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墨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预成形压力浸渗技术制备了石墨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石墨颗粒预成形的制备及压力浸渗时铝液温度、保温时间和石墨颗粒尺寸对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测定了石墨颗粒铝基复合材料磨损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用浸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铝硅复合材料的工艺。采用加压渗流将铝液压入到硅颗粒间隙中制备复合材料,分析了不同粒度颗粒增强相对复合材料浸渗长度及Si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浸渗法制得的Al—Si复合材料硅的体积分数可高达60%以上,随颗粒度的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挤压浸渗工艺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挤压浸渗法制备了短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浸渗压力、铝液浇注温度、纤维预热温度等对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 :合适的工艺参数为铝液浇注温度 740~ 80 0℃ ,预制块预热温度 35 0~ 40 0℃ ,浸渗压力 2~ 5MPa;在氩气保护下 ,无须对碳纤维表面进行涂层处理 ,可获得组织均匀的铝基复合材料。加入Al2 O3 颗粒可以改善纤维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4.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情况及此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的研究现状,分析说明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颗粒增强铸造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颗粒增强名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影响铝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主要因素以及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同时还介绍了我们制备颗粒墙强铝基复合材料的试验情况。将碳化硅颗粒增强粉料经氟盐预处理再加入过热铝熔体,经搅拌可以制造出碳化硅颗粒均匀分布的名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发展现状.同时说明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该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低浸渗压力制备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液态浸渗技术制备了氧化铝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压下使液态合金浸渗纤维预制件制备铝基复合材料是可行的。在浸渗过程中,液态合金的温度对浸渗压力有较大影响。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均匀的显微组织,基体中的共晶组织可依附在纤维表面形核生长。  相似文献   

8.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合金复合材料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工艺制备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碳化硅颗粒的体积分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无压渗透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无压渗透法新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在空气气氛下,于850~950℃范围内,不用外加压力或抽真空,也不用对增强颗粒进行预处理,通过助渗剂作用,使铝或铝合金液自动地渗入到增强颗粒中,形成铝基复合材料。并对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以K2TiF6为助渗剂,Mg及La2O3为活化剂,在大气条件下无压力自浸渗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加入活化剂阻止了复合材料中脆性相Al3Ti,Al4C3的产生。此方法对改善自浸渗法制备SiCp/Al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压铸工艺生产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道了压铸浸渗法生产的γ Al2 O3 长纤维、δ Al2 O3 短纤维和SiC颗粒强化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和强度性能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工艺条件 ,在工业压铸机上可以生产出高浸渗质量、可热处理的铝基复合材料。所获复合材料与 13 0MPa挤压浸渗生产的复合材料相仿 ,具有理想的工艺质量和组织结构 ,强度性能达到或超过混合律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2.
用网格堆积法制备SiC多孔陶瓷,以此作为增强体,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45%~65%体积分数的SiC/Al基电子封装复合材料,测定25~300 ℃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增强体经高温氧化处理后能显著的改善SiC/Al的浸润性能;提高浸渗温度和延长浸渗时间可以改善浸渍效果,浸渗温度在1 050 ℃,浸渗时间5 h浸渗效果最好;Mg是促进浸渗的有利因素,可有效改善铝在增强体内的渗透深度.该工艺制备的SiC/Al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较经典模型计值低,热导率达189 W(m·K),可以较好的满足电子封袋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压铸工艺生产的铝基复合的组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了压铸浸渗法生产的γ-Al2O3长纤维、δ-Al2O3短纤维和SiC颗粒强化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特征和强度性能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工艺条件,在工业压铸机上可以生产出高浸渗质量,可热处理的铝基复合材料,所获复合材料与130MPa挤压浸渗生产的复合材料相仿,具有理想的工艺质量和组织结构,强度性能达到或超过混合律的预测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压自浸渗法制备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对SiC颗粒与Al液之间浸润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融铝液中添加Si可以降低金属溶液的粘度,改善其流动性,促进SiC颗粒与金属溶液之间的浸润性;Si的添加还可以抑制复合材料中AL4C3脆性相的产生,从而改善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采用气压浸渗法成功制备出Al2O3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对金相组织和硬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温度、体积分数、压力对浸渗的影响结果.证明了气压制备短纤维铝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液态浸渗后直接挤压铝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采用液态浸渗后直接挤压工艺制备的氧化铝短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Al2O3Sf/Al)的力学性能。发现该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不仅具有很高的弹性模量和强度性能、材料中增强纤维的增强承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而且延伸率能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结果表明,该工艺是一条非常有效的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郑晶  王智民  张冀粤 《铸造技术》2005,26(10):899-902
采用压力浸渗法制备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与传统的粉末冶金法相比,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点,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铝与硅浸润性差的问题.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确定了制备工艺的参数.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均匀,基体中的共晶组织可依附在颗粒表面形核生长,通过SEM和XRD分析没有检测到氧化物以及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这说明采用压渗法即使在没有气氛保护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增强相分布均匀、界面结合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液态金属浸渗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流体动力学出发导出了液态金属浸渗纤维预制件的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了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浸渗过程,测定了浸渗速度和浸渗系数.结果表明:实验数据与浸渗模型吻合;还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浸渗方式,均匀浸渗和非均匀浸渗;并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制造新工艺.用此工艺在不润湿的情况下,在低压力下制出高质量的C/Al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9.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综述了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制备工艺按颗粒的加入方式分为强制加入法和原位反应法.强制加人法包括粉未冶金法、铸造法、喷射沉积法、熔渗法;原位生成法包括自蔓延高温合成法、原位热压放热反应合成法、放热弥散技术、反应自发浸渗技术等工艺.对各工艺做了详细的介绍,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铝液无压浸渗工艺制备了SiCP/Al复合材料,研究了基体金属、颗粒粒径、颗粒体积分数、颗粒形貌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ZL101为基体的该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高于以纯铝1060为基体的热导率,以纯铝1060为基体的SiCP/Al复合材料存在Al4C3。SiCP/Al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SiC颗粒粒径增大而增大,而颗粒体积分数越高,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越低。近球形SiC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高于不规则形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