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对四川产缬草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鉴别,按药典方法对不同产地的川产缬草浸出物、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水分进行检查.结果 明确了缬草的性状、显微特征,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缬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缬草的化学成分、植物资源和药理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了缬草的化学成分、植物资源和药理活性。缬草的化学成分有挥发油成分、环烯醚萜成分 (包括其酯和苷 )、黄酮类成分及其它一些成分。资源植物有黑水缬草、宽叶缬草、毛节缬草等。本文还介绍了它的抗抑郁活性、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对循环系统作用、对呼吸系统的作用、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细胞毒和抗肿瘤作用、毒副作用及其它一些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RAPD技术对黑水缬草、缬草、毛节缬草及黄花败酱等4种药用植物进行分子水平的鉴定,并获得清晰可靠的DNA指纹图谱。方法采用植物基因组DNA快速提取试剂盒提取4种供试材料基因组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随机扩增。结果 4种供试材料DNA指纹图谱具有共同的位点,但又有各自的特征性位点。结论 RAPD法能有效的将4种药用植物区分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缬草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缬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性状与显微鉴别的方法对其进行药材性状的组织构造及粉末的鉴别。结果:制订和建立了缬草的性状鉴别与显微鉴别的标准。结论:本文章建立的鉴别指标可有效控制缬草的药用质量。  相似文献   

5.
黑水缬草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 Smir.ex Kom.进行鉴定.方法: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结果:描述了黑水缬草的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结论:研究结果可作为黑水缬草的鏊别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鸡西地区栽培黑水缬草根和根茎的显微构造.方法: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并进行显微成像.结论:为进一步制定黑水缬草的质量标准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缬草属常见药用植物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缬草属6种常见药用植物20个样品进行红外光谱鉴别研究。方法:对各样品粉末直接压片,采用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光谱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缬草属不同种药用植物具有各自光谱特征,并根据相似情况明显分为三大类;种内样品间的光谱特征反映出成分稳定性和产地差异。结论:红外光谱是一种高效、快速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黑龙江省毛蕊老鹳草(Geranium platyanthum Duthie.)的开发利用和质量评价标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生药学鉴定法。结果:描述毛蕊老鹳草根、茎、叶、萼片和粉末的显微特征及理化特征。结论:毛蕊老鹳草的显微特征和理化特征可以作为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9.
穿龙薯蓣的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穿龙薯蓣的显微构造,明确其鉴别特征,为进一步制定穿龙薯蓣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及显微成像技术。结果:明确了穿龙薯蓣的根茎、茎和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穿龙薯蓣的鉴别手段。  相似文献   

10.
黑水缬草(Valeriana amurensis Stair.ex Kom)为败酱科(Valerianaceae)缬草属(Valeriana Linn.)多年生草本植物,现今,各国通用欧缬草作为广义种,缬草类药物在国外广泛应用,并且被收载于欧共体大多数国家药典中。黑水缬草挥发油的药理作用与欧缬草类同,是亚洲东部地区唯一可与欧缬草匹敌的缬草属植物。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对于综合评价和种质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尚属空白。本课题作为规范化种植示范研究的一部分,对鸡西绿色中药材种植基地黑水缬草药材进行了质量分析,从栽培药材的质量人手建立了栽培黑水缬草药材的指纹图谱,论证了栽培品可以替代野生品,为黑龙江省黑水缬草的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浙江七叶树种子中三萜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伟  郭杰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17):1373-1376
目的:研究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var.chekiangensis(Huet Fang)Fang种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浙江七叶树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七叶树皂苷(escins)IVe和IVh及七叶树皂苷(aesculuside)A。结论:这3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浙江七叶树种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浙江七叶树种子中三萜皂苷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杰  杨秀伟 《中国药学》2004,13(2):87-91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var.chekiangensis(Hu et Fang)Fang种子中的皂苷类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的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浙江七叶树种子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七叶树皂苷(escins)IVc、IVd、Ia、Ib和异七叶树皂苷(isoescins)Ia、Ib.结论这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浙江七叶树种子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准确鉴定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并进一步制定多花筋骨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及数码显微成像技术.结果:明确了多花筋骨草根、根茎及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多花筋骨草的鉴定及区别同科同属植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海莲叶、尖瓣海莲叶的性状与显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为其鉴别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外观性状观察、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海莲叶、尖瓣海莲叶在药材性状、显微鉴别特征方面无明显差异,药材性状表现为干燥叶展平后均呈矩圆形或倒披针形,网状脉序,革质;显微鉴别特征均为两面叶,叶表皮为复表皮,由2层细胞组成,外层表皮细胞含单宁,下表面具气孔,多为不等式类型;中脉维管束为无限外韧型;叶肉组织薄壁细胞均含单宁和草酸钙结晶,海莲薄壁细胞含单宁多,含草酸钙结晶少。结论:本实验研究了海莲叶、尖叶海莲的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为海莲药材鉴别、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宽叶缬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n Valeriana officinalis Linn.var.Latifolia Miq 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y activity.METHODS To consult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 RESULTS & CONCLUSI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main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同属植物黄龙尾与仙鹤草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在植物分类和调查的基础上,对二者在性状、显微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通过研究,真实直观地揭示了黄龙尾与仙鹤草在性状、显微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结论:建议新版中国药典将黄龙尾列入仙鹤草项下以供药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镰形棘豆药材品质评价的方法。方法从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HPI。C法测定含量等对镰形棘豆进行生药分析研究。结果镰形棘豆药材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具有专属性,药材中2’,4’-二羟基查耳酮含量可达0.92%。结论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别及HPLC法测定含量可用于镰形棘豆药材的品质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华七叶树种子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结合数据库检索及文献查阅,对其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中华七叶树种子主要含有五环三萜皂苷类化合物2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10个,具有抗炎消渗、抗肿瘤、抗病毒、抗血管生成和减肥等方面的生物活性。结论七叶皂苷Ⅰa和七叶皂苷Ⅰb,异七叶皂苷Ⅰa和异七叶皂苷Ⅰb是中华七叶树种子中含量最高的4种功效成分,其药理作用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