高(P<0.05)。[结论]牛黄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和GSH发生联合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氟对原代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暴露于20、40、80μg/ml氟化钠24h后,检测海马神经元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含量,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以及DNA损伤的情况.结果40、80μg/ml染毒组海马神经元内MDA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20、40、80 μg/ml染毒组GSH含量、GSH-Px活力低于对照组(P<0.05),80μg/ml染毒组SOD活力低于对照组(P<0.05).40、80μg/ml组细胞外LDH活力比对照组高(P<0.05).彗星Olive尾矩升高(P<0.01),相同剂量染氟组细胞内MDA含量与彗星Olive尾矩存在统计学的正相关关系(r=.895,P<0.05).结论氟可引起大鼠海马神经元氧化应激和DNA损伤,氧化应激可能在氟致DNA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小鼠淋巴瘤细胞(EL4)的毒作用及维生素E(VitE)对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用10、100、500、1 000 μmol/L DBP作用细胞24 h,并且VitE进行干预,检测细胞增殖、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DBP作用EL4细胞24 h,100~1 000 μmol/L DBP均能明显促进EL4细胞增殖.1 000 μmol/L DBP可明显升高EL4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及MDA含量.与1 000 μmol/L DBP组比较,50 μmol/L VitE能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LDH活力及MDA含量.结论 DBP使EL4细胞产生氧化损伤,这可能与DBP的免疫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