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含铜钼矿石的选矿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矿厂的铜钼选矿系统出现了透辉石类含铜钼矿石,使相浮选钼精矿品位不稳定、回收率低。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低浓度(18%-20%),低pH值(pH=8.5-9.5),高水玻璃(4-6kg/t)”工艺,对生产流程和操作条件进行改造和完善,使钼精矿品位稳定在45%以上,铜、钼回收率分别提高了1.15%和18.93%。  相似文献   

2.
对某铜钼矿石中的铜、钼回收及尾矿水回用进行了选 矿试验研究.原矿入选品位 Cu0.43%、Mo0.021%,采用了 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浮选、粗精矿再磨再选工艺流程, 最终获得的选矿指标为:铜精矿中含 Cu20.79%、回收率为 90.18%;钼精矿中含 Mo46.27%,回收率为68.30%.全流 程试验产生的废水放置48h后再进行回用,对铜浮选指标 影响不大,但会影响钼浮选指标.  相似文献   

3.
提高钼精矿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年  汪桂兰 《矿冶》1999,8(3):29-33
论述了影响钼精矿质量的因素及提高钼精矿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影响钼精矿质量的因素可以归纳为:矿床的类型、地质作用、嵌布粒度、结晶状态、其他矿物与钼矿物共生关系,以及选矿过程中的一些因素的影响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矿样,探讨了影响辉钼矿质量的主要因素并讨论了提高钼精矿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表明,采用合理的选矿工艺,能增强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采用TZK-3高效调整剂可明显提高钼精矿品位使其达到48%以上,降低钼精矿中杂质含量,铜品位稳定控制在0.5%以下,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河北某钼矿选矿回收率偏低的问题,通过矿石性质研究和选矿工艺试验,采用粗精矿再磨的浮选方案,试验最终获得钼精矿品位45.28%、钼回收率78.75%的指标,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使钼得到了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6.
青海某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军  孔晓薇 《矿业快报》2006,25(10):23-25
针对青海某大型钼矿床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闭路流程,取得了精矿含钼51.68%、钼回收率96.40%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青藏高原某选厂生产的含Cu 28.93%、含Mo 0.78%、含SiO28.05%、含MgO 1.02%的铜钼混合精矿铜钼分选效率不高、钼精矿品质差等问题开展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铜钼混合精矿经1粗4精2扫开路铜钼分离浮选试验后可获得含铜1.05%、含钼30.56%的钼精矿,钼精矿品位偏低.通过对钼精矿进行X射线...  相似文献   

8.
针对以前工业生产未对铜进行针对性捕收,铜和部分铜钼连生体未得到有效回收的问题,对钼优先浮选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确定铜钼混合浮选—铜钼分离—综合回收铜的选矿工艺,并应用高效铜捕收剂 BG1、高效泥质脉石抑制剂CDG2,在原矿 Mo品位为0.086%、Cu品位为0.100%的条件下,通过全流程闭路试验研究,获得了 Mo品位为50.95%、Cu品位为0.24%、Mo回收率为85.18%的钼精矿,Cu品位为23.31%,Cu回收率为70.16%的铜精矿,为钼矿选矿设计及现场改造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 中国选矿情报网第三次全国钼选矿经验交流会于1984年2月25—29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钼选矿科研、设计、生产、大专院校等45个单位8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交流的技术文章共36篇,总结了自第二次全国钼选矿经验交流会以来,在钼选矿科研、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新经验和新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钼精矿质量的研究和实践有较大进展。试验和生产实践证明,钼粗精矿浓密脱药,合理地增加粗精矿的再磨段数是提高钼精矿质量的有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选矿厂生产的铜钼混合精矿中含铜18.95%、含钼0.42%,为实现铜钼混合精矿中铜钼高效分离,利用浮选柱进行了铜钼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铜钼混合精矿磨矿后一次粗选、一次扫选、钼粗精矿再磨后四次精选的铜钼分离流程,用浮选柱浮选可获得含钼45.68%、钼回收率82.66%的钼精矿和含铜18.47%、铜回收率99.92%的铜精矿。相比浮选机浮选,浮选柱浮选有效提高了钼精矿质量及钼回收率,增加了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同时还缩短了钼精选次数,减少了选矿药剂用量及选矿能耗。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选矿厂生产的铜钼混合精矿中含铜18.95%、含钼0.42%,为实现铜钼混合精矿中铜钼高效分离,利用浮选柱进行了铜钼分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铜钼混合精矿磨矿后一次粗选、一次扫选、钼粗精矿再磨后四次精选的铜钼分离流程,用浮选柱浮选可获得含钼45.68%、钼回收率82.66%的钼精矿和含铜18.47%、铜回收率99.92%的铜精矿。相比浮选机浮选,浮选柱浮选有效提高了钼精矿质量及钼回收率,增加了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同时还缩短了钼精选次数,减少了选矿药剂用量及选矿能耗。  相似文献   

12.
西藏玉龙某含钼铜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藏玉龙某含钼铜矿石进行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铜钼混合浮选、混合精矿再分离工艺流程,获得了较高的铜、钼浮选指标,钼精矿品位45.21%、钼回收率85.28%,铜精矿品位25.85%、铜回收率86.04%,且综合回收了矿石中的金,本研究对玉龙铜矿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某矿床钼矿石较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和选矿技术指标,开展了本次可选性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钼硫混合浮选—钼硫混合精矿再磨后钼硫分离的选别工艺流程,最终取得了钼精矿钼品位45.22%、钼回收率82.54%较为理想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4.
河南某难选辉钼矿常规药剂制度选矿效果不佳。通过对其矿石性质研究并进行系统选矿试验,确定了在粗选段添加少量极性捕收剂提高钼回收率,再磨精选段使用非钼硫化矿抑制剂保证精矿杂质含量不超标,并使用特效抑制剂提高精矿品位,获得了47.13%的合格钼精矿,钼回收率达80.13%。该试验研究表明极性捕收剂能够改善难选辉钼矿的浮选,同时也为极性捕收剂在其他难选辉钼矿浮选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柿竹园矿钼铋硫化矿浮选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钼铋硫化矿的性质,研究了高效新药剂代替原药剂,通过选矿试验证明,新药剂能明显提高钼铋的选矿指标,钼回收率提高1.53%,铋粗精矿中铋的回收率提高0.79%,钨粗精矿回收率提高0.72%,给矿山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程新朝  孙志健 《矿冶》2017,26(5):1-4
钼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环保要求的提高,对钼精矿中铅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梳理总结了近些年我国选矿领域钼精矿降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河南省某金矿尾矿特性,通过对金尾矿取样、分析,采用粗精矿再磨的流程试验,综合回收金尾矿中的有价金属元素钼.钼精矿品位37.72%,钼的回收率51.79%.在综合回收利用方面选矿指标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浮选试验研究了西藏某铜钼混合精矿的分选条件,同时借助人工配置的模拟回水和不同配比的选矿回水试验考察了回水对铜钼混合精矿分离浮选的影响。浮选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p H值为7.68条件下,固定Na2S用量为5 000 g/t,煤油用量为100 g/t,经过一步粗选,得到的钼精矿中钼品位为11.52%,回收率为61.61%;铜品位为24.63%,回收率为10.77%。人工配置的模拟回水试验结果表明:铜钼分离各因素显著性顺序为铜离子浓度、黄药浓度、硫离子浓度。配比使用选厂回水试验结果表明:配比使用选厂回水时,当回水配比≤60%时,有利于提高铜钼分离指标;当回水配比60%时,不利于铜钼的分离。现场选矿回水的循环回用试验结果表明选矿回水会降低钼精矿中钼的回收率,影响铜钼混合精矿的分离。  相似文献   

19.
某难选钼矿混合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某钼矿因矿石氧化率高、含矿泥多,碳酸盐脉石矿物含量高,造成选矿难度较大。选矿试验采用硫化钼和氧化钼混合浮选全浮选流程,粗精矿浓缩后在高碱度下加温精选,精选精矿酸处理除去碳酸盐及其它酸溶脉石矿物,得到合格的钼精矿,试验指标为原矿钼品位0.17%,钼精矿品位45.65%,钼回收率70.68%。  相似文献   

20.
新书介绍     
《钼矿选矿》《钼矿选矿》张文钰,李枢本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年10月出版,定价7.05元。书中叙述了钼矿石,铜钼矿石浮选理论基础。选矿工艺流程,浮选药剂和选矿生产实践。还简要地介绍了钼精矿的深度加工,如钼精矿提纯,三氧化钼生产,钼酸铵生产和钼铁生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