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PS技术在大地测量、维护大地坐标系和进行全球板块运动或区域地壳形变监测中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在城市地面沉降监测方面,仍存在基准选取、系统参数对高程形变影响等问题。比较了平差过程中的不同基准模型,分析了各自的适用性,讨论了系统参数对平差结果的影响,得出附加系统参数和附有约束条件的网平差计算模型,最后对西安地区布设的GPS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监测网进行计算,比较了不同的平差方案,得出系统参数和不同基准模型对地面沉降数据处理的影响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数千个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基准坐标解算时面临的数据处理和整网平差难题,本文提出一种大规模GNSS基准站网坐标解算方法,从全球框架站点选取、基准站网子网划分、基站单日数据处理和全球整网平差计算4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对解算结果进行内符合和外符合精度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支持3000站以上的基准坐标解算,解算结果外符合精度南北和东西方向RMSE优于3mm,高程RMSE优于6mm,解算精度相比IGS(国际GNSS服务组织)各分析中心属于中上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盾构隧道下穿河流施工过程中河床变形难以采用水准仪、全站仪等传统方法监测的问题,作者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滹沱河工程为例,介绍了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静态观测方法在河床变形长期监测中的应用.首先,布置目标区域监测网,包括1台参考站和6台监测站;然后,对基准站稳定性进行评估,并解算各监测站位移时间序列;最后,根据监测站位移时间序列分析盾构施工影响下河床的变形规律.观测结果表明,该监测方法精度可达到亚毫米级,河床沉降开始于掌子面到达前3~4D(隧道外径),盾尾脱出时沉降速率达到最大值,后行线对地表横向水平位移的影响比先行线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4.
针对GNSS数据解算流程和GPS/BDS/GLONASS多系统网络RTK定位算法,利用C#、C++编程开发GNSS超快速网络RTK解算软件,该软件可在短时间内快速解算用户三维坐标。以地形复杂、主要为山区的广西河池为实验对象,选取广西8个CORS站作为基准站参与计算,采用超快速解算软件解算6个流动站3天不同观测时长的实测数据,并与TBC+COSA_GPS软件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流动站观测时长为30 min以内,超快速软件比TBC+COSA_GPS软件解算的坐标值与真值符合较好;当流动站观测时长达到45 min后,超快速软件的解算精度在平面上优于±3 cm,高程上优于±5 cm,但TBC+COSA_GPS软件在各观测时长的解算精度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斗星座的双频基线解算和模糊度固定方法研究,可实现中长基线的快速精密相对定位,提高GNSS在障碍环境下的应用能力。文章对17.2至55.8 km长度的4条基线的GNSS多星座实测数据进行了基线解算,从各基线观测数据中分别提取不同时段长度的观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基于单COMPASS星座、单GPS星座以及GPS/COMPASS组合星座的基线解算结果。结果表明:在基线观测时段长度达到60 min及以上的情况下,基于单COMPASS星座的基线解算结果与单GPS系统解算的结果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别,基线北/东/高分量的偏差大部分都小于2 cm,而在观测时段长度小于30 min的情况下,单COMPASS系统的基线解算精度低于GPS系统,基线北/东/高分量偏差达到分米级;在高卫星高度角条件(30°)下,单COMPASS系统解算的基线精度较单GPS系统低。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一个实例,介绍了同济大学研发的控制网平差软件GPS_NET在GPS控制网平差中的详细步骤。结合《GPS卫星定位规范》要求,对平差网的布设、观测、基线解算及精度评定作了清晰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就GPS就技术在某测区布设控制网的布网方案,施测方法,平差计算及精度分析做了详细的介绍,布网依照国家规范不仅考虑工程的需要也考虑到布网方案,布设了C级GPS控制网,实测仪器采用美国Ashtech公司产生Locus静态GPS接收机,观测作业严格按照GPS测量规程要求,平差计算按厂商提供的Solution软件进行基线平差,无约束平差,约束平差,得到WGS-84坐标,北京54坐标,并进行了必要的精度分析讨论,同时对高程拟合解算做了必要说明。  相似文献   

8.
钟差在GNSS应用中是十分重要的参数信息,包括卫星钟差和接收机钟差,其精度直接影响GNSS的服务水平.卫星钟差通常是利用I GS等GNSS组织的全球跟踪站的观测数据解算的.解算过程中,选择稳定的钟差基准可获得更准确的卫星钟差,进而正确反映卫星钟的性能,以及更好地对卫星钟差进行建模和预报.钟差基准通常选用具有高性能接收机钟的测站,因此,针对IGS测站的接收机钟进行性能分析,本项目评估了所有IGS测站的接收机钟性能,主要包括钟差的量级和时钟的短、长期稳定性.通过实验得出:IGS作为国际上知名的GNSS服务组织,其测站配备的接收机钟的钟差量级大部分优于1×10-7 s,占比约58.0%,且有74个测站的钟差量级在ns级;所有IGS测站配备的接收机钟的短期和长期稳定性均较高,大部分的短期(300 s)稳定性集中在1×10-12~1×10-11区间,优于1×10-12的数量占比约24.1%,而长期稳定性(天稳)优于1×10-13的测站数众多,占比约65.0%.基于评估结果,从众多高性能的接收机钟中,筛选出100多个能够作为钟差基准的测站,为GN S S服务端解算卫星钟差提供基准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紧水滩水电站平面变形控制网监测的实例,讨论并分析了水电站,平面监测网的布设、作业时采用的技术规格和外业观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与建议;同时,也对外业观测质量和监测网点精度作了评定。  相似文献   

10.
基于GPS天顶对流层延迟(ZTD)快速高精度解算在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性,采用非差精密单点定位(PPP)模糊度固定技术估计ZTD.选取国际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服务中心(IGS)提供的40个测站7d的GPS观测数据进行实验,研究1,2,3,4,6,12和24h时长PPP模糊度固定率以及模糊度固定或坐标紧约束对ZTD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4h模糊度固定率即达100%.以24h固定解ZTD为参考值,模糊度固定或坐标紧约束能明显提高ZTD估计精度.其中,4h固定解ZTD估计精度达1.4mm.因此,可选用4h时长观测数据进行PPP模糊度固定,快速获得高精度ZTD参数.另外,通过模拟小时数据缺失情况,验证了PPP模糊度固定技术能有效解决数据缺失后ZTD估计精度显著下降问题.研究成果可用于优化气象部门GNSS数据处理方法,为灾害性天气即时监测和临近预报提供及时准确的ZTD参数.  相似文献   

11.
借助于计算机实现人类专家的“复制”与“更新”,协助质量管理专家对企业质量手册的编制进行指导,对现有手册进行审核、评价的机理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电力系统图模一体化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系统图模一体化系统是电力系统分析、计算、设计、监控、管理等诸多应用系统实现图形可视化的基础.以Visual C 6.0为工具,以图形操作技术为基础、数据库为核心,完成了图模一体化系统,将绘图、分析计算与数据管理有机地合为一体,解决了长期以来3者分离的问题,为完整的电力图模一体化系统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学分制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构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分制条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当前大学生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突破口,是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的一种教育管理手段。文章主要探讨如何构建导师制,阐明了导师制在学分制管理制度下的重要性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行和完善导师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立体车库PLC控制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立体车库PLC控制系统的组成及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C—ADVISOR的实用性,我们设计了一个工具解释系统EXPLANATION。该解释系统采用预制文本法(prepared text)和执行追踪法(execution traces)对用户的提问给予解释,具有动态解释和静态解释两种功能。系统给出一种用户模型,能够针对用户的知识水平作出相应的解释。系统采用紧缩存贮技术,节省了大量的磁盘存贮空间。系统还设置一个数据库生成程序,为解释系统的建立、修改和维护提供方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μC/OS Ⅱ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移植到高性能 1 6位单片机 80C1 96KC上 ,选用两片MAXIM公司八通道同步十四位A/D转换芯片MAX1 2 5构成实时高速十六通道同步数据采集系统。以IntelCHMOS高性能 1 6位单片机 80C1 96KC为核心 (MCU) ,并选用Lat tice公司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扩展 64路数字量采集和输出 ,数据采集系统可通过RS 485通信总线与其它系统建立通讯。该系统能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对数据采集速度、精度、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 ,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装备体制及其评估的基本概念,分析了装备体制特性及评估要求,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提出了建立海军装备体制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步骤,形成了海军装备体制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其评估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主机入侵防御系统中系统访问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Windows系统下的系统关键资源实施增强访问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能够对系统关键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系统访问控制方法,采用Windows驱动程序技术和核心级系统调用截获与控制技术,对文件、注册表、进程等关键资源实施增强的访问控制.经实验表明,在Windows主机上安装本系统,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对文件、注册表、进程等系统关键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DSS系统和ERP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提出将DSS集成到ERP中及需注意的问题 ,并提出解决采用会话管理和数据仓库技术问题的办法 .  相似文献   

20.
提出构建虚拟班级的观点,在实施E-Class系统过程中,研究虚拟班级在新形势下对于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分析虚拟班级相对于传统班级的优势,提出构建虚拟班级应该重视以服务吸引学生、以内容教育学生这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