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上海浦东软件园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正在打造世界级软件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园区建设蒸蒸日上 在北京人传统观念里上风上水的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西北端,坐落着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现在的园区建设蒸蒸日上。 2002年6月6日,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唐骏成为中关村软件园孵化器启动  相似文献   

3.
《软件世界》2004,(3):130-130
肩负着促进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的历史重任,作为首都“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的重点基地项目和北京市软件园群体的核心和龙头,为软件企业提供通讯快捷、设施完善、服务周到的产业环境,2000年中关村软件园应运而生。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自建设伊始就设立了“中国第一、国际一流”的软件园的目标。中关村软件园位于上风上水的北京市海淀区东北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西侧,南靠北大生物城,西临东北旺苗圃。周边金融、教育及交通环境十分便利。园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39公顷,绿化面积近60% ,容积率低,是一个健康环保的花园式…  相似文献   

4.
上海新闻     
《计算机》2000,(13)
迅速形成规模担当起国家队重任──浦东软件园区正式开园 本刊讯记者 石磊高峰 国家信息产业基地,中国两大软件园之一上海浦东软件园日前正式开业。111家企业已注册园区,33家企业正式入驻,1999年园区产值已达2.5亿人民币,实现扭亏为盈。2000年园区产值将确保5亿元人民币。 国家信息产业部副部长曲维枝、科技部副部长惠永正、外经贸部副部长张祥、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等领导出席开园典礼并讲话。曲维校副部长要求浦东软件园尽快开发出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软件产品并迅速形成产业规模,探索软件产业的产、学、研合…  相似文献   

5.
某软件园通过科技部评审,成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后,逐渐由环境建设向功能建设转移,以逐步在园内引进和建立软件产业发展体系。为了实行集中化、专业化、网络化的管理,该软件园早就建立了内部的网络,内有一套集视频、声讯、文字为一体的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和多台应用服务器。公司的日常业务都依靠内部强大的IT网络与各服务器的运行而实现,同时与Internet相连。园区的发展十分迅速,它需要一套能够满足园区发展的IT系统,要求其不但可以实现性能的升级还要能够实现VPN扩展的需要。园区网络管理员感叹到:“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型园区来说,建立网…  相似文献   

6.
下期要目     
为加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尽快形成支柱企业集团,国家科委近日在北京举行了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命名授牌仪式,首批获得命名的四家软件基地是“东太软件园”、“齐鲁软件园”、“西部软件园”和‘创智软件园”。 近年来,国际信息化进程发展迅速,计算机软件技术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软件产业成为高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国外公司纷纷涌入,抢占市场,更抢占人才,一些公司在国内建立了开发中心、研究机构,纷纷将国内优秀软件开发人员召之麾下。而美国贝尔实验室,更在  相似文献   

7.
位于六朝古都南京的江苏软件园创造了中国软件园建国史上罕见的百日速:第一个百日,江苏软件园完成了从园区首期物理建设到企业入驻;第二个百日,江苏软件园被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为十家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之一。虽然,现在就对江苏软件园的发展模式下任何结论都属未时过早,但是现象背后的事实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息化》2012,(5):70-70
近日,在哈尔滨举行的chinasourcing第三届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年会上,沈阳国际软件园以其领先的园区规划、工业软件研发为产业特色、完善的产业服务平台、区域价值潜力、产业集聚成熟度、低密生态庭院式园林景观等优势,荣获“2011年度产业最具发展潜力园区”奖。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正式命名的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榜首的中关村软件园,在我国软件产业上的战略定位不言自明。而作为最后一个落成的软件园区,中关村软件园则把目标瞄向了国际化。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公司张岩总经济师介绍说:“正在建设中的‘三库(软件构件库、开放式源代码库、工具库)四平台(公共软件开发平台、市场管理支撑平台、软件服务支撑平台和软件测试与评测平台)’技术支撑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了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企业提高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软件园、软件基地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迄今已有整整10年的历史。从90年代后期开始,软件产业发展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的重视,软件园、软件基地日渐增多。尤其是在国家《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18号文件出台之后,软件基地建设进入一个新的蓬勃发展时期,这主要体现在基地建设规模的扩大、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地方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强等方面。截至目前,全国经科技部火炬计划认定的软件园已达22个,这个数目实际也代表了国内所有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基地。除此之外,各地自建的小型软件园则为数众多,没有一个确切的数量统计。10年来,软件基地建设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与推动的作用,遍布各地的基地园区也已成为我国软件产业的一条特色风景线。然而,软件基地对近年来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贡献究竟有多大?相关的统计数据似乎可以提供足够的证明,但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对园区模式表示怀疑的意见。我们认为,这些意见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和理论依据,有必要引起整个业界的关注。人们迫切想知道的是——隐藏在软件基地兴盛景象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它的生命力从何而来?它的繁荣将维持多久?更主要的一点,它所代表的仅仅是一种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还是业界一  相似文献   

11.
地方资讯     
《软件世界》2011,(7):10-11
北京 打造国际化新型园区 中关村软件园自开展产业服务以来,便将目光瞄向“国际”:中关村软件园公司与园区骨干企业通过组建联盟和协会,与国际跨国机构如美国GARTER和印度NASSCOM合作,参与国际市场交流和市场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12.
第一部分中关村软件园基本情况中关村软件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中的一个以软件研发为中心的专业园。2001年7月被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联合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又被市政府列为首都重大创新工程的重点基地。园区建设的目标是为软件企业创造优良的办公环境和产业环境,为北京  相似文献   

13.
务实、创新与服务--企业成长的根本之路本刊记者禹田编者按: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国内目前已有7个大规模的软件园区。1998年11月15日,湖北省又成立了武汉天喻软件园和武汉华软软件园,各占地1000余亩。从此,湖北省的软件产业走上了一条规模发展之路。武...  相似文献   

14.
王年 《软件世界》2010,(2):28-29
北京作为中国软件之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位,这些与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和几大软件园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这些高新技术园区中,唯一位于京城南部,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交融为一体的就是北工大软件园。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福建的软件产业以其独有的方式成长并壮大着。福州软件园的建立,对福建软件产业发展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此记者采访了福州软件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晖,向他了解福州软件园今后的发展规划构想。  相似文献   

16.
珠海南方软件园是国家电子工业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和珠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建立的一个从事软件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园区,是国家电子工业的重点工程之一和国家软件产业三大基地之一,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占地30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17.
1997年5月23日,中国首批国家级四大软件产业基地在钓鱼台正式命名并授牌,由此也掀开了西部软件园崭新的历史篇章西部软件园隶属四川托普集团,坐落在成都市金牛区土桥开发区内,园区规划1000亩,将建成多平台,多环境,具有高数据通道的软件开发环境,并发挥三大基地的功能,即国民经济信息化重点行业应用软件的产业化开发基地、重点行  相似文献   

18.
刘亚杰 《软件世界》2010,(10):52-54
济南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泉水众多,因此又有“泉城”的美誉。然而,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济南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中也取得了众多成就,齐鲁软件园的飞速发展,成了“泉城”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泉城”的泉水叮咚作响,其中也应和着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优美旋律。齐鲁软件园是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是山东省的重点服务园区。自1995年成立以来,一直以“营造环境、拉动产业、促进发展、共同提高”的园区发展思路指导工作。截至2010年上半年,园区实现技工贸突破300亿元,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185亿元,  相似文献   

19.
《软件工程师》2008,(8):5-5
6月17日.东软软件园(大连河口园区)正式开园,该座可容纳1万名软件工程师的大型基地的投入使用,标志着东软进一步扩大国际离岸外包业务.建立全球软件和服务交付中心战略的落实。据了解,东软软件园(大连河口园区)于2006年11月9日在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奠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和完善,一期工程于2008年6月竣工并交付使用。该软件园占地面积为5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20.
中关村软件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中的一个以软件研发为中心的专业园。2001年7月被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联合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又被市政府列为首都重大创新工程的重点基地。园区建设的目标是为软件企业创造优良的办公环境和产业环境,为北京市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开发、实施、运营管理、培训、支持为一体的产业发展空间,凝聚一批大型骨干软件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