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模拟胃肠消化模型研究食物基质对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茶多酚模拟胃消化比较,添加牛奶、糊化淀粉和食用油后,茶多酚含量分别降低21.7%、15.0%和3.3%,白砂糖或柠檬酸的添加对其含量无明显影响。添加柠檬酸后,茶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DPPH·)能力显著增强,清除ABTS自由基(ABTS+·)能力显著降低,总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变化;添加白砂糖后其清除ABTS+·能力显著降低,其他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变化;添加糊化淀粉或牛奶后,其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添加食用油后其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变化。与茶多酚模拟肠消化比较:添加牛奶后茶多酚含量显著降低7.7%,其他食物基质的添加则对其含量无明显影响。添加柠檬酸后,茶多酚的总抗氧化能力与清除ABTS+·能力显著增强,清除DPPH·能力无明显变化;添加食用油后其清除DPPH·和ABTS+·能力显著增强,总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变化;添加糊化淀粉或牛奶后,其清除ABTS+·能力显著增强,其他则无明显变化;添加白砂糖后其抗氧化活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黑果枸杞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外模拟胃肠消化,探讨消化过程中黑果枸杞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度计对黑果枸杞花色苷、黄酮、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指标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结果】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3 h的过程中,黑果枸杞花色苷分别降低了1.971 mg/g和8.315 mg/g;体外消化2 h时多酚含量分别上升了4.431 mg/g和1.480 mg/g;胃消化使黄酮含量下降5.842 mg/g,而肠消化2 h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值6.004 mg/g。胃、肠体外模拟消化阶段,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下降了16.48%和4.99%,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下降了8.64%和12.1%。【结论】花色苷、黄酮、多酚含量的变化对抗氧化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黑蒜为试验材料,以白蒜为对照,采用福林-酚法对其加工过程中多酚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并采用DPPH法、还原力、ABTS法、ORAC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黑蒜加工过程中多酚含量显著增加;加工后黑蒜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是白蒜的3倍;黑蒜加工前后的还原能力与其多酚含量呈正相关,相同浓度下黑蒜的还原力明显高于白蒜;ABTS~+清除能力与黑蒜提取液浓度呈正相关,黑蒜ABTS~+清除率显著高于白蒜;加工后黑蒜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增强,显著高于白蒜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结果表明,与普通的白蒜比较,发酵后的黑蒜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DPPH清除率、还原力、ABTS清除能力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四种方法对三叶青地下、地上部分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系统比较。结果表明,地上部分提取物中黄酮和多酚含量略高于地下部分,但差异不显著。在ABTS,DPPH和还原力试验中,地上部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地下部分提取物,而地下部分提取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高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消化对桑葚酸奶中酚类物质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建立口腔、胃、肠体外消化模型,以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为多酚类物质稳定性指标,以总抗氧化活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抗氧化指标,测定消化处理前后各指标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模拟口腔消化对各样品的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物质无显著影响(P>0....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腺叶桂樱叶的精油,利用GC-MS分析了精油的化学成分,测定了精油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并对精油的抗氧化活性,包括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及还原能力;以及利用生长速率法测试精油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精油中主要成分为苯甲醛,含量为38.90%;精油中总多酚含量为8.60%,总黄酮含量为3.75%。抗氧化活性表明,精油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较好,半清除率为7.548 mg/m L,与对照TBHQ活性相当;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和还原作用则不如对照药剂。抑菌活性表明,精油对芒果蒂腐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制率为73.58%,与桉叶油活性相当。由此推测,腺叶桂樱精油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芒果保鲜剂的备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黄皮与山黄皮共5个品种的不同部位进行黄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为黄皮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香蜜黄皮、鸡心黄皮、龙州山黄皮1号、YYS-002和龙州单核山黄皮为试验材料,对其叶、茎、果核及果皮部位采用NaNO2-AlCl3-NaOH测定总黄酮含量、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多酚含量,再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5个品种中叶、茎、果核和果皮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介于0.34~86.23 mg/g,总多酚含量介于0.54~43.33mg/g,其中黄皮品种的含量普遍低于山黄皮品种,不同部位的含量排序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综合对比,龙州单核山黄皮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果皮和叶部位的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的DPPH·、·OH和ABTS+清除率均最高,分别为96.01%、92.23%和76.96%,分别与0.03、0.03和0.01 mg/g抗坏血酸(Vc)清除率相当,对应半清除率浓度(IC50)分别为0.33、0.45和0.52 mg/mL;不同部位的各抗氧化活性强弱也整体表现为果皮>叶>茎>果核。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与各抗氧化活性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龙州单核山黄皮果皮抗氧化能力最高,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资源加以深入研究开发。黄酮和多酚类物质均为黄皮与山黄皮发挥抗氧化活性的相关物质基础,且多酚对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了羟自由基体系、超氧阴离子体系、ABTS体系和DPPH体系4种不同的体外抗氧化模型进行大蒜绿色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蒜绿色素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均表现出抗氧化活性,且随着大蒜绿色素浓度增加,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加.大蒜绿色素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顺序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 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  相似文献   

9.
研究何首乌经过乳酸杆菌发酵后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用植物乳酸杆菌KCCM12116对何首乌进行发酵处理后,测定其总多酚含量、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及降解亚硝酸盐能力等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何首乌经发酵后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乙醇提取液中的总多酚和类黄酮含量最大,分别为8.25、0.39 g/100 g,水提取物中分别为6.41、0.16 g/hg;何首乌发酵品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亚硝酸盐清除率均升高,其中乙醇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4.62%(高于BHT和BHA),亚硝酸盐清除率在p H为1.2时达到98.2%。结论:何首乌经乳酸杆菌发酵炮制后抗氧化活性增强,表明此发酵方法是一种值得开发及推广应用的何首乌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红松、油松和樟子松3种松科植物的松针为实验原料,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3种松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抗氧化剂VC进行比较,通过测定松针中多酚含量、原花青素含量和黄酮含量,分析抗氧化活性与其3种酚类物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樟子松多酚抗氧化能力较红松和油松多酚低,红松多酚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最好,清除率最高可达94.52%,IC50值为4.44μg/m L,油松多酚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好,清除率可达84.08%,IC50值为37.07μg/m L,油松多酚总还原能力最好,EC50值为93.06μg/m L。相关性分析表明,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在抗氧化能力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因此,松针多酚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研究白术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将白术的87%甲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以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总还原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抗氧化活性与总多酚、总黄酮及总多糖含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白术不同极性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的抗氧化活性最好,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 021±0. 003)、(0. 031±0. 005) mg/m L,乙酸乙酯相中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7. 54±0. 51)%、(30. 53±0. 92)%。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多酚含量呈现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01、-0. 870、1. 000),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总还原能力与总黄酮含量呈现显著相关关系(r分别为-0. 912、-0. 976、0. 913),白术各萃取物中黄酮类和多酚类可能是主要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碱溶酸沉法从烤烟低次烟叶中提取蛋白质-多酚复合物,检测其中蛋白质含量为350 mg/g,多酚成分包括绿原酸、莨菪葶、芸香苷,其含量分别为2.1、0.5、2.9 mg/g。对蛋白质-多酚复合物进行抗氧化性检测。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DPPH·自由基与O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复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对蛋白质-多酚复合物中蛋白质进行酶解,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复合物对DPPH·自由基与O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蛋白质与多酚结合状态下才能保持蛋白质-多酚复合物的抗氧化性,而且其抗氧化性可能主要来源于复合物中的多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水和乙醇对迷宫栓孔菌(Trametes gibbosa)的提取效果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分析其主要抗氧化成分。[方法]以水和60%乙醇为溶剂提取迷宫栓孔菌子实体,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以及铁离子还原力进行抗氧化活性评价,福林酚法测定多酚含量,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将抗氧化指标与多酚和多糖含量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水提取物的得率为10.60%,60%乙醇提取物得率为4.27%;水提取物的多酚含量较高,60%乙醇提取物的多糖含量较高;所有处理均表现出良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以及一定程度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且水提取物的前2项指标均显著高于60%乙醇提取物;3项抗氧化指标均与多酚和多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迷宫栓孔菌的水提取物和60%乙醇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更强,多酚及多糖都是其提取物的重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多酚的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4.
了解海南山竹果皮和果肉的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引导消费、开发利用奠定基础。以采自海南五指山的山竹果实为材料,用95%的乙醇提取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对获得的山竹果皮和果肉多酚提取物进行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率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山竹果皮多酚含量很高,达21.36mg/g(干重),对·OH、DPPH自由基和ABTS+·均具有良好的清除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37.39、41.34、41.37μg/mL;山竹果皮多酚对乙酰胆碱酯酶和α-葡萄糖苷酶也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且呈现浓度依赖性,IC50分别为29.46、7μg/mL;山竹果肉多酚含量较低,为0.388mg/g(干重),清除DPPH自由基、ABTS+·和·OH活性较弱,但表现出浓度依赖效应。山竹果肉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中等程度的抑制活性(IC50为2.24mg/mL),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较弱。山竹果皮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山竹果肉多酚具有中等程度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一定的抗氧化性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雪胆多酚与氨基酸的联合抗氧化作用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Folin-Ciocalte法测定多酚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和铁还原能力法,评价雪胆多酚与组氨酸、缬氨酸、甘氨酸之间的联合抗氧化活性。并通过体外法测定雪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雪胆多酚、组氨酸、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与雪胆多酚联合、缬氨酸与雪胆多酚联合、甘氨酸与雪胆多酚联合均具有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抑制性实验结果表明,雪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属于可逆性抑制中的反竞争性抑制类型。【结论】利用体外抗氧化评价方法,明确了雪胆多酚与氨基酸之间具有协同抗氧化能力,以及雪胆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作用,为雪胆多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光光度法,并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考察宽叶十万错浸膏的多酚含量及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宽叶十万错浸膏的多酚含量为197μg·mg-1,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及羟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活性。结果表明,宽叶十万错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对人体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毛葡萄的营养与功能活性,为其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2014年采自广西罗城的13个株系的毛葡萄为材料,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从毛葡萄中提取多酚、黄酮和白藜芦醇等抗氧化活性物质,用比色法测定总多酚与总黄酮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藜芦醇含量,用DPPH、ABTS和还原力等方法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所选样品的多酚、黄酮、白藜芦醇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在不同株系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多酚含量为1.97~3.14mg/g,黄酮含量为0.41~1.35mg/g,白藜芦醇含量为0.75~8.81μg/g,抗氧化活性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5.07%~89.34%,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17.86%~32.32%,还原力为1.21~2.32mg/g。【结论】广西毛葡萄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抗氧化活性较高,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化糯高粱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糯高粱食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窖红1号糯高粱籽粒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所提取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建立了料液比(X1)、微波功率(X2)和提取时间(X3)与糯高粱多糖提取率(Y)的回归模拟方程:Y=6.43277+0.26425X1+0.89398X2+0.35226X3-0.09537X1X2-0.14083X1X3-0.10898X2X3-1.39713X12-1.35532X22-0.26889X32,回归方程模型极显著(P<0.01),R2=0.999885,方程拟合程度高.糯高粱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0、微波功率480 W、提取时间110 s,在此条件下,得到多糖平均值为6.48%,与预测值(6.68%)相对误差为2.91%.糯高粱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多糖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清除率最高达54.38%,低于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多糖质量浓度为0.10 mg/mL时达最大值(94.70%),高于相同质量浓度对照BHT的清除率.[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条件可用于糯高粱多糖提取,且糯高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用于健康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19.
干燥方式对菊苣叶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叶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通过测定阴干、冻干和不同温度热风干燥处理过程中菊苣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干燥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以及多酚提取液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确定菊苣叶最佳干燥方法。结果表明:1)经不同干燥方式干制的菊苣叶多酚含量差异很大,可能是干燥过程中剩余PPO活性和酚热敏性2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综合考虑黄酮、总酚含量2项指标,60℃热风干燥最优,冻干次之,阴干最差;3)菊苣叶的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3项抗氧化指标与黄酮含量和总酚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R2≥0.888,P0.05)。为保留菊苣叶干燥样品中较高的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建议采用60℃热风干燥法干制菊苣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陕产天麻多糖抗氧化作用。方法:利用DPPH法和ABTS法的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天麻多糖抗氧化活性,并与一定浓度的Vc抗氧化作用比较。结果:天麻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较高的清除率,且随着浓度的升高,他们抑制率都有显著提高。结论:天麻多糖提取物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但其抗氧化能力均小于V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