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大弯折叠术治疗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接受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联合胃大弯折叠术治疗10例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胃底折叠术+胃大弯折叠+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肠粘连松解术,术后住院5~7d。术后10例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达到减重效果。[结论]胃底折叠术联合胃大弯折叠术是治疗肥胖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或食管裂孔疝的新手术方法,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正确的体位、合理的饮食、药物治疗和各种管道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实施随访护理、体重管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达到减重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周丹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7):82-83
2010年11月~2012年2月,我们对10例肥胖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下胃大弯折叠减肥术(LGCP),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4~45(31.0±6.2)岁;体重指数28~45(30.5±2.7)kg/m2。10例  相似文献   

3.
肥胖症是一种由脂肪存储量过剩引起的疾病,可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经过长期研究已经证明,保守治疗对于病态肥胖是无效的[2].手术治疗是惟一能使肥胖患者获得长期稳定减重效果的方法,并且能有效地缓解甚至治愈其相关并发症[1].2010年5月-2010年12月,我科开展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10例重度肥胖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大弯折叠减重手术配合护理经验,提高手术配合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腹腔镜胃大弯折叠减重手术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未发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熟练的术中配合,是腹腔镜胃大弯折叠减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9岁,因上腹部胀痛2年余入院,临床诊断食管裂孔疝.病程中患者感嗳气,反酸纳差,口于苦恶心欲吐,症状明显时发生吞咽困难,并伴呕吐咖啡色样物.数字化X光食道造影显示贲门及部分胃底结构自食管裂孔处上移至膈上约2.8 cm外,贲门开闭无明显异常.分别在剑突下、脐右上、左锁骨中线肋弓下及双侧腋前线肋下打孔(五孔法),置镜观察,探查食管裂孔处扩大,约5 cm,组织薄弱,形成疝环状结构,给予分离食管及胃底,食管周围组织,分离出膈脚给予间断缝合2针,食道周围间隙约1 cm,将胃底环绕食道1周浆肌层缝合(360°)并固定在食道胃结合部上方,折叠形成抗反流装置,手术顺利,出血约80 m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手术配合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例食管裂孔疝患者腹腔镜下手术的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均未转开放手术;术后早期有6例患者出现吞咽困难,经合理饮食指导后,症状逐渐消失;1例出现轻度气胸,随后自行吸收;1例术后腹腔引流管引出少许鲜红液体,经对症治疗后痊愈。14例患者随诊6~21个月,无复发,无吞咽困难,其中3例嗳气、反酸症状未完全消失,给予口服药物控制及饮食指导。结论:对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患者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保证。对术后患者应密切监测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特别是术后饮食调整,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总结腹腔镜下肾折叠术治疗 15 例肾盂、上段输尿管结石合并重度肾积水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对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肾周引流管护理、双 J 管护理、导尿管护理,重视出院指导,是防止并发症发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无阴道的发生率为1/4000~1/500,治疗方法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种。与其他手术方法相比,由于乙状结肠代阴道术术后很少出现阴道瘢痕和阴道狭窄,能达到更好的解剖和功能学修复效果,故近20年来已成为主流手术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常常因反酸、胸骨后疼痛及背部烧灼、下咽疼痛、焦虑影响睡眠,影响生活质量。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我院开展腹腔镜下行胃底折叠术,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我院于2003~2005年6月对72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肥胖是指因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疾患。肥胖常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衡量。世界卫生组织界定BMI≥25kg/m^2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随着BMI增加,各种代谢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增加,我国成人肥胖者约为6000万。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乳腺癌等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影响健康的第五大危险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腹腔镜Nissen手术的优越性。方法应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患者31例。结果本组患者全部获得手术成功,仅1例发生纵隔气肿。术后随访6个月-7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一例疝复发。结论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当今治疗食管裂孔疝手术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2.
贲门失驰缓症是指吞咽后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驰缓不良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频繁呕吐,导致进行性营养不良,并有呕吐食物误吸的危险。贲门失驰缓症的手术方式有多种,腹腔镜下括约肌切开附加胃底折叠术是首选的术式[1]。我院于2004年2月及200  相似文献   

13.
食管裂孔疝多见于40岁以上的病人.随着食管裂孔疝的逐渐扩大,韧带也随之松弛,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减弱,易发生胃液返流,导致返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14.
肥胖是指因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造成脂肪在体内积聚过多,导致体重超常的疾患。肥胖常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衡量。世界卫生组织[1]界定BMI≥25 kg/m2为超重,BMI≥30 kg/m2为肥胖。随着BMI增加,各种代谢和心血管危险因素明显增加,我国成人肥胖者约为6 000万[2]。肥胖是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乳腺癌等多种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影响健康的第五大危险因素[3]。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引进瑞典可调节胃捆扎带,行腹腔镜可调式胃捆扎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b…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通过对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360例的观察及护理,介绍了手术方法及优点,总结了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减容减重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胃减容减重术,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及BMI变化,总结有效临床护理经验。结果:5例手术均顺利进行,手术时间70~150 min,出血量30~50 ml;患者术后半年平均减重27.84 kg,无体重反弹及营养不良症状,4例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不同程度好转。结论:通过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出院指导,对提高腹腔镜下胃减容减重术治疗病态性肥胖症的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剜出术的护理。方法对68例子宫肌层深部肌瘤、阔韧带肌瘤或宫颈肌瘤行子宫肌瘤剜出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发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为(80.7±34.2)min,术中失血量(124±82)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9d。结论子宫肌瘤剜出术可在腹腔镜下完成,熟练的手术技巧及护理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及细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董琳  王爱琳 《天津护理》2014,(2):129-130
通过对80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护理的回顾性分析,术前专科知识的掌握,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精准的操作,术后严密的生命体征观察及导管护理,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密切观察与预防,适时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患者尽快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介绍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以胸闷、气短2年余为主诉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气管居中,双侧胸廓对称,左侧第3前肋以下呼吸动度及语颤音消失,听诊可闻及肠鸣音,右肺及左侧第3前肋以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相似文献   

20.
潘春秋  林燕  韦彩捌  覃美凤 《全科护理》2013,(28):2632-2633
胃穿孔是溃疡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普通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对病人损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胃穿孔修补术中[1]。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科对30例胃穿孔病人行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3年4月我科对30例胃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