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光伏发电并网大电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妥善解决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大电网后2部分都能安全、高效运行是光伏发电技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关键之一。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并网的技术特点,简要阐述了光伏发电并网问题的研究现状。指出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使大电网在研究与实验验证手段、对光伏发电系统影响大电网机理的认识、新型配电系统的规划、电网运行控制、电网监测保护与控制装备、技术标准与规范等方面面临新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综述(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长贵 《太阳能》2008,(2):14-17
一并网光伏系统优越性和国外发展概况 并网光伏系统就是光伏发电系统与常规电网相联,共同承担供电任务.光伏发电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必由之路,就是将光伏系统接入常规电网,并网发电.目前并网光伏系统的年安装容量已占到世界光伏电池年产量的70%以上,发展迅猛.  相似文献   

3.
《节能与环保》2013,(4):33-34
即将出台《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受到各方关注,何时出台、如何补贴是其中的焦点,对于其征求意见稿,各方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意见稿》与期待存在差距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部分政府机构、相关光伏发电企业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一方面对电网企业提出了要求,电网企业"要积极为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必要的并网接入、计量等电网服务,及时与光伏发电企业按规定结算电价。同时,要及时计量和审核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量  相似文献   

4.
唐维 《节能与环保》2012,(11):36-37
11月1日,刚刚由国家电网公布不到一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意见》正式实施,不但1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而且单个并阏点总装机容量未超6兆瓦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其接入公共电网的费用都由电网企业投资。也就是说,国家电网将对适用范围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免费的系统接入方案制定、并网检测、调试等全过程服务。  相似文献   

5.
《太阳能》2011,(10):37
为全面掌握风电、光伏发电并网及全额收购情况,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和《电网企业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电监会25号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风电、光伏发电并网接入情况的专项调查,并于《电力监管年度报告2010》中发布了详细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6.
《山西能源与节能》2014,(8):110-110
正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及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a)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也叫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控制器、蓄电池组成,若要为交流负载供电,还需要配置交流逆变器;b)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有集中式大型并网光伏电站,一般都是国家级电站,主要特点是  相似文献   

7.
《节能与环保》2013,(4):28-30
《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国家电网关于做好分布式能源发电业务的管理细则》等一系列相关的方便民间光伏发电并网的举措的出台为分布式发电的建设提供了条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无障碍接入电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要加快发展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加快太阳能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张伟汉 《电力与能源》2013,(6):639-641,646
大规模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助于缓解能源危机,但随着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大规模接入,将对配电系统产生较大影响.阐述了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结构,结合分布式光伏发电特点和电网工程实际,设计出限制过电压条件下的光伏发电并网方案,提出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后直流与谐波分量的治理措施.实际运行表明,所设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方案既能够保证接入点电压不越限,又能够有效减少占用线路走廊资源和电网调度、运行维护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2011,(24)
近日,西门子SINVERT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顺利通过低电压穿越(LVRT)全功能测试,并取得相关测试报告.国网电科院LVRT的测试认证表明西门子SINVERT光伏并网逆变器完全符合国电电网《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对光伏电站低电压穿越功能的严格要求.此前,西门子SINVERT光伏并网逆变器已经取得欧洲权威机构德国联邦能源和水资源协会(BDEW)的低电压穿越测试认证.  相似文献   

10.
<正>自《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和《能源十二五规划》经国务院讨论通过以来,一向被业界认为对风光发电态度消极的电网企业正式发布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向社会郑重承诺:对于10kV 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且单个并网点装机容量不超过6MW 的光伏发电项目,免收系统工  相似文献   

11.
世界光伏发电产业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欧洲光伏工业协会(EPIA)对全球以及世界主要光伏产业国家的情景预测结果,结合其他相关资料,探讨了世界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分析了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较高,发展速度受政府的扶持政策影响很大,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的主体,在许多国家政府的支持下世界光伏产业发展经历了飞速发展的十年,累计装机容量和新增市场达到历史新高。但是,各国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一些国家的光伏发电发展速度受政策调整影响有所放慢,不过从长期来看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非常乐观,特别是我国政府为了克服经济发展的能源瓶颈和发展内需的决策,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世界三大光伏发电市场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德国是世界上分布式电源发展的典范,尤其是在发展用户侧光伏发电系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德国强调立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借助灵活的上网电价机制,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同时通过简单便捷的管理流程、明确严格的并网技术标准,依托配电网和大电网建设,实现光伏发电的积极、有序、可持续发展。我国分布式电源并网管理整体来看已走在世界前列,但仍需在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上进一步优化。建议我国应借鉴德国经验,将中长期发展目标与年度计划有效衔接,采用灵活的上网电价调整机制,根据装机规模合理调整上网电价;加快建立适应分布式电源的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加快分布式电源标准体系建设,保障公共电网安全稳定;借鉴德国的三量双价制:电网企业利用既有网络、技术和服务优势,负责上、下网电量和系统发电量的计量,政府给予自用电量电价补贴,鼓励合理确定项目装机容量或通过储能装置提高自用电量;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从石油峰值的方法论剖析石油枯竭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抗 《中外能源》2008,13(5):8-12
石油产量峰值预测的数学模型方法是对处于一个没有明显储产量补充的封闭条件下的简单对象,以趋势外推法预测其产量变化。该方法不能正确预测复杂多变、不断发展,而又受社会因素影响巨大的大油区(如中东)、大产油国(如中国)和全球的石油储产量变化。最后说明即使出现石油峰值,也并不意味着石油的枯竭,只是由于社会进步推动了多能源互补,促使以石油为能源之首的“石油时代”让位于“后石油时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雷  杨春 《中外能源》2011,16(7):30-36
光伏发电是解决能源供应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国内政策以及外部有利市场环境的推动下,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在光伏制造业等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2010年,国内光伏电池产量已达9GW,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多晶硅产量已达4.5×104t。但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规模仍然较小,影响了光伏产业的总体可持续发展。2010年国内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00MW,仅占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3%,国内光伏电池生产的销售市场对外依存度高达95%,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其主要原因是产业规划保守,发展目标低定;发电成本较高,民众承受能力有限;光伏电力的"间歇性"特征以及电网企业的国有垄断地位使得"入网难"问题仍未解决;投资回收期长,资本盈利率不高;地方政府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抓快放慢。德国在这方面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当前,应在提高光伏发电占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比重、降低光伏产业对外依存度的同时,努力降低发电成本,同时大力发展规模储能和智能电网技术,并构建有力的政策支持环境,从根本上提升业界信心,实现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电力系统暂态安全定量分析软件平台FASTEST(Fast Analysis of Stability using the Extended equal areacriterion and Simulation Technologies)上以研究规模化光伏电站接入系统后的稳定性分析为目的,建立了一个完整而且适合系统安全稳定分析的并网光伏电站机电暂态模型。基于FASTEST特有的暂态稳定量化分析功能,对并网光伏电站被浮云遮挡和系统侧发生扰动这2种典型情况进行仿真分析,从对系统暂态功角稳定性、暂态电压稳定性和暂态频率稳定性的影响的角度,探讨光伏电站与常规电源在影响电网运行特性方面的区别。结果表明,光伏电站并网后对系统暂态频率稳定性影响最为严重,相比较于带有励磁和调速系统的同步发电机,光伏电站在网侧故障时的暂态响应特性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6.
在有利的国际产业环境下,中国光伏产业在本世纪初进入黄金发展期。2012年,我国光伏制造业规模已占到全球总量的近55%,稳居世界第一位;多晶硅产能位居世界前列;硅片产量达到28GW,同比增长14.3%:光伏电池年产量(大陆地区)达20.5GW,稳居世界榜首;新增光伏年装机容量(大陆地区)达到4.5CW,约占当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14.42%,排名全球第二位。但与此同时,产业的发展也面临若干严重问题的困扰。由于“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双反”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2009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先后经历了欧盟、美国、印度的对华光伏“双反”调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另外还有“融资难”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产业的后续发展。当前,应在如何积极应对贸易争端,构建“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平台”;严格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新兴市场;疏浚光伏行业融资渠道,缓解“资金难”问题;逐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从而在根本上增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后续动力,走出时下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7.
直流输电系统是实现高电压、大容量、远距离送电和区域电网互联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对于大规模新能源发电的跨区域消纳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大规模光伏发电发电接入西北某电网为对象,建立光伏电站模型,分析光伏电站不同运行方式及电网扰动情况下对直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为保证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后直流系统稳定运行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viability of converting single-family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Brazil into zero energy buildings (ZEBs). The European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 aim ZEBs implementation to address ‘peak oil’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However, literature shows no agreement on a consensual definition of ZEB. Seeking a Brazilian ZEB definition, this paper addresses PassivHaus and thermal comfort standards for hot climates, source metrics for ZEB, Brazil′s energy mix, residential energy end uses and Brazilian legal framework for residential photovoltaic (PV) generation.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for PV systems in two Brazilian cities is calculated under various scenarios. It shows grid parity was reached from April 2012 to November 2012 assuming residential electric tariffs of that period and the financial conditions given by the Brazilian govern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ams in the Amazon and the lowest rates offered by Brazilian banks to private individuals. Governmental decision to lower electric residential tariffs in November 2012 reduced the scope of grid parity. Later revocation of a tax exemption in April 2013 ended grid parity in Brazil. It concludes, conversely to developed countries, it is the volatile Brazilian energy policy, instead of economical barriers, the main obstacle for ZEB viability in Brazil.  相似文献   

19.
中国燃煤发电节能技术的发展及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一工 《中外能源》2011,16(7):91-95
我国一次能源结构决定了发电以煤电为主的基本格局,当前国内火力发电行业需要解决的两大突出问题是高能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2009年全国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341g/(kW.h),高于330g/(kW.h)的国际平均水平。大力发展新型高效节能性火力发电技术,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火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减少燃煤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正积极发展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技术(600℃/700℃),我国也把"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列入"863计划"。可以预见,在我国近中期电力事业的发展中,会把发展更高参数的超临界技术作为火电建设的主要方向。IGCC发电技术是未来煤炭能源系统的基础,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清洁的燃煤发电技术。随着煤气化技术和燃气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IGCC将朝着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方向发展。大型直接空冷发电技术是解决我国西北部富煤贫水地区火力发电的有效手段,以2×600MW机组为例,空冷机组比湿冷机组节水约80%左右。通过对火力发电机组各系统的集成与优化,可在现有超超临界机组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热回收,提高整个机组的发电效率,从而降低煤耗,实现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的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