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对催化裂解柴油(DCC)在NiMoP/Al2O3催化剂上进行选择性加氢,研究NH3浓度、反应温度、液时空速和二段加氢的反应结果。结果表明,一段加氢,在NH3浓度为5%时,温度360℃,反应压力为6.4 MPa,空速2.0 h-1,氢油比600时,多环芳烃饱和率为88.26%,单环芳烃选择性为93.17%;二段加氢,在第2反应器温度为360℃,反应压力为6.4 MPa,体积空速为2.0 h-1,氢油比600时,多环芳烃饱和率达到最高97.21%。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小型反应器内气相甲醇催化制二甲醚反应进行高温热态实验,探究了反应温度与甲醇质量空速对催化剂床层轴向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的操作条件对甲醇转化率和二甲醚选择性的影响,从而优化小型反应器的操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当甲醇质量空速为1 h-1时,在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催化剂床层会出现约1.7~2.9℃的轴向绝热温升,且催化剂床层热点温度接近于催化剂床层轴向中部位置;当反应温度为250℃,甲醇质量空速为1 h-1时,催化剂床层轴向温度分布曲线较为平缓,且甲醇转化率和二甲醚收率均较高,即反应温度为250℃及甲醇质量空速为1 h-1可视为该小型反应较优的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3.
江罗  陈标华  张吉瑞 《化工学报》2012,63(11):3519-3524
用浸渍法制备了以Al2O3为载体、Ni为活性组分的Ni/Al2O3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在等温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了在Ni/Al2O3催化剂作用下,高纯氯化氢中微量CO2甲烷化反应效果,并考察了温度、压力、氯化氢体积空速以及H2/CO2摩尔比对CO2转化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及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0℃、压力为4.0 MPa、氯化氢空速为100 h-1、H2/CO2摩尔比为500:1条件下,CO2甲烷化反应效果最好,其转化率可达到90%左右,对于高纯氯化氢中微量CO2的脱除起到很好的效果;催化剂在温度高于300℃时,反应不久后会迅速失活;催化剂再生性能只能部分恢复到新鲜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Mg,K和Cs改性的VOx/SiO2为催化剂,氧气为氧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邻二甲苯为原料氧化合成2-甲基苯甲醛,系统地考察了改性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氧气与原料物质的量之比以及液时空速对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碱性的增加有利于提高2-甲基苯甲醛的选择性。较优的反应条件为:以K-VOx/Si O2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400℃,氧气与邻二甲苯物质的量之比为4.5,邻二甲苯液时空速为0.36 h-1。优化条件下,邻二甲苯氧化合成2-甲基苯甲醛具有较高的催化反应性能,邻二甲苯的转化率为10.5%,2-甲基苯甲醛的选择性达到98%以上。K-VOx/SiO2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NNY分子筛和Hβ分子筛为酸性组分,以γ-Al2O3为载体原料、Ni-W为金属组分、P为改性剂,采用较合适的配比利用挤条成型法和等体积饱和浸渍法制备较优的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并针对此催化剂,在恒压15 MPa条件下,反应温度、空速和氢油体积比的变化对加氢裂化过程中馏分油转化率、产品分布、中油选择性和HDS、HDN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大,产品分布向轻组分偏移,脱硫率和脱氮率增加,但中油选择性降低;随着空速增大,转化率、脱硫率和脱氮率均降低,中油选择性增大;随着氢油体积比增大,转化率、脱硫率和脱氮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产品分布和中油选择性基本不变。在反应压力15 MPa、反应温度380 ℃、空速0.7 h-1和氢油体积比1 500∶1条件下,转化率84.6%,中油选择性91.3%,生成油硫含量9.28 μg·g-1,氮含量1.46 μg·g-1。  相似文献   

6.
通过USY分子筛载体上负载Pt制备Pt/USY催化剂,考察Pt/USY催化剂对四氢萘选择性开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USY分子筛载体负载Pt后,四氢萘转化率提高,且明显改善开环的选择性。通过工艺条件的研究,得知在空速为2 h-1、氢油体积比为750∶1、反应压力为4 MPa和反应温度为280℃时,Pt0.4/USY催化剂性能最好,四氢萘转化率大于99%,C10产物收率大于94%,开环选择性高于38%。  相似文献   

7.
以CeO2-Al2O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O-Co3O4-CeO2/CeO2-Al2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氢气等温还原(H2-TIR)、CO脱除性能评价等方法,考察预还原温度、反应温度、液相空速对CO脱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在160℃下预还原可以获得37.3%的还原度,有效提高活性Cu+的数量,进而提高CO脱除性能;在液相丙烯中微量CO脱除反应中,反应温度升高、液相空速减小有利于提高CO脱除性能,当反应温度不低于50℃,液相空速不高于8 h-1时,CO体积分数可脱除至0.03 mL/m3以下。在50℃、3 MPa,液相空速为8 h-1的反应条件下,CuO-Co3O  相似文献   

8.
通过硝酸活化和高温水热活化方法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之后在改性活性炭上负载不同含量的磷钨酸考察催化剂在有水蒸汽条件下的催化氧化脱硝催化活性,初始反应条件为:温度80 ℃,空速800 h-1,O2体积分数为5%、H2O体积分数为4.2%、NO含量为443 mg·m-3。通过FT-IR表征制备的催化剂评价前后表面有机活性基团的变化,将不同磷钨酸负载量下活性炭催化剂的脱硝活性评价结果和红外光谱结合,结果表明,湿气条件下,磷钨酸负载质量分数为10%时制备的催化剂能够较好地保持催化氧化脱硝稳定性,NO脱除效率约40%。考察不同操作参数,如温度、水蒸汽含量、O2含量和空速对负载质量分数10%磷钨酸的活性炭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硝抗水性能的影响,最优操作条件:温度120 ℃,O2体积分数8%,水蒸汽体积分数6%,空速1 000 h-1,催化氧化反应的NO转化率达62%。  相似文献   

9.
盖希坤  杨丹  吕鹏  邢闯  吕成学  杨瑞芹 《化工进展》2020,39(4):1357-1362
采用超声波辅助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CeO2-K/γ-Al2O3催化剂用于沼气联合重整反应,采用 BET、XRD、TG/DTG等技术对催化剂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中研究了反应温度、体积空速、原料气组成等对沼气联合重整反应特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助剂CeO2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中Ni的分散度,降低了催化剂还原温度。升高反应温度和减小体积空速,能够提高沼气中CH4和CO2的转化率;原料气中加入水蒸气,能够明显提高H2/CO体积比;加入的O2容易与H2、CO发生反应,CH4转化率稍有提高。在常压、反应温度850℃、体积空速为100000h-1、摩尔比CH4∶CO2∶H2O∶O2∶Ar=1∶0.5∶0.5∶0.1∶0.01的优化条件下,沼气中CH4转化率超过95%,CO2转化率超过75%,生成合成气H2/CO体积比约为1.6,反应48h后,催化剂未见积炭,保持稳定的活性。与沼气干重整相比,沼气联合重整不利于沼气中CO2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在加压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Ni-Mo/HM催化剂的偏三甲苯异构化性能。重点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质量空速和氢油比[n(氢气)/n(偏三甲苯),下同]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适宜的反应工艺条件:反应温度260~270 ℃,反应压力1.2 ~1.4 MPa,质量空速0.9~1.1 h-1,氢油比为5~6。在反应温度260 ℃,压力1.2 MPa,质量空速1.0 h-1,氢油比为5的条件下,偏三甲苯的质量转化率为49.17%,均三甲苯的质量收率为23.10%,均三甲苯的选择性为46.98%。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对溶剂油中苯含量的严格要求,研究负载型骨架镍催化剂在轻质石脑油加氢脱苯反应过程中的加氢性能,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以及氢油体积比等对轻质石脑油加氢脱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骨架镍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低温加氢活性,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140℃,反应压力0.2 MPa,空速2 h~(-1),氢油体积比120,此条件下,苯转化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12.
为选择含高体积分数CO净化黄磷尾气变换制氢最佳工艺条件,对影响其变换率的反应温度、空速、汽气体积分数比、CO2体积分数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B112型高温变换催化剂为例,对含高体积分数CO净化黄磷尾气变换工艺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其变换效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反应温度、空速、汽气体积分数比、CO2体积分数;通过模型优化及实验验证,结合工业实际,得到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90℃,空速为1 000 h-1,汽气体积分数比为2.5,CO2体积分数为1%,可得CO变换率为88.9%;回归方程模型高度显著可信。  相似文献   

13.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以乙二醇为原料,胺化合成哌嗪。对催化剂活性组分及载体进行了筛选,并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乙二醇空速、氨醇物质的量之比和氢醇物质的量之比等对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i-Cu复合金属是合成哌嗪较好的活性组分,丝光沸石作为载体哌嗪选择性较高。在反应温度230℃,压力10 MPa,乙二醇液时空速0.2 h~(-1),氨醇物质的量之比为30,氢醇物质的量之比为1的条件下,乙二醇胺化合成哌嗪反应性能较好,乙二醇转化率为42%,哌嗪选择性为75%。  相似文献   

14.
王博  张伟  寇联岗  吕剑 《应用化工》2007,36(7):638-640
采用Cr基催化剂,对气相氟化1,1,1,3-四氯丙烷(TCP)合成3,3,3-三氟丙烯(TFP)进行了研究。包括反应温度、物料配比、空速,以及催化剂的寿命实验和再生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反应条件为260℃,1 500 h-1,HF∶TCP=15∶1,在此条件下连续反应200 h,TCP的转化率和TFP的选择性仍大于90%。  相似文献   

15.
Rh负载的整体型催化剂甲烷催化部分氧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丁石  胡蓉蓉  阳宜洋  王德峥  程易 《化工学报》2007,58(9):2255-2258
采用负载Rh的泡沫独石整体型催化剂研究了甲烷催化部分氧化过程,考察了外界温度、空速和甲烷与氧气进料比例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并对过程控制条件和调控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过程为毫秒级超短接触过程,反应可以在自热条件下进行,高空速条件下(8×105 h-1),甲烷与氧气进料比(体积比)为1.8,甲烷转过率超过90%,CO选择性接近95%,H2选择性超过90%。外界加热对过程有利,可获得更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以1-十二烯与硫化氢为原料,紫外光引发自由基加成合成正十二烷基硫醇。考察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引发剂与1-十二烯摩尔配率、单位体积十二烯对应的硫化氢通气速率、通硫化氢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反应压力1.1MPa,n(引发剂)∶n(1-十二烯)=0.048∶1,单位体积十二烯对应的硫化氢通气速率为900h-1,通硫化氢时间为45min。正十二烷基硫醇收率可达64.9%,精制后正十二烷基硫醇产品纯度达到98.5%。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硅负载氯铝酸离子液体,催化甲苯与氯化苄的烷基化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原料配比和空速对氯化苄转化率和苄基甲苯选择性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反应温度70 ℃,反应压力0.3 MPa,n(氯化苄)∶n(甲苯)=1∶4,空速3.0 h-1,在此反应条件下,氯化苄转化率达86.97%,苄基甲苯选择性达72.35%。  相似文献   

18.
以乙炔和氯化氢为主要原料,对在低汞催化剂上氢氯化合成氯乙烯的反应进行动力学研究,以此获悉自制的低汞催化剂对电石乙炔法合成氯乙烯的催化性能。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导出乙炔氢氯化反应低汞催化剂的动力学方程为rA=kKApApB/(1+KApA+KCpC),并考察反应温度、乙炔空速和原料物质的量比对乙炔氢氯化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70 ℃、乙炔空速28 h-1和n(C2H2)∶n(HCl)=1∶1.075条件下,乙炔转化率达98.92%,与高汞催化剂相当。  相似文献   

19.
邓惠萍  王娟娟  吴彩金 《应用化工》2011,40(7):1209-1212
以炼厂丙烯为原料,采用固定床反应器液相法合成异丙苯,考察了丙烯质量空速、温度、苯烯摩尔比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以FX-01改性的FHI-01为催化剂的炼厂丙烯液相法合成异丙苯的工艺可行,其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140~160℃,压力3.0 MPa,丙烯质量空速0.6~0.8 h-1,苯烯比8~9,丙烯摩尔转化率为100%,异丙苯选择性为95%左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铜基催化剂CuO-H3O40PW12/SiO2,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反应压力、反应温度、氢醇比、液空速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0℃,氢气压力3.5 MPa,n(H2):n(甘油)=50:1,液空速0.30 h-1的较佳条件下,甘油转化率为30.15%,1,3-PDO选择性达8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