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四川龙岗西区碳酸盐岩礁、滩体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先后在普光、龙岗地区礁、滩体油气勘探中获得的重大发现,揭示开江—梁平海槽区礁、滩体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本文基于叠前偏移地震资料,结合钻、测井勘探成果数据,在沉积、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层拉平、体曲率、层序地层学解释及叠前反演等技术,在龙岗西区开展二叠系长兴组生物礁和三叠系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的预测和描述,取得了较好成效,并初步形成一套礁、滩体识别的系列技术及配套流程。  相似文献   

2.
生物礁因具高孔隙度、高渗透率且富含大量的油气资源而得到广泛关注。生物礁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火成岩体、火山锥、砂体、古潜山、泥底辟及岩丘等地质体极为相似,构造解释和识别相对困难。为此,以ZJ坳陷区生物礁为例进行地震地质综合识别研究,通过宏观地震相、地震属性、地震反演及沉积相等综合分析,正确地识别出了古隆起生物礁、台地边缘生物礁和斜坡—盆地中孤立礁等3种类型生物礁,同时利用生物礁相模式对单个礁体进行解剖,准确识别礁体边界,共划分出7个生物礁有利区,解决了该区无井区生物礁识别问题,从而为勘探甜点区优选提供有利依据,大大提高了钻探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塔中奥陶系生物礁地震识别与预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塔中Ⅰ号构造带奥陶系上统发现生物礁以来,生物礁识别与储层预测成为该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钻遇礁体的地震层位标定与追踪,发现在地震剖面上礁体具有多种丘状外部形态、上覆地层有明显超覆减薄现象;礁体内部出现杂乱反射、弱反射、空白反射等地震响应特征,与围岩有明显差异;由于礁体发育特征的差异,台地边缘与台内礁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各异,台缘发育大型堤礁、台内以小规模点礁为主。在研究塔中奥陶系礁体地震-地质响应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生物礁发育层段等厚图、生物礁沉积时古地貌图,结合岩相古地理、地震属性、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分析,识别与预测了塔中62-塔中82井区生物礁体的分布与发育特征,发现上奥陶统礁体垂向上加积、横向上错落叠置连片,发育4~5个旋回,复合厚度达200~300 m,宽1~5 km,延伸长度为120 km,主要沿台地边缘呈条带状展布。在礁体预测的基础上,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大型生物礁油气田。  相似文献   

4.
在石油普查详查勘探中,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是找礁的一种主要手段,而地震地层学是解释上的重要课题。文中对地震工作从测线布置、数据采集、处理到解释提供了一些方法。对于复杂构造和地层岩性圈闭油气藏,则使用三维面积勘探和地震地层岩性解释最为有效。多种物探方法和解释主要是指三维地震,VSP、全波声波测井、合成记录、合成声波测井、合成VSP和新发展的地震层析成像法等。文中扼要地介绍了这些方法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根据不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释礁的三维详细构造形态、确定礁与围岩的边界和礁内油气藏等,文中对各种方法提供的例子作了简单介绍。最后提出对我国找礁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Beaverhill Lake 群 Swan Hill 组的碳酸盐岩建造一般来说起伏平缓,分布较大,被速度相对较高的 Waterways 组页岩覆盖,同时又嵌入该高速层内。在穿过礁体时,Waterways 组页岩尖灭,不覆盖这些礁体。与这些构造现象一致的是:在这些礁的下方,前礁地震同相轴没有明显地被拉伸,礁上方的后礁地震同相轴也没有被掩盖。实际上,这些礁的地震成像被上覆的 Beaverhill Lake 群顶部的和 Gilwood 组的大振幅反射所笼罩,不能从这些盆地沉积反射中区分出来。但是,可以在常规处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北部长兴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生物礁发育,是该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之一。礁体的分布预测是该区油气勘探面临的现实课题。为此,根据生物礁沉积厚度较同期非礁相地层大的沉积地质学原理,利用地震解释获得的含生物礁地层的时间厚度数据,应用顶帽变换方法开展礁体的平面分布预测,取得满意效果。与人工地震相分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准确、快速高效和定量化的优点。进行顶帽变换时需要注意的是,结构元素大小的选择应与实际地质体的尺度相符,结构元素过大或过小,均可能导致预测结果的偏差。此外,断层发育等因素可能导致地层厚度出现异常,亦可能对顶帽变换结果造成影响,对此需予以区分。所采用的方法适用于构造变形程度相对较弱的碳酸盐岩地层中礁体的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反射地震资料所反映的特殊岩性单元地震图像的变化、横向振幅和/或相位的变化、构造起伏及速度引起的起伏为基础,确认并分析了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中Upper ElkPoing Subgroup的三类礁体的地震特征。讨论了由于压实差异、礁体汇聚盐溶、古地形、横向和垂向相变、区域倾斜以及储层形态所引起的空间地质变化对地震特征的影响。还考虑了地震资料在弄清礁体与周围沉积地层之间的关系中尤其是在控制井很少的情况下所起的作用。这种利用地球物理和地质分析对已知礁体地震特征的确认可建立起识别其它类似岩隆构造的标准。文中给出了加拿大西部特殊地区和特殊环境下礁体的三个实例。每个实例表代一类礁体。第一个实例来自萨斯卡彻温东南部Winnipegosis地层,第二、三两例分别来自艾尔伯塔西北部Keg River地层的Rainbow分层和Upper Keg River Reef分层。这三类碳酸盐岩隆均发育于Elk Point蒸发盆地。然而,盐壳的含盐度和后成溶解度变化很大,这些变化在地震剖面上均得到了反映。关于这三类礁体地震特征的典型要素人们已做过汇编工作,这里我们对此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8.
生物礁储层是一种典型的油气储层,具有非常大的油气勘探潜力。位于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琼东南盆地,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出现了有利于生物礁发育的环境。盆地南部深水区远离物源,在构造演化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构造隆起,在这些构造隆起的周缘适合生物礁的发育。通过地震资料解释认为,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发育有规模大小不等的生物礁,而且这些生物礁的发育与构造演化的阶段可以对应起来,应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9.
潮汕坳陷是以中生界为目标的新的勘探领域 ,其地层时代、产状、岩性以及构造特征等都与珠江口盆地其它坳陷大相径庭 ,海水深度和目的层埋深也有很大差别 ,因此 ,该区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解释均有自己的特点。影响潮汕坳陷历年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多次波、海底地形和礁体屏蔽、火成岩体干扰、不合理的采集参数以及不完善的资料处理手段等。近年来的地震资料采集中 ,使用合适的震源 ,采用合理的采集参数 ,避开恶劣的海况 ;在处理过程中 ,结合地质解释反复试验 ,选择正确的速度去除多次波 ,消除礁和火成岩体的干扰 ,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从而使地震资料的品质得到很好的改善。在此基础上 ,结合区域地质研究结果 ,在潮汕坳陷总计发现了 4 4个大中型构造圈闭 ,并提供了一口探井井位  相似文献   

10.
在前期勘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岩石物理分析、模型正演、古地貌分析、地震相分析、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孔隙度预测等多种物探技术,逐步实现识别生物礁、确定礁体发育区域及主体位置、精细描述生物礁空间展布及品质的目的。研究表明兴隆气田长兴组生物礁白云岩储层为低速低阻特征。X1井区南部为生物礁主体,厚度最大。X1井区东南部孔隙度较大,厚度较大,不过构造相对较低。开发本地区的气藏时应综合考虑储层厚度、储层物性以及构造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