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所有高校的立足点。化学实验课是化学、化工、制药等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化学实验课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通过改革化学实验课程的设计和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等措施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环境化学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有助于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本文介绍了目前环境化学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优化实验内容、多样化教学模式和主动开放实验室资源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青年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于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高校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从青年教师自身提升与学校外在激励两个方面阐述了青年教师提升教学素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化学基础课教学体系的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楠  鲁文杰  崔志敏  陈爽 《广东化工》2009,36(3):153-154
化学基础课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理论课程和相关的实验课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对化学基础课教学体系中各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同时也协调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丹  林彩萍  陈红 《广州化工》2014,(20):233-234
物理化学实验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实验课,随着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实验教学作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其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本文围绕地方性高校物理化学开放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空间、实验指导方法、实验室管理手段等方面系统性分阶段地对物理化学开放实验室的构建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通过实验室的开放,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广州化工》2021,49(5)
在本科教育受到高度重视新形势下,为适应高校转型,本文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从教学理念、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对无机化学实验进行创新与改革探索。实践证明,通过改革学生对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蔡瑶  王霞 《化工设计通讯》2022,(11):115-117
高校化学实验室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完善的化学实验室准入机制是优质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的必要保障。根据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无锡学院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准入制度,探讨高校化学实验室多口径准入机制,旨在丰富高校化学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内涵,降低化学实验室安全风险,为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准入制度的执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是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和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与探索材料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意义非凡。针对“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材料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材料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措施,旨在锻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公安院校大量扩大招生造成的法化学实验中心资源严重不足,阐述了普通高校化学实验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基础化学实验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作者所在的高校的改革情况,提出如何加快化学实验体系改革的构想,以实现化学实验中心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使高校化学实验中心成为培养适应社会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尤其是在刑事化验领域,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刑事科学理化检验专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笔者调查了美国几所著名高校《大学化学》课程及《大学化学实验》开设的基本情况。总结了大学化学及实验的特点,比较了我国基础化学课程与美国几所代表性高校的开设情况,这对基础化学课在我国高校的开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为我国建设"双一流"高校在基础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综合持续性人才,对于我国高等院校基础化学的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培养可迁移技能强的高素质人才,剖析当前普通高校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开放小实验、加强教学实践、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得到整体提升,促进了具有可迁移技能人才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付少彬  张茂生  谭莉莉 《广州化工》2014,(11):239-240,250
以天然药物化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笔者得出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第一、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第二、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第三、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第四、在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改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今后还将大胆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期达到更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董伟  范旭  曹光群 《广东化工》2014,(2):124-124,131
文章以项目驱动教学法对《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课程进行了探索。以项目为依托,在项目驱动下,采用学生完成项目的方法,将知识点按项目任务的方式贯穿起来,不仅提高了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珊 《广州化工》2010,38(11):217-219
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结合分析化学实验的特点和学科发展趋势,从渭南师范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目前师范院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剖析,研究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有机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广花  陈洁 《广东化工》2012,39(16):160-161
有机化学开放性实验是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高索质、高能力的具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势在必行。依托江苏省化学工程与技术优势学科建设,作者就优化开放性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提高实验教学管理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以求捉商有机化学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获得最佳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志杰  陈君华  郭雨 《广东化工》2010,37(2):170-171
英语是国际上最通用的语言之一,是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熟练掌握专业英语成为各专业人才必备的素质。如何培养出既精通专业知识,又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交流能力的高级人才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针对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笔者讲授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从师资力量、教材选择、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邱佳懿 《云南化工》2019,(1):180-18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变革,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业界人士不再仅仅关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育,他们更大程度上关注在教学中的实践问题,及在化学教学中引入了大量的化学实验,采取实验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为寻求完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促进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化学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旨在让教师和学生对化学实验更加重视,促进化学教育的有效进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8.
周晓霞 《河北化工》2010,33(2):65-66
就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全面提高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等问题,结合当前衡水学院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有机化学试验课运用PBL教学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清兵  李翠金 《广东化工》2010,37(5):275-275,277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教学处于和谐的氛围中。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地、机械地、简单地重复经典实验。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可以尝试在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曾楚杰 《广州化工》2014,(1):144-145
仪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化学学科,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地方院校仪器分析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仪器分析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材建设和优化教师队伍等问题。立足地方经济,培养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