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康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肾康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肾康宁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脱脂后先后采用甲醇、正丁醇萃取.正丁醇液再用2%NaOH洗涤蒸干,溶解点样,用TLCS法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测定了三批肾康宁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建立了该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含测方法。结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
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老君丹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君丹胶囊是由黄芪、刺五加、何首乌、女贞子、酸枣仁等中药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有较好的提高自身免疫力和升白效果.其中黄芪是临床治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之一[1],笔者选择黄芪甲苷为含量测定指标,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含量测定,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较好,可有效控制制剂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定健脾益肾丸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健脾益肾丸主药黄芪的有效成份黄芪甲苷为定量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通过对6批健脾益肾丸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平均含量为0.22%,6批样品黄芪甲苷含量差异不明显。结论:通过测定本方主药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能有效的控制本方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尘肺清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用薄层扫描测定尘肺清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结果黄芪甲苷的线性范围为1.00~8.00μg,平均回收率为98.2%,RSD为1.15%;测得三批尘肺清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0.285 mg/g。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通过线性关系、精密度、重现性、显色稳定性及加标回收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专属性强、精密度高的特点,比紫外分光光度法更适于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小儿止咳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止咳颗粒由黄芪等12味中药制成,其君药黄芪所含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芪甲苷。为测定该制剂中黄芪甲苷含量,我们采用2%氢氧化钾于甲醇液皂化制样,使黄芪中数种皂苷转化为黄芪甲苷[1],从而提高了该含量测定的灵敏度和准确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仪器、药品及试剂CS-9000型薄层扫  相似文献   

7.
薄层扫描法测定珍芪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珍芪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方法:用薄层扫描测定珍芪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线性范围为0.458~2.748μg,平均回收率为96.110%,RSD=1.909%;测得三批珍芪降糖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平均含量为0.130mg/粒.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肾炎宁胶囊的质量标准(由黄芪、三七、枸杞子、牛膝等组方)。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枸杞子、牛膝、三七进行鉴别,并用薄层扫描法对制剂中所含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25%,相对标准偏差为2.79%,黄芪甲苷在2.138~10.69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来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才谦  刘玉强 《中成药》2008,30(4):I0003
舒筋定痛片是由骨碎补、当归、乳香(醋制)、土鳖虫、自然铜(醋制)、硼砂(煅)、红花、没药(醋制)、大黄等9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其中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是该制剂的主药之一,该制剂原标准中无含量测定内容,为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君药骨碎补中柚皮苷的含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黄芪甲苷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莲珠 《中成药》2005,27(5):587-589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Ⅳ)是中药黄芪中的特征性成分,目前黄芪药材以及含黄芪的单方及复方中药制剂大多以黄芪甲苷为质量评价指标,由于黄芪甲苷只在紫外末端有吸收,以往文献报道以薄层扫描方法居多,近年来,通过HPLC方法测定黄芪甲苷以其在准确性、重现性、灵敏度等方面的优势而逐渐为人们广泛使用,本文对近五年来HPLC法测定黄芪药材及制剂中黄芪甲苷的前处理方法及色谱条件两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苍耳子鼻炎胶囊是由苍耳子浸膏粉、白芷浸膏粉、辛夷花浸膏粉及黄芩浸膏粉等8味中药经提取加工制成的中药复方制剂,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原标准没有含量测定项.本试验在原标准的基础上采用HPLC法测定本品中主药黄芩(有效成分为黄芩苷)的含量,方法的重现性、准确性均较好,可作为控制该产品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益气熄风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黄芪甲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法)对药品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黄芪甲苷在0.094mg~0.47 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为99.51%,RSD=0.6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益气熄风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利咽灵片是由穿山甲(制)、土鳖虫、僵蚕、牡蛎(煅)、玄参5味中药组成的.具有活血通络,益阴散结,利咽止痛的功效,主治咽喉干痛,异物感,发痒灼热等症.本品原质量标准中仅有穿山甲和土鳖虫的薄层色谱鉴别,无定量标准,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手段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了更好地控制制剂的质量,本试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利咽灵片中的僵蚕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玄参中的哈巴俄苷进行了含量测定.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以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HPLC-ELSD测定止血灵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止血灵胶囊由扶芳藤、黄芪、蒲公英和地榆等4味中药组成。本品对妇科子宫肌瘤出血、恶露不净、经间出血、放环出血、痔疮出血、鼻衄等有良好的疗效。现行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WS3-B-3038.98.2004,其含量测定是用薄层扫描法(TLCS)测定黄芪甲苷的含量,但由于该法存在操作较烦琐、影响因素较多、测量误差大及重现性差等不足,而且黄芪甲苷仅在201nm处附近有弱的末端吸收,采用HPLC法时,一般的紫外检测器检出效果不理想。我们按王鹏等人采用HPLC—ELSD法测定当归补血颗粒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建立HPLC—ELSD法测定止血灵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性、重复性好,适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杨裕忠  周文政 《中药材》2004,27(9):691-692
前列通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由黄芪、黄柏、薜荔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清利湿浊等功效,用于急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我们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处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满意,可用于前列通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HPLC-ELSD测定双红活血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丹  赵莹  刘金平  冷蕾  李平亚 《中成药》2007,29(4):620-621
双红活血片由黄芪、川芎、当归、地龙、苏木、胆南星、红景天、西红花、牛膝9味中药制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抑制血栓形成等功效。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以往质量控制标准中多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黄芪甲苷含量,为了提高药品质量,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本实验在参考文献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检测器测定该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7.
HPLC测定丹黄祛瘀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小六 《中成药》2008,30(3):460-461
丹黄祛瘀胶囊[1]是治疗气虚血瘀,痰湿凝滞引起的慢性盆腔炎,见白带增多者疾病的一种中药复方制剂,由丹参、黄芪等20味中药组成,临床效果较好,收载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中成药地方标准上升国家标准部分)外科妇科分册中,含量测定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处方佐使药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作为测定指标,没有对处方中君药丹参的主要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测定.本试验参考文献[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黄祛瘀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具有分离度好、重现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糖尿平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糖尿平胶囊(黄芪、苦瓜、葛根等)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糖尿平胶囊中的黄芪、苦瓜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甲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清晰,无干扰,重现性良好;黄芪甲苷在2.51~7.5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达到101.80%,RSD=1.57%。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快捷,可作为糖尿平胶囊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中药复方愈溃胶囊的质量标准,控制制剂的质量。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桂枝、浙贝母和黄连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黄芪甲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准确性良好,黄芪甲苷在0.138-6.88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RSD 0.87%。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稳定、可靠,可用于中药复方愈溃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褚莉  段树卿  宋佳  齐元春  李云霞 《中草药》2019,50(11):2598-260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建立复方石韦片中3种皂苷类成分黄芪皂苷I、II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考察这3种皂苷类成分在复方石韦片制剂工艺过程中的转移率,完善与提升复方石韦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使用Agilent 5-HC C_(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ELSD参数:载气体积流量1.5 L/min,漂移管温度90℃,同时测定黄芪药材及复方石韦片成品、颗粒、浸膏样品中黄芪皂苷I、II及黄芪甲苷的含量,并计算3种皂苷类成分在复方石韦片制剂过程中的转移率。结果建立了复方石韦片及其制剂过程中黄芪皂苷I、II和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条件下3个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8%、99.31%、99.51%,RSD值分别为3.0%、2.5%、2.5%。黄芪皂苷I在制剂过程中转移率较低,黄芪甲苷在制剂过程中转移率较高,且均大于100%。结论本研究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石韦片中黄芪皂苷I、II和黄芪甲苷3种皂苷类成分的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简便易行,同时可用于考察复方石韦片制剂工艺过程中3种皂苷类成分的转移率,完善了复方石韦片中皂苷类成分的质量控制标准,并为其他含黄芪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