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头颈部非霍奇金淋巴瘤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鼻腔及鼻窦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5 4例鼻腔及鼻窦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5 4例临床表现各异 ,缺乏特征性表现 ,首次诊断易误诊 ,5 4例均经病理诊断确诊。结论 :鼻腔及鼻窦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复杂 ,缺乏特征性 ,早期易误诊 ,病理检查是其重要检查手段 ,提高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反复活检及病理诊断有利于本病的确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采用放化疗联合的治疗方法 ,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杨凤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10):1138-113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内窥镜对早期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0例临床诊断为早期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行PPD试验、痰液抗酸杆菌染色、胸部X光、CT、支气管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120例临床诊断为早期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临床表现+PPD试验、临床表现+痰液抗酸杆菌染色、胸部X光、CT、支气管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内膜结核者,分别为52、58、54、62、84、106例。支气管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病理检查与临床表现+痰液抗酸杆菌染色、临床表现+PPD试验、胸部X光、CT检查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内窥镜检查和支气管内膜活检,是诊断早期支气管内结核最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附9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劲  李振新  董强  韩翔 《安徽医学》2003,24(3):32-35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 (PACNS)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 9例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血管造影、病理活检以及治疗转归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其特点。结果 PACNS患者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病程可以为进展性或缓解复发交替 ,临床表现以头痛、智能减退、偏瘫及癫痫样发作为主。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MRI以大脑半球长T1长T2 信号的类圆形病变为主 ,多无占位效应 ,可见强化。病理检查以淋巴细胞性血管炎为主。 80 %患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 6个月 ,病情控制预后良好。结论 PACNS临床表现多样 ,通过临床、影像学以及病理活检等联合应用可进行生前诊断。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可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晶  冯学亮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085-108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1 2例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患者进行肾组织活检 ,总结并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症状、各项检查及肾脏病理特点。结果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病例 ,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鼻塞伴脓性分泌物、咳嗽、咯血、胸痛、关节肿痛、肺部浸润、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减退等多器官病变。肾活检可见小血管壁节段性纤维素样坏死 ,新月性肾炎多见 ,并伴肉芽肿形成 ,炎细胞浸润及肾小球硬化。免疫荧光无或微量免疫球蛋白及 C3 沉积。ANCA试验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抗PR3 或 MPO是 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敏感和特异性诊断工具。治疗均选用糖皮质激素联用细胞毒药物或骁悉 ,部分患者同时给予透析治疗 ,治疗总有效率达 83 .3 %。结论 :原发性小血管炎好发于中老年男性 ,临床表现多样 ,肾损害多严重。ANCA试验及肾活检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积级治疗本病 ,大部分患者可缓解  相似文献   

5.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13例临床及肾脏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临床及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符合ChapelHill标准的MPA病例,5例行肾活检。结果:1本组主要临床表现:发热(92.3%),13例均有蛋白尿(92.3%)、血尿(92.3%)和肾功能不全(76.9%);肺内浸润(53.8%)、胸膜病变(38.5%)、肺泡出血(23.1%)和肺间质纤维化(23.1%);腹痛(30.8%)和胃肠管出血(23.1%);皮疹(38.5%),周围神经炎(30.8%),关节痛(23.1%),肌痛(15.4%)和睾丸痛(15.4%)。1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均为核周型-ANCA(P-ANCA)和髓过氧化物酶-ANCA(MPO-ANCA)。2肾脏病理学检查可见新月体形成、间质浸润和小血管炎,常并发球性硬化、系膜增生和间质小管纤维化;免疫荧光多无或寡免疫球蛋白沉积。结论:MPA是一系统性疾病,主要侵犯小血管,可广泛累及肾脏、肺脏、胃肠管、皮肤等,其中肾脏及肺脏受累较突出。常有P-ANCA(MPO-ANCA)阳性。典型肾脏病理改变寡免疫复合物新月体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确诊的26例韦格纳肉芽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中男12例,女14例,发病年龄21~74岁,中位年龄45.3岁。发病至确诊时间为3~48周。首发症状以累及鼻部最多11例(42.3%),临床表现以发热最多17例(65.4%),其次为鼻部症状15例(57.7%),肺部症状14例(53.8%)。2个器官受累3例(11.5%),3个器官受累5例(19.2%),3个以上器官受累18例(69.3%)。24例(92.3%)患者通过病理活检确诊,不同组织病理表现皆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炎性细胞浸润性血管炎。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ANCA)阳性23例(88.5%),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2例(7.7%)。经糖皮质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好。结论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误诊。主要表现为多器官系统受累的症候群,以鼻部、肺脏及肾脏受累最多见,组织活检可确诊,cANCA阳性高度提示本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原发性小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例韦格纳肉芽肿患儿的临床、实验室资料、病理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韦格纳肉芽肿患儿临床上有多脏器损害、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贫血与肾功能损害不一致;肺内结节、空洞;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升高;ANCA阳性,为C-ANCA/PR;扁桃体活检可见肉芽肿样病变,经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治疗,临床表现完全恢复。结论:儿童韦格纳肉芽肿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与成人相似,对可疑患儿应及早进行ANCA检测和相应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认识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原发性系统性小血管炎 (简称ANCA相关小血管炎 )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 7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和肾脏活检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上表现为多系统非特异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损害 ,肾脏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之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阳性 ,贫血 ,血沉快 ,血γ -球蛋白升高 ;肾脏病理改变既有广泛的新月体形成 ,也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结论 儿童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病例不罕见 ,广泛开展ANCA检查及肾活检 ,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的认识.方法 临床诊治、随访1例有病理证实的PACNS病例,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PACN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有效.结论 当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能为其他疾病解释时,要通过脑脊液、影像学检查及脑活检综合判断有无PACNS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与宫颈常规四点活检在宫颈疾病中诊断的差异性。方法:对经妇科门诊检查有宫颈疾病,并行细胞学检查异常者550例患者行阴道镜定位下活检并同时取宫颈常规4点(3、6、9、12点)活检,均同时送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临床表现及患者要求行相应手术治疗,手术后切除组织再次送病理检查,将其病理结果与术前病理结果相对照来分析阴道镜下定位活检与宫颈常规四点活检在诊断宫颈疾病中的差异性与准确率。结果: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对慢性宫颈炎,CINⅠ、CINⅡ、CINⅢ(包括原位癌),浸润癌诊断的准确率>91.4%;宫颈常规四点活检对上述疾病诊断的准确率68%,P<0.001。结论:阴道镜定位下活检与宫颈常规四点活检在宫颈疾病诊断准确率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阴道镜定位下活检可取得首次较准确的组织病理诊断,对宫颈疾病特别是癌前病变、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显微型多血管炎(MPA)病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2009月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肾脏病研究所住院确诊的25例MPA病例。结果 MPA起病时常表现为发热、肌肉关节疼痛、乏力、体质量减轻等非特异症状,伴蛋白尿、血尿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MPA肾损害的病理类型主要是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或寡免疫性新月体性肾炎。及时给予免疫抑制治疗可以遏制甚至逆转病情。结论 MPA早期症状非特异,容易误诊,检查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指标,及时行肾活检有助于尽早明确诊断。若确诊为MPA,则应开始强有力的免疫抑制治疗,必要时行血浆置换,并仔细监测病情活动情况及药物毒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否则将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2.
阴道镜早期诊断宫颈癌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阴道镜检查的患者的阴道镜图像,与镜下活检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阴道镜检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总诊断符合率为93.70%(535/571),对癌前病变诊断率为93.88%(491/523),对浸润癌的诊断率为91.67%(44/48)。结论:阴道镜检查是早期诊断宫颈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肺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伴肺部损害的MP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部高分辨率CT(HRCT)、肺功能及病理活检。结果:20例肺部受累的MPA,常见肺部症状有咳嗽(占85%)、呼吸困难(占30%)、咳痰(占25%)和咯血(占20%)。95%(19/20)的患者血沉加快,55%(11/20)的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90%(18/20)的患者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0-ANCA)阳性,5%(1/20)的患者抗蛋白酶3抗体(PR3-ANCA)阳性,5%(1/20)的患者MPO—ANCA、PR3-ANCA均阴性。肺部HRCT表现有磨玻璃影、肺间质纤维化、斑片浸润影、胸腔积液和支气管扩张。结论:MPA常累及肺部,可以肺部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肺部受累的MPA临床表现及肺部HRCT影像学无明显特异性,及早予以ANCA检测及组织病理活检,以便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4.
微小肺脑膜瘤样结节(MPMN)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呼吸道疾病,多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需经支气管或经皮肺穿刺活检进行诊断。本文报告了1例老年男性患者,以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抗生素治疗无效,胸部CT发现右肺上叶后段块影提示肿瘤性病变,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为MPMN合并肺组织感染。同时对34例国内外关于MPMN病例的临床特点、病理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施肖红 《安徽医学》2006,27(5):384-386
目的提高对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的认识,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我院确诊的3例MPA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以肺部症状就诊,伴肾脏受累。结论M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大多具有多脏器受累的特点,易误诊,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对MPA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早期乳癌钼靶X线诊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琍 《齐鲁医学杂志》2002,17(3):195-196,207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钼靶X线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复读78例早期乳癌(临床T0期14例,T1期64例)钼靶摄片,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结果:78例早期乳癌中,表现为肿块影52例,肿块并泥沙样成簇细小钙化17例,无肿块影而仅表现为成簇细小钙化的隐匿性乳癌4例,非对称性的局限性密度增高3例,乳腺结构扭曲2例,诊断符合率92.31%。结论:成簇细小钙化及泥沙样钙化在早期乳癌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对于肿块界限较清但无包膜、非对称性的局部密度增高及乳腺结构扭曲者,应及时活检排除早期乳癌。  相似文献   

17.
临床与亚临床狼疮性肾炎病理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有临床表现的狼疮性肾炎 (LN)患者与临床、实验室无肾损害证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肾脏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分别将有临床表现的LN 34例 ,确诊SLE而血、尿检查无肾脏损害的亚临床LN 2 2例进行肾活检 ,观察两组肾脏病理改变。结果示两组肾小球病损率均为 10 0 % ,且WHO分型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 ,肾小管及间质损害两组发生率接近。提示SLE患者早期肾活检确定病理类型 ,及早诊断治疗亚临床LN对肾功能保护的一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回顾性分析3例颌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发生于颌骨的非霍奇金淋巴 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断方法。3例均发生于上颌骨,早期为无痛性包块,CT表现为溶骨性病变。2例行活 体标本检查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行上颌骨扩大切除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浆母细胞瘤。颌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 床及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行病变区组织活体标本检查术并病理检查可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9.
于跃怡  谢淑萍 《北京医学》2007,29(12):712-715
目的 探讨大脑胶质瘤病(GC)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高度怀疑大脑胶质瘤病的8例患者进行脑组织活检,将临床症状、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做对照研究.结果 8例患者有进行性加重的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并伴有智力与精神障碍、癫痫、偏瘫等症状;影像学显示双侧大脑半球对称性弥漫性病灶,灰白质均受累,占位效应不明显,无显著强化;病理证实为大脑胶质瘤病.结论 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结合可帮助诊断,最终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