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稳心颗粒1995年由卫生部批准为三类新药,其药物组成和处方工艺已获国家发明专利。稳心颗粒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心脉瘀阻之心动悸、脉结代。症见气短乏力,心悸不宁,头晕心烦、胸闷胸痛,脉结代或虚数。目前稳心颗粒国在内外的实验室方面已做过很多研究,本文就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发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影响。方法用标准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测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影响。观测指标:最大舒张电位(maxi mal diastolic potential,MDP)、动作电位幅度(am-plitude of action potential,APA)、0相最大去极速度(maxi mal rate of depolarization,Vmax)、4相自动去极速度(velocity of diastolicdepolarization,VDD)、复极50%和90%时间(50%and90%of dur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APD50and APD90)以及自发放电频率(rate of pacemaker firing,RPF)。结果用100μmol/LIso灌流后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出现了心律失常,用Iso+稳心颗粒灌胃组血浆灌流后,与Iso模型组和Iso+生理盐水灌胃血浆比较,RPF和VDD减慢(P〈0.01),APA和MDP的绝对值显著减小(P〈0.01),Vmax明显减慢(P〈0.01),APD80和APD90明显延长(P〈0.01)。结论稳心颗粒能降低自发放电频率,拮抗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3.
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梅  王亚文 《河北中医》2005,27(4):302-303
心律失常是内科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尤以老年人多见,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危及生命,引起猝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存在明显的副作用,长期使用可增加死亡率。2003-04~2004-04,我科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30例,并与胺碘酮等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机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路永平  郭继鸿 《光明中医》2009,24(10):1987-1988
稳心颗粒是纯天然中药组方,对心肌细胞具有多种离子通道抑制作用,能广谱、有效地治疗多种心律失常,安全可靠,副作用少,适合老年患者、儿童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者的应用,对有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患者的功能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兼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0年1月-2002年10月利用步长稳心颗粒(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产)治疗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室性期前收缩(室早)和心房纤颤(房颤)患者共11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观察稳心颗粒对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到2011年12月心律失常患者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片,疗程4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对心律失常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89.8%)显著高于对照组(75.5%)(x2=6.725,P〈0.05);心电图情况观察组各类心律失常总有效率(91.8%)显著高于对照组(77.6%)(x2=7.036,P〈0.05)。结论:稳心颗粒可有效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状及心电图表现:临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生机制可概括为冲动形成异常、传导异常或冲动形成和传导异常同时存在,其既有心肌细胞电生理的异常,也有自主神经的作用。抗心律失常西药的基本生理作用是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通过改变离子流而影响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改变传导速度,消除折返,抑制自律性和触发活动,从而抑制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同时又可能制造新的触发活动、新的折返和新的心律失常,因此抗心律失常西药是把双刃剑。近几年来,随着新的研究技术方法的出现和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有了一定的发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李洁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300-2301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糖尿病引起的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天3次给予对照组患者150 mg的心律平片,每天3次给予试验组患者步长稳心颗粒1袋(为9 g),连续用药4周为1个疗程,密切观察两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老年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试验组显效为16例,有效为27例,对照组显效为13例,有效为18例。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2.0%)(t=2.526,P=0.025<0.05);(2)试验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显效为21例,有效为20例,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改善:显效为17例,有效为19例。试验组的总有效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0%)(t=3.115,P=0.018<0.05)。结论:稳心颗粒对于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治疗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门诊和住院患者中被确诊为房性心律失常且早搏大于1000次/d,或短阵房速大于10次/d以上,且有明显症状者80例,按完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用步长稳心颗粒9g,3次/d,对照组用普罗帕酮150mg,3次/d,或胺碘酮(有冠心病等器质性心脏病者)200mg,3次/d,1周后改为2次/d,再1周后改为每日1次维持。疗程均为1个月。开始治疗后每周定时听诊心脏,观察心率、心律变化,治疗前查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每周复查心电图,病情变化随时复查,治疗结束后常规查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治疗前行HOLTER检查,治疗1个月后再行HOLTER检查。结果:稳心颗粒对改善房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显效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副作用较治疗组少,传导阻滞、PR延长少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对房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稳心颗粒对肺心病引起的心律失常的治疗,来评价稳心颗粒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择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病人112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加用稳心颗粒.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用于治疗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功能不全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对异丙肾上腺素(soproterenol,ISO)诱导慢性心功能不全大鼠血流动力学和乌头碱致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给予蒸馏水灌胃;阳性药(代文30 mg·kg-1)+正常组;稳心颗粒(9 g·kg-1)+正常组;ISO(85 mg·kg-1)组造模2周后给予蒸馏水灌胃;稳心颗粒(9 g·kg-1)+ISO组;代文(30 mg·kg-1)+ISO组。分别在给药后第4,10周,各组大鼠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同时在第10周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并观察各组大鼠对乌头碱致心律失常的反应。结果:心超提示:ISO组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IDs)、左室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较正常组均显著下降(P <0.05),服用代文4周后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IDs)明显缩短(P<0.01),FS,EF明显改善(P<0.01),给予代文10周后LVIDd,LVIDs,FS,EF仍持续改善(P<0.01);给予稳心颗粒4周和10周后心超指标LVIDs,LVIDd,FS,EF均无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提示:与正常组相比,ISO组LVSP,±dp/dtmax均明显下降(P<0.01,P<0.05),LVEDP显著升高(P<0.01),HR无明显改变;给予代文10周后LVSP,LVEDP,±dp/dtmax较ISO组明显改善(P<0.05);稳心颗粒10周后与ISO组相比,LVEDP较ISO组明显降低(P<0.05),±dp/dtmax较ISO组明显改善(P<0.05)。在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的试验中发现,与正常组相比,ISO组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服用稳心颗粒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缩短P<0.05);服用代文后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无明显改善。结论:稳心颗粒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稳心颗粒对乌头碱所致的大鼠心律失常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中存在许多具有显著药理活性的天然单体成分,在抑制心律失常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大量中药单体成分缓解心律失常的基础研究。经过深入总结其作用机制,发现中药单体成分抑制心律失常主要集中在抑制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通道等方面。综述了中药单体抑制心律失常的离子通道机制研究进展,旨在为调节心律失常中药单体的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创新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法(HPLC)同时测定稳心颗粒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b_1、Rd与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1260 DAD高效液相色谱仪,Amethyst C18色谱柱(4.6 mm×250 mm,4μm),乙腈-水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1 m L/min。[结果]三七皂苷R1对照品在8~247 mg/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69%,RSD=2.74%(n=6);人参皂苷Rg_1对照品在14~422 mg/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1.85%(n=6);党参炔苷对照品在1.5~42 mg/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7.69%,RSD=1.94%(n=6);人参皂苷Rb_1对照品在2.65~847 mg/L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102.11%,RSD=1.96%(n=6);人参皂苷Rd对照品在8~255 mg/L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6%,RSD=2.49%(n=6)。[结论]本实验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Rb_1、Rd和党参炔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稳心颗粒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_1、Rb_1、Rd与党参炔苷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胰岛素抵抗(IR)以及近3年来改善IR的中药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IR是2犁糖尿病发生和进展的驱动因素,IR的发生有多种分子机制.现代研究表明,多种中药活性成分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善IR达到降糖作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酒的药用价值,并广泛用于防病、治病。近现代以来,受到酒与化学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酒在中医药中的部分传统用法被大幅简化,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挖掘整理了酒在中药制药与临床应用过程中的用法,总结出“以酒炙药,矫药性”“以酒浸药,行药势”“以酒煎药,激药性”“以酒服药,引药力”“以酒敷药,促药性”等基本观点,并从现代视角归纳常用酒类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酒对药物吸收的作用以及酒与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旨在继承发掘酒在中医药中的特色用法,认识酒的科学内涵和临床价值,促进中医药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矿物类中药发挥重镇安神作用治疗失眠时疗效显著,通过检索相关著作和文献,发现治疗失眠的矿物药共16种。临床常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糖尿病相关失眠、抑郁性失眠,顽固性失眠等多种形式引起的慢性失眠。主要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异常表达,减少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释放,下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激素的分泌,延长慢波和快速动眼睡眠期等发挥治疗作用。现对矿物药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矿物药在治疗失眠方面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桂枝汤是临床常用的中药复方之一,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功效;传统用于治疗发热头痛、汗出恶风等外感风寒表虚症。现代研究发现,桂枝汤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苯丙烯类、单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及三萜皂苷类等。相关药理学实验研究表明,桂枝汤对实验动物的汗腺分泌、体温、免疫功能、胃肠蠕动及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还可发挥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镇痛、降血糖及保护心血管等药理作用。临床上多进行加减化裁,用以治疗内、外、妇、儿等科的诸多疾病,其治疗范围涉及循环、免疫、泌尿、生殖、内分泌、消化、神经等多个系统。该文主要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三方面综述桂枝汤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桂枝汤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 L.)是大戟科大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功效为利水消肿、祛痰退热、杀虫止痒、散结。通过现代科学手段鉴定了泽漆中一系列的药效物质,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泽漆及其复方在细胞和动物水平具有一定抗肿瘤作用,尤其对肺腺癌、肝癌、胃癌及乳腺癌作用明显,实际临床应用多采用泽漆汤及其加减方或联合化疗等手段辅助治疗肝癌、肺癌、乳腺癌、恶性腹水等疾病。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泽漆及其复方抗肿瘤方面药理作用与临床治疗研究概况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为泽漆及其复方实验与临床研究及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是中药炮制学和中药现代化的关键。目前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主要采用化学和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中药炮制后增效、减毒、缓性或生熟异治的原理,从而使中药饮片的炮制机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生物转化、肠吸收转运、药代动力学以及代谢组学等新方法开始逐步应用于中药炮制机制研究。该文通过总结近年来中药炮制机制研究领域的成果,分析和探讨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应从吸收代谢角度深入研究中药炮制机制、加强炮制辅料的作用机制研究、注重多学科结合与数据统计分析。同时结合课题组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基于化学成分转化-肠吸收屏障网络耦联作用的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新思路,为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藏药研究开发的应对措施。方法:分析藏药的特点、现状以及发展机遇。结果: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国行业面临着难得的国际市场机遇和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中药乃至藏药产业也不例外。结论:既要看清藏药国际化的广阔前景,也要认识到藏药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艰巨任务,充分发扬民族医药的优势和特色,找准适合藏药自身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并制定出使之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