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Ang2、HIF-1α及VEG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2例HCC中Ang2、HIF-1α及VEGF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加以分析.结果 HCC组织中Ang-2、HIF-1α、VEGF的表达与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如肿瘤大小、包膜完整性、远处转移、门静脉癌栓等相关(P<0.05),而与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是否合并肝硬化以及病人的肝功能分级无关(P>0.05).结论 Ang2、HIF-1α及VEGF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肝癌发生、发展和肝内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Angiopietin)及其受体Tie2在启动肝细胞癌(HCC)血管生成中的调控机制及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新鲜HCC标本及癌旁肝组织38例,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Ang-1、Ang-2、Tie2和VEGF在各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以CD34标记新生血管内皮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上述因子在HCC组织和非癌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相互作用及其与MVD、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Ang-1、Tie2在HCC和非癌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94 7±0.086 2比0.232 6±0.109 8,1.601 6±0.900 7比1.340 0±0.703 7,P均>0.05),而VEGF和Ang-2在HCC组织的表达高于非癌肝组织(1.038 0±0.572 0比0.832 3±0.182 4,0.621 3±0.417 6比0.442 9±0.330 1,P均<0.05);VEGF、Ang-2、Ang-2/1都与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相关(P<0.01),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Ang-2/1的失衡表达及其与VEGF和Tie2的共同作用是启动肝组织血管生成并诱发HCC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因素在HCC中的持续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肿瘤血管生成和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肝细胞癌(HCC)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探讨NF-κBp65、VEGF的蛋白表达与HCC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及相关性,阐述二者在HCC血管生成中的机制.方法 选用45例HCC组织和32例癌旁肝组织、15例肝硬化组织、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作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SABC)检测其NF-κBp65、VEGF的表达和计数MVD值,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CC中NF-κBp65、VEGF的表达和MVD值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肝硬化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组织中NF-κBp65、VEGF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NF-κBp65、VEGF的表达在有血管侵犯组显著高于无血管侵犯组(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NF-κBp65与VEGF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72,P<0.05).结论 HCC中NF-κBp65、VEGF的表达与肝癌血管生成有关;HCC组织中NF-κBp65的表达与VEGF存在相关性,它们之间在肝癌血管生成中可能存在调节关系.  相似文献   

4.
CD146与VEGF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该研究旨在观察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CD146与VEGF的表达及其关系,探讨它们在HCC中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HCC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CD146、VEGF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分析它们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CD146、VEGF在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和63.33%,而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和33.33%,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癌组织的MVD为54.92±8.55/200倍视野,癌旁组织的MVD为21.36±6.63/200倍视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CD146、VEGF表达及MVD明显增加.CD146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及肝外转移明显有关,而与术后复发、肿瘤个数、肿瘤直径、血清AFP水平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VEGF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后复发、肝外转移、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直径相关,而与肿瘤个数、血清AFP水平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在癌组织中MVD与CD146、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CD146与VEGF亦呈正相关.结论 肝癌组织中CD146及VEGF高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和转移密切相关,分析它们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HCC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VCC-1及VEGF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尿和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在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血、尿标本中VCC-1及VEGF术前及术后第1、5、7天的浓度,并同时检测40例正常人和13例因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肝活检患者术前血、尿标本中VCC-1及VEGF的浓度。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40例肝癌术后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13例肝硬化活检组织中VCC-1及VGGF的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术前血、尿中VCC-1和血清中VEGF的浓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组与正常组血、尿VCC-1及血清中VEGF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术后1、5、7天血、尿中VCC-1及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术前。肝癌组织VCC-1、VEGF免疫组化阳性率高于癌旁组和肝硬化组织(P0.05),癌旁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肝癌组织中VCC-1的阳性表达与肿瘤存在脉管癌栓、TNM分期具正相关性(P0.05);肝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与肝癌的TNM分期及肿瘤直径具有相关性。结论肝癌患者血、尿及癌组织中VCC-1表达增高,且与VEGF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提示VCC-1可能参于肝癌的进展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TSP-1和VEGF在肝细胞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 1(TSP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平衡在肝细胞 癌(HCC)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7例HCC及其癌旁肝 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TSP 1、VEGF和CD34的表达情况,研究TSP 1和VEGF的表达与HCC 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37例HCC中TSP 1阳性率为62.2%(23/37),低 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HCC中VEGF的阳性率为97.3%(36/37),高于相 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P<0.05)。有镜下静脉浸润的HCC组织中TSP 1的表达低于无镜 下静脉浸润者,而VEGF的表达则高于无镜下静脉浸润者(P<0.05)。等级相关分析显示,HCC中 VEGF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333,P<0.05),而TSP 1的表达与CD34的表达 则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0.393,P<0.05)。结论 TSP 1低表达与VEGF过表达之间的 不平衡性是决定HCC组织中新生血管生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肝癌和癌旁组织中HIF-1α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检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 HIF- 1 α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SABC法检测肝细胞肝癌 35例、肝硬化组织 2 6例及正常肝组织 1 5例中 HIF- 1 α蛋白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  HIF- 1 α基因在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 95 % ,与在肝硬化组织中表达接近 93% ,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中 HIF- 1 α基因表达 6 % (P<0 .0 0 1 ) ;但肝癌组织中因大片状坏死后伴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肝细胞条索中 HIF- 1 α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织 (P<0 .0 1 ) ,肝硬化组织 HIF- 1 α蛋白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肝癌组织 (P<0 .0 5 ) ;另外 ,HIF- 1 α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与有无肝内外转移呈正相关 (P<0 .0 5 ) ;但 HIF- 1 α的表达与门静脉有无癌栓、预后及HBs Ag表达无关 (P>0 .0 5 )。结论  HIF- 1 α蛋白在肝癌和肝硬化组织中普遍表达 ,且只受缺氧因素的影响 ,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肝癌的转移有关但与有无门静脉癌栓、HBs Ag表达及预后无关 ,为肝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Caveolin-1在肝细胞癌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aveolin-1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实时PCR方法检测伴肝内转移的 HCC组织、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中 caveolin-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伴肝内转移的 HCC组织、癌旁组织中caveolin-1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5例HCC组织中caveol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分析caveolin-1,VEGF的表达以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非成对动脉(UA)计数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在伴肝内转移的HCC组织中,caveolin-1 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均P<0.05),其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caveolin-1表达水平的升高与肿瘤转移有关(P<0.05),且caveolin-1的表达与VEGF表达及MVD和UA计数呈正相关(r=0.293,P=0.011;r=0.361,P=0.001;r=0.388,P=0.001)。结论:caveolin-1表达升高促进HCC的侵袭转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HCC表达VEGF,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 (HCC)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链霉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5 6例HCC中Survivin与VEGF的表达。结果 HCC中 3 4例Survivin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60 .7%。 3 5例VEGF表达阳性 ,阳性率为 62 .5 %。HCC组织Survivin与VEGF的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 (P <0 .0 5 )。Survivin的表达与HCC肿瘤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密切相关 (P <0 .0 5 )。VEGF的表达与HCC肿瘤大小、肿瘤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以及肿瘤病理分期密切相关 (P <0 .0 5 )。相关性检验示Survivin与VEGF之间有相关性 (χ2 =4.491,P <0 .0 5 )。结论 HCC中Survivin、VEGF蛋白表达均上调 ,共同参与HCC发生和发展 ,VEGF与Survivin有协同表达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应用分子杂交法,研究c-met mRNA在人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Northern blot结果表明,癌组织中有16例表达,癌周肝中有12例表达。c-met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周肝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经统计学处理发现c-met和HCC分化程度、分期、大小、HBsAg、AFP、门静脉癌栓间无显著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c-met基因可能在肝癌形成及转移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细胞中EphA2 mRNA(erythropoietin producing hepatoma cell lines)和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的表达及其关系。方法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53例HC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EphA2 mRNA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HCC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53例肝细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phA2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6.79%(46/53)和69.81%(37/53),其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W=2289.500,P〈0.001);肝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为75.47%(40/53),癌旁组织中VEGF的表达为阴性。肝癌组织中EphA2 mRNA和VEGF的表达显示:(1)表达水平与是否患有肝硬化无关;(2)表达水平分别与肝癌的临床病理学Edmondson分级呈明显的正相关(r=0.452,P=0.001;r=0.333,P=0.015);(3)二者之间的表达水平呈明显的正相关(r=0.425,P=0.002)。结论本实验表明:肝癌细胞中EphA2 mRNA和VEGF呈过量表达;肝癌细胞中EphA2 mRNA和VEGF的表达与肝癌细胞恶性程度以及二者之间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umb和VEGF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HCC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27例肝外伤与肝血管瘤患者正常肝组织中Numb与VEGF的表达,分析两者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以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与正常肝组织及癌旁组织比较,HCC组织中Numb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均P<0.05),且在HCC组织中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5248,P=0.01);Numb与VEGF的表达均与患者TNM分期、Edmondson分级、门脉癌栓及包膜有无有关(均P<0.05);Numb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的生存期明显短于阳性表达者,而VEGF情况则相反(均P<0.05)。
  结论:在HCC组织中,Numb表达下调,而VEGF表达上调,且两者之间的消长可能与HCC的侵袭性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曹斌  陈孝平  朱鹏  关剑  朱虹  侍作亮 《肝胆外科杂志》2005,13(2):150-152,160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2 (COX-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和肿瘤血管形成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 4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的COX- 2、VEGF的蛋白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高分化HCC中COX- 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HCC(P<0 .0 5 ) ;转移组COX- 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 .0 1)。转移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 .0 1) ;无包膜HCC中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有包膜HCC(P<0 . 0 5 )。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 .0 1)。COX- 2和VEGF及VEGF和MVD之间表达的强弱呈强正相关(分别r=0 .6 2 6 1,r=0 .6 0 97;均P<0 .0 0 1) ;COX- 2和MVD之间无相关性(r=1.30 4 ,P>0 .0 5 )。结论 COX- 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高分化HCC致癌有关;COX- 2及VEGF均与肝癌的转移相关;COX- 2表达与VEGF表达可能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肿瘤转移抑制蛋白1(metastasis suppressor 1,MTSS1)在肝癌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TSS1在肝癌组织,肝硬化组织,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用单因素分析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TSSl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TNM分期的关系.对肝癌患者进行5年生存随访,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 肝癌组织MTSS1表达水平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68.000,P<0.05);肝癌组织比肝硬化组织高,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06.000,P<0.05);MTSS1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的TNM分期、有无血管侵袭和肿瘤包膜有关(分别U=259.000,258.500,202.000,均P<0.05),与肝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AFP水平、乙肝表面抗原无关(P>0.05).MTSS1表达水平与临床TNM分级间呈负相关,即临床TNM分级越早期所对应的MTSS1表达水平越高(rs=-0.383,P<0.05).MTSS1阳性表达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MTSS1阴性及弱阳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34.1%,52.3%,x2=6.386,P<0.05).结论 MTSS1高表达可能在早期肝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预示预后不良.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of MTSS1 ( metastasis suppressor 1)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Methods MTSS1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iver cirrhosis and normal liver tissues.Single-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Correlations between MTSS1 expression and TNM stage were analyzed with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Postoperative 5-year survival was evaluated using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 analysis.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MTSS1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s higher than normal liver tissue ( U = 168.000, P < 0.05), and liver cirrhotic tissue ( U = 106.000, P < 0.05); MTSS1 expression was correlated with TNM stage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lymph vascular invasion and tumor capsule ( separately U = 259.000, 258.500, 202.000, all P < 0.05).MTSS1 expres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s not correlated with patients age, gender, tumor size, AFP level, and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MTSS1 expression and TNM stage of liver cancer patie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 rs = - 0.383 , P < 0.05 ).Postoperative 5-year surviva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MTSS1 positive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poorer than patients with negative and weakly positive expression (respectively 34.1% and 52.3% , x2 =6.386, P < 0.05).Conclusions MTSS1 high express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arl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indicating a poor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mi R-638和Sox2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q RT-PCR)对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mi R-638和Sox2 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S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mir-638和Sox2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1)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mi R-638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Sox2 m 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肝癌组织中mi R-638与Sox2蛋白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441,P0.05);(3)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表明mi R-638和Sox2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χ~2=10.617,P=0.001;χ~2=9.939,P=0.002)及门静脉侵犯与否明显相关(χ~2=7.885,P=0.005;χ~2=6.370,P=0.012),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肝炎状况等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均P0.05)。结论肝癌中mi R-638表达水平的下调及SOX2表达水平的上升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基因NEK9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效应,并探讨其表达量与其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收集从2010~2011年我院6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肝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并统计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EK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NEK9的表达量与其相对应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相对于癌旁组织,肝细胞癌组织中基因NEK9的表达量在m RNA水平显著高表达(25/30)(P0.05),在蛋白质水平亦呈显著高表达(65%及21.7%)(P0.05);癌组织中NEK9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转移和复发等临床病理参数有相关性(P0.05);癌组织中NEK9高表达组患者的术后无瘤生存时间较低表达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NEK9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TNM分期、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并有可能成为预测肝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