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广州市2岁以下城市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选择8个社区共计1874例健康儿童,测量儿童的身高、体重,同时对儿童家庭状况、喂养史、父母受教育的程度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2岁以下城市儿童各年龄组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年龄组内男女之间比较身高、体重和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生长发育呈正态分布.但各个年龄组儿童的体重、身高(长)与2005年全国标准相比较,在较多的组别低于全国的标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别体重(WAZ)评价指标:低体重的检出率较低,各个年龄组男女童有0.74%~3.8%的WAZ小于-2,各个年龄组都有WAZ大于2的情况.年龄别身高(长)(HAZ)评价指标:各个年龄组男女童有0.68%~7.59%的HAZ小于-2的情况,1.85%~7.14%儿童的HAZ大于2.BMI在各年龄组男、女童呈正态分布,男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重、身长、BMI三项指标综合考虑能更客观反映该地区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
集居儿童保健是儿童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目前集居儿童的健康状况,我们对10641名集居儿童的体格发育状况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我省有代表性城市、农村地区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资料,制定城乡儿童体格发育标准,并对当前城乡儿童健康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初步了解和分析;为进一步搞好儿童保健工作,防治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1985年本协作组曾对我省城乡18831名七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获得的资料总结如下。调查方法一、调查范围:根据我省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水平,选择郑州、开封二市和登封、镇平、汝南、郸城、温县五县进行调查,以便城乡对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沧州市区3~6岁儿童体格发育现状.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沧州市3所幼儿园3~6岁1 100名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结果 2010年沧州市3~6岁儿童各年龄组体重、身高男童好于女童(P<0.01),生长发育水平高于2005年全国九市标准(P<0.01).结论 沧州市3~6岁儿童体格发育总体良好;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防治儿童营养过剩是今后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黄穗生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1):727-729
根据广州市1995年参加卫生部关于0 ̄7岁儿童生长发育调查资料,统计分析了各年龄段各项指数的规律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整体健康状况及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指标之一,妇幼保健工作水平的反映。为了解我省儿童死亡的原因,提高保健服务质量。改善儿童生存状况.从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我们对2001~2005年贵州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绵阳市城区255名0~12月婴儿体格发育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为制订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儿保门诊资料,对255名受检婴儿出生时、出生后1、2、3、4、5、6、8、10、12月龄的体重、身长、头围和坐高等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监测标准进行比较。结果:绵阳市城区255名婴儿平均出生体重与中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标准无差异,但在1~4月龄时体重偏低;5月龄后的各监测时点平均体重与九市水平相当。255名男女婴儿平均出生身长与九市标准无差异,但其后的各月龄段身长的均数都低于九市标准。男女婴1~2月龄的平均坐高和女婴1~10月龄的平均头围低于九市标准。结论:绵阳市城区婴儿出生时体重、身长发育较好,但1~12月龄身长发育偏慢。女婴1~10月龄头围发育较差。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78-1780
目的探讨中山市神湾镇7~12岁儿童生长发育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中山市神湾镇小学7~12岁儿童健康体检资料2514份,根据不同的年龄将儿童分为7、8、9、10、11、12岁组共计6个年龄组,将上述身高、体质量两项指标与WHO推荐美国专家卫生统计中心汇集的测量资料(1997年)、中国九大城市儿童体格生长数据(1995年)比较。结果 7、8、9、10、11、12岁组身高、体质量均值明显高于WHO推荐标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8、9、10、11、12岁组身高均值明显高于中国九大城市推荐标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岁年龄组同组男、女之间的身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岁年龄组同组男性儿童体质量明显高于女性儿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12岁年龄组同组男、女之间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市神湾镇7~12岁儿童身高与体质量均值高于WHO与中国九大城市推荐标准,建议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与评价时采用此标准作为中山市儿童生长发育参照人群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巨大儿的生长发育模式,为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昆山市1998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出生,出生体重≥4,000g的2,54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随访其体重、身长和头围等指标,并以足月正常体重儿(2,500g〈出生体重44,000g,37周≤胎龄〈42周)作为对照组;随访时间为:出生时、42d、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及36个月。结果巨大儿组各生长发育监测点的体重、身长、头围均值均大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但生长有向对照组回归的趋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42d时,巨大儿组身长及头围曲线出现增长峰值,反映了小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快速增长的基本规律;但体重曲线未出现峰值,说明在正常喂养情况下,宫内营养充足产生的巨大儿,高出生体重导致其体重增长速度呈小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的趋势。结论巨大儿因胎儿宫内过度生长,出生体重过重,.婴幼儿期的生长模式与正常出生体重儿有所差别,因此巨大儿应在婴幼儿期(特别是在婴儿期),加强正确的喂养指导,防止体重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以股骨头中心点至同侧髋臼最薄弱点之间连线为基线测量前后髋臼指数评价儿童髋关节前后髋臼的正常发育规律。方法 收集165名1个月~12岁正常儿童髋关节MRI资料,分别以股骨头中心点到同侧髋臼最薄弱点之间的连线为基线(方法1)和以双侧Y形软骨中点的连线为基线(方法2),测量前/后骨性髋臼指数(A/PBAI)和前/后软骨性髋臼指数(A/PCAI),观察2种方法、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测量上述指数的一致性,并分析以上指数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2种方法测量ABAI(ICC=0.832)的一致性好,测量ACAI(ICC=0.535)、PBAI(ICC=0.565)、PCAI(ICC=0.472)的一致性均较好。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测量髋臼指数的一致性均好(ICC均> 0.75)。ABAI、ACAI及PBAI与年龄呈负相关(r=-0.762、-0.475、-0.368,P均< 0.001),PCAI与年龄无明显相关(r=-0.190,P<0.005);4岁前,ABAI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小,4岁后逐步趋于平稳;ACAI及PBAI随年龄增长稍有降低;PCAI随年龄变化不明显。结论 以股骨头中心点至髋臼最薄弱点连线为基线测量前后骨性或软骨性髋臼指数,可准确评价髋关节前后髋臼的正常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鼾症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及腺样体切除术的治疗疗效。方法测量36例3~10岁鼾症患儿术前、术后6个月的身高、坐高、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进行多导睡眠检测;选取与其条件相当且无任何躯体及精神疾病的正常儿童36例作为对照组,同步测量身高、体重、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结果鼾症组患儿身高、坐高、血清生长激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鼾症组患儿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6个月后,再次测量患儿的身高、坐高、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呼吸障碍引起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应尽早干预。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对睡眠呼吸障碍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磁共振T2W快速梯度回波(FFE)序列进行多参数定量测量,观察正常小儿髋关节发育过程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163名6个月~12岁正常发育小儿髋关节进行MR扫描,测量反映股骨头覆盖率的指标,包括髋臼总覆盖角(TCA)、骨性髋臼覆盖角(ACA)、盂唇覆盖角(LCA),并测量反映髋臼窝宽度、深度和股骨头直径的指标,包括髋臼窝宽度(AW)、髋臼窝深度(AD)和股骨头直径(DFH),并分析以上指标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 ACA、LCA、AW、AD、DFH均与年龄呈明显相关。TCA在1岁以内与年龄有相关性,1岁以后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TCA与ACA及LCA均呈明显正相关,ACA与LCA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正常髋关节的发育是髋臼软骨增加、骨化比例增多、髋臼窝逐渐增大与加深、股骨头逐渐增大的过程。发育早期髋臼软骨及盂唇在维持髋关节承重及保持关节稳定性方面起重要作用。随年龄增大,骨性结构逐渐替代软骨结构的作用,髋臼与股骨头同步发育,髋关节结构始终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络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国内改良简易抚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经络抚触,2次/d,15 min/次.比较2组早产儿的体质量、身长、摄奶量、睡眠时间等指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质量、身长、摄入奶量、睡眠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胎粪排尽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国内改良简易抚触法基础上增加经络抚触对早产儿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早产患儿1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体重增长、头围增长以及身长增长分别为(23.9±6.1)g/d、(0.8±0.4)mm/d、(1.1±0.5)mm/d,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奶摄入量、呼吸道感染率、腹泻率及再住院率等生存质量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措施通过无缝隙衔接的护理干预方式,实现了早产儿由院内至家庭的延伸性护理,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极低出生体重(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早产儿校正月龄12个月内体重、身长、头围追赶生长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摘录2014年1月一2016年3月就诊于上海市 某妇婴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BICU)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VLBW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别与Fenton(2003)早产儿生长曲线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dm Prevention,CDC)足月儿生长曲线进行比较,探究VLBW早产儿校正月龄6个月及12个月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113例VLBW早产儿,其中106例随访至校正月龄3个月及以上。与早产儿及足月儿相比,VLBW早产儿的身长、体重、头围差 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校正月龄6个月时,VLBW男婴身长发育不良与住院时间长、开始经口喂养月龄大、全经口喂养月龄大、开始经口母乳喂养月龄大相关,其体重发育不理想与住院时间长、开始经口母乳喂 养月龄大相关(P<0.05)。校正月龄12个月时,VLBW女婴头围发育与母亲年龄和校正月龄6个月纯配方奶喂养有关,其体重发育不良与母亲年龄有关(P<0.05)。VLBW男婴头围发育不良与开始经口喂养及全经口喂养胎龄大有关,其身长发育不良与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有关(P<0.05)。结论 尽早过渡到全经口喂养,住院及随访期间母乳和早产儿配方奶混合喂养对VLBW早产儿体格生长起积极作用,提示患儿BICU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喂养指导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琳  周欢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4):1908-1910
目的了解绵阳地区学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收集绵阳市东辰小学6~12岁儿童共1 613例的体检资料,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评价,全部资料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中同年龄组城市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大部分年龄组儿童较2002年全国城市同年龄同性别儿童身高有所偏低、体质量偏高,生长发育不均衡;超体质量和肥胖现象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结论绵阳市东辰小学儿童应加强钙质的补充,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加强学校及家长关于幼儿及儿童时期的营养与健康知识的普及,促进儿童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两种不同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64例收住ICU的早产儿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第1天和第2天以5ml/(kg.d)的乳量喂养,第3天以15ml/(kg.d)的乳量喂养,72h后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实验组以30ml/(kg.d)的乳量逐日递增,对照组以20ml/(kg.d)的乳量逐日递增,直至达到完全肠内喂养量150ml/(kg.d)。喂养期间每天测量两组早产儿的体重,每周测量其身长、头围;矫正胎龄40周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实验组1月时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矫正胎龄40周时的NBNA总分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在行为能力、一般评估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30ml/(kg.d)的肠内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及智能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番禺区儿童全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州市番禺地区儿童铜、钙、镁、锌、铁5种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番禺地区儿童微量元素的合理补充和研究分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3476名儿童全血铜、钙、镁、锌、铁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将受检儿童按年龄分为5组:婴儿组(1—12个月,743例)、幼儿组(〉1~2岁,916例)、学龄前组(3—6岁,988例)、学龄期组(7~11岁,579例)、青春发育期组(12一18岁,250例)。每组按性别分成男、女2组。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儿童5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结果铜和镁2种微量元素的异常率较低,总缺乏率分别为1.5%和0.26%,总超标率分别为0.08%和0.06%;锌、铁2种微量元素的缺乏比较常见,总缺乏率分别为21.0%和19.7%;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缺乏率呈明显下降趋势;锌和铁的超标率分别为1.8%和0%;钙的总缺乏率为6.7%,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缺乏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总超标率为1.9%;镁、铁含量在学龄前期和青春发育期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63、2.172、2.822、4.537,P值均〈0.01),其他元素含量在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锌和铁含量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铜和钙含量呈下降趋势,镁的含量比较稳定。结论广州市番禺地区儿童全血锌、铁、钙的异常率较高,铜和镁的分布趋于合理,应加强对合理补充锌、铁、钙的保健指导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近年我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的流行趋势,为儿童非故意中毒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2004-2010年死因监测儿童非故意中毒的汇总数据,采用Excel 2010和SPSS 18.0软件对儿童非故意中毒的流行特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0年我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由1.32/10万降至1.10/10万。平均死亡率为(1.150.14)/10万,其中男童1.23/10万,女童1.06/10万。城市和农村平均死亡率分别为0.85/10万和1.29/10万;东、中、西部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67/10万、1.15/10万和1.69/10万。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的高发年龄依次为0~岁组、1~岁组和15~17岁组。结论 我国儿童非故意中毒死亡率呈下降趁势,但婴幼儿、农村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死亡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需制定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中毒控制策略,以减少儿童非故意中毒造成的疾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