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抱茎苦荬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抱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化学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理化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正二十六醇(Ⅰ),β-香树脂醇(Ⅱ),β-谷甾醇(Ⅲ),齐墩果酸(Ⅳ),α-香树脂醇(Ⅴ),8-desoxyartelin(Ⅵ),11β,13-dihydrosantamarine(Ⅶ),3β-hydroxy-11β,13-dihydrocostunolide(Ⅷ),ixerisosideE(Ⅸ),8-epidesacylcinaropicringlucoside(Ⅹ),色胺(Ⅺ),尿嘧啶核苷(Ⅻ)。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Ⅶ,Ⅷ,Ⅸ,Ⅹ,Ⅺ,Ⅻ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化合物Ⅰ,Ⅷ,Ⅺ,Ⅻ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小飞蓬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小飞蓬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进行提取,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α-香树脂醇(Ⅰ)、β-香树脂醇(Ⅱ)、β-谷甾醇(Ⅲ)、表木栓醇(Ⅳ)、齐墩果酸(Ⅴ)、菠甾醇-3-O-葡萄糖苷(Ⅵ)、3,5,7,3′,4′-五羟基黄酮(Ⅶ)、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Ⅷ)、芦丁(Ⅸ)、野黄芩苷(Ⅹ)、黄芩苷(Ⅺ)、绿原酸(Ⅻ)。结论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细梗胡枝子三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细梗胡枝子全草的化学成分。 方法 :采用现代色谱技术对其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 结果 :从细梗胡枝子7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8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马斯里酸(Ⅰ)、2α-羟基熊果酸(Ⅱ)、β-香树脂醇(Ⅲ)、α-香树脂醇(Ⅳ)、木栓醇(Ⅴ)、白桦脂酸(Ⅵ)、羽扇豆醇(Ⅶ)、齐墩果酸(Ⅷ)。 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Ⅴ,Ⅶ和Ⅷ为首次从胡枝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Ⅳ和Ⅵ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中药枸骨叶脂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中药枸骨叶(Ilexcornuta)的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其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寻找可能的先导化合物。方法利用硅胶和SephadexI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用化合物的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枸骨叶的氯仿部位分得11个脂溶性成分,其中包括7个三萜类成分即羽扇豆醇(1),11-酮基-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Ⅱ),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Ⅲ),3,28-乌索酸二醇(Ⅳ),熊果酸(Ⅴ),30-醛基羽扇豆醇(Ⅵ),30-酮基降羽扇豆醇(Ⅶ);1个链状倍半萜tanacetene(Ⅷ);1个甾醇β-谷甾醇(Ⅸ),2个有机酸类成分即正二十二烷酸(Ⅹ)和正二十六烷(Ⅺ)。结论化合物Ⅳ,Ⅶ,Ⅷ,Ⅹ和Ⅺ为首此从冬青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Ⅱ,Ⅲ和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倍半萜类成分为首此从冬青属植物中分得的化合物类型。  相似文献   

5.
香青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目的 :研究香青兰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RA型大孔树脂 ,聚酰胺和硅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香青兰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柱色谱 ,从 50 %乙醇洗脱部分得到 8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洋芹素 (apigenin ,Ⅰ ) ,木犀草素 (luteolin ,Ⅱ ) ,山柰酚 (kaempferol ,Ⅲ ) ,异鼠李素(isorhamnetin ,Ⅳ ) ,田蓟苷 (tilianin ,Ⅴ ) ,agastachoside (Ⅵ ) ,acacetin 7O(6 O malonyl β D glucopyranoside ,Ⅶ )和丁香脂素 (syringaresinol,Ⅷ )。结论 :化合物Ⅳ ,Ⅶ和Ⅷ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Ⅰ ,Ⅱ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对烈香杜鹃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 :sephadexLH -2 0 ,聚酰胺及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 ,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鉴定 8个黄酮单体 ;槲皮素 (Ⅰ )、异鼠李素 (Ⅱ )、金丝桃苷 (Ⅲ )、仙人掌苷(Ⅳ )、陆地棉苷 (Ⅴ )、山柰素-3-βD-半乳吡喃糖苷 (Ⅵ )、杨梅皮素-3-βD- 吡喃木糖苷 (Ⅶ )和 6″ O (对羟基苯甲酰基 )金丝桃苷Ⅷ。结论 :化合物Ⅱ ,Ⅲ ,Ⅳ ,Ⅴ和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Ⅶ与Ⅷ为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穿鞘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穿鞘菝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有机溶剂提取 ,各种色谱手段分离纯化 ,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穿鞘菝葜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得到了正十六碳酸 (Ⅰ ) ,β-谷甾醇 (Ⅱ ) ,Δ7-5α-胆甾烯 3-β-醇 (Ⅲ ) ,柚皮素 (Ⅳ ) ,丁二酸 (Ⅴ ) ,芹菜素 (Ⅵ ) ,白藜芦醇 (Ⅶ ) ,胡萝卜苷 (Ⅷ )和juncusylesterB(Ⅸ )共 9个化合物。结论 :其中正十六碳酸、柚皮素、芹菜素、Δ7-5α-胆甾烯 3-β-醇、JuncusylesterB都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8.
扁枝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小宁  娄红祥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5):1131-1132
 目的为从扁枝藓(Homaliatrichomanoides)中寻找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提取,硅胶和Sephedex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化合物,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确证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扁枝藓乙醚和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获得了9个化合物:里白烯(Ⅰ)、尿囊索(Ⅱ)、β-谷甾醇(Ⅲ)、胡萝卜苷(Ⅳ)、蔗糖(Ⅴ)、D-葡萄糖(Ⅵ)、D-甘露醇(Ⅶ)、正三十烷醇(Ⅷ)和10-二十九烷醇(Ⅸ)。结论化合物Ⅰ~Ⅸ都是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中药草珊瑚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银线草内酯(Ⅰ),呋喃二烯酮(Ⅱ),羽扇豆醇(Ⅲ),24-羟基羽扇豆醇(Ⅳ),异美五针松二氢黄酮(Ⅴ),2’,6’-二羟基-4’-甲氧基二氢查耳酮(Ⅵ),7-甲基柚皮素(Ⅶ),刺木骨苷B1(Ⅷ),3,4-二羟基苯甲酸(Ⅸ),棕榈酸(Ⅹ),β-谷甾醇(Ⅺ)。结论除化合物Ⅴ和Ⅵ外,其他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0.
白花败酱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彭金咏  范国荣  吴玉田 《中药材》2005,28(10):883-884
从白花败酱草石油醚和氯仿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二碳酸(Ⅰ),正三十二烷醇(Ⅱ),棕榈酸(Ⅲ),齐墩果酸(Ⅳ),aurentiamide acetate(Ⅴ),胡萝卜苷(Ⅵ),β-谷甾醇(Ⅶ),7β-羟基-β-谷甾醇(Ⅷ),豆甾醇(Ⅸ),其中Ⅰ、Ⅱ、Ⅴ、Ⅷ是首次从败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Ⅳ、Ⅶ、Ⅸ是首次从白花败酱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一步研究瘤果槲寄生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瘤果槲寄生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理化数据分析和光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出8个三萜及三萜皂苷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硬脂酸酯(Ⅰ)、羽扇豆醇棕榈酸酯(Ⅱ)、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Ⅲ)、常春藤皂苷元(Ⅳ)、丝石竹...  相似文献   

12.
藏药湿生扁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湿生扁蕾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用柱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 个化合物,分别为三十烷醇(Ⅰ),齐墩果酸(Ⅱ),熊果酸(Ⅲ),1-羟基齐墩果酸(Ⅳ),kaneric acid(V),木犀草素(Ⅵ),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Ⅶ),7,8-二羟基-3-甲氧基(?)酮-1-O-β-D-葡萄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Ⅳ,Ⅴ,Ⅶ,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Ⅷ为首次从扁蕾属植物中分离得到,Ⅴ为首次从龙胆科植物中分离得到,Ⅳ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南红树林植物海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捷  邓志威  林文翰  李青山 《中草药》2009,40(11):1704-1707
目的 研究红树林植物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柱色谱手段,结合波谱方法(EI-MS,1D NMR)分离鉴定海漆的化学成分.结果 从红树林植物海漆的石油醚部分分离纯化了12个次生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蒲公英赛酮(Ⅰ)、邻苯二甲酰正二丁酯(Ⅱ)、β-香树脂醇(Ⅲ)、3-羟基-18烯-齐墩果烷(Ⅳ)、3-羰基-18-烯-齐墩果烷(Ⅴ)、褐藻素A(脱镁叶绿素A,Ⅵ)、白桦脂醇(Ⅶ)、β-扶桑甾醇(Ⅷ)、β-谷甾醇(Ⅸ)、白桦脂酸(Ⅹ)、齐墩果酸(Ⅺ)、熊果酸(Ⅻ).结论 其中化合物Ⅶ、Ⅷ、Ⅹ、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肖菝葜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IR,MS,1 H NMR ,13 C-NMR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乙醇提取物中脂溶性部位分离到 9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棕榈酸 (Ⅰ)、α,α′ [bis-5-formyl-2-furanyl]dimethylether(Ⅱ )、对羟基苯甲酸 (Ⅲ )、大黄酸 (Ⅳ )、β-谷甾醇吡喃葡萄糖苷 (Ⅴ)、β-谷甾醇 (Ⅵ)、单棕榈酸甘油酯 (Ⅶ)、山酸(Ⅷ)、二十八烷 (Ⅸ)。结论 化合物Ⅱ ,Ⅲ ,Ⅳ ,Ⅴ ,Ⅶ ,Ⅷ ,Ⅸ系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青蛇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青蛇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4-hydroxy-3,5-dimethoxybenzoldehyde(Ⅰ),3-methoxy-4 hydroxybenzoic acid(Ⅱ),熊果酸(Ⅲ),2α-羟基熊果酸(Ⅳ),胡萝卜苷(Ⅴ),羽扇豆醇乙酸酯(Ⅵ),α-香树脂醇乙酸酯(Ⅶ),大黄素甲醚(Ⅷ),β-谷甾醇(Ⅸ)。结论上述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青蛇藤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川赤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和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赤芍石油醚和甲醇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没食子酰芍药苷(galloylpaeoniflorin,Ⅰ),氧化芍药苷(oxypaeoniflorin,Ⅱ),熊果苷(arbutin,Ⅲ),d-儿茶素(d-catechin,Ⅳ),苯甲酸(benzoic acid,Ⅴ),蔗糖(saccharose,Ⅵ),β-谷甾醇亚油酸酯(β-sitosterol linoleate,Ⅶ),胡萝卜苷亚油酸酯(daucosterol linoleate,Ⅷ),亚油酸(linoleic acid,Ⅸ),棕榈酸(palmitic acid,Ⅹ)。结论化合物Ⅰ、Ⅲ、Ⅶ~Ⅹ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葛枣猕猴桃[Actinidia polygama(Sieb. et Zucc.)Miq]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利用ESI-MS、1H-NMR、13C-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Ⅰ),胡萝卜苷(Ⅱ),伞形花内酯(Ⅲ),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Ⅳ),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Ⅴ),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Ⅵ),芹菜素-6-C-葡萄糖基-8-C-木糖苷(Ⅶ),山柰酚-3-O-α-L-鼠李糖基-(1→3)-α-L-鼠李糖基-(1→6)-β-D-吡喃半乳糖苷(Ⅷ)。结论化合物Ⅰ-Ⅷ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