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二拖一联合循环机组的负荷控制策略,通过AGC与一次调频试验数据对初始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提高联合循环发电机组AGC与一次调频试验指标,以适应电网相关管理和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2.
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参与电网自动发电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红军 《电力设备》2008,9(9):68-70
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负荷控制特点及自动发电控制(AGC)的控制策略,以及机组在变负荷率下的AGC试验(包括AGC试投、升负荷、降负荷)。还介绍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参与电网AGC调节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设想。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投入AGC后,AGC负荷上限值要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不断修正,才能真实反应机组运行的负荷上限。为了避免设置燃机最高可调负荷的盲目性和频繁性,确保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经常处在效率高的“基本负荷”模式下运行发电,建议由省级电力调度交易中心通过RTU装置直接将基本负荷指令送到具体的燃气机组:同时分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在各种负荷控制模式下的一次调频特性。  相似文献   

3.
双轴燃气一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要实现良好的负荷响应速度和较好的调峰能力需要设计和投入整套机组负荷协调控制,完成对燃机和汽机所承担负荷的合理分配,完成对余热锅炉主汽压力的监视和控制,实现机组AGC和一次调频功能。针对上述需求,提出采用以基本比例为基础,引入PID算法进行辅助修正的负荷分配方案,完成对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的协调控制。AGC功能基于负荷分配回路,实现网调对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的直接控制。针对燃机负荷响应快速的特点,设计由燃机单一承担联合机组的一次调频任务。郑常庄电厂机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控制功能要求,满足整套联合循环机组快速升降负荷的需要。本控制策略逻辑清晰,可控性强,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适用于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4.
结合西北电网机组一次调频及AGC全网试验情况,对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及AGC试验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对一次调频及AGC涉网技术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通过试验发现不同电厂机组一次调频性能差异很大,部分机组一次调频性能不能满足电网运行要求,需进行优化和完善。试验结果表明并网机组投入一次调频和AGC功能可显著提高电网频率稳定性,改善电网频率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以静态前馈为基础、PID算法进行辅助修正的负荷分配方案,对双轴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进行协调控制;基于负荷分配回路的AGC功能,实现了网调对联合循环机组总功率的直接控制;针对燃气轮机负荷响应快的特点,设计了由燃气轮机单独承担联合循环机组的一次调频任务.郑常庄电厂机组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协调控制策略满足双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整体控制功能要求,能实现机组的快速升降负荷;控制方案逻辑清晰、可控性强,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适用于多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协调控制.  相似文献   

6.
频率稳定是电网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之一.由一次调频决定的电网静态调频特性,则是电网频率稳定的基础.详细介绍了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控制方案和试验结果,通过DEH与CCS频差校正的联合方式,机组参加一次调频功能的负荷响应较快,有关指标满足性能要求,实现了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  相似文献   

7.
《发电设备》2015,(6):416-418
针对PG9171E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不完全具备一次调频功能的现状,通过MarkV控制系统逻辑组态,使机组具有全行程负荷状态下一次调频功能,满足电网要求。  相似文献   

8.
吴海滨 《热力发电》2012,41(12):61-64,67
基于对M701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390 MW机组一次调频动态响应特性不能达到性能考核指标要求的原因分析,进行了主控制系统选择转速控制模式以提高机组一次调频响应速度、在自动负荷控制回路中减小调频死区和加大调频幅度等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响应时间为1~2 s;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的45 s内,实际一次调频量超过了理论调频量(随转速变化的函数值)的70%,完全满足电网调度对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了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各发电机组必须具备一次调频和AGC能力,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和AGC功能不能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问题比较突出,个别机组甚至不具备一次调频和AGC能力。在对影响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和AGC功能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完善设备、规范管理、优化控制逻辑等综合措施提高火电机组的一次调频和AGC能力。  相似文献   

10.
西北电网一次调频试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西北电网地域宽、线路长、电源点和受电用户较为分散,水电机组装机较多等特点,制定西北电网一次调频整体联调试验方案,实际测试一次调频对电网频率扰动的抑制作用,分析了西北电网在有/无一次调频功能、有/无自动发电控制(AGC)、正向/负向频率阶跃扰动等不同组合方式时的动态响应.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研究,得出水火电机组一次调频的差异及协调动作的建议,以及一次调频和AGC协调配合问题.试验结果为西北电网的优化运行、应对突发事故、改进区域电网的运行方式提供技术依据,也为<西北电网直调发电企业管理考核细则>的实施和西北电网AGC控制方案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CPS标准下改进吉林省电网AGC运行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东北电网即将提出的新控制性能评价标准CPS考核标准,分析了当前吉林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控制中存在的AGC调节容量、调节速率、负荷及联络线交换计划的波动等问题,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包括选择适合CPS的AGC控制策略,将超短期负荷预报与AGC结合,制定AGC和一次调频的管理考核办法等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及提高吉林省电网AGC整体运行水平的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多轴布置燃机联合循环机组的AGC(自动发电控制)功能开发和试验研究是一项较新的课题。根据联合循环机组的特点,提出了负荷协调控制的方式,并采用新的控制策略,放弃常规的PID算法。经过实践检验,能较好地实现联合循环机组的AGC功能。分析了联合循环机组负荷变化的高低限,指出燃机负荷增减具有不同速率,探讨了机组负荷变化对余热锅炉和汽轮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基于特高压和超高压直流的电网异步联网方式对现有的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控制策略和电网频率控制的适应性问题逐步显现.为分析直流系统异步联网方式对电网AGC系统控制策略带来的影响,结合直流系统负荷的频率静态特性及其附加频率控制器的动态特性,分析了区域电网AGC对控制区设置、控制模式选择以及与直流附加频率控制器的适应性的影响,并对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控制性能评价标准(CPS)控制策略适应性进行探讨.基于PSD-FDS平台进行直流系统与AGC的频率控制仿真验证和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特高压和超高压直流互联的送端电网AGC控制策略能够较好地适应异步互联电网,为异步联网方式下AGC系统控制策略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辅助服务市场化后自动发电控制(AGC)调频容量计算必须满足实时精细化的要求,从省级电网发用电平衡出发,通过分析影响调频容量需求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综合考虑负荷、新能源功率波动、联络线交换计划、机组发电计划及相关性能评价标准的AGC调频容量实时计算方法,并以华北某电网为例进行了算例分析,计算出该电网所需的AGC调频容量与电网实际运行情况相吻合,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机组在切入华北电网运行后,AGC负荷响应速率慢。对机组协调控制系统、DEH系统逻辑进行了优化,并对远动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处理后,机组AGC负荷响应机组负荷响应时间由89 s降至20 s左右,负荷响应速率满足了华北电网对机组AGC指标的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16.
许榅增  刘禾 《现代电力》2018,35(6):33-38
风电的大量接入产生复杂的互联电网运行特性,这需要电网AGC能及时响应能源与负荷的快速、大范围的变化,并根据AGC机组的动态特性发布有效指令,既能进行多时段连续的协调控制,又能保证电网运行的经济性。为此,论文建立了考虑AGC机组动态特性,又考虑风电快速、大范围波动情况下的AGC动态优化控制策略模型。该模型权衡动态优化过程中经济性和指标性的比重,兼顾CPS评价标准,综合发布多时段连续的协调指令。该控制策略模型是一个多约束,大规模,多时段的复杂优化问题,因此采用PSO算法求解运算,结合运行的实际特征,对越限的粒子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对某区域AGC策略计算,验证了本控制策略无论是AGC调节费用,还是电网频率或CPS指标等均优于传统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浙江电网AGC现状及有关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张怡  赵良 《中国电力》2005,38(4):59-62
从主站端子系统与厂站端子系统2个层次分析浙江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系统的基本配置;介绍浙江全省具备AGC功能的机组情况;从电网与发电厂2方面总结浙江电网AGC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厂网协调、电网方式及负荷特性等问题,并从管理和技术等层面上提出解决现有问题和充分发挥浙江电网AGC作用的方法和建议:加强并网机组的考核管理;提高超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现实水、火电AGC联合调整;合理设置AGC调节周期;优化AGC主站端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广东电网AGC运行需求与控制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电网规模日益扩大,与外部电网联系更加紧密,电网调峰、调频更艰难的情况下,研究大区域互联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AutomaticGenerationControl)策略与技术,提高电网频率质量已是重要研究课题。结合广东电网的AGC系统运行需求进行了分析,介绍了AGC控制基本原理、过程和控制类型。详细讨论了广东电网恒定频率控制FFC(FlatFrequencyControl)、恒定联络线交换功率控制FTC(FlatTie鄄lineControl)、联络线和频率偏差控制TBC(Tie鄄lineload&frequencyBiasControl)三种控制模式,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