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导师多年来采用针刺配合内服中药治疗不寐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5a,最短8d。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不寐的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针刺治疗取穴:百会、印堂、安眠、内关、神门。针法:平补平泻法,中等强度刺激,留针30min,每日1次,10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d。2·2中药治疗方药:夜交藤30g,远志6g,柴胡15g,白术15g,白芍15g,茯苓15g,薄荷6g,当归15g,生草6g。加减:肝郁化火加女贞…  相似文献   

2.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痤疮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经治30例患者,女27例,男3例;年龄在20~35岁之间;病程最短的2个月,最长的7 a。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疗方法2·1针刺治疗2·1·1取穴主穴取肺俞、胃俞、大肠俞,配合取曲池、合谷。2·1·2操作病人取侧卧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针刺穴位,得气后留针20m in,留针期间加强捻针以增加刺激。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症状好转改隔日1次。疗程间休息3d,一般治疗1~3个疗程。2·2中药治疗黄芩10g,石膏25g,大黄(后…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症 37例。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2 9例 ,女 8例 ;年龄 2 0~ 75岁 ;病程 3天~ 2年。2 治疗方法中药 :天麻 10g ,炒川芎 30 g ,炒泽泻 2 0 g ,炒白术 10g ,葛根 15 g。每日 1剂 ,水煎后分 2次服。西药 :2 %利多卡因10 0mg ,加 5 0 %葡萄糖 6 0ml,缓慢静注 ,10分钟注完 ,每日 1次。用药前做常规心电图检查 ,有心脏传导阻滞及心率小于6 0次 /分 ,禁用。3 治疗效果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 :眩晕消失 ,1个月内未复发 ;好转 :眩晕好转或眩晕消失后 1个月内有复发 ,再经上述治疗好转 ;无…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按1995年WHO会议制定的中西医结合胆道疾病诊疗标准,依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治疗组100例,男35例,女65例;年龄26~73岁,平均49·9岁;病程1~22年,平均7·8年。其中对照1组76例,男26例,女50例;年龄21~65岁,平均48·8岁;病程1~22年,平均8·1年;对照2组78例,男28例,女50例;年龄26~69岁,平均50·8岁;病程5个月~19年,平均6·5年,3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治疗组:中药胆道排石汤:金钱草30g、柴胡12g、大黄8g、茵陈30g、枳壳12g、黄芩10g、法半夏10g、杭芍15g、郁金10g、鸡内金15g、生甘草6g、芒硝6g。每日1剂,煎…  相似文献   

5.
孙欣  王岩 《吉林中医药》2003,23(8):29-3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内科常见的难治之症 ,又称痛性抽搐。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观察治疗 18例 ,并配合辨证施护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 ,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36~ 71岁 ,平均 4 9 8岁 ;病程 2个月~ 18个月 ,平均 10个月 ;左侧10例 ,右侧 8例 ;上颌支受累 6例 ,下颌支受累 12例 ,两支同时受累 14例 ,复发次数 1~ 3次 ,平均 1 7次。2 治疗方法2 1 西药 应用卡马西平每日 10 0~ 10 0 0mg ,口服。2 2 中药 予川芎煎。川芎 30g ,菊花 15g ,钩藤15g ,白芍 15g ,生地黄 15g ,川牛膝 10g ,炙甘草 5g。…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2003年以来,用中药配合拔罐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8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6个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组方:生黄芪25g,白芍15g,生地10g,川芎10g,辛夷10g,防风10g,钩藤30g,五味子10g。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1个疗程。拔罐治疗:取双侧肺俞穴拔罐,每次5~7min,每周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服药及拔罐1个疗程后,临床症状消失,随防6个月未复发;显效:服药及拔罐一个半疗程,临床症状消失;无效:服药及拔罐2个疗程,症状无明显减轻。本组60例,痊愈40…  相似文献   

7.
我科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复发性口疮3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1~58岁,平均39.5岁;病程2个月~15年;溃疡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10mm。2 治疗方法2.1 中药 防风15g,薄荷10g,生石膏50g,栀子20g,黄芩10g,连翘20g,大黄5g,竹叶10g,防风15g。水煎分服,每日1剂。2.2 西药 甲硝唑片0.2mg/次口服,每日3次;痢特灵片0.1g/次口服,每日3次。3 治疗结果临床治愈(溃疡面愈合,伴随症状消失,3个月无复发)26例;显效(溃疡面愈合,3个月内有复发)9例;无效(溃疡面无愈合)1例4 讨 论复发性口疮是口腔科常见…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2003年以来采用加味银翘散治疗急性扁桃体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患者,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2~60岁,病程2 d~1个月。发病前均有明显的外感史,扁桃体1~3度肿大[1],其中伴扁桃体化脓12例。40例均应用多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而改用中药治疗。1·2治疗方法加味银翘散基础方:连翘20 g,金银花15 g,山豆根15 g,板蓝根15 g,牛蒡子10 g,炒黄芩10 g,薄荷6 g,桔梗10 g,仙鹤草15 g,白茅根30 g,生甘草10 g。加减:发热重者加土茯苓30 g,大便干者加生大黄9 g,化脓者加川贝9g。每天1剂。水煎2次,早晚分2次口服。…  相似文献   

9.
笔者2001年10月~2006年4月采用中西药采用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其中105例来自于我院门诊病人,15例为住院病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74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病程1~6 a。1·2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经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发现肠粘膜有充血、水肿或溃疡及脓性分泌物。2治疗方法自拟黄连解毒汤:黄连15g,黄芩15g,黄柏15g,地榆15g,乌梅15g,甘草6g,元胡30g,木香15g,防风15g。每日1剂。煎汤至200m l,加入庆大霉素16万单位,地塞米松10mg,每日灌肠1次,10次为1个疗程。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本组20例,男6例,女14例;年龄24岁至45岁者18例;46岁以上者2例。病程1个月以内者10例,2~5个月者5例,6个月以上者5例。20例病人均为经西医医院明确诊断后进行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①黄芪30g,当归30g,薏苡仁30g,水蛭30g,银花45g,玄参45g,甘草5g,苍术15g,蜈蚣3条,全蝎10g,丹参15g,红花18g。加水300~500ml,连煎3次,每日1剂,分3次服,15天为1个疗程。②红花18g,桃仁18g,艾叶18g,硫黄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张蕾 《中国民间疗法》2003,11(12):34-34
笔者自 2 0 0 0年以来 ,运用中药足浴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 40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40例 ,男 2 4例 ,女 1 6例 ;年龄最大70岁 ,最小 2 4岁 ,平均年龄 48.3岁。患左侧 2 6例 ,患右侧 1 4例 ;病程 1天~ 6个月。治疗方法中药足浴配方以牵正散为主方加味 :桃仁2 0 g,红花 2 0 g,桂枝 2 0 g,羌活 2 0 g,当归 1 5g,防风2 0 g,透骨草 1 0 g,牛膝 1 2 g,桔梗 1 2 g,煎取 1 0 0 0 ml,水温 38℃~ 48℃ ,每日 1次 ,每次 30 min。针刺穴位 :太阳、头维、睛明、攒竹、地仓、颊车、翳风、人中、承浆、下关、承泣、迎香、合谷等。每日 1次…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2001~2005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消化科门诊病人,诊断均符合《现代内科治疗学》所制订胃食管反流病的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5岁,平均44·3岁;病程2月~10年。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0~76岁,平均44·8岁;病程3月~9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2次,雷尼替丁0·15g,每日2次,硫糖铝1·0g,每日3次,吗丁啉10m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人均为初产妇 ,年龄 2 0~ 2 5岁 8例 ,2 5~30岁 12例 ,30岁以上者 1例。其中产后 3~ 4周发病者 15例 ,4周以上发病者 6例。2 治疗方法2 .1 中药治疗 自拟化瘀通乳饮加减 :蒲公英 30 g,地丁 15g,川芎 10 g,赤芍 10 g,青皮 10 g,陈皮 10 g,桃仁 10 g,白芷 10 g,海金沙 15g,麻黄 10 g,甘草 10 g。水煎取汁 10 0 ml口服 ,每日 2次。2 .2 针刺治疗 取穴及操作方法 :取双侧足太阳膀胱经之大杼、肺俞、心俞、膈俞。常规消毒后直刺 0 .5寸 ,用泻法 ,留针 2 0 min。 5d为 1个疗程 ,休息 1d,进行下 1疗程。3 治疗结果本组病…  相似文献   

14.
益气养心解毒汤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秀川 《中医研究》2008,21(6):45-46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引起的急、慢性心肌炎症,可见于各年龄组,儿童发病率最高,是儿童和健康青年猝死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2000-2007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疗效较好,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个月~12岁;病程20 d~3年。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2个月~12.5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避免劳累,防止受凉,注意休息。均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加入利巴韦林10~15 mg/kg静滴,每日1次;维生素C 100~200 mg/(kg·d)、能量合剂、辅酶Q10;1,6二磷酸果糖100~200 mg/kg用稀释液溶解后10 m in内快速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益气养心解毒汤,药物组成:黄芪20 g,党参12 g,麦冬9 g,五味子10 g,白术6 g,炙甘草6 g,桂枝6 g,金银花9 g,黄芩6 g,丹参10 g,桃仁6 g,甘松6 g。加减:阳虚者...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外洗及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肛门瘙痒症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26岁~60岁;病程2个月~10 a。2治疗方法2.1中药外洗外洗中药由苦参15 g,黄柏15 g,赤芍15 g,百部15 g,地肤子20 g,白藓皮20 g,川椒30 g,土槿皮15 g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刺血拔罐、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36例,针刺穴位中支沟(双)、阴陵泉(双)、行间(双)、合谷(双),皮损局部以针刺治疗,均留针30min,每日2次;夹脊穴刺血拔罐10min,每日1次;内服中药组方:柴胡、赤芍、黄连、滑石、栀子、牡丹皮、延胡索、龙胆草各10g,金银花15g,薏苡仁30g,土茯苓20g,甘草6g,以清疱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10天后,治愈28例,占77.78%;好转6例,占16.67%;无效2例,占5.55%,总有效率为94.45%。结论:针灸配合刺血拔罐、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疗程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1月~ 1999年 4月 ,我院对糖尿病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经 13例治疗观察 ,效果较满意。1 临床资料13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并发症 ,其中 ,男性 6例 ,女性 7例 ;年龄最小的 32岁 ,最大的 6 3岁 ,平均年龄 4 7岁。2 治疗方法方药组成 :生地 30 g、天冬 15g、麦冬 15g、沙参 15g、石斛 15g、花粉 2 0 g、黄芩 10 g、黄连 6 g、半付每日 2次煎服。西药为 :降糖灵 2 5mg,每日 2次口服。连续服用 1个月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同时服用 B族维生素 ,缓解或防止末梢神经病变 ,本组病人均不用胰岛素治疗。3 疗效观察本组患…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70例均为门诊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0例 ,男11例 ,女 2 9例 ,年龄 2 2~ 5 5岁 ,平均 40 2 6岁。对照组 3 0例 ,男 9例 ,女 2 1例 ,年龄 2 3~ 5 1岁 ,平均 44 8岁。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 ,口服维生素A 2 5万u ,每日 3次 ,维生素E 5 0mg ,每日 2次 ,维生素C 0 1mg ,每日 3次。 1个月为 1疗程。治疗组在上述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 ,采用中药 :乌蛇 10g、蝉衣6g、荆芥 10g、防风 10g、白芷 10g、羌活 10g、黄连 8g、黄芩 10g、银花 10g、连翘 10g、生甘草 6g ,水煎服 ,每日 1剂。分 2次服 ,2 0剂为 1疗程 …  相似文献   

19.
中药加针刺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我科自1993~1998年采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本病1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25~38岁,平均31岁;病程5小时~2天。因暴饮暴食而发病者11例,因酗酒而发病者5例。治疗方法中药:大黄15g(后下)、黄连10g、黄芩12g、银花20g、蒲公英20g、元胡20g、白芍15g、川朴10g、枳壳10g、陈皮10g、云苓10g、薏苡仁24g、当归10g、甘草5g。加减:食积重者加焦三仙各15g,炒莱菔子15g;呕吐重者加代赭石30g,竹茹10g。每日1剂水煎2次,药汁混合,分多次饮服,每2小时服1次。不需禁…  相似文献   

20.
消银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9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一般资料96例均来自本诊所,2004-01~2007-04患者。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16~65岁,平均39岁;病程3个月~6年。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的相关标准。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消银汤,组成:鲜生地20g、丹皮15g、赤芍20g、紫草20g、大青叶15g、板蓝根30g、荆芥10g、防风10g、蝉蜕15g、乌梢蛇3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20g、鬼箭羽30g、生甘草10g、全蜈蚣2条。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ml,分早晚2次温服,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