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医补肾活血方治应用于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补肾活血方。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骨代谢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医补肾活血方的应用能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归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骨密度、骨代谢、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右归丸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骨密度、骨代谢、脆性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骨密度水平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骨代谢指标中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均上升,尿Ca/Cr水平下降(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脆性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右归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骨代谢并减少脆性骨折的发生,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钙尔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汤,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镇痛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疼痛缓解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骨代谢生化指标B-ALP、BGP、DPD排泄率及TRACP5b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骨密度Ward’s及L1—4比治疗前明显升高,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Ward’s及L1—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不仅效果显著,镇痛有效率高,同时可改善患者骨代谢和骨密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三门峡骨科医院收治的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服用钙尔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中药补肾活血汤。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后两组骨密度指标(骨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代谢生化指标[25-(OH)-D3、TRACP-5b)改善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BGP、BALP、25-(OH)-D3和TRAP改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L1-4 (腰椎)、Torch (大粗隆)和Ward's (Ward's三角)区域骨密度增加水平也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服用补肾活血汤、钙尔奇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骨密度增加、纠正骨代谢,这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骨松强骨方治疗肾阳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阳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50例给予骨松强骨方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统计2组总体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候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实验组各项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β-CTX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T值和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强骨方可有效改善肾阳虚血瘀型骨质疏松患者疼痛、平衡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防止骨密度下降,抑制骨吸收,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率,且长期服用安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医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8例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中医补肾活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骨密度测量值高于对照组,骨代谢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肾活血方有利于改善患者骨质疏松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右归丸联合西药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脆性骨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给予西药钙尔奇D治疗,并对绝经女性加用罗盖全治疗;观察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右归丸治疗,疗程3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脆性骨折发生率及用药安全性,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新发脆性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治疗后的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腰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的B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血钙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右归丸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及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并可降低脆性骨折发生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中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原则,纳入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肾虚血瘀证型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分成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补肾活血中药法能有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_3咀嚼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变化、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拆除时间以及血清钙、血清磷、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G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381,P=0.01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拆除时间明显的长于观察组(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钙、血清磷、BALP、BGP水平比较,P 0.05。治疗后血清钙、血清磷、BALP、BG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骨质钙盐代谢的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骨松健骨方治疗肝肾阴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肾阴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服用骨松健骨方,对照组服用仙灵骨葆胶囊。观察治疗后两组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平衡能力评分、骨代谢生化指标BALP、β-CTX、骨密度、脆性骨折发生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18.8%,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显效率为16.7%,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两组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痛评分、中医临床症状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骨代谢:治疗组治疗后,BALP、β-CTX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BAL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骨密度及骨密度变化率:两组治疗前后腰椎BMD值、T值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脆性骨折发生率:两组治疗后骨折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发生率下降39.6%,对照组下降36.7%。治疗后两组骨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松健骨方治疗肝肾阴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平衡能力及中医临床症状,防止骨密度下降,降低骨转换率和脆性骨折发生率,疗效与仙灵骨葆胶囊相同。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分析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补肾活血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予以分组,各 30 例。对照组 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为 93.33 %,高于对照组的 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比较,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 患者的骨密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于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中医补肾活血方的实施可提高临床效果,使骨代谢指标得到改善, 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联合补肾活血法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后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96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阿法骨化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法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Salvati-Wilso评分)、骨代谢指标[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型胶原N末端肽(NTX)]、骨密度(股骨颈、腰椎正位、Wards三角区)的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骨折愈合率。结果 2组治疗后Harris评分、Salvati-Wilso评分、股骨颈骨密度水平、腰椎正位骨密度水平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BGP、BALP、CTX、NTX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法骨化醇联合补肾活血法能够调节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骨代谢紊乱,提高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髋关节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给予补肾活血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片70 mg,每周1次,碳酸钙D3片600 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腰椎(L1~L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Ⅰ型原胶交联C-末端肽(CTX),并检测安全性指标。治疗后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BGP、BAP、TRACP-5b、PINP、CTX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BGP、BA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补肾活血法能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改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有效调节骨转换代谢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维D钙咀嚼片并注射骨肽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补肾活血方剂。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以及骨密度、骨代谢指标。结果(1)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经X~2检验,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经t检验,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比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骨代谢各指标水平比较,经t检验,两组患者骨代谢各指标水平均比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代谢各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疗法治疗创伤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扩大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补肾活血汤联合钙尔奇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钙尔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汤联合钙尔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骨密度Ward’s和L1~L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绝经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补肾活血汤联合钙尔奇治疗法具有显著优势,具有镇痛效果,可改善骨密度和骨代谢,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选择西药加补肾活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疗程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疼痛程度(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及骨标志物。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增加(P0.05),疼痛明显改善(P0.05),ADL评分明显改善(P0.05),N端骨钙素(N-MID)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INP)水平明显降低(P0.05),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明确疗效,能增加骨密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联合碳酸钙D_3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碳酸钙D_3片和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方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包括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VAS均明显降低(P 0.05),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骨代谢指标PINP和CTX-Ⅰ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碳酸钙D_3片、阿仑膦酸钠片治疗骨老年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健脾活血补肾法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分析健脾活血补肾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健脾活血补肾方治疗组(38例)和阿仑膦酸钠片对照组(38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骨密度及骨代谢的生化标志物。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PT值都升高,治疗组有显著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MD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INP及S-CTX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健脾活血补肾方能较好的提高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有很好预防骨折作用,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医补肾活血祛瘀法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骨代谢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北大医疗鲁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诊治的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补肾活血祛瘀法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骨密度(BMD)及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Ⅰ型前胶原氨基N端前肽(PI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结果2组治疗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和VAS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L2~4段和左侧股骨颈BMD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L2~4段和左侧股骨颈BM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PINP、β-CTX和N-MI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医补肾活血祛瘀法联合西医疗法相较于单纯西医疗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疼痛程度、骨密度和骨代谢因子的改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补肾活血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随机性)对照组(D组)和观察组(G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法中药辨证治疗,以WHOQOL-BREF量表测评。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肾活血法治疗6个月后总评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肾活血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及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