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药在保障人民健康、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在种植、加工、运输、储藏等过程中可能会遭受外源性有害物的污染并且在其中残留,对机体产生潜在的危害。风险评估作为科学控制有害物残留风险的有效手段,已逐渐应用于食品、环境等领域中化合物的安全性评价,因此对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进行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的风险评估为中心进行综述,重点关注中药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真菌毒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二氧化硫等外源性有害物的残留现状、检测手段以及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风险控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引起广泛关注的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笔者综述近年来科研及药品标准建设的成果,对样品普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危害的性质,提出对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控制应纳入风险管理的科学框架之中,遵循风险控制的科学原理,创新监管手段,保证中药质量安全,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药外源性污染物检测技术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航  杜锐  张旭  时坤  宗颖 《中草药》2019,50(10):2480-2490
中药外源性污染物残留现已成为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按照其来源不同主要包括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残留、病原微生物污染及其他有机污染物残留。对中药的主要外源性污染物的检查对象及检测方法的现代研究进行综述,为补充、完善、提升中药质量安全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备受关注。通过回顾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检测标准发展进程、比较国内外有害残留物标准,呈现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检测标准发展脉络。近年来,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标准不断完善,检测技术与国际标准主流检测技术接轨,污染物的限量标准稳步增加完善。对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报道和本课题组近年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呈现总体检出率不高且大部分残留物检出量较低的特点。国家监管部门在中药安全性监控方面的政策引导使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物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部分中药品种外源性有害残留污染情况仍较为严峻,如部分药用部位为花、果实及全草类的药材禁用农药检出率较高,甚至存在超标现象;部分种子、动物类药材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通过分析目前标准及污染现状,提出中药中外源性有害残留监控的重点关注对象及发展方向,旨在为中药安全性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质量安全备受关注。中药安全性控制涉及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两部分内容,其中外源性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内源性有毒成分以马兜铃酸、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为代表。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虽然具有不同的毒性特点,但都需要在科学的风险评估基础上,通过建立检验检测方法、提高标准、加强监管来引导产业发展。综述了中药中典型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的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对比不同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健康风险评估方法的异同。初步认为,通过近年来国家监管部门在中药安全性监管方面的积极引导,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对中药外源性有害物质和内源性有毒成分风险评估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安全性相关标准和监管政策的制订、保障中药用药安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提取纯化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6,自引:11,他引:5  
对近10年大孔树脂技术在中药方面的应用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类分析,其中包括中药单、复方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精制、中药有害杂质的脱除、树脂中有机残留的控制、孔树脂再生等;并对大孔吸附树脂技术的应用领域扩展进行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技术主要应用于皂苷、黄酮、生物碱等成分的富集上,近年来用于重金属杂质和农药残留物脱除.根据中药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开发研制高选择性的树脂,提高中药有效成分分离效率,快捷、省时、低成本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选用2009~2011年的参考文献31篇,占总参考文献62%,以期为大孔树脂技术的研究及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药是人们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不仅具有有效性,更要保证使用安全。中药中外源性有害物质残留一直广受关注,其中环境污染、不规范的中药炮制加工等因素容易导致多环芳烃残留,对中药质量安全和中药国际化的影响不容忽视。对中药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分布、危害和检测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和加强中药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指纹图谱指通过技术手段对物质杂质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化学图谱。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运用,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中药化学特征,从而将中药质量控制在要求范围内。同时,指纹图谱对中药研究与发展有利,将中药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进行解决,促进中药市场发展。本文对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运用方式进行分析,期望对中药质量进行控制与中药市场发展等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不同加工处理方法对中药中残留的二氧化硫在不同贮藏时限内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进而总结出不同预加工处理方法在一定保存时限内对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影响的变化规律,以达到减少二氧化硫残留的目的.方法 采用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对经不同加工方法处理过的样品在不同贮藏期内SO2残留量进行检测.结果 通过洒醋烘干预加工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SO2残留量;随着样品贮藏时间的延长,SO2残留量呈明显正相关减少.结论 本项目中的加工处理方法能作为减少中药SO2残留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丽娜  李海亮  李耀磊  金红宇  马双成 《中草药》2023,54(19):6197-6207
外源性有害残留物污染引起的中药安全性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药在种植、采集、贮藏、制备、运输过程中可导致真菌毒素污染,给中药带来安全风险。通过对中药中真菌毒素质量控制、限量标准制订情况进行概述,分析梳理中药中真菌毒素质量控制及限量标准的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针对中药真菌毒素的监管提出建议,以保证中药质量,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GAP的环境污染物检测对象与限量指标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中药材GAP实施过程中农药及有害重金属残留的控制方法及其最大残留限量指标进行了探讨,提出检测环境污染物对象的建议和控制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马梅芳  李洁 《中医药导报》2007,13(12):15-17
文章指出目前中药质量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药材质量明显下降;饮片炮制研究滞后;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落后。提出实现中药质量控制突破的方法是:多环节全程控制;多组分整体研究;化学检测指标应与生物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维药芜菁子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芸  马晓萍  田树革  张帆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356-2359
目的:探讨维药芜菁子性状、显微和化学成分的特征,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产地10批药材,采用显微照相技术观察显微特征,根据《中国药典》标准方法检测水分、灰分、杂质、酸不溶物、浸出物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油脂的化学组成。结果:可以作为显微鉴定的特征有子叶、栅状细胞、非腺毛和内胚乳,粉末特征有栅状细胞、子叶细胞和非腺毛;提出了药材水分不得多于6%、杂质不得多于4.5%、总灰分不得多于6%、酸不溶性灰分不得多于0.7%、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1%的参考范围;油脂成分主要含芥酸、油酸、γ-谷甾醇。结论:实验方法准确可靠,以上检测指标和参数可以作为制定芜菁子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目的:分析中药材重金属含量及污染现状。方法:以相关文献中提供的铜、铅、砷、镉、汞的含量数据为基础,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以《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为标准,判断各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情况。结果:中药材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铜、铅、砷、镉、汞超标率分别为21.0%,12.0%,9.7%,28.5%,6.9%;单样本同一批次药材中存在2种、3种、4种重金属同时超标的现象,平均超标率分别为4.6%,1.5%,0.7%;36种常见中药材中桔梗、细辛、黄连等药材重金属含量较高,枸杞子、两头尖、西洋参、枳壳中5种重金属含量均没有超标;不同产地药材重金属污染的种类及程度均存在一定的差别;栽培药材铜和铅的含量高于野生药材,砷的含量则是野生高于栽培。结论:作者较详细、系统的报道了中药材重金属污染现状,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中药材重金属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材 GAP生产基地建设所应注意的问题和原则。方法 从生产基地建设的生态、文化、经济内涵入手 ,分析其相应的规律。结果 生产基地的建设中生态、文化、经济等因素相互影响制约 ,组成一个复杂系统。结论 中药材 GAP实施的生产基地建设 ,要把生态、文化、经济等因素考虑进去 ,兼顾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才能体现出中药材 GAP生产基地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花类和叶类中药材粉螨孳生情况。方法 用清水漂浮法和塔氏电热集螨器分离各种中草药中粉螨。结果  40 0份样本中共分离出 2 5种粉螨 ,隶属 6科 17属 ,污染率达 10 0 % ,其中两种以上粉螨(含两种 )污染的该类中药材达 2 3种 ,占 5 7.5 %。结论 花类和叶类中药材粉螨孳生严重 ,保储该类中药材应采取防螨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现行的饮片质量标准中将对照药材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标准物质之一,且存在诸多饮片的鉴别、检查项等均规定为同药材。然而,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床直接应用的药品,其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功能主治等方面往往与原药材有所差异。使用药材的控制标准来规定饮片,不能满足饮片质量控制的需求,有失合理性和科学性。针对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部分项目不合理、质控指标缺乏专属性等问题,本文在总结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将对照饮片作为中药饮片标准物质之一的思路,从对照饮片制备过程中原药材、辅料、炮制工艺等方面作了深入分析与思考后,提出了相应对策。此外,还展望了对照饮片应用的优势及未来研究方向,为对照饮片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应用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药炮制理论研究的思路——突破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炮制研究关系中药的发展与应用,现代中药炮制水平依旧停留在传统之中,缺乏可以量化的控制系统,理论研究方面没有创造性的突破,其原因是思路与方法的限制、方向上迷茫导致。应采用突破常规的研究思想,运用现代的科技力量,多方协作才能得到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研究白术、温郁金、贝母、杭白菊中11种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污染情况。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提取,并经活性炭和助滤剂-545混合物柱色谱净化,用气相色谱配FPD进行测定。 结果:3档农药的添加平均回收率在77.5%~112.3%,RSD均小于10%(n=4)。在白术、杭白菊等中药材中检测出痕量有机磷农药的残留。结论:本实验选取白术(根)、温郁金(根茎)、贝母(鳞茎)、杭白菊(花)中药材进行有机磷农药的多残留检测,为评价我国中药材中的有机磷农药污染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药材特征性基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就研究中药材的特征性基因,建立我国特有的“中药材特征性基因”库,以及在保护中药材种质资源,实现中药现代化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评价道地药材,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活性成份的大规模生产,对于扩大中药新资源方面的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