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超声吸脂术治疗体表较大脂肪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体表多脂症国内外报道较多,但将此法用于治疗体表脂肪瘤则鲜有报道.体表脂肪瘤目前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但是存在切口长、术后瘢痕明显、甚至切口边缘坏死、切除部位凹陷明显、皮下血肿等诸多不足.我们在2001年9月至2004年3月,应用法国MEDICAMAT公司生产的超声去脂仪治疗皮下较大浅表脂肪瘤18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注射器法脂肪抽吸术治疗脂肪瘤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脂肪瘤是由脂肪细胞构成的最常见良性肿瘤之一,不会发生恶变。脂肪瘤的传统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简单易行,但术后会留下较大手术瘢痕,影响外观。针对该缺点,笔者在2007年10月-2008年8月将注射器法脂肪抽吸术用于12例脂肪瘤的治疗,并随访6个月,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应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治疗巨大脂肪瘤多采用传统手术方法。皮肤切口大,瘤体周围组织剥离广泛,易造成切口皮缘部分坏死,致切口延迟愈合,并遗留长而丑陋的瘢痕,极大地影响体表皮肤外观美。为避免上述弊端,笔者应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3例。手术切口仅为1cm,选用内径较大的有齿吸头,采用腔隙式往复抽吸,抽吸范围扩大至距瘤体外缘1~2cm处,在确保不损伤真皮下血管网的情况下,彻底刮吸净深筋膜浅层的脂肪及瘤体组织。术后经2至9年随访,术区外观形态、皮肤色泽、弹性良好,无1例复发。因此,只要严格按操作要点手术,即可使脂肪瘤基本得以根治,又可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不失为一种医治脂肪瘤较好的新途径。经检索,国内目前尚未见该治疗方法的报道。  相似文献   

4.
应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往治疗巨大脂肪瘤多采用传统手术方法,皮肤切口,瘤体周围组织剥离广泛,易造成切口皮缘部分坏死,致切口延忱愈合,并遗留长而丑陋瘢痕,极大地影响体表皮夫外观美,为避免上述弊端,笔者应用脂肪抽吸术治疗巨大脂肪瘤3例,手术切仅为1cm,选用内径较大的有齿吸头,采用腔隙式征复抽吸,抽吸范围扩大至距瘤体外缘1~2cm处,在确保不损伤真皮下血管网的情况下,彻底的刮吸净深筋膜浅层的脂肪及瘤体组织,术后经2至9年随  相似文献   

5.
肿胀吸脂治疗皮下脂肪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且瘢痕少的治疗皮下脂肪瘤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肿胀麻醉,用吸脂针在脂肪瘤中均匀细致抽吸以达到治疗目的。结果:23例患者术后皮肤无或仅轻度瘀青,术后无瘢痕,未发生感染、皮下积血积液、局部凹陷等并发症,随访1~18个月,病灶无复发,效果理想,医患双方均满意。结论:采用肿胀抽吸术治疗皮下脂肪瘤,术后切口瘢痕少,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易掌握、医患双方均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瘢痕治疗一般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除面积较小的可直接切除缝合外,面积较大的就要采取分次切除、游离皮片移植、皮瓣转移和皮肤扩张等方法。脂肪抽吸术中我们发现脂肪抽吸后术区皮肤松弛、移动度大,为修复抽吸部位及其相邻部位组织缺损提供了条件。对于瘢痕手术,我们采用先在包括瘢痕在内的一定区域行脂肪抽吸术,然后切除瘢痕,拉拢缝合刀口。2002年以来,笔者对12例瘢痕较大患者采用此种方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腋臭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病,除外用药物还有多种手术方法,如腋窝区梭形切除、腋窝“Z”形皮瓣术、膨胀注射抽吸法、小切口皮下分离剔刮皮瓣、以及电烧等;但术后也有瘢痕增生、上肢功能受限、皮瓣坏死、切口裂开、术后复发等现象。我院采用小切口皮下剥离腋窝打包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充分认识前额脂肪瘤的特征,并使术后得到最佳美学效果。方法:发际切口,带照明直接喉镜辅助,明视骨膜下径路切除门例前额脂肪瘤。结果:前额脂肪瘤位于额肌和骨膜之间;术后效果满意,随访2年-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前额脂肪瘤属异位脂肪瘤,该方法无可见性瘢痕,易掌握分离层次,尤其适合于有瘢痕素质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壁吸脂同期修整下腹部切口瘢痕的新方法。方法:选择下腹部切口瘢痕并腹部肥胖的病例,根据遗留瘢痕的形态设计纵行切口为上尖下宽的“火焰”形或横形切口的“新月”形,将瘢痕切除后并去除切口周围的部分皮下脂肪,同时进行注射器脂肪抽吸术,切口用可吸收线在真皮层连续缝合,术后腹带固定1—3个月。结果:施行手术共29例,术后进行随访6个月-5年,切口瘢痕成线状,腹围明显减小,效果满意。结论:腹壁吸脂同期修整下腹部切口瘢痕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抽吸除腋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0例腋臭患者按不同时间随机分为微创抽吸组30例和小切口切除组30例。行微小切口置入抽吸针抽吸腋区皮下大汗腺组织及腋窝两处小切口切除大汗腺组织。术后观察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术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微创抽吸组60侧腋窝治愈率(痊愈、显效)93.3%,甲级愈合53侧,乙级愈合6侧,丙级愈合1侧,小切口切除术59侧腋窝治愈率(痊愈、显效)94.9%,甲级愈合30侧,乙级愈合25侧,丙级愈合4侧,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抽吸组伤口愈合情况良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抽吸术治疗腋臭反应轻、愈合快、瘢痕不明显、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传统治疗腋臭手术,由于切除了全腋窝部位毛发区域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术后一般需要住院,并遗留索条状瘢痕,影响外观和上臂的活动.因此,产生了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腋臭的方法[1,2].小切口具有创伤轻、康复快、术后瘢痕短小的优点,近年来的报道逐渐增多[3,4].但这些报道中所用方法多是采用单一的剪切、抽吸、射频或者搔刮技术,临床效果受到一定影响.我们自2000年6月至2008年3月采用小切口剪切、抽吸和搔刮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治疗腋臭58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手术切除配合术后早期放疗对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结合早期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瘢痕疙瘩采用瘢痕疙瘩直接切除后放疗,术后12~24h内开始对手术部位给予电子线照射治疗。结果:瘢痕疙瘩术后放疗切口无明显缝线反应,愈合良好,切口愈后呈细线状,术后随访4个月~3年,所随访病例手术部位均未见瘢痕疙瘩复发。结论:手术切除配合术后早期放疗是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项部脂肪垫过度肥厚在农村成年女性中较多见,在患者病史中多有局部软组织被扭捏的历史。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术后常遗留明显瘢痕,绝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近年来有人运用单纯的脂肪抽吸术,虽可减少瘢痕形成,但由于脂肪垫的组织特点,常使得手术异常艰难,手术并发症较多[1]。我科从2007年8月~2010年6月采用肿胀麻醉下经小切口剪吸法进行治疗项部脂肪垫12例,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专科护理和出院指导,手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脂肪抽吸术(以下简称吸脂术)已经成为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吸脂术能给人们带来效果迅速的美好形体,虽然吸脂术的切口设计较小而且尽量隐蔽,但是手术带来的不可避免的术后瘢痕,尤其是术中吸脂管与切口皮肤的反复摩擦,使术后切口处的瘢痕明显[1],从而影响术后效果。为此  相似文献   

15.
经乳晕旁切口乳房后进路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乳晕旁切口及乳房后进路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73例经乳晕旁切口乳房后进路手术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患者均顺利恢复,乳头无明显变形,乳房及乳头感觉良好,无术后切口感染;3例发生皮下积液,经穿刺抽吸治愈。随访6个月至6年,2例术后复发,1例对侧乳腺出现乳腺纤维腺瘤。乳晕处瘢痕随随访时间延长,瘢痕逐渐淡化,患者满意度为95.9%。 结论:经乳晕旁切口乳房后径路手术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腺瘤既有利于彻底切除多发肿瘤,又可以减少术中肿瘤遗漏或术后复发,同时取得了较好维护形体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临床工作中因项背部隆起而就诊的患者众多,而手术切除后所遗留的瘢痕较明显,影响美观。行脂肪抽吸术切口较小且塑形效果较满意,并发症较少,临床效果显著,在项背部脂肪垫的治疗中得到广泛推广。现基于脂肪抽吸术在项背部脂肪垫中的应用,就其发展现状、治疗效果、抽吸术要点、并发症及诊疗难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脂肪抽吸联合乳晕切口腺体切除治疗青春期男性乳房肥大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3例男性乳房肥大患者,年龄14~36岁,脂肪型15例,脂肪、腺体混合型28例.均先采用肿胀麻醉乳晕小切口脂肪抽吸术,吸除大部分脂肪后,延长切口至1.0~1 5 cm,切除乳晕下及乳晕周围乳核区乳腺组织,再次通过抽吸调整过渡区的平滑整齐,术后加压包扎,7d拆线.结果 术后无1例发生乳头乳晕坏死,切口瘢痕不明显.最长随访时间3年,乳房外形良好,未见复发.结论 脂肪抽吸联合乳晕切口腺体切除法治疗男性乳房肥大,具有操作简易、出血少、康复快、美学效果佳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耳部是瘢痕疙瘩形成的常见部位,因其发生在头颈部,更容易影响美观甚至妨碍功能,尤其对较大、反复复发的耳部瘢痕疙瘩,应首选手术切除。为了有效保留良好的耳部形态,要灵活选择术式,但手术切除后又易复发,因此,寻找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方法成为新的趋势。目前常用的联合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联合激素治疗、局部机械压迫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等。但关于瘢痕疙瘩术后放疗相关问题的研究仍有差异。现就近年来应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行耳部瘢痕疙瘩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手术效果及美容效果。方法:将33例术前行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6行乳晕入路腔镜下甲状腺癌根治术(腔镜组),17例行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癌根治术(小切口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切口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均明显少于腔镜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腔镜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腔镜甲状腺手术均属于美容手术,两者均具有良好的手术安全性及根治效果,小切口手术在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等方面优于腔镜手术,但颈部仍有2~3 cm的瘢痕。腔镜手术具有术后颈部无瘢痕的美容效果,美容效果更佳,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熊曼 《中国美容医学》2008,17(1):129-130
近年来,腋臭手术不再是大切口的皮肤及附属器的连根切除,而代之以各种小切口腋臭手术方法,这一点己成共识。如小切口大汗腺摘除术,小切口汗腺刮除术,肿胀抽吸术,修剪成全厚皮或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法等。方法虽多但各有优缺点,似乎难有万全之策。各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切口的长短和多少、保留皮肤的厚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