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剂体系 ,通过对发展较成熟的烯烃氢甲酰化均相催化体系缺点的分析 ,引入近 2 0年来发展起来的水溶性膦配体和过渡性金属配位生成的水 /有机两相催化体系 ,对其催化机理、优点和最新发展动态进行了评述 ;最后重点介绍了负载水相催化体系的组成、优点、水溶性配体和已报道的此类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聚酯工业》2016,(1):14-17
采用双模板剂水热合成的HZSM-5分子筛为纳米多级孔分子筛,用超声的方法将金属M1和M2负载在分子筛上,负载后的催化剂催化甲醇制芳烃MTA反应,并对合成的HZSM-5分子筛和金属负载后的HZSM-5进行了XRD、TEN、BET、NH_3-TPD表征分析。研究表明:采用上述方法合成的催化剂催化MTA反应,在反应温度400℃,反应压力0.5 MPa,反应空速1.0h~(-1),产物中芳烃的选择性提高了16.8%。催化剂表征分析表明:采用双金属同时负载ZSM-5分子筛催化剂,金属粒子均匀分散在HZSM-5分子筛表面,分子筛双金属同时负载时,部分弱酸以及强酸性位都会向中强酸性位转变,催化剂的稳定性大大地提高了。  相似文献   

3.
国家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羰基合成(烯烃氢甲酰化反应)负载水相催化剂的创制”专题在攻关过程中创制了5套完整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物种,可经过中试,推进产业化。研究过程中在分子设计思想的指导下,预测了1-苯基二苯并膦(简称PDBP)是一个极好的羰基合成新配体,并成功合成出PDBP,将其磺化可制得PDBPDS二磺化产物。同时创制了负载水相催化剂制备工艺,并对均相、两相和多相氢甲酰化反应中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新型配体PDBP在羰基合成反应中在选择性和活性方面都优于三苯基膦,负载水相催化剂集中了均相反应和多相反应的优势,不但活性高、选择性好,而且有效地解决了铑流失的技术难题,证明了新配体和负载水相催化剂是极具开发前景的物种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单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与均相催化剂相当的活性,从实验上证明单原子可能成为沟通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的桥梁。论文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通过氢甲酰化由烯烃和合成气制备醛类精细化学品,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均相催化过程之一。近期,该团队成功合成出氧化锌纳米线负载的铑单原子催化剂,可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苯  相似文献   

5.
由于贵金属铑催化剂的成本、需求日益增加,提高铑催化剂在氢甲酰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显得尤为重要.且铑催化剂在氢甲酰化绿色串联催化工艺中,也可以直接将烯烃合成醇、胺、缩醛、α,β-不饱和醛等产物,串联催化工艺对提高铑的利用率、催化性能等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本文以铑催化剂为主线,重点综述了铑催化剂在氢甲酰化反应中...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铝基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253,通过将半导体光催化剂Ag I固载到MOF-253上合成不同摩尔比的Ag I/MOF-253复合材料,利用XRD、SEM、FT-IR、UV-Vis DRS和氮气物理吸附等对其进行表征。选取光催化降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Rh B)作为模型反应,研究了Ag I/MOF-253作催化剂时,Ag I的负载量、双氧水浓度对可见光催化降解Rh B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g I和MOF-253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有重要影响,优化后的反应体系60 min内对Rh B的降解率可达96%;催化剂循环使用4次,降解效率仍保持在95%以上。通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探讨了影响该复合材料降解Rh B的光催化活性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聚烯烃主要通过第Ⅳ族金属催化剂进行配位聚合制备,单一位点催化剂一直为研发热点。该类催化剂通常被分为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茂金属催化剂,并逐渐由单金属催化剂发展成双金属催化剂。介绍了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茂金属催化剂的分类、结构特征以及配体结构对烯烃聚合性能和聚烯烃结构的影响。其中,茂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对称性对烯烃聚合影响较大,而后茂金属催化剂的配体取代基对烯烃聚合影响较大。建议加强后茂金属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并尽快应用到聚烯烃新材料产业化中。  相似文献   

8.
水/有机两相催化体系被成功应用于低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对于水溶性差的高碳烯烃,其氢甲酰化反应速度远远低于低碳烯烃.本文论述了近年来铑催化高碳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研究和开发进展,其新型配体和新催化体系的研究开发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涉及两相反应体系中的水溶性膦配体以及均相催化剂固相化、氟两相催化、非离子液体催化体系和超临界CO2中的氢甲酰化反应等几种新型反应体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金属(La、Co、Ce、Cr)改性的M-Rh/FePO4催化剂,考察不同催化剂在1-辛烯氢甲酰化中的反应性能;利用XRD、H2-TPR、XPS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剂对Rh/FePO4催化剂中金属Rh与载体FePO4改性效果不同,其中金属Cr的加入对Rh/FePO4催化性能的提高明显优于其他3种改性剂,同时,过多金属Cr的加入降低了催化性能。当金属Cr质量分数为0.1%时,可显著增强金属Rh与载体FePO4之间的相互作用,在1-辛烯氢甲酰化反应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可获得99.4%的转化率和92.8%的醛收率。催化剂经5次循环反应后仍保持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饱和浸渍法制备了γ-Al2O3负载的Pt单金属和Pt-Ni双金属催化剂,用固定床反应器评价了催化剂的甲基环己烷脱氢反应性能,以考察Ni对Pt/γ-Al2O3催化甲基环己烷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金属催化剂相比,Pt-Ni双金属催化剂具有更好的脱氢活性和稳定性。氢氧滴定分析结果表明加入Ni后Pt的分散性能变好,TEM分析表明加入Ni后金属颗粒尺寸变大,结合氢氧滴定与TEM数据,认为掺入Ni之后形成了Pt-Ni新的体系,此体系提高了催化剂表面上氢的结合能,最终提高了Pt-Ni双金属催化剂的脱氢活性和稳定性。此结果为开发适用于有机液体储氢材料脱氢的高效催化剂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以CeO_2作为载体,合成了含有更多金属活性位点的钴镍双金属催化剂,并用于催化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研究。为了深入探讨双金属催化剂中钴和镍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改变两种活性金属钴和镍的加入顺序,分别合成了Co-Ni/CeO_2、Ni-Co/CeO_2和Ni Co/CeO_2催化剂。与单金属催化剂对比,研究了Co的加入对镍基催化剂的影响,并确认了双金属催化剂中Co与Ni存在的状态和加入顺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芳  宋光富  陈华 《广州化工》2008,36(3):27-29
研究了负载型的高分散纳米贵金属催化剂和含钌的双金属催化剂对2-吡啶甲酸甲酯加氢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单金属催化剂Ru(5 %)/C对吡啶及其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用XRD、HRTEM和XPS对还原后的Ru/C催化剂表征,表明钌处于高分散零价态,其平均粒径小于5 nm.在50 ℃、5.0 MPa的条件下,催化2-吡啶甲酸甲酯,其加氢转化率达100 %,TOF达到了10.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采用不同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的贵金属Pt单金属及多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对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质。当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8 h时,催化剂9%Pt-5%Bi/C双金属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将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成二羟基丙酮。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采用不同方法合成了一系列的贵金属Pt单金属及多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它们对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质。当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8 h时,催化剂9%Pt-5%Bi/C双金属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将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成二羟基丙酮。  相似文献   

15.
催化氢甲酰化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回顾烯烃氢甲酰化60年来取得的成就,简要地概述了氢甲酰化反应催化体系的发展过程。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催化剂性能比较,分析了水溶性铑膦复合物催化剂成为低碳烯烃氢甲酰化首选催化剂的主要原因。阐述了现阶段甲酰化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指出新的水-有机两相催化多相催化技术将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志  孙国新 《山东化工》2011,40(10):25-29
用两种方法合成载体ZrO2,分别负载镍单金属和铜镍双金属制备催化剂,对其做CO催化,确定载体最佳制备方法。用最佳方法制备的载体负载铜镍金属做催化剂,考察催化剂焙烧温度和负载比例不同对CO催化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ZrO2为载体负载铜镍制备的催化剂其最佳焙烧温度为250℃,Zr与Cu和Ni的最佳物质的量比是10:8:4时,获得催化剂起始催化活性温度为22℃,169℃时C0的转化率达到50%,较好地实现了ZrO2负载铜镍在较低温度下对CO的催化。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一系列双金属Ni-Co/HZSM-5催化剂,考察反应温度和Ni与Co质量比对甲烷二氧化碳催化重整性能的影响。采用BET和H2-TPR表征催化剂的孔结构和还原性能,结果表明,负载的活性组分均匀分散在HZSM-5载体孔道内。Ni与Co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促进了Ni-Co/HZSM-5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单金属Co催化剂几乎对甲烷没有转化活性,双金属Ni-Co催化剂催化活性明显提高,Ni与Co质量比6∶4时,催化剂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单金属Ni催化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载体负载钌催化剂,并考察其催化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DA)液相加氢制备反-反异构PACM性能,重点研究了第二金属助剂协同催化对催化剂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金属Re后催化剂活性、选择性均有明显提升,最优的Ru∶Re金属负载比例为5∶1,此时反-反异构体含量低于20%,且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王宝  朱明远  代斌 《工业催化》2018,26(8):12-21
对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转化为二羟基丙酮的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负载型催化剂在不同条件下对产物选择性和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的作用机理。阐述了甘油催化氧化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从均相到非均相催化,从单金属到双金属负载催化,从金属到非金属催化,甘油氧化反应的研究不断在完善。研究发现用Bi改性的Pt负载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将甘油选择性催化氧化为二羟基丙酮,在最优条件下,可获得较高的甘油转化率和二羟基丙酮选择性,但催化剂稳定性较差,有待进一步提高。杂多酸催化剂以及非金属催化剂也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指出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将是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丁巍  郝元川  孙宇  沈健 《化工进展》2018,37(6):2249-2255
以硝酸铜为铜源,硝酸钴为钴源,对超稳分子筛(USY)进行单金属和双金属的改性,采用浸渍法制备一系列金属改性的USY分子筛催化剂,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表征分析。以乙苯氧化制苯乙酮为探针反应,在间歇式反应釜中催化氧化乙苯,考察金属负载量以及双金属改性对USY分子筛催化剂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钴对于铜在USY分子筛上的均匀分布以及活性中心铜对乙苯氧化的催化作用具有协同促进作用,当Co和Cu的负载量分别为5%和20%时,5% Co/20% Cu-USY(质量分数)催化剂对乙苯催化氧化反应的性能最优,其乙苯的转化率和苯乙酮的选择性分别达到29.8%和87.2%。催化剂重复使用4次后其活性和选择性无显著降低,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