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结节病诊断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6年6月笔者在进修期间见到的经病理确诊的结节病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由于结节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及部分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因而其诊断率低、误诊率高。结论:掌握结节病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2.
朴瑛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116-117
结节病在临床上少见,其病理、生理基础为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浸润,确诊需依赖肺、淋巴结的活组织病理检查。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例结节病的临床资料,重点讨论结节病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非干酪性肉芽肿炎症为特征的多系统疾病,可累及全身各处,但以呼吸道为著,胸内淋巴结和肺是最常受累的器官。近年来结节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由于缺少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所以其影像学表现往往成为提示结节病的诊断依据。CT的应用提高了其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收集我院2000年6月-2005年3月1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胸部结节病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征象,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结节痛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改变和病理资料,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珐:回顾分析我院自1997~2008年来经病理确诊的12例结节病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以中老年病人为主,平均56岁;女性多于男性,女9例(75%),男3例(25%);(2)12例结节病病人,以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首发表现者发热3例(25%),乏力3例(25%),体重下降4例(33.3%),夜间盗汗1例(8.3%).肺内表现:咳嗽、咳痰最多7例(58.3%),肺外以浅表淋巴结肿大、关节受累为主,结核纯蛋白衍化物试验2例阳性,(3)分期:0期1例,Ⅰ期5例,Ⅱ期4例,Ⅲ期2例;(4)胸部X线、CT检查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或不伴两肺病变.结论:结节病易误诊,误诊率25%.有上述胸部X线、CT检查特征时,均应警惕本病可能,尽可能作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严防漏诊和误诊.熟练掌握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并与实验室检查结合分析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子宫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0.12%~0.3%,目前国内外均为个案报道[1-2].传统观念认为子宫脂肪瘤术前诊断非常困难,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2008年发现的4例子宫脂肪瘤,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探讨术前影像学检查的可能性,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郭娜  刘丹  李为民  陈勃江 《西部医学》2011,23(7):1267-1269
目的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方法对17例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结节病患者的一般资料、辅助检查、诊治经过和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26~73岁,平均45.7岁;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其中4例有肺外表现;影像学常见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经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症状和胸部影像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完全消失;严重患者加用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结节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发现双侧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此病,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应采取个体化疗法。  相似文献   

7.
炭黑尘肺是长期在生产活动中因吸入一定浓度的炭黑粉尘并在肺内储留而发生的肺部进行性纤维组织增生的全身性疾病。本病影像学表现颇具特征,国内文献报道不多。本文回顾性分析近18年来,均经尘肺诊断组确诊的12例炭黑尘肺患者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谭锦文  刘朝晖 《中外医疗》2009,28(18):93-93
目的总结肺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对6例经病理确诊为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6例患者年龄25~51岁,平均39岁,女性占5例,以呼吸系统症状多见,1例为肺外表现,影像学检查常见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6例均行病理学检查确诊。结论肺结节病是较为少见的肺部疾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呈双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应注意排除此病,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确诊的122例AS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AS好发于男性,多于青少年发病,65%以下肢大关节疼痛起病,病程中84%患者出现腰骶部症状,绝大多数患者HLA-B27阳性、血沉及C-反应蛋白升高.影像学检查均有明确的骶髂关节炎,43%患者出现髋关节受累.结论 熟悉AS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9月经病理学确诊的4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例结节病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年龄23~70岁。3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和气促,其中1例以腮腺肿大为主要表现;另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胸部CT均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均经淋巴活检、腮腺外科活检。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结节病较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对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病例,应尽早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结节病治疗首选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1.
结节病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结节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5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节病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者7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6例,无症状者2例。X线及胸CT提示双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者13例,12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升高,血沉加快者10例,结核纯蛋白衍化物试验仅1例阳性。结论肺结节病多见于中青年成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在诊断上应综合其临床表现、胸部X片、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烟雾病的影像学特征、临床特点及诊断,增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4例患者行CT及脑血管造影,分析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结果。结果4例患者CT检查均有颅内出血,脑血管造影均可见到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明确诊断烟雾病1例、单侧烟雾病3例;结论烟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DSA是确诊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结节病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结节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15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结节病患者,以呼吸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者7例,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6例,无症状者2例。X线及胸CT提示双肺门及纵隔对称性淋巴结肿大者13例,12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升高,血沉加快者10例,结核纯蛋白衍化物试验仅l例阳性。结论 肺结节病多见于中青年成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在诊断上应综合其临床表现、胸部X片、CT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4.
6例胸部结节病的CT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我院及他院病理证实的6例胸部结节病的临床和CT资料。结果:6例均有纵膈淋巴结肿大,1例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内改变,4例合并肺门淋巴结肿大(对称性肿大3例),1例仅合并有肺内改变。结论:胸部结节病在CT上有较特征性的改变,对临床定性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临床少见的一种炎症性疾病,由Kessler和Wolloch于1972年首次报道[1],其病因尚不清楚,文献报道其与自身免疫有关[2].本病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易误诊为乳腺癌或其它疾病.我们对22例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临床和病理医师对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结节病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以胸部最常受累,约占90%以上,本病病因不清楚,诊断主要根据影像学表现及病理检查,但因其表现常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笔者收集近年来接诊的结节病及其误诊病例,分析结节病影像学诊断中所遇到的问题。1临床资料1999-2005年接诊的结节病患者及其误诊病例共22例,男6例、女16例;年龄38~60岁,平均52.6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咳嗽、气短、胸痛、发热、痰中带血。22例中明确诊断为结节病者14例,误诊8例,其中4例诊断为肺癌并纵隔淋巴结转移、2例诊断为肺炎、1例诊断为肺结核、1例诊断为正常。22例患者均行CT检查,CT表现…  相似文献   

17.
胸部闭合性创伤多为复合伤。本文收集我院1997—2004年经临床确诊、资料完整的200例胸部闭合性创伤病例,并通过重点分析X线及CT检查诊断的优缺点,以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外肺结核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且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越来越不典型,肺下叶结核不是成人的好发部位,肺下叶结核的临床症状及X线、CT等影像学特征与肺上叶结核有较大不同,容易误诊。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七年来被确诊为本病32例,就其临床和X线、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丽华   《中国医学工程》2012,(5):120-120
目的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认识以期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1年10月45例主动脉夹层病例的临床特点、诊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4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与高血压、马凡他综合症等相关,突发持续胸腹部剧痛是本病特点,影像学CT、MRI、CTA、DSA是确诊的最佳方法,早期及时确诊,降低心率及血压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手术患者预后好,生活质量高。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全面细致的查体与适当的影像学检查,能减少误诊、漏诊,及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加深对引起小儿纵隔淋巴结肿大疾病的认识 ,提高 CT对疾病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 1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儿的 CT表现。结果  17例引起小儿纵隔淋巴结肿大疾病中 ,纵隔淋巴瘤 8例 ,肺结核 4例 ,转移瘤 3例 ,巨淋巴结增生 1例 ,肺结节病 1例。结论 引起小儿纵隔淋巴结肿大疾病中 ,以纵隔淋巴瘤、肺结核及转移性淋巴结居多 ,少见的尚有巨淋巴结增生症、肺结节病等 ,它们的 CT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 ,但确诊尚需结合临床、实验室及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