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就类鼻疽(melioidosis)的流行病学,诊断方法,免疫机理,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综述。为重视该病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2个类鼻疽菌的McAbs。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些McAb仅同类鼻疽菌反应,而与包括鼻疽菌在内的其它细菌不发生反应。应用其中的一个McAb—3Al,以ELISA抑制试验检测了49份鼻疽血清和16份类鼻疽血清,结果发现,McAb 3Al的类似抗体是类鼻疽血清的特异性抗体,以此可使两病的血清学诊断得到明确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对鼻疽杆菌M27株与类鼻疽杆菌H4、H103、H146、H152株超声波粉碎后的可溶性抗原作了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特异性MCAb 2D_4与所有实验菌株都有反应,在M27、H4、H103、H146、H152中都有1条分子量为107000的抗原蛋白带,为鼻疽杆菌和类鼻疽杆菌共同抗原带;而类鼻疽杆菌特异性McAb 3A_1只与类鼻疽杆菌H4、H103、H146、H152,分子量为28000的类鼻疽杆菌特异抗原带起反应,不与鼻疽杆菌的抗原带反应.尽管SDS—PAGE中显示M27与H4有多条分子量相同条带,但缺少3A_1对应的特异蛋白带.  相似文献   

4.
类鼻疽杆菌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类疽杆菌在不同温度,PH,湿度及不同类型土壤和水中的存活试验,类鼻疽杆菌与水、土壤分离菌的干扰试验,结果表明,类鼻疽杆菌对温度,湿度,紫外线较为敏感,而其他外界条件因素对其影响较小,对营养要求较低,因此该菌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自然中只要满足其基本需求即为广泛,长期生存而形成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5.
应用7个抗鼻疽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对17株鼻疽菌与29株类鼻疽菌的表面抗原作了初步分析。结果:(1) 鼻疽菌表面抗原的表达比较急定,大多数菌株趋于一种类型;(2)类鼻疽菌的表达变异性较大,用McAb 2A_5和1A_3可将其分成三个群,用McAb 1A_(10)和4D_4又能将其中的一群和二群再各分成二个亚群(1a、1b和2a、2b),(3)只有1a亚群与鼻疽菌表面抗原的表达类型交叉(占13.85%),因而使类鼻疽菌与鼻疽菌的鉴别率可达到86.15%。  相似文献   

6.
7.
人多形核白细胞杀灭类鼻疽杆菌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类鼻疽杆菌纯培养物加入入脱纤血液中,置37℃水浴中模仿菌血症条件,分离含菌多形核白细胞(PMN)并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细菌吞入期其形态完整,吞噬全和菌体大小一致,随着杀灭功能的进行,天噬体变得很大,其内的细菌呈松散状,形态结构发生很大改变,可杀灭作用的后期,于吞噬全内仅见残留的细菌碎片,由此说明,健康入PMN非但不是类鼻疽杆菌潜藏的场所,而且能将其杀灭。  相似文献   

8.
类鼻疽快速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实验感染类鼻疽杆菌的豚鼠,以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证实,类鼻疽杆菌外毒素抗体于感染后4d即可测得,16~32d达高峰;而类鼻疽杆菌脂多糖抗体出现较慢,但维持时间长。用测定外毒素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对7例细菌分离阳性患者进行测试,以血清滴度≥1∶80为临界值,其敏感性达100%;对708名健康者测试,其特异性达99%。在疫区,从感染性疾病中检出类鼻疽患者,测定外毒素抗体的间接血凝试验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类鼻疽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本病的病原体为类鼻疽假单胞菌.动物感染类鼻疽假单胞菌后大多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剖检时见肺及所属淋巴结有多发性脓肿病灶.本病的疫源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地球赤道南北各20℃的纬度圈处)之间的地区,我国1975年首次在海南岛发现本病,近年来发现其分布地更加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动物类鼻疽的流行、临床特征(猪、绵羊、山羊、牛和犬)、实验室诊断方法及其防治措施.另外,本文也简要介绍了人类鼻疽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鼻疽是由鼻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而且又可能被用来制各生物战剂,因此,对它的研究十分必要。然而,由于过去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在鼻疽杆菌免疫学研究方面一直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在生物学各研究领域中广泛应用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该技术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具有高纯度、高特异性等  相似文献   

11.
弓形虫为人兽共患性寄生原虫,是一类重要的水源性和食源性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寄生虫,能够感染几乎所有的温血动物,是引起人和动物流产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弓形虫病世界五大洲各地均有报道,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论文对弓形虫病的病原体、流行病学、危害、诊断和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为弓形虫病的相关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尼帕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尼帕病毒病是由副黏病毒科中的尼帕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它是严重危害人类与养猪业等的一种较新的重要病原。文章综述了该病主要病原学特征包括病毒的特性和功能蛋白,分析讨论了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畜的易感性,以及人、猪、犬和猫感染后的病理变化简单描述了其致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和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犬瘟热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犬通过眼、鼻分泌物、唾液、尿和粪便排出病毒,污染饲料、水源及用具等,经消化道感染其他易感动物.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偶尔也可见到胎盘感染,引起流产和死胎.康复犬尿液中也长期带毒.一旦发生CD,除早期应用抗血清及对症疗法有效外,中晚期病例多预后不良,因此,必须依靠免疫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文章对其流行病学、发病机理、机体免疫和免疫程序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对犬瘟热的免疫类型、疫苗种类以及免疫程序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新发的病毒性传染病,以产蛋鸭产蛋量严重下降和雏鸭或育成鸭出现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自从2010年首次暴发以来,鸭坦布苏病毒给我国养鸭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天然免疫应答以及病毒的诊断与防控等方面对DTMUV进行综述,为今后该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病原微生物荚膜多糖的生物学功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细菌、支原体、部分真菌等菌体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荚膜多糖有助于菌体抵抗干燥和低温等不利环境,并通过在菌体表面形成物理屏障阻碍宿主补体的杀伤与吞噬作用.在长期多种应激-压力环境下,病原菌已进化出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并促进宿主感染;在非病原微...  相似文献   

16.
犬细小病毒病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犬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综合征。本病全年均有发生,但相对集中在2月~6月份,2月龄~4月龄幼犬易感性最强。病毒主要随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进入机体引起发病。有些病犬康复后,仍可长期通过粪便排毒,成为本病的重要隐性传染源。一旦发生CPV感染,除早期应用抗血清及对症疗法有效外,无其他特效疗法,中晚期病例多预后不良,因此,必须依靠免疫预防控制该病的发生。本病的预防办法主要是定期进行免疫接种,接种途径主要是肌肉注射。免疫预防要取得满意效果,平时就必须严格执行防疫措施,但免疫的程序与时机等因素都会影响免疫效果。文章就以上内容对犬细小病毒感染免疫预防研究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犬冠状病毒(canine coronavirus,CCoV)是导致犬胃肠道疾病的常见病原,与其他肠道病原共同感染时犬死亡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养犬业的健康发展。快速、灵敏和特异的诊断技术对该病的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临床诊断外,常见的CCoV实验室诊断技术主要有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及血清学诊断技术,然而这些技术往往耗时长且工作量较大,分子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普通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纳米PCR等检测方法,这些诊断技术在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上有极大提高,诊断效率也显著提高。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诊断技术与新型材料研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检测方法应运而生,纳米金、核酸探针、芯片技术及纳米生物传感器等技术更加敏感、便捷、高效且都具有制备试剂盒的可能性,从而在诊断上具有简洁性和普适性。文章将针对CCoV的诊断技术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CCoV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鸡马立克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马立克病是由马立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通常以外周神经和包括虹膜和皮肤在内的其他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目前,仍然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疫苗虽然可以预防马立克病的发生,但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常常导致本病的局部暴发.论文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猪囊尾蚴病病原入侵与免疫机理以及免疫预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囊尾蚴病是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其病原是复杂的真核生物,有猪带绦虫成虫、六钩蚴、囊尾蚴等多个发育阶段,在人猪之间循环感染寄生发育。目前国内外已在病原和宿主个体、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猪囊尾蚴入侵与免疫、免疫与免疫逃避以及免疫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初步明确了虫体的组成成分与结构形态以及发育形式,与病原入侵和免疫的关系,为免疫预防控制,特别是分子免疫预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要完全控制和消灭该病,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