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柳州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柳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65735例,重症409例,死亡2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05.54/10万、437.94/10万、456.81/10万和624.4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乇月;11个县(区)都有病例报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数较高,占95.68%;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67.79%和28.95%。实验室诊断病例366例,其中肠道病毒71(EV71)型阳性占71.86%,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阳性占9.2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18.85%。结论柳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应强化多部门协作,加强社区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以减少手足口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09—2012年钟山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钟山县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4 7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73.31/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08.29/10万、214.53/10万、421.83/10万、345.68/10万;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钟山镇发病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32.99%(1 562/4 735);全年均有病例报告,5—8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66.72%(3 159/4 735)。5岁以下儿童占91.40%(4 328/4 735);男性2 873例,女性1 862例,男女性别比为1.54∶1;散居儿童发病最多,共4 122例,占87.05%(4 122/4 735)。实验室共检测病例样本186份,检出阳性134份,阳性率为72.04%;其中EV71阳性73份,占阳性总数的54.48%;Cox A16阳性30份,占阳性总数的22.3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31份,占阳性总数的23.13%。结论 2009—2012年钟山县手足口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对散居儿童等重点人群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手足口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北碚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2年全区共报告手足口病357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38.87/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4—7月和10—12月,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7.67%(2063/3577)和27.29%(976/3577);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1~3岁,占报告病例总数的71.96%(2574/3577);男性2019例,女性1558例,男女性别比为1.30:1;男性发病率为154.45/10万,女性发病率为122.81/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共报告3448例(占96.39%);街道人群发病率为204.92/10万,镇/乡人群发病率为97.12/10万,街道人群发病率高于镇/乡(P〈0.01)。采集病例咽拭子、粪便、肛拭子或静脉血样本共288份,检出肠道病毒225份,阳性率为78.13%;其中EV 71型95份、Cox A 16型66份、其他肠道病毒64份,分别占42.22%、29.33%和28.45%。结论重庆市北碚区手足口病发病以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持续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加强监测、有效处置疫情是控制北碚区手足口病疫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平阴县手足口病发病现状,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对2009~2012年平阴县报告的1123例手足口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平阴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23例,重症病例1例,发病率为81.73/10万。手足口病发病率,2009~2012年分别为71.88/10万、65.72/10万、113.86/10万、77.15/10万(P〈0.01);男性为108.14/10万,女性为55.25/10万(P〈CO.01)。1123例病例中,3月龄~1岁占8.10%,1岁占32.41%,2岁占25.82%,3岁占19.23%岁,4岁占7.93%,5--42岁占6.50%;散居儿童占77.56%,托幼儿童占20.93%,学生占1.25%。结论平阴县手足口病散居儿童和城乡结合部居住人群发病人数较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礼泉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礼泉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礼泉县共报告手足口病894例,年均发病率为62.55/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8.80/10万(239/489715)、102.08/10万(502/491761)和34.17/10万(153/447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主要集中4—7月,共报告721例,占病例总数的80.65%。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1.50%(818/894)。男性600例,女性294例,男女性别比为2.04:1;病例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数的85.79%(767/894)。结论礼泉县2009--2011年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发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今后应在流行季节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管和防控,加强疫情监测,减少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沈阳市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2009--2012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2.49/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为110.78/10万,女性为73.75/10万(P〈0.01),男女性别比为1.54:1;EV71病毒、CoxAl6病毒、其他肠道病毒分别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33.10%、47.91%、18.99%;6—8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72.99%;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52.13%和42.48%;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91.47%。结论沈阳市2009i2012年手足口病呈典型的夏季发病高峰;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发病为主;男性发病水平高于女性;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该市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人群对手足口病的防范意识;强化疫情流行趋势监测,做好高发趋势预警与手足口病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7.
郭延哲 《职业与健康》2014,(8):1125-1126,1129
目的掌握沈阳市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2009--2012年手足口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0.24/10万,各年度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男性为190.92/10万,女性为128.53/10万(P〈0.005),男女性别比为1.54:1;EV71病毒感染占50.00%;6、7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67.70%;散居儿童、幼托儿童报告手足口病病例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55.90%和37.27%;0—5岁年龄组报告发病数占发病总数88.51%。结论沈阳市该开发区2009--2012年手足口病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和夏季高发态势,应重点加强对婴幼儿家长和幼儿保教人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卫生宣教并做好托幼机构晨检和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手足口病现场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防止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8--2012年汕头市濠江区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濠江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235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67.89/10万,各年发病率在39.31/10万~283.52/10万之间。4-9月份是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76.03%(1789/2353)。男性1628例,女性725例,男女性别比为2.25:1;病例以0—5岁年龄组儿童为主,共2239例,占发病总数的95.16%。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1951例,占发病总数的82.92%。结论濠江区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阶梯式上升趋势,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是高发人群,4—9月是高发季节,应在高发季节对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8--2010年灵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收集《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2010年灵山县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灵山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94例,年均发病率为17.50/107),其中2010年报告病例数最多(532例),发病率最高(34.00/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1)。报告病例数在4-7月和9—10月呈现2个高峰期(前者为全年高峰期);3岁及以下儿童642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0.86%;男性515例,女性279例,男女发病例数比为1.8:1;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657例,占82.75%。2010年采集病例肛试子标本26份,检出阳性21份,阳性率为80.77%,其中EV71阳性9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7份和CoxA16阳性5份。结论灵山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做好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当前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9--2010年潮州市手足口病流行规律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潮州市2009--201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2010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15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4.32/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湘桥区(120.31/10万)最高,其次为潮安县(118.9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4—10月,共报告病例4209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1.59%;发病年龄以5岁以下年龄组为主,共报告4826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3.55%;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4248例),占82.34%;男性3289例,女性1870例,男女性别比为1.76:1。结论潮州市手足口病防控形势严峻,防控工作重点是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托幼机构卫生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手足口病疫情情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灵川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灵川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292例,死亡1例,年发病率为368.27/10万(1292/350833),病死率为0。077%。发病主要集中在4月份,占病例总数的81.81%(1057例)。男性770例,女性522例,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48:1;≤5岁儿童发病占病例总数的97.37%(1258/1292);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3.76%(953/1292)。全年共采集病例样本131份,检出阳性样本103份,阳性检出率为78.63%,其中CoxA16、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分别占51.46%(53份)、26.21%(27份)和22.33%(23份)。结论灵川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差异,发病人群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应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许昌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许昌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8382例,年均发病率为144.14/10万,死亡5例,平均死亡率为0.04/10万。2009~2011年发病率分别为161.34/10万、l65.32/10万、105.89/10万;4~8月合计发病13579例,占3年总数的73.87%;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东城区(414.75/10万),最低的是襄城县(103.52/10万);全部病例中散居儿童占82.44%(15154/18382),重症病例占9.35%(1718/18382),病原分布以EV71型为主,占41.91%(720/1718)。结论许昌市手足口病主要分布于4~8月份,以散居儿童为主,2011年许昌市重症病例中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比例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安顺市手足口病发病强度和流行趋势,为制定手足口病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汇总,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安顺市手足口病共报告3439例,年均发病率为28.45/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7月份共报告2473例,占全部发病总数的71.91%。男性发病率为34.59/10万,女性发病率为21.79/10万,男女发病比为1.72:1,男女手足口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散居和托幼儿童共报告发病3228例,占全部手足口病病例的93.86%。其中散居儿童报告发病2234例,占全部手足口病发病的64.96%;托幼儿童报告发病994例,占全部手足口病发病的28.90%;学生及其他职业报告211例,占全部手足口病发病的6.14%。以0~5岁年龄组为主,共报告发病3220例,占发病总数的93.63%。结论安顺市手足口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和人群差异。在流行季节要加强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宣传,开展好爱国卫生活动,采取综合性措施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东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莞市2008--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东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7268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6.26/10万、153.08/10万、382.91/10万和368.63/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高峰为4-7月和9—10月;城镇片、丘陵片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96.11/10万和279.27/10万;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5.67%(54789/57268);散居儿童占76.62%(43876/57268),托幼儿童占20.31%(11629/57268);本地人口病例占38.85%,流动人口病例占61.15%,本地人口发病率(310.22/10万)高于流动人口(193.98/10万)(P〈0.01);共报告暴发疫情31起,主要集中于4-6月,均发生于托幼机构(幼儿园29起、儿童福利院2起)。结论2008--2011年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防控的重点人群,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加强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玉林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玉林市2008~2012年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玉林市手足口病发病率为25.26/10万~385.78/10万,年均发病率为181.77/10万;全年均有病例发生,4~6月为发病高峰期,占全年发病总数的49.12%;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74: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1~3岁,占发病总数的75.55%,其中以2~岁年龄组多发;以散居、幼托儿童发病居多,分别占发病总数的86.69%和10.2%;2010~2012年每年检出的病原谱均有变化,重症(或死亡)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型)的阳性检出率75.55%明显高于监测点病例。结论玉林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发病趋势处于高强度流行状态,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散居、幼托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引起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为EV71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遵化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1年遵化市手足口病发病资料及同期气象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遵化市2008--2011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96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2.81/10万,其中重症病例52例,无死亡病例。5—7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2054例,占69.37%)。0~3岁年龄组报告发病2322例,占发病总数的78.42%。男性1815例,女性1146例,男女性别比为1.6: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为2560例,占发病总数的86.46%。检测病例粪便或咽拭子样本173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04份,阳性率为60.12%;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41例,占39.42%;A组柯萨奇病毒16型(CoxA16)阳性17例,占16.35%。手足1:7病发病与温度和湿度呈相关关系(R2=0.8776、0.8862)。结论遵化市手足口病发病高危人群是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5—7月是高发季节,应针对该季节、该人群采取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1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广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全市共报告95663例手足口病,其中重症73例,死亡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4.95/10万。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28.53/10万、319.14/10万、363.29/10万。高峰期集中在4—7月份,占总病例数的56.27%(53833/95663)。病例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5.30%(91165/95663);男性病例61276例,女性病例34387例,男、女性别比为1.78:1;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8.48%(65511/95663)。重症病例以EV71为主,占73.08%(57/78),普通病例以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分别占37.87%(2737/7228)、37.16%(2686/7228)。结论2009--2011年广州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呈逐年增强趋势,并具有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人群特征,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阳江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索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阳江市2010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阳江市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5786例,发病率为235.59/10万;城镇发病3034例,发病率为343.38/10万,农村发病2752例,发病率为175.02/10万,城镇发病率高于农村(P〈0.01);发病以低年龄组为主,≤3岁4684例,占病例总数的80.95%;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5350例,占病例总数的92.46%;7—8月为发病高峰,共报告2486例,占病例总数的42.97%。从哨点监测医院共随机采集病例粪便标本153份,检出肠道病毒阳性85份,其中CoxA16阳性15份、EV71阳性25份、其他肠道病毒阳性45份,分别占阳性标本总数的17.65%、29.41%、52.94%。结论阳江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高峰在7—8月,城镇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加强对托幼机构疫情监测,采取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隔离传染源和开展健康教育等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10--2011年珠海市西部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珠海市西部地区手足口病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1年珠海市西部地区分别报告手足口病病例2896和3024例,发病率分别为412.12/10万和426.34/10万。男性3798例.女性2122例.男女性别比为1.79:1;3岁及以下年龄组发病4843例,占病例总数的81.81%;散居儿童发病3739例,占病例总数的63.16%。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在4—7和9-11月呈现2个高峰,分别报告3317例(占56.03%)和1624例(占27.43%)。2010-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54起,其中2010年98起,平均罹患率为2.29%(565/24668);2011年56起,平均罹患率为2.45%(390/15892)。结论珠海市西部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3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孟津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孟津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87例,发病率为90.67/10万,其中3—7月报告375例,占总病例数的96.90%。5岁及以下儿童报告发病368例,占总病例数的95.09%;发病地区以城关镇为最多(104例,占26.87%);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最多(284例,占73.38%),其次为托幼儿童(94例,占24.29%)。结论2009年孟津县手足口病发病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今后应重点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