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神经定位、触诊检诊及颈椎X线片、MRI三步定位诊断明确的颈源性头痛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应用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常规推拿手法和灸法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头痛(VAS评分)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且观察组减少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比86.7%,P<0.05)。结论龙氏治脊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有效解除症状,疗效确切,操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颈源性头痛的诊断要点和手法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运用松解、按摩及提拉旋转正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具体操作过程。结果72例病人中最长经过2个疗程治愈、最短经1次手法治愈共40例,占55.6%,总有效率100%。结论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方法简便、安全、治疗效果好,易于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 2年来门诊观察的颈源性头痛患者 10 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2例 ,其中男 2 7例 ,女 2 5例 ;年龄 :<3 0岁 5例 ,3 0~ 5 0岁 3 0例 ,>5 0岁 17例 ,平均年龄 42岁 ;病程 :<3年 3 2例 ,>3年 2 0例。对照组 5 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2 4例 ;年龄 :<3 0岁 5例 ,3 0~ 5 0岁 2 9例 ,>5 0岁 16例 ,平均年龄 41岁 ;病程 :<3年 3 1例 ,>3年 19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均十分接近 ,具有可比性。 10 2例患者均符合1993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制定的颈椎病诊断标准[1] ,并排除了非颈源性头痛。治疗组 :患者取俯卧位 ,…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手法加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 共选取50例 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手法基础上采用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VAS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组患者分别经二个疗程治疗后,发现其VAS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好转,并且均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临床疗效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手法加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是临床上比较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青年颈源性头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3—06/2004—05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就诊的青年颈源性头痛患者75例,均知情同意。根据头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跨度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分别为43,7和25例。术者应用单拇指触诊法确定棘突的偏歪情况,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若1次手法未愈,可以做第2次或第3次手法,正骨手法一般1周一两次,治疗1—4周,每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疗效评价: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为有效,头痛程度减轻为好转,头痛症状无变化为无效。第5周患者均进行复诊。结果75例青年颈源性头痛患者全部进人结果分析,无脱落。75例患者中多数患者经一两次手法治疗后头痛症状完全消失。第5周复诊时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慢性组有效率为76%,急性组和亚急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慢性组(P〈0.05)。结论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青年颈源性头痛的干预效果令人满意,其中对于头痛发作次数少、时间跨度短患者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青年颈源性头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03-06/2004-05在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正骨科就诊的青年颈源性头痛患者75例,均知情同意。根据头痛发作的次数和时间跨度分为急性组、亚急性组和慢性组,分别为43,7和25例。术者应用单拇指触诊法确定棘突的偏歪情况,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若1次手法未愈,可以做第2次或第3次手法,正骨手法一般1周一两次,治疗1~4周,每周治疗结束后均进行疗效评价:头痛症状完全消失为有效,头痛程度减轻为好转,头痛症状无变化为无效。第5周患者均进行复诊。结果75例青年颈源性头痛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75例患者中多数患者经一两次手法治疗后头痛症状完全消失。第5周复诊时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慢性组有效率为76%,急性组和亚急性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慢性组(P<0.05)。结论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青年颈源性头痛的干预效果令人满意,其中对于头痛发作次数少、时间跨度短患者的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7.
神经妥乐平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头痛在现代疼痛治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其患者众多、致病因素复杂、治疗困难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国内、外专家相继提出了颈源性头痛这一概念,对于疼痛的治疗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我院于2000~2004年对此病种应用神经妥乐平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9.
针刀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3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 《现代康复》2001,5(4):119-119
目的:观察针刀等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用针刀分三步施术,术后用揉、滚、弹、拔、端及颈椎旋转复位法治疗35例,最少1次,最多6次,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刀疗法配合手法能解除神经血管卡压引起的疼痛,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的原因非常复杂,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部骨骼、肌肉、神经等原因引起的头痛症状。笔者自2002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曹阳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2):719-720
头痛是临床疼痛诊疗时遇到的常见病,其病因很多,其中有一类头痛伴有颈部压痛,而且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发生率很高,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头痛的持续时间长,治疗较为困难,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  相似文献   

12.
颈源性头痛及其治疗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头痛是临床遇到的常见病,病因很多,其中有一类伴有颈部压痛,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的头痛,头痛持续时间长,发生率很高,临床表现较复杂,治疗较困难,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此种头痛曾被称为“神经性头痛”、“神经血管性头痛”,“枕大神经痛”,“耳神经痛”等。以往认为此种头痛是头部的神经和血管的病理性改变引起的,因而治疗方法主要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头部针灸、理疗、按摩,头部痛点注射,头部神经干阻滞(包括枕大神经或耳大神经阻滞)等。但有相当数量患者的病情并不好转或疗效不持久。形成“病人头痛,医生也头痛”的局面。这一临床现状推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颈椎手法复位与中频脉冲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CEH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中频脉冲治疗,观察组应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头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查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颈中频脉冲比较,颈椎手法复位治疗CEH的短期疗效更佳,且可显著缓解患者头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针刀等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用针刀分三步施术,术后用揉、滚、弹、拨、端及颈椎旋转复位法治疗35例,最少1次,最多6次。结果 有效率100%。结论 刀疗法配合手法能解除神经血管卡压引起的疼痛,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李健康 《华西医学》2009,(9):2411-2412
目的:本文拟对小针刀经风池穴进针治疗颈源性头痛60例,经观察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颈源性头痛试验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以14天为一疗程,两疗程28天,治疗后第一疗程与第二疗程相比较,观察患者前后疼痛指数、血浆中NO及E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第一疗程与第二疗程想比较,其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针刀经风池穴进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显著性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不同神经阻滞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比较外周神经、颈2横突和二者联合阻滞三种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按照国际诊断颈源性头痛(CEH)的标准,选择74例头痛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行外周神经(枕大、枕小或耳大神经)阻滞(25例)、颈2横突注射(24例)和二者的联合治疗(25例),各组使用剂量相等的二丙酸倍他米松与倍他米松磷酸钠(得宝松)1ml与甲钴胺(弥可保注射液)0.5mg溶于0.4%利多卡因,每个穿刺点注射3ml,隔周注射1次,共治疗2次。结果:在治疗后第2周、1个月和3个月的随访中,各组疼痛程度数字评分(NRS)、每周发作次数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并有随时间推移效果降低的趋势,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治疗前外周、颈2和联合组NRS7.38±2.09、6.98±2.18和7.66±1.91相比,治疗后2周时3组的相应NRS为2.38±2.99、3.63±3.62、2.82±2.84;1个月时为3.70±3.32、4.42±3.28、3.32±3.10;3个月时为4.08±2.75、4.85±3.25、4.08±2.75。治疗前后3组颈部活动度(ROM)明显改善,组间区分不明显,但颈项僵硬主观缓解感后两组好于前者(P<0.05)。治疗后即刻在颈2阻滞和联合组出现3例头晕,观察期内3例出现激素副作用。结论:外周神经阻滞、颈2横突注射和二者的联合治疗对于缓解CEH的疼痛程度和颈项僵硬均有显著的疗效,但外周神经阻滞操作更为简单、安全,在三种方法中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7.
神经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98 3年Sjaastad首先提出了颈源性头痛 (cer vicogenicheadache ,CEH )一词。 1990年国际头痛委员会 (HIS)根据Sjaastad提出CEH诊断标准 ,HIS分类委员会又颁布了CEH的分类标准 ,该诊断已经临床得到正式承认[1] 。从 1998年 2月 2 0 0 0年6月 ,对我院疼痛门诊 87例CEH患者 ,分别用神经阻滞或经皮中频电刺激进行对照研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按照Sjaastad诊断标准确定了我院门诊 87例CEH患者 ,男 4 0例 ,女 4 7例。年龄 2 766 4 5 .3±11.8,X±S 岁。病史 4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加牵引、手法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颈源性头痛患者144例随机分为A组(头痛宁治疗组)、B组(颈部牵引、按摩治疗组)、C组(头痛宁加颈部牵引、按摩治疗组)。牵引选坐式颌枕带颈部间歇牵引,手法治疗选乳突后、枢椎横突、枕下三角等处扳机点,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后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及发作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C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与A组、B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VAS评分及发作次数治疗1个月后与3个月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源性头痛选择头痛宁能迅速缓解疼痛,颈部牵引加手法按摩则能纠正紊乱的颈椎力学结构及肌肉筋膜,两者兼用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单纯头痛宁药物治疗或牵引、按摩。  相似文献   

19.
医学术语颈源性头痛,直到最近才被国际头痛研究会承认,国内对此命名尚不统一。如颈性偏头痛、枕神经痛、颈性颈椎病、肌收缩性头痛均属此类范围等,lI缶床上十分常见。采用序贯疗法是以软组织病损为基础的颈椎动力平衡失调为治疗目的,建立和促进治疗一修复的良性循环,具有显效率高、远期疗效好、复发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和相关的影像诊断研究,旨在为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同时为建立和完善的颈源性头痛影像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