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湛江市儿童卡介苗接种效果,制定今后免疫策略。方法 用1ml蓝芯一次性注射器吸取0.1ml(5IU)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的稀释液,注射于左前臂肉侧皮内,于注射后72h检查注射部位反应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0-7周岁儿童991人,有卡介苗接种史950人,卡介苗接种率95.86%,卡疤率97.26%,结核菌素试验(以下简称结素试验)阳性率86.42%,未接种卡介苗或接种史不详41人,结素试验阳性率19.51%,差异有显性(P<0.01)。男、女结素试验阳性率差异无显性(P>0.05)。但结素试验阳性率年龄越小阳性率越高。结论 卡介苗接种效果年龄越小效果越好。新生儿免疫接种制度必须继续坚持。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边远山区在不能普遍接种卡介苗情况下的4257名不同年龄组人群结素注射反应进行观察。结果结素反应阳性率及其中自然感染率明显低于广西其他地区。认为我地区不做结素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是可行的;接种卡介苗后,观察早发反应可以代替结素试验的阳性率;采用普查方法,对我地区肺结核病的主动发现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我站于1982年在本县城郊的文武公社金星大队进行了卡介苗接种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调查对象1981—1967年出生、结核菌素试验阴性的儿童。二、调查方法对观察范围内的儿童作结素试验(前臂内侧皮内注入旧结素0.1毫升,内含5Tu),于72小时观察反应,阴性者皮内接种卡介苗,接种后第12周作结素试验并观察  相似文献   

4.
在推广剂量准确、接种后阳转率高、平均直径数较大、维持时间长和效果好的结核菌素(简称结素)试验皮内注射法的基础上,我们于1980年4月对成都地区14所中小学、幼托15岁以下1:2,000结素试验阴性儿童共4,421人进行卡介苗皮内接种。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告  相似文献   

5.
卡介苗接种是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探讨儿童接种卡介苗的最佳年龄,现将我院1993年~1995年卡介苗接种1664例阳转率测定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接种材料均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统一批号的旧结素。1.2接种部位及方法结素试验用旧结素稀释液1:2000、0.1ml按常规在左前臂掌侧中央部位的皮内注射。1.3分组初种组:新生儿直接用卡介苗0.1ml皮内注射,12周后用结素阳转测定3~12个月婴幼儿,先结索试验48小时后阴性者接种卡介苗12周用结素作阳转测定。复种组:7周岁儿童先做结素试验;48小时明性者接种卡介苗12周后作结素阳…  相似文献   

6.
几种疫菌苗同时接种的联合免疫问题,国内外已有不少人进行了研究。目前一般认为。卡介苗与麻疹、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同时不同臂接种不产生不良反应,也不互相影响效果,而其它疫菌苗接种一个月以后,可以接种卡介苗。今年四月,我们对中卫县镇罗乡5 271名结素试验阴性的7~14岁儿童皮内接种卡介苗,其中一部分儿童在接种卡介苗之前32天曾接种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体”。虽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但接种效果怎么样?我们将接种后9周阳转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象:结素试验阴性皮内接种卡介苗的7~14岁儿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近几年来赣州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方法:对1996—2001年本市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记录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逐年分析。结果:近几年全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简称接种率)、接种及时率、接种后12周结素试验阳转率(简称阳转率)和卡痕率以及结素反应平均直径,卡痕平均直径等六项指标比较稳定。结论:赣州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区六十年代接种卡介苗76万人次,七十年代接种289万人次。1979年我区流调的20个点,只有5个县7个点接种过卡介苗。且卡介苗接种点儿童的免疫水平很低,15岁以下儿童的结素阳性率7.11%。未接种点5.91%,说明1979年前我区卡介苗接种既不普及且质量也差。我区15岁以下儿童的患病率419/10万,在全国居第四位。说明我区结核病的疫情是严重的。通过1979年流调初步摸清了我区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同时促进成立了自治区级的结防机构。从1981年开始我区卡介苗接种工作走上了轨道,制定了全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发病及预防。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接触者根据卡介苗接种史分为有卡介苗接种史组和无卡介苗接种史组,对两组接触者进行X线胸透和结核菌素试验,对结核菌素强阳性给予预防性治疗。结果:有卡介苗接种史组PPD实验结果儿童阴性率、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卡介苗接种史组PPD实验结果儿童强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卡介苗接种史组PPD实验结果成人阴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卡介苗接种史组PPD实验结果成人阴性率、强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完成预防治疗的者中儿童1年内发病率0.00%,2年内发病率5.88%,成人1、2年内未发病。结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密切接触者属于高危人群,给予相应预防对策可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罗忠科  鲜小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2036-2037
目的:了解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方法:对1992年至2001年本省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监测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逐年分析.结果:1992年至2001年本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卡痕率和接种后12周结核菌素(结素)试验阳转率以及结素反应平均直径等4项指标均比较稳定,接种率均在97.4%以上.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下降,2001年为27.4/10万.结论: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并在1993年至2001年保持了各项监测指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几年无锡市婴幼儿童卡介苗漏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本市卡介苗补种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无锡市辖区内出生时卡介苗未接种或接种失败的新生婴幼儿的补种对象,于2002~2004年三年间对接受本中心卡介苗补种的2053名幼儿的补种结果进行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补种对象中属本市的只占25.81%,其余的74.19%仅为外地流动人口子女;其中对6个月以上准备补种介苗的1629名婴幼儿童先前做了PPD试验,阳性率反应6个月~1岁组仅为0.84%;而>1~6岁组达4.34%;另外对补种后3个月的1291名幼儿跟踪做了PPD试验,其接种阳转率平均为98.06%,结论:加强对流动人口婴幼儿童卫生管理和计划免疫,是控制本市卡介苗漏种率的有效措施,其免疫效果及时接种补种,愈早愈好。  相似文献   

12.
结核患者接种卡介苗后反应一例兰瑞莲,王彩新患者,男,5岁。来自偏远农村,以前从未接种过卡介苗而且正患结核病,地段大夫未做结素试验,直接进行卡介苗接种,又因工作不慎,错误地将卡介苗接种在左前臂,致使该儿童引起持续低热,接种部位溃疡面大,且迟迟不能愈合。...  相似文献   

13.
刘传荣 《中原医刊》2001,28(12):43-44
结核病的预防主要是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卡介苗的预防接种 ,人工接种可以主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低御细菌的侵入 ,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接种方法有很多 ,用皮内注射法接种剂量准确、接种后反应的阳性率高。我们对 2 0 0 0级学生PPD试验及卡介苗接种情况如下 :1 结核病菌素试验1.1 试验方法 (皮内注射法 ) :用结核菌的纯蛋白衍生物 (PPD)液 0 .1毫升含 5个结素单位。选用左臂曲臂侧中部皮肤无瘢疤 ,血管分布少的部位 ,用 75 %酒精消毒后 ,皮内注射 0 .1ml(含 5 Tu)的PPD液 ,使形成一个小皮丘 ,勿按压。于注射后 72小时观察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方法 :对 1992年至 2 0 0 1年本省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监测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 ,逐年分析。结果 :1992年至 2 0 0 1年本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卡痕率和接种后 12周结核菌素 (结素 )试验阳转率以及结素反应平均直径等 4项指标均比较稳定 ,接种率均在 97.4 %以上。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下降 ,2 0 0 1年为 2 7.4 / 10万。结论 :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并在 1993年至 2 0 0 1年保持了各项监测指标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儿童结核的有效措施,而接种技术好坏是影响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对卡介苗初种后的儿童进行结素阳转调查,观察远期效果并考核接种技术,以提高接种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查冻干卡介苗的效果,我们采用了多刺法对学龄儿童进行了接种观查,兹报告初步结果。 观查方法及分组 一、选择我市远郊区小学四所,分别属于南桐矿区及北碚区,对全部儿童进行5单位结素试验,并询问是否接种过卡介苗及检查左上臂有无卡介苗疤痕。  相似文献   

17.
自1907年Pirquet提出结素试验以来,我国在1941、1948、1951年先后已以法律作出规定,作为卡介苗(Bacille caImetteGuerim,BCG)接种对象的选择和判断接种效果的措施。1968年又开始用精制结素(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纯化蛋白衍化物)取代了旧结素(OT)。1982年仅为了结核检诊,就进行了805万人的结素试验。一、结素试验的目的: (1)检测有无结核菌感染,特别是为了选择BCG接种的对象,判断接种的效果; (2)结核病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评价汕头地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方法对2001-2004年我市四家大医院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记录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汇总分析。结果2001-2004年,汕头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保持在94.69%以上,12周结素试验阳转率稳定在90.96%以上,卡痕率在97%以上,结素试验平均反应直径、卡痕平均直径指标均比较稳定。结论汕头市区卡介苗接种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罗忠科  鲜小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0A):2036-2037
目的:了解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的质量情况。方法:对1992年至2001年本省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监测和质量监控结果记录进行统计。逐年分析。结果:1992年至2001年本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卡痕率和接种后12周结核菌素(结素)试验阳转率以及结素反应平均直径等4项指标均比较稳定。接种率均在97.4%以上。并发症发生率近年来下降,2001年为27.4/10万。结论:陕西省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质量较高并在1993年至2001年保持了各项监测指标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卡介苗的接种质量,分析影响因素,为改善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方法,随机抽取城市和乡村各250名3个月~1岁儿童,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进行PPD阳转率调查。结果 BCG-PPD试验总阳性率88.60%,无性别差异,城市儿童BCG-PPD试验阳性率高于农村儿童。BCG-PPD试验阳性率与卡疤大小呈正相关。结论我市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较高,应改善农村预防接种条件,加强对BCG预防接种人员特别是农村预防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