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兰武铁路二线穿越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东二干庄浪河渡槽时,对渡槽的结构稳定、槽墩及基础的抗震强度、地基的承载力形成不安全因素,通过加固渡槽的槽身、排架、基础,保证渡槽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贾河渡槽设计流量大、结构跨度大,单体槽身自重约3600t,其结构复杂程度与施工技术难度国内罕见。本文重点介绍了贾河渡槽槽身模板及模板支架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槽身混凝土与预应力施工技术,较系统地反映了贾河渡槽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供同行在同类工程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3.
有本渡槽为有本干渠跨山丹河的输水渡槽,建于1983年,运行30多年,经主要结构安全检测和复核计算,已无法安全运行,计划对渡槽工程进行改造。文章就渡槽槽身设计提出按原槽身断面重新浇筑C30钢筋混凝土薄壳槽身和采用焊接无压钢管槽身两个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提出了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4.
桦川县悦来灌区渡槽工程是全国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渡槽项目。该工程设计流量21.14 m3/s,总长3 688 m,槽身采用拉杆加肋矩形槽身形式,现已完成且质量优良,文章对其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结。  相似文献   

5.
陈志扬 《小水电》2009,(2):23-24
泉水溪渡槽槽身迎、背水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裂缝,且伸缩缝处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漏水现象,为确保渡槽安全。需对渡槽槽身、支墩裂缝成因进行分析并处理。图3幅,表1个。  相似文献   

6.
对桩基梁式多侧墙预应力大型渡槽工程,以槽身构件+槽身+支承槽墩+桩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体系可靠度计算模型,以南水北调中线洺河渡槽为例,计算了不同槽内水深、不同季节输水、不同抗力折减度及不同抗力变异度时,结构体系可靠指标及主要失效模式可靠指标。结果表明:随水深增大,体系可靠度及体系中槽身与桩基的可靠度降减十分明显,遇偶然因素作用引起抗力折减时也出现相似情况;而结构老化引起的体系可靠度降减较为平缓;不同季节输水时体系运行可靠度相差不大;当不考虑桩端承载力时,桩周抗滑稳定可靠度极低。  相似文献   

7.
湍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针对其长度大、流量大的特点,设计首先确定了槽身布置方式、渡槽长度及跨度,然后选定了双向预应力梁式渡槽为其结构形式。详述了渡槽结构计算分析结果和1∶1模型试验过程。分析表明,渡槽结构的计算方法选用基本正确,其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槽身基本处于全受压状态,工作状态良好。介绍了造槽机的施工方案及布置情况。  相似文献   

8.
柘林灌区总干渠一九七五年兴建了桃花垅、西园、大坪三座双悬臂结构的渡槽,设计流量约在25立米/秒以上,渡槽长度分别为248、158及778米,这三座渡槽,在施工中和竣工后,先后不同程度在槽身侧墙及底板部位发生多处裂缝。为了保证渡槽安全运行,19T6年将较为严重的西园、桃花垅两座渡槽的裂缝采用环氧树脂沙浆修补,修补情况简介如下。一、裂缝的发生和观察情况  相似文献   

9.
菩提寺矩形渡槽是四川省东风渠灌区的重要输水建筑物,其运行的安全性对灌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评估菩提寺矩形渡槽结构的安全状态,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渡槽进行静动力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不同运行工况下该渡槽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①在静动力各工况条件下,渡槽结构横槽向和顺槽向的位移均不大,综合位...  相似文献   

10.
以开口型渡槽为研究对象,应用housner理论,建立流固耦合力学模型,选择中周期地震波,施加于渡槽结构的X、Y、Z方向,运用ANSYS分析软件及结构动力分析的时程分析法,对渡槽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计算4种工况(空槽、中槽过水、两边槽过水、全部过水)下,渡槽结构各部件(槽身、槽墩、侧墙、底板)的位移响应。结果可知,槽身侧墙的横向抗震能力相对较低,是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控制因素;流固耦合作用下,渡槽的不同结构部位,其最不利的工作状况不同;水平向地震影响(无论是横槽向还是顺槽向)下,工况4最为不利;槽身横槽向地震位移远大于顺槽方向;水平向地震激励引起的渡槽地震响应,大于竖向激励引起的地震响应。  相似文献   

11.
在强震地区,特大型高架渡槽结构设计的主要困难是其抗震减震性能设计。本文首次提出渡槽槽身托举效率的概念,并且用托举效率来衡量大型渡槽槽身的抗震减震性能,即利用ANSYS软件,在保证过水面积相等、结构应力和挠度大致相同的前提下,比较了不同材料、不同截面形式、不同跨度下的渡槽槽身托举效率。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40 m跨预应力混凝土两槽独立式U型渡槽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洺河渡槽运行期温度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洺河渡槽槽身设计采用三槽一联大跨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渡槽接近正南北走向,夏季受太阳辐射影响,槽身侧墙表面升温较高,而太阳辐射对槽内水体的影响则不大,造成槽身结构内外较大温差,使槽身横向结构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文章对各种条件下的温度影响进行了分析,结合槽身结构耐久性要求,提出采用保温防水材料,消减太阳辐射升温的影响,使槽身迎水结构的设计满足一类全预应力的要求.并根据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对工程运行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从而保证结构的运行安全和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渡槽结构在运营过程中受到损伤后将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及耐久性。因此,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完整性和耐久性,需采用有效的手段对结构进行健康状态诊断。针对南水北调洺河渡槽12#—16#跨渡槽槽身混凝土出现空鼓、裂缝等情况,采用渡槽整体有限元模型,进行原有设计状态下的安全复核,复核结果为槽身内壁应力状态满足相关技术规定,外壁应力状态满足设计要求,有效地评估了渡槽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同时分析了渡槽结构安全状态,为后期管理单位的维修加固和运维管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考虑槽身与槽内水体流固耦合的渡槽地震反应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考虑槽身与槽内水体流固耦合的渡槽薄壁梁段单元的动力分析模型,计算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某渡槽结构的地震反应.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水位的上升,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增大;考虑槽身与槽内水体流固耦合时,渡槽结构的横向地震反应、伸缩缝相对折角小于不考虑流固耦合的情况,而槽身横截面绕轴线转角却大于不考虑流固耦合的情况,说明槽身与水体的相互耦合对渡槽结构地震反应影响显著.因此,在对渡槽结构进行地震反应计算时,应采用能考虑相应水位的渡槽流固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并计算渡槽在不同地震波激振下的地震反应才能综合反映渡槽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沙河渡槽采用梁式渡槽结构形式,上部槽身为预制U形双向预应力C50混凝土简支结构。工程开工后,预应力施工中锚索监测数据表明预应力损失值高于设计值,根据现场实测预应力损失及孔道摩阻对渡槽进行了结构复核,结果表明在槽身内壁局部出现拉应力,为确保渡槽安全运行,经过科研和设计单位的深入研究,对原预应力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调整,消除了槽身内壁拉应力。  相似文献   

16.
《人民黄河》2015,(8):126-128
为检验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沙河渡槽结构质量、安全情况,按照预定方案开展了全段渡槽充水试验工作。试验共发现槽身裂缝、止水缝、施工缝及螺栓孔四类质量问题造成的渡槽质量缺陷72处,总体上混凝土施工与止水安装质量较好,发现的质量缺陷不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对其进行混凝土灌浆和表面封闭处理后,渡槽结构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充水试验期间,对渡槽变形及应力应变进行了全面监测,最大挠度2.90 mm,最大沉降量18.72 mm,最大沉降差5.53mm;沙河渡槽预应力槽身结构在各工况下均处于受压状态,普通钢筋混凝土槽身结构应力应变均在允许范围内。充水试验证明,沙河渡槽整体结构安全稳定,在各设计工况下均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7.
桦川县悦来灌区渡槽工程采取灌注桩基础,直径1.0 m,单柱式钻孔桩,桩距12.5 m,深渡15~25 m,桩底均位于中砂层,槽身高3.32 m,槽身与底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保证该渡槽在施工、使用和运行中的安全,以及为渡槽的设计、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资料,对该渡槽的稳定性进行沉降观测。  相似文献   

18.
黄口堰水库灌区龙角上渡槽总长169 m,是1座矩形简支钢筋混凝土渡槽。在龙角上渡槽的设计中,对不同的断面型式进行了结构内力计算,以验证设计断面的合理性,并探讨了不同槽身断面、跨度对槽身抗裂性能、弯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大型渡槽流量大、跨度大等特点,对渡槽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南水北调泲河渡槽的工程实例,运用三维有限单元法对该渡槽的受力性能进行模拟,同时重点考虑预应力和温度荷载的影响,研究了渡槽槽身各部位控制断面的应力、变形分布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槽身截面设计和预应力筋布置方案合理,应力和位移均在允许范围内,满足抗裂和挠度要求。  相似文献   

20.
多厢互联预应力混凝土渡槽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渡槽流量大、荷载大、槽身过水断面大,普通梁式渡槽难以满足要求的特点,提出了新型矩型截面多厢互联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式渡槽.这种型式渡槽刚度大、承载能力大、跨越能力大,是一种适用于大流量输水渡槽的经济合理的新型结构。文中介绍了这种渡槽的结构设计方法,包括槽身跨度和横截面尺寸的确定原则;纵向、横向和竖向预应力钢筋及锚固体系的选择;按平面问题和按空间问题分析方法以及槽身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要求等内容.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渡槽空间受力效应明显,宜采用平面问题与空间问题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