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浓香型白酒发酵产生的黄浆水,富含有机酸、酯类等物质,可以收集并单独蒸馏、制备酯化液、串蒸或循环回窖等。应用灌窖、淋窖等方式,将酯化液应用于固态发酵过程中,有促进酒精酯化的作用。探讨了一种浓香型白酒酿酒用淋窖试验装置的设计与应用,该装置主要包括淋窖装置、黄浆水抽提装置等部分,其主要构件采用不锈钢材料,设备利用率高,尤其适用于酯化液应用于浓香型白酒酿酒生产的淋窖操作,或是黄浆水的抽提、循环回窖等操作。结果表明,该装置的应用可以避免淋窖操作过程中窖池封池泥的开挖,有利于酒醅的密封厌氧发酵,对酒醅的正常酒精发酵影响不大,对特优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酿酒黄浆水及酒尾中有机酸类、醇类等有益成分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浅谈黄浆水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培芳  李冰  夏秀梅  张敏 《酿酒科技》2006,(8):108-109,115
黄浆水是浓香型曲酒发酵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醇、醛、酸、酯等香味物质,还含有糖分、固形物及经长期驯化的己酸菌、丁酸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处理后可用来改善白酒风味,提高酒质;可应用酯化技术生产酯化液,酯化液直接蒸馏后用于生产新型白酒,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或串蒸糟醅提高优级品率;应用于窖泥的培养,提高窖泥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浆水是浓香型曲酒发酵的副产物,含有丰富的醇、酯等香味物质,还含有糖分、固形物及有益微生物.利用黄浆水修饰新型白酒酒质,采用高温堆积发酵工艺生产浓香型大曲酒.结果表明,效果明显,增加了白酒中的香味成分,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李金锋 《酿酒》2007,34(2):33-34
黄浆水是浓香型曲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富含酸、酯、醇、醛等酒类所需香味成份.经简单处理或蒸馏或制成酯化液而后应用于中低档白酒的勾调,不仅变废为宝,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酒质提高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生产成本,直接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采用建立的酿造用水数学模型生产浓香型白酒,对发酵过程中糟醅的温度、水分、淀粉、糖分、酸度、酒精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出窖母糟和黄水进行感官质量鉴定;测定实验窖的出酒率,品评酒质。结果表明,所建数学模型适用浓香型白酒生产。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目前浓香型白酒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在"产酒与生香剥离发酵"理论基础上,论述了以整粒高粱为原料,冷却热水浸泡并单独蒸煮高粱,出窖大曲酒醅单独蒸馏取酒、大曲母糟晾堂堆积培菌、整粒高粱小曲晾堂培菌糖化并入地窖产酒发酵,产酒糟醅与二次培菌母糟拌和入泥窖完成生香发酵"为工艺特点的新型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探索浓香型白酒甑桶醅层高度及结构的设计对蒸馏效率及酒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位质量糟醅的蒸馏效率随醅层高度的增加逐渐升高。醅层高度相同时,小直径的甑桶蒸馏效率高于大直径甑桶;甑桶的高径比较大时有利于强化蒸馏,符合增己降乳的原则,可有效提高蒸馏效率与酒质。  相似文献   

8.
依据清香型白酒生产发酵期短、产酒量大和浓香型白酒老窖泥生香强等特点,利用浓香型白酒窖口平面以上的酿造空间,进行清香型白酒的生产,并将生产的清香型酒回酒到原窖浓香型糟醅继续酯化发酵;在不增加酿造车间的前提下,提高整口窖池的白酒总产量和优质酒比率。  相似文献   

9.
浓香型白酒生产原来是利用大曲作为糖化发酵剂的,即大曲工艺、制酒工艺、泥窖、贮存勾兑四位一体才能生产出好的浓香型白酒。泸州老窖是浓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至今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人们根据窖令长酒质好的特点,又推论千年老窖万年香糟才能出好酒(指浓香型白酒);这是有着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经过多轮次发酵后,窖泥内的微生物区系较为复杂,而酒醅内由于多种微生物的作用,积累了大量的香味前体物质,所以酿制的酒质量高。特别是经过一些老一辈科学家们对大曲和窖泥进行反复多次的微生物分离试验,逐渐揭开了大曲浓香型白酒生产的秘密。由于白酒生产科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浓香型白酒生产是以泥窖为发酵载体,窖池中的酒醅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各种微生物以及酶的作用,进行复杂的能量代谢,最终将淀粉类大分子物质转化为酒精和各种香味物质,形成了浓香型白酒独特的风格。以浓香型白酒为出发点,论述了近年来人们对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理化指标、香味物质的研究状况,并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利用窖池长、短发酵周期的底醅,结合酒甑蒸馏提香特点,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应用双轮底醅、普通底醅结合窖池中、上层酒醅的串蒸工艺,合理配醅串蒸;以充分利用酒醅中的风味物质,提高原酒特优率,同时探究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与质量特征。结果表明,双轮底醅串蒸工艺在稳定出酒率的基础上,能有效提高原酒中特征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原酒特优率平均提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良的NA培养基分离、筛选,从多粮浓香型酒厂内的空气、曲药、糟醅、窖泥中分离得到82株细菌,其中优势细菌24株,占分离所得细菌总数的29.27%。入窖糟醅中细菌种类及数量最多,曲药中芽孢细菌最多,可产淀粉酶的细菌在生产环境中分布最广,表明细菌种类及数量的分布与白酒生产以及酒体的风格形成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解析宜宾多粮浓香型白酒酒体独特风格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我厂生产芝麻香白酒的由来 70年代初,我厂对发酵期较长的酒醅进行分层蒸馏时,发现窖池上部酒醅所产酒与下部酒醅产酒的香气、口味、风格截然不同,便单独贮存,两  相似文献   

14.
白酒发酵过程中封窖泥的运用既能给窖池提供厌氧环境,为后期无氧产酒产酯提供条件,又隔绝了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发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传统浓香型白酒采用一定厚度封窖泥封窖,操作要求高,开窖时糟醅易混入封窖泥降低封窖泥的密封性,封窖泥水易渗入糟醅影响产酒质量,生产过程中糟醅及封窖泥混合废弃物较多,窖池工将其清理干净费时费力。本研究探索在封窖泥和糟醅之间新增物理隔离层,结果表明,此封窖方式封窖密闭性更高;增加塑料薄膜封窖对窖池升温无负面影响,更有利于冬季入窖窖池升温;增加塑料薄膜封窖的窖池产量分别高于使用原有封窖方式的窖池10.1%和29.59%,增加塑料薄膜封窖对产量无负面影响;使用塑料薄膜封窖窖池产酒中DEP、DEHP、DINP均未超企业内部标准,该物理隔离材料可以使用。该研究为后期新封窖方式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研究针对度夏后的浓香型窖池底部酒醅进行堆积放置,自然接触空气,氧化糟醅,设定不同时间,然后进行蒸馏,发现放置24h后的酒醅蒸馏后酒质明显提高,且清蒸后的糟醅活力较好,可以作为下轮次面糟使用。  相似文献   

16.
浓香型白酒压排期发酵时间较长,带来酒醅酸度大、活性低等因素不利于转排发酵,影响出酒率与酒质等,压排前后各一排的生产尤为重要。通过对压排前、压排、转排等的工艺分析,合理调整各阶段的配醅、调醅、入池参数、窖池养护等工艺细节,以期实现降温、控酸、合理调控酒醅活性、产质量稳定等目的。结果表明,对工艺细节的合理调整可实现出酒率与酒质的稳定与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浓香型大曲酒酿造过程中,窖内酒酷的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下层糟酷的酒质优于中层,而中层糟酷的酒质又优于上层。为此对造成浓香型大曲酒酿造过程中窖内上、中、下三层酒酿中酒质差异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改进上层糟酷酒质的方法。1.上层糟醅酒质差的原因害记是酿酒微生物栖息的主要场所,与酿酒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窖龄越长,所产酒质越好。在答他形成初期(尤指人工培窖),客池各部位鲁记的质量差异不大。但是随着窖龄的增长,窖内微生物种群的演变、不同容的窖泥和同客不同部位窖记的理化特性、微生物种群和数量逐步产…  相似文献   

18.
宋瑞滨  邵泽良  宋军  周艳 《酿酒》2020,47(1):105-112
以多粮浓香型白酒连续超长发酵期窖池为研究对象,通过微生态平衡理论,先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3年时间对生产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再利用3年时间324口窖池做实践应用,并结合窖池窖泥、糟醅不同层次、不同轮次理化指标变化,综合产酒、酒质对比分析,经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研究表明:通过延长发酵期,突破产酒与酒质的矛盾,为进一步满足公司酒体设计要求,稳步提高基酒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初步探讨连续超长发酵周期生产浓香型酒的发酵机理,及开展更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谢国排 《酿酒》2010,37(1):53-54
黄浆水为棕黄色、粘稠混合物。因其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故黄浆水的综合利用大有可为。黄浆水在简单处理后进行勾调酒、黄浆水在强化窖泥保养、利用黄浆水中的大量有机酸生产饮料、黄浆水沼气发酵、利用黄浆水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利用黄浆水制作人工窖泥、利用黄浆水生产酯化液、利用黄浆水强化粮醅发酵、己酸菌液驯化培养以及利用黄浆水制作香醅等方面均可开展应用,上面的应用全面体现黄浆水的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要提高浓香型白酒的优质品率,首先要使用高质量的大曲,适当提高制曲温度,接入经筛选扩大培养的多种微生物强化制曲,做好大曲的培养、管理工作。其次,要提高窖泥质量。窖池是浓香型白酒生产的基础,窖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酒质的优劣,要加强对窖池的养护,保证窖池的良好状态。第三,生产工艺操作技术是保证浓香型白酒质量的关键,要严格遵循所规定的入池条件及蒸馏操作规程等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